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民间艺术排行榜

 昵称4812461 2011-03-08
陕西民间艺术排行榜
 陕西民间艺术排行榜.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NO.1 安塞剪纸
安塞剪纸
安塞剪纸是陕北劳动妇女创造美的一个典范形式。最初用来装饰美化生活的“窖洞剪纸”,被一代又一代的劳动妇女传承下来,形成古朴生动、强烈自由的风格,反映出陕北劳动妇女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安塞剪纸形式多样,内容十分丰富,花鸟鱼虫,瓜果蔬菜,家畜走兽,人物树木,大自然中的一切美无不包罗,直接反映出的是劳动生活和民俗风情。安塞剪纸艺术家们多次赴世界各地访问表演,引起极中外友人的极大兴趣,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积贡献。安塞剪纸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被誉为“活化石” 和“地上文物”,中国美术馆收藏了安塞剪纸,中国各地展出了安塞剪纸。中国中央美术学院专家称赞其为:“安塞剪纸,群芳母亲。民族之魂,陕北可寻,振我中华,无愧古今。”1993年,安塞县被中国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剪纸之乡”。


NO.2 陕北唢呐
陕北唢呐
 如春风拂面,如夏荷映日,如秋月临窗,如冬雪铺地。陕北的唢呐,不论一年四季的任何一个日子从土窑洞里迸出来,都给人无限的喜,无限的忧,令人欢乐与伤心交织在一起,幸福和痛苦合为一体。只要一户农家院里有一班唢呐的吹打,不用问,不是有人在嚎哭,就是有人在朗笑。

    不知是谁立下的规矩,陕北的唢呐,似乎专门为添人丁或减人丁而设置。无论贫家富家,喜事丧事,都要请上一班唢呐吹打助兴,闹得沸沸扬扬地,让全村人知道,所有过往行人都知道。而且又几乎是唢呐一吹,就撒下一股巨大的磁力,能吸引差不多所有的群众,放下手中的活儿,静听吹奏。认真统计一下,一个陕北人,从出生到死亡,如一切顺遂,大抵要有三次唢呐迎送。生下后闹满月,第一次,唢呐迎新新生命来到人间,全家人欢喜,亲戚邻里欢喜,出生儿却茫然不省;娶妻或出嫁,第二次,唢呐有接有送,在一方是添丁,在另一方是减员,这当然是真正为新婚夫妇的,新婚夫妇的,新婚夫妇都亲自耳闻了的;亡故后,是第三次,即最后一次,又是唢呐送死者的灵魂殡天,然可惜逝者又不得须知。这样,唢呐对一个人一三次迎送,就只留得结婚这一次最隆重,即俗称“小登科”者。

    唢呐曲牌,是有讲究的。红事白事,都有专门的套曲。红事以大摆队(亦称得胜令)为主旋律,白事以孤苦伶仃为主旋律。吹错了,或故意乱吹,在唢呐班子,必定是主事人有嫌隙,如被人听了,那是要受到格严厉的制裁的。大摆队,寓意不明,但从它的另一个名字是胜令推测,当是一种军乐,元曲中已有此名目。这乐曲,最讲究辅排,最有韵味。奋南昌时,如千军突发,万马奔腾,吹奏者肋帮子鼓起两个大包,眼睛睁得铜铃般大,头前仰后俯,左摇右晃,脚下踏着急速的拍子,一口气吹个不停,似乎忘了整个 人世间的存在,似乎整个世界就只有一曲唢呐音乐。舒缓时,又好象万籁俱寂,空山无物,吹奏者的两肋稍鼓即陷,呈扁平状,平平稳稳地,眼睛也渐渐眯成一条线,近乎进入一种休眠的状态,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陕北吹唢呐的人,也叫吹手,一般为两人,有上手和下手之分。上手,约等于第一小担琴手,下上手的水平来衡量,其他,都是配角。吹手以外,又必有锣、鼓、镲三件乐器伴奏。这样,一个唢呐班子就得了五人组成,合称“吹鼓手”。“五”意味着什么?是“伍”有谐音呢?还是东西南北中五方之意,我没有考证,不敢乱说。

    陕北的唢吹奏者,鄙称“龟子”。其实,这名目开初倒没有咒骂和侮辱人格之意,不过时从它的发祥地“龟兹音乐”转化过来的。后来不不同了,吹鼓手的地位长时间十分低下,属三教九流中的“下九流”。在“七十二行,庄稼为强”的陕北老乡看来,吹手是不正当的行业,一般人家的儿女,是不与吹手结亲的。但吹手窨低下到了怎样一种程度,又似乎不得而知。

    吹手地位低下,很长时间,吹唢呐就只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且徒众不多,往往是家族传授,赖以糊口。在陕北,有十几代唢呐出家的,也有吹着唢呐沿门乞讨的盲流艺人。而更悲悲切切,哀哀怨怨,十分凄凉,就是一向悭吝的人,也给打动了心,会加以周济的。

    作为民间特别喜闻乐见的、一种特殊的、其他什么也不可替代的乐器,陕北唢呐近年来已有了大的发展趋势。唢呐艺人的地位也逐步得到提高。部分唢呐艺人,吹唢呐已不再是单纯的为谋生了,更有自娱乐或群体娱乐的成份在内。呐唢曲牌也相应得到了改造,欢快明朗、昂扬奋击者渐渐成了主流。专为添人丁或减人口吹唢呐,也几乎成了历史。春节期间,秧歌队伍里,吹手总是抬头挺胸、披红挂彩地走在最前头。就连一年一度的新兵入伍,也成了吹手们大显身手的黄金时刻。一曲唢呐吹奏起来,天在动,地也在动,群山起回声,万壑争相和,大有旋乾转坤之魔力,连空气也颤微微地,添得几许温馨。


NO.3 陕西安塞采访手记
陕西安塞采访手记
 在陕西安塞采访,心情不错。采访到的几位剪纸婆姨,都靠一把剪刀,一张红纸,改变了命运,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除了本文介绍的赴京参展的三位剪纸艺术家外,李秀芳、薛玉琴、王西安等著名剪纸艺术家,不仅生活衣食无忧,她们的住房之大、房产之多让我们这些从省城来的人也羡慕惊叹不已。

    剪纸是安塞婆姨一生必修的女红课之一,“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谁的花儿剪得好,谁就是村里的能人,就受人尊敬。然而,更让这些剪纸婆姨出尽风头的还是改革开放以后。安塞剪纸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发扬光大后,一直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县上每年都要举办创作学习班,组织广大农村婆姨学习创作剪纸,提高艺术水平。她们中有的过去大字一个不识,现在讲起抽象、写实,传统、现代,构思、构图来也头头是道。她们中有的成为“艺术家”,有的成为“艺术大师”,成为国家或省上的“传承人”,出省、出国,走上国家最高美术学府——中央美术学院的讲台,她们的作品被30多个国家博物馆收藏。安塞剪纸堂堂正正地跻身于世界艺术之林,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剪纸之乡”,安塞剪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秀芳和高金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名单。

    安塞县文化馆馆长殷宇鹏介绍说

NO.4 陕西安塞采访手记
陕西安塞采访手记

 
 在陕西安塞采访,心情不错。采访到的几位剪纸婆姨,都靠一把剪刀,一张红纸,改变了命运,过上了富裕的生
活。

    除了本文介绍的赴京参展的三位剪纸艺术家外,李秀芳、薛玉琴、王西安等著名剪纸艺术家,不仅生活衣食无忧,她们的住房之大、房产之多让我们这些从省城来的人也羡慕惊叹不已。

    剪纸是安塞婆姨一生必修的女红课之一,“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谁的花儿剪得好,谁就是村里的能人,就受人尊敬。然而,更让这些剪纸婆姨出尽风头的还是改革开放以后。安塞剪纸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发扬光大后,一直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县上每年都要举办创作学习班,组织广大农村婆姨学习创作剪纸,提高艺术水平。她们中有的过去大字一个不识,现在讲起抽象、写实,传统、现代,构思、构图来也头头是道。她们中有的成为“艺术家”,有的成为“艺术大师”,成为国家或省上的“传承人”,出省、出国,走上国家最高美术学府——中央美术学院的讲台,她们的作品被30多个国家博物馆收藏。安塞剪纸堂堂正正地跻身于世界艺术之林,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剪纸之乡”,安塞剪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秀芳和高金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名单。

    安塞县文化馆馆长殷宇鹏介绍说
NO.5 陕西木偶戏
陕西木偶戏

    陕西木偶戏又叫小戏,或名“傀儡”戏,流行于关中西部,是一 种独特古老、深受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形式,诞生于距今3000余年的西周时期。

    木偶过去头用木雕,大小若拳头,脸谱程式化,戴上胡子是须 生,卸下胡子是小生。近年经过改进,头用石膏翻模,纸壳脱胎,大 如拱学,轻巧结实。木偶头根据人物性格精心设计,并用拉线、拔棍 等把眼、眉、口、舌、耳装成活动的,加上搭脚、带腿,把呆板无情的 木偶,变成了感情丰富的剧中人。

    木偶的操纵手法大致可分为提线木偶、布袋木偶和杖头木偶。 木偶戏的唱腔以秦腔为主,操纵人根据唱腔和道白,充分发挥木偶 轻便灵活的特点,在有限的空间里,演出丰富多来的剧目。木偶由 一人或数人操纵省组者不登台,在幕后操纵和说唱。陕西省1960年成立了大偶剧团,乡村木偶戏班子有500多个。陕西木偶剧团 成立后,在木偶的艺术造型、设计、制作工艺和表演技巧上,一方面 继承优秀传统风格,吸收精华;一方面革旧创新,改进提高。1985 年6月,更名为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的陕西木偶剧团带着《孙悟 空三调芭蕉扇》等剧目,应邀参加柏林民间艺术节,访问了瑞士、荷兰和西德,以精彩的节目,高超的演技,轰动了欧洲,赢得了极高的 评价,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NO.6 民间刺绣
民间刺绣
  陕西民间刺绣,出自于农村妇女之手,尤其以姑娘为最多。

    
    “正月里来闹元宵,给郎绣个花荷包。荷包带在哥身上,哥哥把 我放心上”,这是过去未婚女子在绣花时常唱的曲子。可以说,陕西 民间刺绣是妇女们表达感情时创造的艺术品。过去结婚时,女方要 绣花枕头套子、鞋垫、门帘送给男方,同时还要准备一些香包、针扎 送给男方的亲戚朋友,让大家品评自己是否心灵手巧;小孩满月 时,姑姑、姨姨要给娃娃送虎头鞋、虎头帽、虎头枕、肚兜、布者虎, 为孩子消灭灭难,保佑孩子长命百岁。姑娘给心上人的绣品更是精 细入微,寓意深刻。鞋底上用细绳子纳上勾云”图案,愿出门的亲 人走得快,早会早回。鞋垫绣上“月儿圆”、“正月十五”等组字图案, 寄托团圆之情。现在,一些农村姑娘在对象当兵走时,送上几双鞋 垫、有的上面还绣有“保家卫国”,有的上面则绣“思、爱、想”等字 样,倾注爱意,寄托情思。

    
    刺绣不但是美的艺术,而且寓意深刻。过去妇女绣的花枕头 “鱼戏莲花”鱼象征男性,莲花象征女性,暗喻男女婚配结合。再如“石榴赛牡丹”,民蹑介石榴赛牡丹,赛下一河滩”。石榴象征男性 多子,牡丹象征女性似花。“一河滩”是指生下很多子女。随着时代 的发展,刺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成为城 乡美化生活不可缺少的装饰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刺绣品进人 了商品经济领域。妇女们闲时,三个一堆,五个一群,或坐在树下, 或坐在热炕头,巧手绣出精美的鞋底、鞋垫、门帘、电视机套、洗衣 机套等,成为城里人的抢手货。摆在家里,美观、大方,赏心悦目。在 陕西临潼县,妇女绣的“五毒背心”成了外宾的抢手货。由刺绣进而 发展的毛绣,古朴中有纤细,其上用毛线、棉线绣、织、扎而成。工艺 精细。美观大方,既有剪纸的效果,又有刺绣的特点,深得人们喜爱。


NO.7 陕西农民画
陕西农民画


    陕西农民画源于民间,过去多用于画炕围、画锅台、画箱柜等。

    
    陕西农民画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讲究装饰性,构图美观,注重色彩的效果,追求强烈的直观感觉,农家生活气息浓厚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采用白描的形式,想象大胆丰富;色彩反差强烈突出主观印象。以古朴的民间艺术形式表现生活,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和长久的生命力。深受国内外游胜 客和专家的好评喜爱。 陕西农民画主要分布在关中的户县,陕北的安塞和洛川。

    
    户县位于西安市西南,有“文化县”之称。这里早就有剪纸、绘画、刺绣、编织等传统艺术和工艺技术。50 年代全县人民在自发性 美术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绘画活动。翻身农民用“泥手”装点他们的田园村庄,用彩笔描绘秦岭山麓、滔滔渭水,用传统的民间艺术 抒发对党、对社会主义,对新生活的无比热爱。 户县农民画的风格特点在于“写意”。他们不愿意把构思停止 在模拟客观对象的表层上,而是凭着自己对生活的长期感受,认识 评价,凭着自己炽热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凭着自己长期在民族和 民间艺术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审美心理,大胆地、无所忌地创造着属 于自己的艺术。 户县农民画又一个特点是粗矿中有细腻,浓艳中有淡雅,古拙 中含技巧。 户县已涌现出了2000多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广些作品被国 家和国外艺术馆所收藏。农民画代表曾受邀组团7次出国访问。

    
    近几年来,户县农民画配合农业科技、多种经营、棉花检验、计 划生育、安全用电、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宣传工作,举办了种种知识 性画展,其中计划生育宣传画,出版成册,受到联合国人口组织的 赞扬。

    
安塞、洛川农民画由于地处陕北,故又称陕北农民画。始创于 70年代中期,盛行于80年代初。是以剪纸为造型基础,借鉴刺绣 的色彩,逐步形成了具有陕北地方浓郁风味的画。

    
    陕北农民画的作者,大都是剪纸刺绣的能手,通过长期的剪 纸,刺绣的基本功训练,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和造型观念。这种 意识和观念表现在绘画上,出现了一种出乎人们意料的、古老文化 观念和现代审美意识相渗透的艺术效果。如安塞的《吹手》、,洛川县的《钓鱼》等作品。国内有关专家认为是“民间的 现代派艺术”。如果把陕北画集中起来,可以反出陕北农村的基 本面貌从原始“生殖繁盛”观念到生活生产、风情民俗、节日狂欢、 男欢女爱、商业集市、喜庆丰收等。

    
    陕北农民画有作者百余人,年纪最大的71岁,最小的16岁。陕北农民画馆藏800 多幅,在全国各地展出600余张(次),复制千余幅,中国美术馆收藏60幅,有些被 外国艺术馆收藏。 ,

NO.8 华县皮影
华县皮影
  华县皮影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明清为鼎盛时期。原为宫廷戏,唐以后流传于民间,十三世纪右传入西方,至今仍在中国保留着它的原始风貌,甚称“国宝”、“中华一绝”。皮影俗称“灯影子”,在灯光的照射下,以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有“电影之父”之美称。
    华县皮影为陕西东路皮影的代表,其唱腔以细腻悠扬的“碗碗腔”为主,演技精甚,唱腔委婉,在中国傀儡戏剧中独树一帜。目前经常演出的皮影班社有5家,著名皮影演出艺人40余名,潘京乐等老艺人曾赴德、日、法、新、台湾、香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华县皮影演出带动了皮影雕刻业的发展,皮影制作,以上等都是牛皮为原料经刮、磨、刻、染、缀等24道工序精工细作而成,造型精巧别致,刻工细腻形象,线条分明流畅,着色考究艳丽,既能充分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不失民间艺术的古朴淳厚,具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现在,从事皮影雕刻艺术的艺人300多人,汪天喜、薛宏权等雕刻大师的作品已投入国内、国际市场,销售至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

    华县,古时称为华州,因州境内的华山而得名。
    华县,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东部,面积1127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人口36万。东临华阴,西接渭南,南依莽莽秦岭,北濒滔滔渭河,距古城西安90公里,境内陇海铁路,310国道,西潼高速公路横贯而过,为关中与中原交通的重要通道,自古就有“通化门前第一州”之称。现代化的通讯、交通极为便利。
    华县历史悠久,是黄河流域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县境内数十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殷商文化”古遗址,彰显着我们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创造历史,创造文明的轨迹。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庶弟姬友为桓公,在此建立了郑国。春秋时,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秦国在此设置郑县,为本县设县之始。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在郑县设东雍州。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东雍州为华州,此后直至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除州府,改华州为华县,沿袭至今。在长达1360年的历史岁月中,华县一直是华州州治的所在地,自周迄唐均为京畿重地,向为文明的礼仪之邦。历代以来,贤哲代有人出,涌现了以唐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郭子仪,清末民初教育思想家杨松杆,现代著名学者杨钟键,革命先驱潘自力、高克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物,历为“人文鼎盛之区”。境内陆貌复杂,山、川、塬、滩交错,资源丰厚,富庶丰饶。素有“百二胜地,天府之国”的称谓。古时华州,伴随着长年的军事活动,使这里成为各地能工巧匠交流技艺的场所,制革、竹编,铁器制造等手工业,手工艺十分发达。同时,军事活动也带来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多种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交汇、共生,形成了华州地区多元的、开放的文化和艺术氛围。
    华县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彩多姿的民间手工艺和淳朴的民俗传统,为皮影艺术的发生、发展与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丰富的传统风俗,如春祈秋报,逢年过节,社日庙会,消灾纳福,得子贺岁,婚丧嫁娶等活动则是皮影戏赖以生存的土壤。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岁月中,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和聪颖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远古时代,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面对日、月、星辰,雷电风雨,疾灾害等自然现象的无知,迷惘和无奈,出于热爱生命,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于是就产生了图腾崇拜和神灵崇拜,并相信神灵可以主宰命运、主宰一切。于是“巫师”、“方士”、“术士”、“道士”等应运而生,他们被誉为神的使者和化身,普遍受到人们的尊崇。
中国皮影戏演变于中国古代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方士、道士的“弄影术”。在当时,“弄影术”属于方士、道士掌握的秘密。长期以来,他们只在帝王面前表演,利用梦、影、幻觉,使其想象与观察巧妙结合,使帝王们相信生命可以无限继续,相信不死,结果使之相信了灵魂的存在,使“弄影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此处所说的“弄影术”,后来即成为皮影戏的前身。
在华县民间皮影艺人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首诗:“汉妃抱子宫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制乐传入百姓家”。


    《汉书·外戚传》记载:“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以上所言李夫人之事在《搜神记》、《论衡·自然篇》、《汉书·郊祀志》等典籍中多有记载。
《事物纪原》卷九曰:“故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李夫人不已,乃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帐中望之,仿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历代无所见”。


    由此可见,在汉代,由“弄影术”衍生演变而出现的影戏(还不能称皮影),只是一种简单的光影游戏,服务对象只限于帝王宫廷,一般平民百姓无缘得见。其影人制作和表演形式和真正的影戏还有很大差距,但其毕竟是中国皮影的发萌孕育时期。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唐开元、天宝以后,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影戏的发展。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唐时期,科白类戏空前发展,歌舞类戏编制进步,历史戏具体形成,傀儡戏等杂技并作,民间更盛……傀儡戏(包括影戏--皮影戏)皆摹仿“弄影术”而作,并衍生为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共同的一点就是配以说、唱、音乐,形成了民间新型的综合艺术。
据《中国影戏史略及现状》记载:“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至隋唐当皆以其最盛”。《影戏--故都百戏考(之四)》云:“按此戏当然始于陕西,因西安建都数百年,玄宗又极爱提倡美术,各种技艺,由陕西兴起者甚多,则影戏始于此,亦在意中”。又云:“汴京之影戏即由长安流传而来,言颇近理,因二地不但距离不为甚远,交通尽有频繁可能,更以其为帝都所在,凡百技莫不趋之,都城既由西安而汴京,影戏当随之而去……”。传曰:“贵妃啖荔枝,伶奏碗碗以增味,击碗拨弦者,皆自华州”。《中国影戏》著述:“中国影戏从陕西发源,首先沿黄河流域传播。……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攻破开封,靖康二年四月,金人俘钦徽二帝和后妃、皇子、皇女以及宗室贵戚等三千多人北去,其中包括‘弄影戏’等倡优技艺150余家,影戏随金兵北传”。其时,宋王朝变迁,高宗南下偏安,影戏随难民南渡,拓出黄河流域,首先入临安(杭州),继而播植于湘、鄂、粤、皖、浙、赣等南方各地。据考证:川北皮影,四川人称“陕灯影”、“川北渭南影子”,流传至今。古之渭南,泛指骊山到潼关渭河以南一带的广大地区,时为华州所辖之地也。《燕京岁时记》载曰:“陕西皮影戏历史悠久,关中则是中国影戏的发源地。近代陕西皮影戏流派极多,粗略言之,东路有碗碗腔皮影,南路有道情皮影,西路有弦板腔皮影,北路有阿宫腔皮影。四路皮影,尤以碗碗腔中的老腔皮影最为古朴,据民间传说自明代以来即在关中的二华(华阴、华县)潼关地区流行。”《华县志》记述:“ 在清末时……有演出班社二三十家。民国时期皮影仍盛行不衰,极盛时有班社48家。”
    中国的皮影戏于13世纪初,随蒙古军队传到中亚细亚,14世纪传入波斯,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1488年)传入埃及,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1620年)传入土耳其。众多的史籍和资料证实:世界影戏源于中国--中国影戏源于陕西--陕西影戏源于华州。在世界上享有“电影的前驱”和电影“开山之祖”的美誉。


NO.9 血腥社火
血腥社火
在陕西,社火是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的通称。 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取胜的艺术。它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成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形成故事组合,给人一种高屋建领,惊险出奇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这种艺术 和秦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来源于古老的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魅力。

    每年春节,各乡各村,群众自发组织,抬芯子、跑竹马、踩高跷、 耍狮子、走村串户,十分热闹。这种喜庆活动,关中称“要社火”,陕北叫“闹秧歌”、“闹红火”,而陕南则称“闹玩意儿”、“耍故事”。 社火分大耍和小耍,小耍即只出柳木腿和平台子。社火中的精华,是高难艺术芯子,即在一个专用的桌子上,固定一根形状各异的拇指粗的钢筋,约两米高,用色纸在上根指形态做出各种造型的东西,如棉花、果树、纺车、布机,龙、虎等世间百物,然后按其内容把男女小孩(年龄一般4—5岁)装扮成戏剧人物,站立顶端,少则 1人,多者10余人。或并立、或叠置、或横卧、或倒立。有的双臂摆动,像在行走,有的似荡秋干,高悬 在3丈虚空。场面惊、险、巧、奇。

    社火中的高跷往往成群结队而行。艺高胆大的,走起路来故意 歪歪扭扭,显得摇摇欲倒,让人捏—把汗;有的行走间忽然劈一个 双叉,坐在地上撒娇,当别人去扶时,将身子一纵,突然又跳将起 来,立刻引来观众一阵喝彩。

    跑旱船在陕南十分流行,群众喜闻乐见。它是由女演员扮驾船 姑娘,男演员扮引船舶公,二人载歌载舞,紧密配合。表演各种戏剧 性的情节。

    在陕西,耍社火颇具古风,几十面三角形狼牙边的大旗,上书 各个乡村之名。敲上威风锣鼓,锣鼓手少则数十,多则上百。打锣 鼓有一定套数,分老曲、新曲、紧三火等。老曲雄壮浑厚,新曲悠长 明朗,紧三火紧张热烈。雄旗猎猎,统炮轰隆。若在街上和其他村 的社火队相逢时,讲究礼让。先到者闪到一边。后来者先走,这明是 礼让,暗则挑战和较量。鼓声一时大震,都想以气势压倒对方。各 家的社火扮演人物,也以动作、语言、换花样等,使出浑身的解数, 吸引观众。虽然带有竞赛性质,却从不评名次,好坏标准自在群众心里。

NO.10 三才板
三才板
“三才板”流传于子洲、清涧、绥德、米脂、延川、子长等县,以子洲县双湖峪镇最为普及和有影响。三才板属民间社火中的一种小场形式,它集唱、说、舞为一体,通过表演者边舞边击手中的三才板、竹板、四页瓦、瓷碗片和霸王鞭,形成清脆独特的音响效果,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生活气息。

  三才板多于春节期间随秧歌队一块游村转乡,进行“谒庙”、“沿门”、“踩大场”等活动,也可单独在广场、街头、农家院落,以及窑前、村口进行表演。大都由五人表演:一人舞霸王鞭进行领舞、领唱,另四人分别执三才板、竹板、四页瓦及瓷碗片,随着领舞边击打手中的道具,边跟看跳动、歌唱,或插说几段快板,有的地方为烘托表演气氛,也常组织二至四个人扮演包头手执彩扇进行伴舞(1942年新秧歌运动后,包头大都改由姑娘扮演)。表演程式,大多先由执霸王鞭者拍鞭起舞,率众上场表演一段跑场、安场的队形画面后,进行演唱各类民歌、小曲。唱一段、舞一阵,彼此穿插、交替进行,无严格限制。由于舞者手中敲击着各种道具,除执硼乏鞭领舞者和伴舞姑娘外,其他四人受击打道具的一定局限,动作幅度不大,动作变化也比较简单。基本动作以“平步敲击”、“踏步敲击”、“蹲步敲击”、“转身敲击”为主。这个节目因说、唱、舞俱全,要求舞者的嗓音好、能歌善舞,以求舞蹈与歌唱紧密结合。

  三才板多以秧歌队中的锣鼓、唢呐进行伴奏。演奏的曲牌和敲击锣鼓,皆与陕北秧歌相同。有的地方为突出击打音响效果,不要锣鼓、唢呐伴奏,以舞者击打的三才板、四页瓦、竹板、瓷碗片的声响,作为一种独特的音韵节奏,烘托表演。如遇单独组织演出,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用竹笛、板胡、三弦、四胡、板鼓、牙子等乐器为舞者歌唱时进行伴奏。民间演出大都以自唱为主,自己定调,想唱啥唱啥,有时还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因而,有时为了突出歌唱,舞蹈就相对的减少了。伴舞姑娘和其它演员也可原地扭“十字步”,为唱者帮腔。三才板表演时的服装打扮,基本和闹秧歌时穿戴一样,大都穿秧歌彩服:男的包白毛巾或戴纸花草帽圈,腰扎红绸带;女的梳大辫,头插绢花,腰系短裙。要求服装鲜艳、式样统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