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言:我身边有这样的年轻人,自己有房有车,还有存款,父辈也留有存款和房产,但总是议论某某有多少房产,有多少存款,有什么档次的车,搞的自己不开心,甚至影响身边同事的情绪和工作积极性。仅以此文告知,幸福是什么。
很多人会这么说:如果怎么怎么样,我就会幸福。如果满足了什么什么条件,那我就会幸福。可惜,我看说这种话的人,永远不会有幸福。因为他永远活在“如果”中,而不是如禅宗说的:“活在当下”。那他的幸福,也就永远只存在于想象之中。
对一个精神健全的人来说,幸福是与生俱来的,是天赐的权利。他不需要去追求幸福,因为幸福无时无刻不陪伴着他。他要做的,只是挥霍自己无穷的能量。幸福与否,根本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
有没有幸福的能力,正是判断一个人精神健全与否的标志。
我曾经看过一篇报导,说国内有上千万人有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然而由于医疗资源的缺乏,加上中国人始终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避讳,使得这个问题被严重忽略。然而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巨大的压力下,这个人数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这并不只是病人家属的痛苦,精神病患者更是社会秩序与安定的一颗不定时炸弹。
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一个精神病患者何时发病?又会做出怎样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然而,稍微具有一些心理学常识的人应该都可以从寥寥数语的描述中窥见,故事主角“很可能”有精神方面的问题。当然我不是心理医生,无法下断语,所以我只能说很可能,但是从网友们的反应来看,却少有人提及对此人精神状态的关切。更多或许是全民普遍缺乏对心理健康的常识,而这是相当危险的。
具备心理健康的常识为的并非是判断他人是否正常,最主要是为了自己。人生难免有风雨挫折,如今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被众人捧在手心上,犹如温室里的花朵,平常缺乏训练,加上对自己内心状况的懵懂无知,猝然发生什么不开心,很有可能因无法承受而崩溃。况且让自己的内心状态保持平衡,人才会感到幸福。
国内始终偏重于智识教育,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极度缺乏,从小到大孩子们只被家长要求好好读书什么都不必管,学识能力固然是谋生要素,然若就算活了下来却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仍然不会感受到幸福。
所以,幸福不是运气、更不是命中注定,幸福是一种能力。
这个能力不是建立在你能赚多少钱?你有多少栋房子?更多是在生活中,如何面对波折、面对遗憾的自我调节,否则就算拥有了全世界仍会自怨自艾,况且没有人能拥有全世界。
拥有心理健康知识不只是可以预防自己出现状况,给予身边家人或朋友一个及时的帮助,或许就能阻止悲剧的发生,而心理的健康更是社会气氛和谐稳定的要素。譬如说,一个人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也才有精神与朝气去面对每天的工作与挑战,毕竟人是情感的动物,就连禽兽都会有基本的情感,然若一个人在此部分完全空白,我很难想像这个人还能在工作上有什么好的表现?徒有一身的学历、技能也枉然。
人活着需要幸福,这是每个正常人的正常想法;但幸福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人的品格、学识、阅历、修养等综合素质;不具备这些素质的人,你就是面对面授意,手把手教他(她),也无济于事;比如:性格偏执、心胸狭窄、贪得无厌等;那么,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呢?愚以为:
一、想开点。所谓想开点,就是把自己的不幸遭遇想开点,不深挖自己的不幸根源,不把自己的不幸放在自己的肩头扛着,不背着包袱前行;就说残疾人吧,有的人一生卑微,其结果不能自食其力;而有的人一生顽强拼搏,有的成了歌手,有的成了能工巧匠、有的成了作家、诗人,还有的成了国家领导人;同为残疾人,命运竟如此反差,不能不引人深思。除了自身的不幸,还有家庭贫穷,婚姻受挫,仕途不顺等;这些不幸常常困扰我们,降低我们的幸福指数;过去我说过:横不攀,竖不比;现在想想,也不完全对;不攀是肯定的,不比就没有道理,怎么比,横的和不如你的人比,竖的和你过去的生活比;这样一比,你就幸福了。
二、看淡点。所谓看淡点,就是把功名利禄,财富得失看淡点,不羡慕当官的地位,不眼气有钱人的财富,不攀个头,不比容貌,得我命中应得,享我命中应享;官场失意不气馁,手中无钱不自卑;而有的人就不是这样,单位搞点福利也要挑三拣四,什么多了,什么少了,什么质量好了,什么质量坏了;我看给了就比不给强,不给你找谁去骂娘?况且你也左右不了大局,岂不是白费唾沫讨人嫌;凡事你多看淡点,幸福就多一点。
三、宽容点。所谓宽容点,就是能容人、容事;容人,不但能接纳君子,还要包容小人,甚至包容小人比接纳君子还重要,因为君子成人之美,小人见利忘义;容事,就是做到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原则事不放过;而有的人就不是这样,当官容不下异己,为民容不下否己;读读苏轼的《留侯论》,你就知道什么是豪杰,什么是匹夫了;另外宽容别人,也是善待自己,你处处和别人作对,别人怎能容得下你;一个不合群的人,一个总觉得别人对不起他(她)的人,会有幸福吗?
四、辨证点。所谓辩证点,就是多角度的看问题,不钻牛犄角;盲人摸象就是很好的例子;无论对人、对事,都要辩证的思维,要用“两点论”,不搞一刀切;有很多事情,看似坏事,其实是好事,看似好事,其实是坏事;我有一位朋友,退二线之前为将其副手扶正,做了许多工作,最后如愿以偿,结果这位扶正的副手仅干一年多,就因经济问题被停止审查,真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辨证点,就幸福点。
幸福和痛苦是相对的,不是说有幸福能力的人就没有痛苦,也不是说没幸福能力的人就很痛苦,幸福和痛苦只是一种感受罢了;愿更多的人拥有幸福能力,享受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