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乐体育 让孩子幸福成长--中国期刊网

 dengym 2011-02-24

快乐体育 让孩子幸福成长

发表时间:2010-12-17   来源:《时代学习报》2010年第6期供稿   作者:李为明
[导读] 课堂导入,它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 李为明
        快乐体育是指以终身体育、发展个性需要为主线,从情感入手,以对学生进行健康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它注重爱的教育、美的教育和体育运动所具有的独特乐趣,满足运动欲望,发展体力和智力,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美人格。
        一、 情趣纵生,创设有乐趣的教学情景
        少年儿童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学习兴趣的影响,只有当教学活动对他们的心理产生有效的刺激并为他们所喜爱时,才会产生一种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才能使潜在的力量真正投入到身心活动中来。
        1. 导之有趣,唤起学习最佳心理状态。
        课堂导入,它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
        2. 授之有趣,引发动静的集体力量。
        新授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正确地思考,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要改变班级只是作为制约学生课堂行为的一种静态的集体背景而存在的现象,使班级、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新授知识的动作要领,而是要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让学生进行自学积极地思维,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整理、删改、示范、讲解,最后很自然地引出正确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充满热烈探讨的交谈气氛中和积极参与思维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了新授知识的内容。
        二、 内外平衡,搭建有乐学的互动平台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的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能力水平,采用多种方法,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充分发展。正由于笔者在快乐体育的实施中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才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获得了发展,使学生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1. 建立学生自我锻炼的体验平台。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安排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我锻炼,让学生围绕课堂教学中素质练习的要求,自主练习、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在学生的自我锻炼时间内,教师可以按学生不同的运动水平和技能掌握情况,将学生安排成若干小组,也可由学生自由组合,按小组活动。在活动中相互探讨、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相互协作,这对学生技能动作的掌握,个性品质的发展,自我锻炼习惯的培养有很大的益处。
        2. 搭建课内外相结合的活动平台。
        体育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怎样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校外,使学生有充分的课余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是教学课的延伸和补充。
        提到快乐体育,往往会给人一种感觉,快乐体育就是要学生愉快,让学生受挫折和受到困难的考验了,就不是快乐体育。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吃苦耐劳、能经受艰难的磨练、具有能战胜自我的人,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具有这种适应能力的学生,有及时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今后才能适应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因此,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在快乐体育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 搭建结合文本之外的创造平台。
        创造性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实际上,儿童在幼年时期就常表现出良好的创造力,他们会用积木或手边的一切东西,在自己的床上、地板上、山沟沟里构建自己想象中的天地。因此,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并使他们形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不仅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挖掘其更多的潜能,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快乐体育主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思考问题和独立创造留有余地。学生的学习包括三个阶段:运动的初步体验(尝试)—向新的学习目标挑战(学习)—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创新)。尝试阶段技术动作放不开,尚不敢大胆运用,当掌握基本技术动作后,学习的欲望加强。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差生循循善诱,及时解决难点,让学生经历“怕—想—乐”的过程,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推行快乐体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生开开心心上体育课,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培养了他们自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应认真钻研,努力挖掘小学生在体育知识、技术、能力,增强体质,培养心理品质和思想教育等方面的潜在功能,对现行教材加工和创编,融娱乐、趣味、情感、教法、学法等为一体,使之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素质教育应有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