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心室肥大知识

 大道无为ldw 2011-02-19

与右心室比之,左心室的形状是更长,亦更像圆锥。其横切面也呈现一个椭圆形或接近圆形的轮廓。胸肋面,即心脏的前面,主要由右心室组成,亦有小部份是由左心室组成。然而,左心室不但组成了心尖,也组成心的隔面的大部份,而隔面就是器官与横隔膜接触的那一面。为了以一个高的血压把血液泵出,左心室的肌肉比右心室的更厚,也更发达。

 

 

编辑本段概述:

  左心室是人类心脏四个心室之一,它会接收来自左心房的含氧血,再把之泵入大动脉以把含氧血供应全身。在此途中,含氧血会经过两个活瓣,一是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二尖瓣,另一个就是位于大动脉的大动脉瓣,它们都用以防止血液倒流。

编辑本段功能:

  由青少年开始,左心室的肌壁会变厚,使之比右心室厚三至六倍。这亦反映左心室在泵血过程中会造出比右面多五倍的压力。在每一次心跳中,左心室会接受来自肺静脉大约处于80(相当于接近11千帕斯卡的压力)的血,接着把血压推高至大约120托(相当于16.3千帕斯卡)以将之送入大动脉。(所有压力值是在心脏处于休息状态下量度,亦为与被订为零的参考压力的周边大气层压力相对的相对值)。
  一个正常的心脏,其左心室的肌肉一定可以在每一次收缩后瞬速放松以让来自肺静脉的含氧血快速地填充,此即心脏舒张期的放松与填充。瞬速的激烈收缩以推动大量的血液进入大动脉,克服非常高的大动脉压力及提供额外的压力以延伸大动脉和其他的主要动脉且为突然上升的血量提供足够的空间,此即心脏收缩期的收缩和外排。 在中枢系统控制下,瞬速地增加或降低其抽泵能力。一个正常成人心脏在处于静息状态下可以每分钟大约泵出五升血液。最大的输出能力可以由非运动员的大约每分钟二十五升至达奥林匹克水平的运动员的大约每分钟四十五升。

编辑本段临床意义:

  左心室肥大本身并非一种疾病,但往往是心脏病的先兆。左心室肥大可以是一种心肌对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的自然反应,也会是对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的病理反应,不过更可以由增加心脏后负荷或心肌的疾病引起。心脏肥大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大、郁血性心衰竭、前部心机梗塞、运动员的心脏、二尖瓣逆流、主动脉狭窄、增生性阻塞性心肌病、肺动脉高压、心肺病、扩张性心肌病变、心内膜炎、心包膜积水、左心室动脉瘤、二尖瓣狭窄等等。
  临床常见于下列疾病:
  1、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单纯的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较少见,临床上多合并有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听诊心尖部可闻及2/6级以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粗糙,第一心音可被掩盖。
  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因包括风湿性和梅毒性。前者发病年龄较轻,多在10-40岁之间,可有风湿热病史,心功能代偿期较长,多合并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后者发病年龄常为34-50岁,既往有性病史,常有心绞痛发作。
  3、主动脉瓣狭窄
  男性多见,症状出现较晚,晚期以晕厥和心绞痛为突出的症状,晕厥可能导致突然死亡。
  4、高血压性心脏病
  患者既往有长期的高血压病史,心界向左下扩大。主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可因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而在心尖部听到收缩期杂音。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也可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还可以无任何临床症状,亦或首次发病即猝死。
  6、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时,产生连续性杂音。杂音响亮。
  7、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缩窄为主动脉腔的缩窄,其临床特点为下肢血压显著底于上肢,而上肢血压尤其是收缩压显著高于正常血压。患者常有下肢疲劳、寒冷及麻木感。
  8、三尖瓣闭锁合并房间隔缺损
  患者常有重度发绀、杵状指(趾)与蹲踞体位,缺氧性发作亦常见。
  9、结节性多动脉炎所致的心脏病变
  表现为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类似冠心病。如病变累及肾脏,可引起高血压,从而加重心脏损害的程度。

编辑本段x线表现:

  ①心尖向下向左延伸。②相反搏动点上移。③左心段延长、圆隆并向左扩展。④左心室与脊柱重叠。⑤左侧位,心后间隙变窄甚至消失,心后下缘的食管前间隙消失。

编辑本段心电图表现:

  正常左心室的位置位于心脏的左后方,且左心室壁明显厚于右心室,故正常时心室除极综合向量表现左心室占优势的特征。左心室肥大时,可使左室优势的情况显得更为突出,心电图上可出现如下改变:1、 QRS波群电压增高:胸导联Rv5或Rv6>2、5mV;Rv5+Sv1>4、0mV(男性)或>3、5Mv(女性)。肢体导联中,R1>1、5Mv;RaVL>1、2Mv;RaVF>2、0Mv;RI+SIII>2、5Mv.
  近年,有学者建立Cornell电压标准:RaVL+Sv3>2、8mV(男)或2、0V(女)。据报道该标准可以提高检测左室肥大的敏感性,并改善心电图诊断的准确率。
  2、 可出现额面心电轴左偏。
  3、 QRS波群时间延长到0、10~0、11s,但一般<0、12s.
  4、 在R波为主的导联,其ST段呈下斜型压低达0、05mV以上,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在以S波为主的导联(如V1导联)则反而可见直立的T波。当QRS波群电压增高同时伴有ST-T改变者,称左室肥大伴劳损。
  在符合一项或几项QRS电压增高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其他阳性指标之一,一般可以成立左室肥大的诊断。符合条件越多,诊断可靠性越大。如仅有QRS电压增高,而无其他人任何阳性指标者,诊断左室肥大应慎重。

编辑本段治疗:

  左心室肥厚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指肥厚性心肌病,药物治疗包括Beta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化学消融治疗能取得较好效果。继发性主要继发于高血压、瓣膜疾病等,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左心室肥大一般是由高血压致心脏发生代偿性肥大。不积极治疗血压,有可能最终导致心功能的衰竭。治疗上应积极控制高血压。生活上要低盐,低脂饮食,服用降压药.血脂如果饮食控制不好就需要服药。
  平常要注意,工作时不要急噪,要稳,降压药物的选择应以个体化为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血生化改变、靶器官损害、血压值及其并发症等因素选择用药。①高血压无靶器官损害者中,年轻患者多属高动力型、心排出量增加、脉压大、血压波动大伴心动过速等交感神经兴奋状态,应首选β受体阻滞剂。老年患者由于外用血管阻力增高,应选择ACEI或钙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②有高脂血症、糖尿病及痛风者不宜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噻嗪类利尿剂;③合并左室肥大和心绞痛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④合并高血压心脏病心力衰竭者,宜选用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或利尿剂;⑤合并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应选择β受体阻滞剂或维拉帕米;③合并肾功能不全者宜选择袢利尿剂或钙拮抗剂,当血肌酐<3mg/dl时可选用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①合并脑梗死者应选择钙拮剂或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