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的中医治疗

 幸运草wrh 2011-03-10

中风的中医治疗:

一、概念:

    脑卒中俗称中风,亦称急性脑血管病,是指一种急性非外伤性脑局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局灶性神经损害。此病临床特点为以淬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证,且可见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中风为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其和心血管疾病、恶性脑瘤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因而引起普遍重视。脑中风在临床上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及缺血性脑中风二大类。出血性脑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中风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脑血栓形成最为多见,约占脑中风的50%,其次分别为脑出血占28%,蛛网膜下腔出血占15%,脑栓塞占7%。

二、源流及历代发展:

    中医对脑中风的认识早在《内经》中已有“薄厥”“偏估”等的论述。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脑中风依邪中深浅之轻重,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这是中医对中风分类建立的雏型。《医经溯泅集》中明确地指出中风是由本身的病变而引起,非外来之风,患者年龄大都在四十岁以上,情绪激动常为发病诱因。“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愤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亦是形成气衰而如此。历代对中风的临床症状作了比较细致的描述,也指出了中风后果之严重性,如《医门法律》说:“中风”一证,动关生死安危,病之大而且重,莫有过于此者。在立方上以清代中叶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中创立补阳还五汤,至今仍是中经络(脑梗塞)的经典名方。另外中脏腑闭(脑出血)证使用“方”不可不提到汪昂《温病条辨》的安官牛黄丸,目前在中国已制成针剂(1njection)醒脑净,在急症使用上不输同类的西药,且治疗后中风后遗症少,是中医急症发展的另一类指标。

    综合以上所述,本病在于患者素体气血亏虚,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以忧思恼怒,或饮食、劳累、外邪等诱因下,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儒养,致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蔽清窍而卒然昏仆,半身不遂等证。其病因病机包括:(一)正气不足,外风人中。(二)内伤势损,精气虚衰。(三)五志过极,精气虚衰。(四)温痰内生,化热生风。虚是以气血虚,阴虚为主。火是肝火,心火为主。风是以肝风,外风为主。痰是以风痰,温痰为主。气是气逆为主,血是以血癌为主等六大病证为表现。

三、临床诊断:

(1)脑出血

A.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常有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病史。

B.多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C)突然出现头痛、呕吐及随后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严重者,一开始即出现昏迷,可伴有消化道出血,高热,瞳孔双侧不等。 (D)有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等局部定位病状,并常有运动性失语。 (E)于发病六小时后查脑脊液呈血性。 CT粘液检查可见脑内血肿。 (F)MRI可在皮质表面、后窝见脑血肿。

(2)蛛丝膜下腔出血 (A)以青壮年多见,脑动脉硬化者年龄较大。 (B)起病急骤,无先兆,常在活动状态下突发的剧烈头痛,伴呕吐,可有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 (C)多有明显的脑膜刺激征,常可伴有一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或偏瘫、单瘫。 (D)于发病六小时后查脑脊液呈血性。CT.MRI检可见脑内血肿。(3)脑血栓形成 (A)常见于中老年人,多有高血压,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病史。发病前常有眩晕,肢体无力或麻木等先兆症状。 (B)常於安静状态下发病,急起的偏瘫,失语等局灶症状;症状多呈进行性加重。

(C)脑脊液检查不含血性。 CT、MRI检查脑内可见梗塞病灶。

(4)脑拴塞

(A)多有器质性心脏病史或其它栓子来源,以及身体其它部位的栓塞征象。

(B)起病急骤,多有先兆症状。

(C)局灶症状多为偏瘫、偏盲、偏麻、失语或癫痫痉挛发作。意识障碍多较轻或较短暂。

(D)脑脊液检查不含血性。 CT、 MRI检查脑内可见梗塞病灶。

四、治疗:

(一)脑出血

辨证分型:

(1)肝阳上亢

主证:平时有头晕或头痛、头胀,L1烦易怒、急躁、时觉肢体麻痹,形体状实;在活动状态下突然头痛加剧,或伴呕吐面色潮红,涡僻不遂,甚则昏仆,不省人事,肢体强痉急,喉中痰多,鼻鼾气粗,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紧。

治法:平肝涤痰,化痰通腑。

方药:平肝通脉汤(羚羊角,苟藤,夏枯草,毛冬青,白芍,竹茹,大黄(后下),天竺黄,益母草,牛黄粉)日一剂,水煎月匠。

加减法:肝火盛加龙胆草,发热加虎杖,知母,生石膏,或并服紫雪丹(口服);痰盛加竹沥水;抽搐加地龙、全蝎或加服安脑九;昏迷灌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佯),合并呕血、便血者加白及粉、三七粉,冲服或加用紫珠草,紫地宁血散,脱证可急用参附汤或针。

(2)肝肾阴虚

主证:平素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少寐多梦,形体较瘦弱,面色潮红,腰膝酸软,肢麻,五心烦热,在活动状态下,突然头昏头痛加剧,涡僻不遂,甚则神识不清,肢体抽搐,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方药:滋阴通脉汤。 龟板(先煎)、生地、玄参、牛膝,石决明,益母草,海藻,全蝎。山莱英,白芍。加减法:昏迷加安宫牛黄九(佯化);痰热加牛黄粉冲服,或竹沥水;烦躁不安加羚羊骨;抽搐加地龙、钩藤或羚羊角。(3)痰浊上扰主证:平素头晕头胀,胸脘胀满,恶心泛涎,神疲肢倦,面白唇暗;突然头晕头胀或头痛加剧,或恶心呕吐泛涎,伴涡僻不遂,舌淡暗红,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健脾化浊,涤痰通络。方药:导痰汤党参,茯苓,白术,天麻,法半夏,陈皮,当归,竹茹,川芎,娱蚣。

加减法:神昏加石菖蒲、胆南星或苏合香丸;胸闷、心悸加郁金、枳壳。(4)痰热腑实主证:平素过时肥甘厚味,头晕,心烦,失眠,口臭,突然头晕加剧,涡僻不遂,甚则神智不清,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通腑泄热,化痰醒脑。方药:通腑醒神汤 大黄,虎杖,枳实,黄苹,天竺黄,瓜萎仁,牛黄粉,牛膝,益母草。加减法:肝火盛,肢体强痉,抽搐加羚羊角,钩藤、龙胆草、地龙,神智不清加安宫牛黄丸(佯);肝阳上亢、头痛、胀目眩加石决明,夏枯草,痰涎壅盛加竹沥水,浙贝母。

针灸治疗:出血性中风的卒中暴厥期,以上病下取穴原则和一般情况下避免头部穴位的强刺激和灸法。

取穴:风池,肩耦,臂膀,曲池,手三里,合谷,环跳,风市,阳陵泉,丰隆,绝骨,昆仑等。

在中药及针灸治疗同时配合西医治疗,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以防止脑疝形成,并注意脱水剂引起水、电解血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改善脑缺氧,调整血压,防止感染。严重时需 配合手术止血或清除颅内血肿。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

辨证分型:

(1)肝阳暴亢

主证:平素或有偏头痛或有周期性头痛,或有头晕,头胀,心烦易怒,可偏侧肢体麻痒,或身体壮实,在用力或活动等活动状态下突然剧烈头痛,伴呕吐,或痛在巅顶,后枕,项部或全头痛,面红目赤,烦躁不安,或谵妄,或肢体强痉拘急,或昏迷不醒,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弦紧。

治法:平肝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平肝定痛汤

羚羊骨、天麻、龙胆草、大黄、虎杖,水牛角、生地,竹茹,牡丹皮,蚤休,益母草,全蝎。

加减法:痰热加牛黄粉,浙母贝,发热加知母,生石膏,紫雪丹,抽搐加安脑丸,昏迷加安宫牛黄九,由闭而脱加参附汤。

(2)阴虚阳亢

主证:平素头晕头痛,耳鸣,失眠多梦,心烦易怒,腰膝酸软,或有肢体麻痹,在活动状态下突然头痛剧烈,恶心,呕吐或头项强痛,烦躁不安,或兼偏侧肢体麻库乏力,重则肢体强痉拘急,抽搐,昏迷,口干,舌红苔少。脉弦细数。

治法:育阴潜阳,止血定痛。

方药:育阴止血定痛汤

龟板,天麻,石决明,白芍,水牛角,干地黄,牡丹皮,旱莲草,茜草,益母草,全蝎。

加减法:参考肝阳暴亢型。急性期活血化淤之品不宜过于猛峻,应选择活血、止血双向作用之品,如益母草、三七、蒲黄、茜草根等之类为宜。中成药治疗:以泻法为主的原则。

本病配合西医止血药,控制颅内压及血压,以防止再出血为主。

(三)脑血栓形成(动脉硬化性脑梗塞):

辨证分型(1)气滞血癌主症:平时有头晕、肢麻、乏力,于劳倦或情志抑郁后,或于晨起后,头晕加剧,出现娲僻不遂,逐渐加重,甚则昏仆不省人事、舌质淡暗、苔白、脉弦细或涩。治法:益气通脉。

方药:益气通脉汤

黄耆,党参,天麻,天蝎。川芎,丹参,当归,鸡血藤。

加减法:痰盛加胆南星,天竺黄,牛黄粉;风盛加钩藤,白芍;痰浊内闭加石菖蒲,郁金或苏合香九;脱证则加参附汤。

(2)阴虚阳亢

主证:平素时有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心烦多梦,腰膝酸麻。或形体多瘦,或时有局部肢体麻痹,乏力;因情志变动或阴液耗伤而突然头晕、头痛加剧,伴语言不利,蜗僻不遂,重则亦可昏仆,为闭为脱,口乾,大便乾,舌红苔少,脉弦。

治法:育阴潜阳,活血通脉。

方药:育阴活血通脉汤

龟板,鳖甲,白芍,乾地黄,王不留行,丹参,水蛭,天麻,桃仁,胡麻仁。

加减法:肝肠亢盛加羚羊骨,钩藤,夏枯草;痰盛加天竺黄、牛黄粉。阴液亏耗加西洋参,麦冬,知母,玄参。

(3)痰浊中阻

主证:平素时觉头晕,头重,胸脘痞满,多在情志不畅或安静状态下突然头痛加剧,目眩或头重如蒙,恶心呕吐,或语言不利,或走路摇晃,或涡僻不遂,或四肢瘫痪,昏迷不醒,为闭为脱,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健脾化浊,涤痰通脉。方药:健脾化浊通脉汤 党参,茯苓,白术,制半夏,胆南星,天麻,川芎,竹茹,橘红,当归。丹参,全蝎。

加减法:脾虚体弱加人参,脾胃虚寒加干姜或加附子理中九;痰浊蒙蔽,清穷加服苏合香丸。

针灸治疗:可根据病情分别选用体针,头针,耳针或综合进行治疗。如头针可配运动区、感觉区。但对肌肉或关节僵硬,肌肉张力明显增高者,针刺不宜强刺激。配合西医疗法,以改善侧肢循环,增加缺血区氧的供应,消除局部脑水肿,防止梗塞恶化。

(四)脑栓塞:

辨证分型
心气不足
主证:素有心悸,气短息促而动则加剧,心胸憋闷,自汗,面色吮白,形寒肢冷,倦怠无力;在活动态下突然涡僻不遂,甚则为闭为脱,舌淡或晦暗,苔白,脉结代。

治法:补益心气,涤痰活血。

方药:益气通脉汤

边条参,黄耆,当归,桂枝,茯苓,法半夏,胆南星,远志。川芎,丹参。

加减法:心阳虚衰加熟附子、肉桂、痰盛、神志不清加苏合香九,心胸憋闷加枳壳,郁金,菲白、或加用活心九

含服;头晕加天麻、首乌,抽搐加全蝎、娱蚣、钩藤;大便乏力加肉丛蓉、胡麻仁;浮肿加泽泻,车前子。(2)其它证型合并冠心病时可表现肝肠上亢,肝肾阴虚,心脾两虚、治疗方法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相似。配合西医治疗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相同,在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缺血区氧的供应,清除局部脑血肿,防止栓塞复发。

五、发展:

    中医的脑中风治疗方法五花八门,各有特色。其中以活血化瘀法及通腑泄热法,目前临床实验及科研最常被使用的方法,也是目前效果较好的二个方法。其中又以活血化瘀法最具现代化药理根据。如本法药理作用有:1.扩张脑血管:动物实验证明,治疗中风药物如鸡血藤、赤芍、通脉灵、四藤针等,能扩张脑血管,降低脑血管的阻力,增加脑血流量。2.改变微循环:急性中风常有微循障碍,表现为毛细血管痉挛,血液呈颗粒状缓慢运行。丹参、川芎、红花及当归等活血化换药物。能使毛细血管网的开放增多,毛细血管的痉挛缓解,缓慢的血流变为均匀连续等。3.改善血液流变性:缺血在中风病人,其血液呈浓粘、凝聚的倾向。丹参、川芎、红花、当归、地龙、桃仁等药物,能改善血液的流动,解除血液“浓粘凝聚”状态。4.抑制血小板聚集、粘附:实验证明,多种活血化换药可抑制家兔二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并对已经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5.促进纤维蛋白原的形成与溶解,使之处于动态平衡:使用通脉灵可使实验动物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说明具有促进或增强纤织蛋白溶解作用。6.降低血脂,减轻动脉内膜斑块形成使用。7.有抵抗脑缺氧的作用。蒲黄,五灵脂可使小白鼠在减压缺氧条件下,存活率显著提高。红花制剂对大白鼠经颈动脉结扎,造成缺血乏氧抗脑病,有存活率为83%,而对照组为30%,说明对缺血乏氧抗脑病有保护作用。

(一)活血化瘀法

    中医以瘀血为基本病理,大多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如通脉汤(当归、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穿山甲、鸡血藤)加减。四藤汤(络石藤、海风藤、鸡血藤、红藤)加减伸筋草。另外以理气活血法、用于早期起疾病,病变快,苔白腻,脉弦滑者,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红花、川芎、赤芍、当归、北耆、地龙、桃仁、远志、胆南星、石菖蒲、郁金)。排除患者具有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用于大便秘结,痰多,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等证,方用桃仁承气汤(大黄、甘草、桃仁、桂枝、芒硝)

单方治疗

    有用丹参针(有双向调节,可使低凝状态升高,高凝状态降低,并有使侧肢循环开放),静滴一周,待患者恢复后,改以川芎口秦,当归注射液,红花提取液静滴在临床均可见多篇报导疗效在八成以上。水蛭用在缺血性中风疗效佳是众所皆知,而用在出血性中风疗效较明显该首推地龙干,它在中医功用有化瘀通腑、清热、化痰、熄风、通络、利尿、降压的作用。当脑出血急性期最忌用破血、行血药,免使出血加重,但脑部溢离。经脉之血又为瘀血,若过用止血药,则使离经之血凝聚因结而滞脑内,加重病情。地龙则是活血而不破血,化瘀而不生瘀,对出血性中风有化瘀活血通络的作用。此外,本病产生的头痛、头晕、抽搐,地龙有清热熄风的作用,可减缓中风后遗症产生。本病在咽喉常有痰呜哽阻、呼吸困难,地龙有化痰作用,可增加气道通畅。还有降低压利尿,都可适时改善患者的血压及尿滞留的症状。目前出血性中风常用的科研药有水蛭、大黄、地龙、土地鳖、三七、牛膝等。还有在安官牛黄九中的冰片作为引经药,亦是本病治疗中止血而不留瘀的不可或缺药。

(二)通腑泄热法

    中风患者风火内盛,可致痰热腑实,而胃肠燥结,又可加剧火生阳亢之势,可见腑气不通与病情轻重、转归、愈后有关。根据“引邪以腑为出路”的原则,对中风的的治疗常用通腑泻下剂。如某报导220例中风患者有85例属痰热腑实证。治以通腑化痰为先,药选大黄、芒硝、全瓜萎、胆南星等,待大便通畅后,改用它法治疗。结果4天开始好转41例,都是用通腑化痰药后,大便通畅而症状得到改善。另有一组通腑泄热化痰颇佳的方法为通腑导痰汤(大黄、芒硝、枳实、傣石、安息香、天竺黄、竹茹、牛膝)煎汁灌肠,驱除肠胃积滞,清热祛邪,风自平。
(三)针灸使用

    前面提到一些传统辨证思维及近年科研的报导,但都偏重于药物使用。对针灸论述较少,在此做部分的补充:

(1)传统治疗传统上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脉,故以手足阳明经为主穴,辅以太阳、少阳经穴。取穴:肩、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有口眼斜配地仓、颊车、内庭、太冲、泻法、留针30分钟,10次一疗程,辅以电针刺激。 本法在脑梗塞、中风后遗症仍是常用的选穴治疗方法。可配合药物缩短治疗疗程,效果更佳。(2)特殊治疗 再伴有动脉硬化症同时,取穴不按传统辨证法。而依症状取穴,主穴为:内关、后中、心俞、三阴交、人中。配穴:极泉、尺泽、委中、金津、玉液,加电针,留针30分钟,平补平泻。本法曾有报导80例脑、L\卒中,心功能指标部分异常,与传统作为对照组,结果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异常,心博量及血管顺应性降低,心脏后负荷增高。二则观测值分别为(P<0.01,P<0.05),故本法临床比较优于对照组。

    谈到临床实验,目前针灸方面常做的观察如1.血液流变学(包括血浆粘度,血球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沉的测定).2.血脂水平有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3.红血球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体内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血清SOD,血清蛋白内源萤光等。对于脑中风治愈与否是其观察疗效指标。

    近年来针刺的多元化发展,已使其在中风治疗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不论是新仪器运用或病机的现代化合理解释,都是它让大众接受的原因。另外让人更好的是治疗副作用少,后遗症轻(相较于药物使用),是它比药物作用更占优势的地方。

六、结论

    中药、针灸二者的合并交叉运用,是本病治疗最佳途径。尤其中风后遗症的针刺治疗。目前公认仍是治疗最佳选择。这是人类的一大福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