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补中益气汤:补气升阳,脾胃气虚。症见饮食减少,体倦

 闲品落花 2011-03-11
八、理气之剂
  理气之剂,即能调理气机,治疗各种气病的方剂。
  气为一身之主,升降出入,周行全身,温养内外,以维
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若因情志失常,或寒温不适,或饮
食失调,或劳役过度等因素,均可使气机升降失常,而产生
各种气病。概括归纳常见的有气虚、气滞、气逆、气陷、气
闭等证。其治疗分别运用补气、行气、降气、升陷、开闭等
方法治之。气虚证的治法与方剂,已见于补益剂中,理气之
剂多以理气药为主组成,治疗气滞、气逆等证。因此,理气
剂主要分行气和降气两大类。

1.补中益气汤(李东垣)   补气升阳。
  (《脾胃论》)
  【歌诀】
       补中益气芪术陈    升柴参草当归身
       虚劳内伤①功独擅  亦治阳虚外感因
       木香苍术易归术    调中益气畅脾神
  【词解】①内伤:伤于饮食劳役七情六欲为内伤。
  【组成】黄芪(病甚,劳倦热甚者一钱(15~20克) 炙甘草各
五分(5克) 人参 白术各三分(9克) 橘皮升麻柴胡各二分
或三分(6克) 当归身二分(9克)
  【用法】上8味药切碎,水煎一次,去渣,空腹稍热
服。亦可照本方做成蜜丸或水丸,即“补中益气丸”,每次
服6一9克,每日二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1)脾胃气虚。症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
少气懒言,面色光白,大便稀溏,脉大而虚软。
 (2)气虚发热。症见身热,自汗,渴喜温饮,气短乏
力,舌淡,脉虚大无力等。尚可见头痛恶寒,动即气喘。
 (3)气虚下陷。症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便血
崩漏等。
 【分析】脾胃气虚,气虚发热及气虚下陷均为本方的主
证。头痛恶寒,气喘为本方次要症状。故方中用黄芪补中益
气,升阳固表止汗为君药。人参、白术益气健脾,助君药补
脾益肺固表,共为臣药。当归身补血:陈皮理气健脾,且使
补气不壅,共为佐药。使以升麻、柴胡升举下陷之清阳;炙
甘草益气调药。诸药合用,使脾胃强健,中气充足,诸证自
除。
 按:本方在(方剂学)中归属于补益剂。为补气的代表
方剂,治疗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中气虚弱而致发热,食少
便溏,四肢乏力,少气懒言,口渴多汗及脱肛、子宫脱垂、
胃下垂等证均有较好的疗效。如果是阳气虚弱的人感受了外
邪,可以在本方中加入适当的解表药,乃有益气解表之功。
方歌中言:“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即是此
意。
 本方为李东垣“甘温除热”之方,此热就是气虚发热,
时发时止,通过甘温益气可解除。
  【附方】调中益气汤(《脾胃论》)即本方去白术、当
归身,加木香6克.苍术9克,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调中祛湿。
  主治:牌胃不调,胸满短气,饮食减少,四肢倦怠,口
不知味,以及食后呕吐等症。
  按:本方加木香可升可降,善行脾胃气滞,兼能健脾消
食;苍术燥湿健脾,故更适于脾胃气虚,湿阻中焦、气机阻
滞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