分享

催眠术-----一种奇妙的心理疗法

 默特 2011-02-19

您知道催眠术吗?

您看过电影《双雄》吗?电影中的黎明用催眠术使警察明目张胆地将价值连城的珠宝双手呈献给他;还有一个很优秀的警察莫名其妙地自杀,使用的也是催眠术。。。

我想大多数人的想法也许和几天前的我很类似吧,催眠术——神话般的传奇。。。

再给大家讲一个使用催眠术犯罪的著名典故《海得堡事件》:一个美丽的夫人在坐公交车去看病时,身边一位绅士问她:夫人看样子是胃部不舒适?夫人回说:是啊。我正要去看医生的。绅士说,我也是的,我们同路呢。一会儿,绅士说,到了,我们下车,跟我走吧,夫人很乖巧的跟随而去,虽然此地并不是她要去的地方。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夫人时刻听从他的指令,为他从事性服务,给他提取家里的钱财。夫人的丈夫渐渐感觉到了夫人的异常,报告了警察局。绅士也察觉到了他的丈夫的行为,于是指令夫人在丈夫的酒里下毒,幸亏被丈夫察觉未成功。警察费尽了心血,但案子仍是一片迷茫。后来,一个精通催眠术的警察医生被派到刑警组协助此案。他通过细致的考察,发现夫人已经处于深度催眠状态。警察医生采用了以毒攻毒的方法,也对夫人使用了催眠术,终于案破。

。。。

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无数千奇百怪的现象。之所以奇怪,是因为人们无法对它们作出恰当的解释,催眠也正是这样一种现象。在很多人的眼中,催眠是如此的陌生和神秘。。。

因好奇心和心理咨询的需要,我参加了淄博市心理学会和明仁心理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催眠术学习班”的学习,对催眠技术的理论和应用感悟非常深刻,在此,我把此次的感受简单汇报一下,希望与大家共享共勉。

在学习过程中,我多次报名主动做被试,自身感悟甚深:在催眠师的语言和非语言的催眠下,我不由自主地听从催眠师的指令,有时大脑也有反抗意识:不听他的!但自己行为仍随催眠师而动。其中有一个同学在催眠状态下,竟然走进了草原,闻到了花香。。。

惊奇过后,随着老师对催眠术原理的讲解,我的好奇的感觉也越来越淡化了,对催眠现象那种魔术般的奇妙作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催眠是一种心理现象,催眠术也是属于科学技术中的一个类别而已。我感觉催眠术之所以奥妙无穷,是因为它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其中包含着人类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文化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物理学、医学等等,所以要想深刻理解和掌握这门技术的确非常难,但既然是一门科学技术,就会有着它的科学规律性,所以从科学角度看,它并没有什么可神秘的。

在催眠术众多理论中,我个人倾向于“暗示感应说”。此学说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催眠理论之一。提倡者为贝恩海姆,因当时就读于南希大学,故成为南希派。此学说认为催眠是一种暗示性睡眠,产生于人类共有的属性——暗示性。根据此观点,也可以说,催眠是一种心理现象。该学说还认为,暗示感应分两种:一是为狭义的暗示感应,即人们由于受到某种特定的外界刺激而产生出来的感应,如看电影会随人物情节的变化而喜怒。另一个是广义的暗示感应,即对各种可能受到的外界刺激,在精神上产生一种感应,那就是说,凡是人间的各种刺激,都是一种暗示,人们对这些暗示产生感应。

有人对催眠和睡眠区分不清(其实以前我也不清楚),在此我抄录一段关于它们之间的区别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无论在心理方面还是在生理方面,催眠与睡眠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

首先,从生理方面看,处于睡眠状态的人,其大脑神经活动处于抑制状态,这种抑制的作用在于使大脑皮质细胞不再接受刺激,从而防止皮质细胞的破坏,因此,睡眠中的人基本上不存在意识活动。至于在睡眠的异相期(快速眼动期)所产生的梦境,只不过是在睡眠时期状态下所发生的一种无意识想象活动。处于催眠状态的人则不然,其意识并没有消失,因为他表面上似乎是已经睡着,但其意识并没有消失,所以被试人并不觉得睡着了,他还能听到催眠师的声音,对自己的存在也感觉的很清楚。这一切说明与睡眠状态有很大的差异。不过,催眠状态的意识与清醒状态的意识也同样有很大的差别,被催眠者虽然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但在大脑中却一片空白,对催眠师的任何暗示都有着极高的敏感性,会不加判断的接受,而不感到有丝毫的矛盾与荒谬。实际上,暗示感受性的亢进,正是催眠状态的重要特征,被催眠者的意识和行为完全受催眠师的暗示控制。

其次,从心理方面看,催眠和睡眠也有很明显的区别,如:在睡眠状态中的人,其膝盖的反射会显著减少,甚至消失;而在催眠状态下的人与清醒时没有什么不同,仍保持明显的腱反射机制。此外,专家们发现人在睡眠状态下有两个时相的睡眠,一个为正相睡眠,特征是高幅慢波,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都有所下降,瞳孔缩小,不出现眼球的快速转动,醒来时不觉得有梦;另一个是异相睡眠,此时的脑电图以低幅快波为主,眼球快速转动,呼吸变得浅快而不规则,脉搏血压也有波动,全身肌肉松弛,可能出现梦境。整个睡眠中,正相睡眠占多数。实验说明:催眠状态近似于异相睡眠,由此看来,催眠很可能是介于清醒与睡眠状态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这种状态可由人为的方式导入,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意识范围变得很狭窄,而注意力高度集中,只对催眠师的暗示发生反应,对周围的其他刺激却毫无感受,而且在催眠师的暗示下可发生各种不同的现象,如:‘感知觉缺失、错觉、幻觉、肌肉僵硬、植物神经功能改变、年龄退行以及其他特异行为等。催眠师正是充分利用了催眠状态所特有的功用,使催眠成为发掘人类潜能,提高学习效果、治疗身心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学习之后,对催眠术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更有了深刻的认识:催眠术一方面可以用来探询咨询者的心理问题,深入挖掘潜意识中的心理情节,为诊断心理问题类别和病因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另一方面可以用来做心理治疗,比如,治疗神经症、心理生理障碍,癔症等;另外,对一般人群也可以起到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的作用。

催眠术——一种奇妙的心理治疗方法!我会在学习中深入实践,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使催眠技术更加灵活、有效地为心理咨询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