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下你的鞭子》教学设计

 秀水拖蓝 2011-03-01

《放下你的鞭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学习、掌握剧本的特点;

  2、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3、体会本剧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人物个性,了解它的历史意义。

  重点:

  1、了解一定的历史背景。 

  2、体会课文主题:反抗压迫,争取幸福。 

  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反抗精神。 

  2、领会作者在故事结构、情节编排上的用心。

  过程与方法:

  本课由观看演出剧照和同名油画导人,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特点,剖析文章内涵。最后进行小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理解力。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俄国文学大师的戏剧《钦差大臣》,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部中国的现代戏剧《放下你的鞭子》。展示油画《放下你的鞭子》。感受画中父女眼中的悲苦无助。谁能跟我们说说你看到这幅画的感受

  生:画的是一对贫困的父女,他们蜷缩在一旁,眼中尽是茫然和无助,未来毫无希望。 

  2、本课《放下你的鞭子》是一部街头剧的剧本,陈庭鲤既是导演又是编剧,它讲述了卖艺父女二人,因家乡被日寇占领而离乡背井的痛苦经历。该剧抗战期间在大街小巷广泛演,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展示《放下你的鞭子》的剧照。 

  二、介绍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概况以及作品时代背景。

介绍·一八事变 即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事件。1931918日,日本驻在中国东北境内的关东军突然炮击沈阳,同时在吉林、黑龙江发动进攻。蒋介石却集中力量进行反人民的内战,对日军采取了卖国政策,命令东北军绝对不得抵抗,并撤至山海关内。日军在19日侵占沈阳,接着分兵侵占吉、黑等省,至19321月东北全境沦陷。《放下你的鞭子》是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街头剧剧本。

  三、指名概述本剧内容。

  四、基础知识: 

  1、独幕剧:独成一幕的短剧,类似小说中的短篇小说。容量小,人物较少,情节也较简单,往往通过一个生活片段,集中反映具有重大意义的主题,表现尖锐的矛盾冲突。独幕剧的结构紧凑,故事完整,要求在一幕一景中提出矛盾,发展和解决矛盾。情节的基本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应当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完成。 

  2、街头剧:又称广场剧。不受舞台和剧场条件限制,适合街头、广场宣传演出的戏剧形式。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流行较广,多以群众关心的政治斗争为题材,常能鼓动群众,使观众在感情上与演出者融为一体。 

  五、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1、朗读课文,了解剧本内容,找出文中精彩的片段,思考出场人物的性格特征。 

  2、抽学生复述故事情节,理出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

  3、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要进人情节,在朗读时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联系历史课,了解1931·一八前后的历史情况,特别是东北人民的不幸遭遇。思考并讨论: 

  1、汉子和香姐是什么关系?

  明确:他们是父女关系。

  2、卖艺人为什么把自己的亲生女儿香姐说成是从苏州买来的?

  明确:残酷的现实使他漠视亲情。说女儿是买的可以引起旁人的同情从而博取可怜钱。要亲生女儿卖艺会让父亲很没面子,因而隐瞒。 

  3、汉子和香姐卖艺街头,为什么他要鞭打自己的亲生女儿呢?这合乎情理吗?

  明确:饥饿让父亲脾气暴躁,忽视亲情。 

  4、汉子和香姐最初认为是什么让他们经历苦难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明确:他们认为一切都是命,是天意。 

  5、他们这种思想观念最后有什么改变没有?用文中的语句加以分析。

  明确:他们后来认识到了使他们命运多舛的根源,懂得了安稳的生活要靠自己去斗争、去争取。 

  6、是谁促使这种改变的发生的

  明确:是青工帮他们认识到的。

  二、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 

  1、卖艺汉:一位从东北沈阳沿途卖艺流落到上海的街头艺人。他原本是一个善良、正直、慈爱的人。由于战争造成的背井离乡,饥寒交迫,使他丧失了善良、慈爱的性格特点,变得暴躁,疯狂了。但青工的责问,女儿的诉说使他悔恨莫及,又恢复了原来的性格,把一切痛苦、灾难、不幸变成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怒和谴责——因为这是造成一切苦痛的真正原因。 

  2、香姐:一个天真、标志的姑娘。她伴随父亲漂流街头整整六年,受苦遭罪,忍饥挨饿,并不怨父亲,更可贵的是:她十分理解、体谅父亲。她的血泪申诉是全剧剧情转折的关键,把全剧推向了高潮。 

  3、青工:是一个有觉悟,爱憎分明,为人憨厚正直,敢于仗义相助的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是上海无数有觉悟的产业工人的代表。全剧通过他的提问,揭示出造成卖艺汉父女和东北广大劳动人民痛苦的根源。他的分析使全剧高潮形成。全场观众高呼口号,从而突出了全剧的主题。

  三、小结:

  本课的教学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和结构,分析人物特点,点明课文主题。学生通过学习,不仅了解了旧中国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从而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而且明白了幸福要靠自己去斗争、去争取。

  四、作业:

  完成提示练习,预习下一课。

  五、板书设计

       放下你的鞭子

        

  卖艺汉:一位从东北沈阳沿途卖艺流落到上海的街头艺人。善良、正直、慈爱。

  香姐:一个天真、标志的姑娘。理解、体谅父亲。

  青工:是一个有觉悟,爱憎分明,为人憨厚正直,敢于仗义相助的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是有觉悟的产业工人的代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