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京郊上庄水库,一群清华大学的小伙子,扛着赛艇准备下水,这是他们赛艇课第四周的课程,也是他们第一次下水。湖面上的四艘赛艇歪歪扭扭,更有一艘险些翻过来。滑轮练习、直桨、翻桨,穿着救生衣的学生认真地做着每一个动作,欢快的笑声不时传到围观者的耳朵里。
刚从艇上下来的大四学生小朱,抹着汗水兴奋地说:“以前看奥运会的时候就很喜欢这项运动,这几年清华北大搞对抗赛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兴趣。一听说学校新设这门课程就选了。”非体育院校开设赛艇课,这在国内高校还是头一遭。
推开位于清华大学篮球馆的练功房大门,迎面的大镜子里映出二十几个身穿健美服的女孩子,这是大三学生的形体健身课。悠扬的音乐,青春的舞姿,练功房里生气勃勃。练习间隙,法律系大三一位姓沈的女同学告诉笔者:“女孩子总是爱美的,这样的体育课上起来非常轻松,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当然不是包袱。”
这学期,清华大学新开设了赛艇、跳水、射箭、飞镖、射击、沙滩排球、艺术体操、拳击、跆拳道、柔道、空手道、定向越野等体育专项课,其中大部分是在非体育院校中头一回开设。
据清华大学体育部张威主任介绍,新设这些课程,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步,这个学期是试行期,一个学期后稳定下来。下个学期还会开其他项目的新课。
张威说,最好的教育不仅是最好的智育,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体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清华大学一向有注重体育锻炼的传统,“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是每个清华学生都熟悉的口号。
但是,体育课除了让同学们积极参加锻炼、增强体魄之外,应该更进一步成为同学们的乐趣,让他们享受体育,享受生活。张威说,在“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前面,应再加上“快乐地”三个字。
然而,目前在高校中,体育课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似乎更多地意味着一种负担,和“快乐”相去甚远。针对这种情况,张威说,清华体育课的目标,就是改变过去单调地跑步、推铅球之类的项目,增加大众体育项目,把体育课变为适合各种口味的“自助餐”,做到让学生自主选择内容、自主选择时间、自主选择教师。
目前,清华的体育课程中,分奥运项目、体能项目、素质项目、休闲娱乐项目和理论五种。学生在大一、大二上完侧重体能和素质方面的基础课程,到了大三、大四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为此,学校体育部聘请了10余名兼任教师,他们大多是各自专业项目的前全国冠军。另外,体育课的考核也变得更为宽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