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折腾《红楼梦》 别让曹雪芹笑话我们
不管从哪种意义上,《红楼梦》都是个永远说不尽的话题。去年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在社会上引发的争论刚刚消停一会儿,近日,围绕《刘心武续写红楼梦》一书的面世,有关《红楼梦》的话题再一次由微博折腾到社会,乃至一时间占据了各种媒体的文娱版面。 平心而论,在当今这个由网络和微博构成的“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无论是谁来续写《红楼梦》,都注定要充满争议。这一是因为历经几百年的历史沧桑,《红楼梦》已成为无可争议的经典而深入人心,这种“经典”的程度,甚至包括常常被人诟病的高鹗续写的后40回。其次说来就有可能有些暧昧了:在很多人,特别是一些红学专家们看来,心里的潜台词也许是:你有什么资格? 纵观这几日网上的争论,无外乎两大派。挺刘的,觉得自古以来,续写红楼者众多。据说从清朝至今已有续作近百种,内容更是五花八门。续写其实是今人走近古代文学经典的一种尝试。据报道,四川自贡一中专学历的女孩都续写过《红楼梦》,凭什么一个对红楼潜心研究多年的堂堂大作家就不行?而倒刘的则不外乎认为经典不可擅动,刻薄一点的更有“狗尾续貂”和“给维纳斯接断臂”云云。 其实在我看来,经典的确不可擅动,但可以重新解读。既然刘心武的续写红楼梦只是从第81回续写,而非改动曹雪芹的原著,那么事情也许就没有“倒刘派”所担心的那么糟。更何况高鹗的后40回已遭到学界乃至一般读者的普遍否认。 作为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不该也不能为某些专家所“占有”。它属于社会,属于大众,属于历史,属于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既是这样,无论是出于对曹雪芹的尊重,还是对《红楼梦》的痴迷,刘心武的续写都有其充分且合理的一面,更何况这其中浸透了他20年的潜心研究。至于写得好坏与否,是否能接近或符合曹雪芹的原意以及是否能受到读者的欢迎,那是另外一回事。 我以为,即使本书面世后,真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与不足,也无须大惊小怪,展开批评与讨论就是了。只是这种讨论应该在学术范围内展开,而不应在动机与态度上对作者过分责难。 当下文坛板砖盛行。但凡涉及批评,尖酸而刻薄者多,善意而讲道理者寡。浮躁的时代,人们似乎忘了商榷的本意——相互切磋,教学相长,而不是板砖横飞,唾沫星子乱溅。此情此景,若曹雪芹九泉之下有知,不知将会怎样的一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