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书讲义》(上)——《三字经》(7)

 nice83 2011-03-13
 

《蒙书讲义》(上)——《三字经》(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05b800100entp.html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讲了《论语》、《孟子》,接着讲《中庸》、《大学》。“作中庸,子思笔”是说《中庸》这篇文章是子思作的。子思是谁?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孔子19岁结婚,20岁生下儿子孔鲤,当时鲁昭公送了一条鲤鱼前往祝贺,故孔子为其取名孔鲤,字伯鱼。孔鲤一生平平,活了50岁,在孔子70岁时便去世了。但孔鲤的儿子孔伋非常了不起,他小时候看见祖父独自长叹,就问祖父:您是担心祖业儿孙不能继承呢,还是羡慕尧舜而抱憾自己不能像他们呢?孔子说:你小孩子哪里知道我的志向啊。孔伋又说:我常听您说,做父亲的劈柴,儿子不能负担叫不肖,我每想到这里就害怕,而不敢懈怠。孔子高兴地说:你能说出这样的话,祖业大概可以昌盛了。孔子去世的时候,孔伋才6岁,所以没能聆听孔子的教诲。后来孔伋是跟孔子的学生曾参受学,深得孔子思想真传,最终成为一代大儒。并且孔伋又将其学传给孟子,成就了另一位圣人。孔伋活了81岁,元朝以后尊孔伋为述圣。孔伋著书也多,但多亡佚,保存下来比较确切的就是这篇《中庸》。孔子晚年治《周易》,对中庸有深刻体悟,但还未来得及阐发出来便去世了。子思继承祖父的学说,写成《中庸》这篇文章,对中庸作了全面论述。

 

 

    《中庸》可以说是儒家著作中义理最精深的一篇,也是《四书》中最难读的一篇。什么叫“中庸”?“中不偏,庸不易”即是对中庸的解释。不偏即要恰到好处,不太过,也不能不及。中就是做事应该做到的程度。什么是应该的程度?这就要根据具体的时间空间而定。比如冬天穿棉袄是恰好,夏天穿棉袄就大不好了。所以中必须是特定时空中的中,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永恒的中。我们做事情要做到中,首先必须审时度势,将要做的事的前后左右看清楚,四方清楚了,中也就明白了。“庸不易”的易当怪讲,庸是不怪,不怪就是普遍而平常,所以庸就是日常生活。每个人都在日常生活中,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觉悟出日常生活的道,或者觉悟了部分但不能完全觉悟。只有对日常生活中的道有了深刻的觉解,才能将生活中的各种事做得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里讲的“极高明而道中庸”,就是说要有极高明的人生境界才可能达到中庸的状态。所以尽管人人都想将生活处理得恰到好处,但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日常生活中的道从何而来呢?从天道中来。天道的本又是什么?是诚。诚就是真实不虚。万物的生命过程都是真实不虚的,要想觉解天道,必须学习诚这种品德,有了诚以后才能明白一切道理。天道就是和谐的万物秩序,在人间的体现即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社会秩序,《中庸》将其称为五达道。要实现这五达道还要具备三达德,即智、仁、勇三种品德。有智方可知道,有仁方可行道,有勇则能勇于行道。怎样修养三达德?“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有三达德、行五达道的人则可以治天下,治天下则有“三重九经”。“三重”即三件大事,“九经”即九条原则。三件大事是议礼、制度、考文,议礼是议定礼乐,制度是制定法度,考文是考定文化。这三方面合起来就是制礼作乐。九经是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有了三重九经,天下就可以和谐有序,这样人道与天道也就合一了。以上便是《中庸》这篇文章的主要思想。

 

 

    朱熹作注时将全文分为33章,第一章是总起,最后一章是总收,中间分别讲了“三达德五达道”、“三重九经”、“诚明”、“孔子论中庸之理”四个内容。开篇以天开始,因为中庸之道出于天,最后以天结束,因为人的一切修养作为都是为了合于天道。中间部分则是讲人如何修道以达到中庸。《中庸》思想深邃,内容丰富,文采斐然,三千余言洋洋洒洒。二程夫子程颐称:“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孔门传授心法”是讲《中庸》的重要。心法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学问。“笔之于书,以授孟子”是讲《中庸》这篇文章的起因。“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端,末复合为一理”是讲《中庸》的结构。“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是讲《中庸》的作用。“弥六合”即弥漫于天地之间,六合指东南西北上下六方。“退藏于密”指藏在隐秘的内心。最后两句则是勉励学习《中庸》的人要好好体会。程子这段话是对《中庸》最好的概括,朱熹将其编在《中庸章句》的卷首。我们现代人学了《中庸》,将生活中的各种人事处得恰到好处,于构建和谐社会有极大意义。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大学》的作者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曾子名参,字子舆。曾子是孔门弟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比孔子小46岁。曾子的父亲曾点也是孔子的学生,《论语》第十一“先进”篇中就记有曾点和孔子在一起论志向的事。曾子性格笃厚,德孝俱嘉,故而成了孔子学问的正传者。《论语》中有许多关于曾子言论的记载,如最有名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等。曾子年轻时耕田务农侍奉父母,中年到楚国等地做过官,晚年著书讲学,相传弟子也有70余人,终成一代大儒,活了70岁。曾子因孝著称,历代帝王对曾子都有褒扬,到元代曾子被封为宗圣。“作大学,乃曾子”是讲《大学》的作者。“自修齐,至平治”是讲《大学》的内容。修齐即修身、齐家,平治即治国平天下。“大学”原为周朝王公贵族之学校,又称太学。周时贵族子弟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小学教洒扫进退应对、礼乐射御书数,大学则教治国平天下。朱子讲:“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大学》这篇文章是治理天下最根本的学问。

 

 

    朱子将《大学》分为一经十传。第一段是经文,也即《大学》的核心部分,后十传是对前一经的解释。古人将《大学》的核心部分归纳为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八条目弄明白了,《大学》的精神也就把握住了。三纲领即《大学》开篇的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第一个明作动词,当“使……彰显”讲;第二个明作名词,当光明美好讲。明明德即是使美好的道德彰显。读书的目的首先是要将人内心的真善美彰显。亲民,即让百姓都来亲近你。亲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作动词,使民亲近。百姓为什么会亲近你,因为你所彰显出的美德感染了百姓,他们心甘情愿地想来亲近你;亲又当新讲,亲近的结果就是新。百姓来亲近你,被你的人格感动,愿意改过自新,这就是《大学》里讲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止于至善,则是明明德、亲民的最终结果,即达到至善的境地。《大学》对至善的解释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仁、敬、孝、慈、信就是《大学》讲的最高道德标准,人人皆如此则能成就一个和谐完美的社会。

 

 

    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八个步骤。格物即寻求每一样具体事物的道理,格当求讲。致知即通过研究具体事物的道理,进而认识万物的本质规律。诚意即慎独,就是在大庭广众下是什么样子,自己独处时也是什么样子,表里如一。正心即是使内心的各种感情和谐,乐而不淫,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修身即是修养身心,也就是前面四者的完成。格物致知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道理即天道,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内心,当自己的行为、内心和天道达成一致的时候,修身即完成。完成个人的修身,还要在齐家中去检验。《大学》里讲的齐家即要教化自己家族的成员,做到孝、悌、慈。将一家的德推广即可治国。国指诸侯国。在周朝,周天子统治的地区称天下,诸侯统治的地方称国,大夫统治的地方称家。《大学》认为治国只是齐家的推演。“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也就是说统治者将自己的家治好了,国也就能治好。平天下就是使整个社会平衡和谐。最高统治者做的事就是将社会各方力量协调到一种中和的状态。这就是中庸的最高境界,就像自然界各种生物平衡而和谐地生活在天地之间。

 

 

    《大学》里讲要平天下,需要做到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统治者以德行推己及人。如文中所云:“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老老即尊敬老人,长长即尊敬长者。二是统治者要仁德爱民。如“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做民之父母,像父母疼爱子女一样疼爱自己的百姓。三是薄赋敛。如“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意思是聚敛财富则失民心,分散财富给百姓则得民心。统治者能如此,则天下自然能平。三纲领、八条目其实就是以个人为中心,向内延伸到人的主观世界,向外延伸到客观世界,也就是以修身为中心,向内延伸是正心、诚意、致知,向外延伸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目的。明明德是修身,亲民是齐家治国,止于至善是明明德、亲民做到最完善的程度,就是平天下。所以整个《大学》的核心就是修身,这也是整个中国文化的核心,一切事都以修身为基础,即使道家哲学也以治身为内,治国为外。《大学》还有一个重要的精神,就是没有孤立的修身,修身总是要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去修。虽然几乎所有儒家的书中都讲到了修身,但将修身的方法、步骤、目的讲得这么有系统、成体系的,除了《大学》还找不到第二篇。所以二程夫子程颐说:“《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朱子将这段话引在了他的《大学章句》开篇。孙中山先生也称《大学》是“中国政治哲学,最有系统之学,无论国外任何政治哲学家都未见到,都未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乎是所有传统中国读书人的人生追求,影响至深至远。可以说,不了解修齐治平就无法了解中国文化。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四书》读完了,进一步深造就要开始读六经,但在《四书》与六经之间还要读一部《孝经》。“四书熟”这个熟字怎么讲?熟就是要烂熟于心,说到哪一句都能讲得出来,别人随便从《四书》中抽一句念一下,你就可以往下背。古人读书讲包本,所谓包本,就是你读过的书,能从头到尾背出来。对于《四书》,古人更是要求包本了。不仅正文要背,朱子的注解都要求全部背下来。杜道生先生教人读书,就强调“读原书,读全书,读熟书”。原书就是要读原文,全书则是要将一本书读全,熟书是要将书读得滚瓜烂熟。杜老本人对于《四书》简直是倒背如流,朱子的注释也是一字不差。我们现在虽不一定这样要求,但起码说到《四书》中的哪一句你应该知道,要能成诵能讲解,这才能算是“四书熟”。其实书读熟了是自己受用,讲到哪里都可以自由征引,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了。而且熟读的过程也是自己内心受熏陶的过程。

 

 

    现在我们来谈谈《孝经》。《孝经》是《十三经》中最短的一部经,只有1799个字,与一篇《大学》的字数差不多。《孝经》的作者一说是孔子,一说是曾子,但《孝经》开篇则说“仲尼居,曾子仕”,孔子不会称自己的弟子为曾子,曾子也不可能在老师面前自称子,所以《孝经》应该既不是孔子著,也不是曾子著,据后世学者考证,应是战国后期的儒家学派所著。《孝经》专讲一个孝字,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汉朝将《孝经》列于学官,规定为与《论语》一样都是天子到庶民必读的经典。汉代的皇帝谥号前都要加个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孝宣帝等。汉代选官的标准也是孝,叫举孝廉。历朝很多皇帝为《孝经》作注,现在流传下来的《孝经》注本即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的,收在《十三经注疏》中。

 

 

    《孝经》共18章,以孔子与曾子的对话体写成,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开宗明义”,讲孝道的主旨;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到第六章,讲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种人不同的孝;第三部分是第七章到结尾,讲推行孝道对于治国平天下的伟大作用及孝感动天的巨大力量。《孝经》的核心便是“开宗明义”里讲的:“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也就是说孝是一个人立德的根本。孔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即一切教化都是由孝产生出来的。教字由一个孝字、一个反文“攵”(pū)组成,小篆的攵是一只手拿了一根棍子,手拿棍子表示督引,督引儿童懂得敬孝便是教。孝从不毁坏父母给的身体开始,一个人能时时爱护自己的身体,必定小心谨慎,成为敦厚严谨的人,这便是孝的教化作用。孝以名显父母终结,父母因为你的大名而光荣。名实不分,有实方有名,你有善名是因为你有善的实。所以要显父母,自己必须努力修身,近圣趋贤。这样人人为了显父母而努力做好人,又是孝的教化作用。孝敬父母是孝的开始,立身成德是孝的终结,孝亲与立身的桥梁便是事君。只有为国尽忠才能展现自己的才德,受到国家的褒奖,以此扬名后世,荣显父母。这里要特别注意,扬名的“名”并不是追名逐利意义上的虚名,而是指作为好人的名。故而《孝经》实际是将孝与做人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尽孝就必须修身,而这种修身又必是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去实现,到这里又和《大学》的精神相同了。不过《孝经》中阐述这一切的目的是为了尽孝。人人为尽孝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时候,《孝经》以孝治天下的目的便达到了。熟读《孝经》、《四书》便可以进一步学习六经了。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六经》是哪六经,这里明确讲出来了:《诗经》、《书经》、《易经》、《礼经》、《春秋》。但这分明是五经,怎么又号“六经”?这里还有一部《乐经》没提,何以不提,我们在下面将谈到。孔子平生最伟大的工作便是修订《六经》。孔子54岁开始周游列国,68岁时回到鲁国,仰天长叹:“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意思是我与其到处去游说诸侯,白白宣讲我的理论,不如将其记录撰写出来以传之后世。于是他开始编撰六经。《诗经》、《书经》、《礼经》,孔子中年便开始整理,到晚年定稿。《乐经》、《易经》是孔子晚年整理的,《春秋》是孔子71岁这年编撰的。《六经》其实都是先王旧典,并非孔子亲自撰写,孔子的工作主要是整理编辑,但这个工作是非常伟大的。《六经》是对孔子以前将近六千年的文化所做的第一次系统整理,如果没有这个整理,中国的古文化就无从寻觅,更无从继承发展。孔子是第一个总结古代文化的人。《六经》既总结了古代圣王的思想文化智慧,又开启了以后中国两千多年的新思想文化。所以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柳诒徵先生都称孔子是中国文化的承上启下者,即上承伏羲、炎帝、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历代圣王思想,下启汉唐宋元明清诸朝文化。在孔子的时代,《六经》都不称经,叫诗、书、礼、乐、易、春秋。什么时候《六经》称经了呢?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时开始。汉武帝下令,凡通晓五经中之一经者皆可立为博士官,这五经便正式成为朝廷钦定的天下读书人的必读书。为什么只有五经?相传《乐经》在秦始皇焚书后荡然无存,所以汉武帝时就只有五经了。我们现在都说“四书五经”,不说四书六经,就是这个道理。但《三字经》这里说的六经,其中多出的一经并不是指的《乐经》,而是指的《周礼》,因《周礼》在宋朝兴盛一时,《三字经》又是宋朝编成,故将《周礼》加进五经中成了六经。

 

 

    在五经的基础上,东汉时增《论语》、《孝经》而为七经。唐初将《礼经》变为《仪礼》、《周礼》、《礼经》三经,将解释《春秋》的《公羊传》、《穀梁传》、《左传》升为三经,这样就增为九经。唐初因唐皇姓李,遂尊姓李的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故未将孔子的《论语》列入经。唐太宗杀兄逼父,武则天又废太子自立为皇帝,皆与《孝经》精神不合,故《孝经》也未列为经。唐玄宗认识到孝与孔子思想对于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性,于是亲自注解《孝经》,传布天下,并将《孝经》、《论语》复列其中而为十一经。新增经典如此多,对新增经典的注释训诂又成一问题,朝廷即将解释训诂群经词语的《尔雅》也列为经书。唐文宗开成二年(836)把十二经刻石立于国子监前,作为天下定本,称为开成石经。此后宋神宗将《孟子》升为经,十三经就最终全部固定下来了。《十三经》连同历朝对《十三经》的注释,就是国学中经学研究的全部内容。五经又是十三经的核心部分。准确地说,宋朝以前读书人没有不读五经的,宋朝以后的读书人没有不读四书的,五经是汉唐经学的中心,四书是元明清经学的中心。唐太宗时命大儒孔颖达编了一部《五经正义》,唐高宗下令以之作为科举考试的必修经典与考试标准答案。《五经正义》是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后七百年间经学的第一次大统一,不仅统一了五经的文本,更统一了五经的注释。不过《五经正义》的五经与汉武帝时设的五经略有不同。《五经正义》的《礼经》是《礼记》,《春秋》是用的《左传》,汉武帝时的《礼经》是《仪礼》,《春秋》是用的《公羊传》。四书的标准注本当然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了。现在世面通行的《五经》,其文本与《五经正义》相同,但注释《五经正义》用的是魏晋人的古注。今天通行的《五经》注释是明成祖下令编的《五经大全》的注释,皆是宋元理学家的注本。

 

 

    《十三经》除了《尔雅》,其余十二经《三字经》都谈到了,这里对《尔雅》略补充两句。《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训诂专书,也是第一部词典。非一人之著述,应为汉代经师在训诂五经中逐渐完成。《尔雅》的书名是什么意思呢?尔当亲近讲,雅当正讲,正指汉代的官话,即汉代的普通话。尔雅就是以汉代流行的官话解释古词古语,沟通各地方言,正所谓“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尔雅》共19篇,分两大类:第一类解释普通词语,如古语方言之类,有3篇;第二类解释专科名词,如亲属、宫室、天文、地理、草木、山水、器物之类,共16篇。该书内容丰富,体例完备,古人都将其看作读经之阶梯。清儒钱大昕说:“欲穷《六经》之旨,必自《尔雅》始。”《四库全书》经部共分了十类: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通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每一类都有各经及历朝历代的注释和研究著作。五经通义即通释五经的著作。小学类前面已谈到,就是为解释诸经而作的文字、音韵、训诂类著作。按《四库全书》的分类,《尔雅》列在小学类的训诂著作中。另外前面已谈到《乐经》失传,为什么《四库全书》中还列了乐类呢?因为古人认为音乐作用至大,有关教化──前面讲八音时已谈到──所以《四库全书》将凡是辨律吕、明雅乐的著作皆列为经部乐类。而讲俗乐技艺的著作则列在子部艺术类中。

 

 

    最后谈一谈什么叫“经”。《说文解字》讲,经的本义是织布的纵丝。织布的横丝叫纬,织布时需先将纵丝固定,再织横丝。纵丝对于织物有类似规范、原则的意义,因此经即引申为规范、原则之意。规范、原则代表权威,所以经书即指有权威的书。十三经都是朝廷钦定的,当然是最具有权威的书。经学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概括起来说,经学是传统中国无形的宪法,它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建立起我们民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世界观、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忠孝节义的价值观。这四点在后面还将谈到。经学是国学之魂,所以《三字经》讲读书次第首先从读经开始,我们传统的读书人也都是按此顺序读书的。《三字经》里讲“号六经,当讲求”,讲是讲明经文字词名物的表面意思,求是求索经文字面后的微言大义,不讲明字面之意则无法求其深义,不求其深义则无以领会圣人之心。故而讲求二字很重要,大家不可不注意。讲求得深入了,六经才能读得透彻。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六经首先从《易经》开始讲。按时间来说,《易经》是六经中最早的一部。夏朝的易经叫“连山”,商朝的易经叫“归藏”,周朝的易经叫“周易”。《连山》、《归藏》已失传,我们无法了解具体情况,只知道它们在卦的排列上有不同。《连山》是以艮卦开篇,《归藏》是以坤卦开篇,《周易》是以乾卦开篇。艮表示山,坤表示地,乾表示天。这反映了夏商周三朝人对自然的认识。夏朝之初中国发了大洪水,其时洪水滔天,陆地都被淹没了,人们逃到高高的山上避难。这个时候人们觉得山是对人最重要的东西。到了商朝,洪水早已退去,人们在大地上生息劳作,庄稼全长在地上,人们又觉得大地才是对人最重要的。到了周朝,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决定人们生产生活的根本是天,没有天空中太阳的照射,庄稼不能生长,人类没有光明。

 

 

    “三易详”的三易是指《易经》的“简易”、“变易”、“不易”三种精神。“简易”是说《易经》丰富的内涵都是由阴阳这两个最简单的符号变化出来的,掌握了阴阳就掌握了《易经》的根本。“变易”是指阴阳虽至简,但它的推衍重叠组合则变化无穷。阴阳重叠生四相,四相重叠生八卦,八卦重叠生六十四卦。“不易”指《易经》变化虽多,但其变化组合的根本规律永恒不变。这三种精神其实皆是《易经》这部书的名称“易”所蕴含的。《说文解字》里讲易字的本义是指蜥蜴,蜥蜴这种动物会变色,故引申为变易之意。另一种讲法说易字上面是日字,下面是月字,日月交替就是易。两种讲法都可以看到易字本身就是变化的意思。《易经》就是研究变化的一部经典,变化中自有简易、变易、不易之精神。这“三易”就是对宇宙精神的揭示:宇宙至简,万物无非阴阳,宇宙时时刻刻在运动变化,而运动变化之规律又永恒不变。将三易精神领会了,《易经》也就能把握了。

 

 

    《易经》的根本精神是什么?即教人认识天道,并以天道来指导人道。但是空谈天道,又恐众生难以感兴趣,故圣人借占卜的形式来吸引众生,因为众生对于不可知的未来都是非常渴望知晓的。用占卜的形式将众生吸引进来以后,再让其慢慢去领悟天道。也正由于《易经》表面上是占卜之书,六经中只有《易经》才免遭秦始皇焚书之祸。《易经》这部书是用占卜的形式讲天道。了悟天道以后,占卜的形式就可以舍去了,这就是登岸而舍舟,得鱼而忘筌。如果只是执著于占卜的形式,不去深入体会《易经》丰富深邃的哲学内涵,那就是没有读懂《易经》。《四库全书》将凡是阐发《易经》圣哲思想的著作列于经部易类,而将专谈占卜巫筮之书列于子部术数类。

 

 

    那么《易经》这部书是怎样形成的?其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现在我们说的《易经》都是指《周易》。《周易》的成书,据司马迁等人讲,是“人更四圣,世历三古”。就是说《周易》这部书是经过三个久远的时代、由四位圣人共同完成。三个时代是伏羲时代、周朝、春秋时代,四位圣人是伏羲、周文王、周公、孔子。伏羲画八卦,周文王重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易传,这便是四位圣人各自做的工作。

 

 

    我们首先来看伏羲是怎样画卦的。伏羲是三皇的第一皇,中国最早的圣王,这时人类还处在蒙昧时代。人们共同生产劳作需要交流,而交流则需要符号,伏羲便画了最早的符号,一个圆圈。这个圆便用来表示人,这是对人的形象的描绘。人是有男女差别的,于是伏羲又在圆下画了一横表示男人,在另一圆下画两截断横,表示女人。一横和断横是对男女特征最形象的描绘。一横象征男性的性器官,断横象征女性的性器官。男是阳,女是阴,这两个符号便成了代表阴阳的符号。伏羲将这两个符号重叠,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春的符号是上面一根断线,下面一根横线,表示冬天的阴气还没消,夏天的阳气已经升起,阴阳二气互相交战,春天的特征是时冷时热。夏天是两根横线,表示全阳之气。秋天上面一根横线,下面一根断线,表示夏天的阳气没走,冬天的阴气已来了,阴阳二气又在交战,气候与春天相似,时热时冷。冬天则是两根断线,表示全阴之气。

 

 

    春夏秋冬四个符号再与阴、阳符号组合,就形成八卦,分别是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坤。这八卦分别象征天地间的八种自然现象,乾象征天,兑象征泽,离象征火,震象征雷,巽象征风,坎象征水,艮象征山,坤象征地。泽是被人治理过的水,坎所象征的水则是未经治理的水。伏羲时代人们就用这八种符号来进行交流,如一队人出去打猎,要告诉后边的人他们在这山上遇到打雷,他们就在地上画符号:画一个表示山的艮卦,上面画一个表示雷的震卦,就表示山上打了雷;要告诉后来者这地下有水,先画一个表示地的坤卦,下面画一个表示水的坎卦,两卦相重,地下有水的意思就表示出来了。这就是伏犧画八卦的过程,及八卦的用途。

 

 

    人们为了表示各种意思而重叠组合出许多各式各样的卦,到了周文王的时候就将这些卦全部加以整理规范,将每一个卦与其他七卦重叠,共得六十四卦,文王为这六十四卦分别取了名,并各写了一段解释这些卦的文字,叫做卦辞。伏羲画的卦都是三根线,叫八经卦。文王重的卦都是六根线,叫别卦。八经卦是六十四别卦的基础。《周易》这部书则以这六十四卦为中心。

 

 

    构成卦象的横线和断线叫爻,横线叫阳爻,断线叫阴爻。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对这每一卦的每一爻都做了解释,叫爻辞。爻辞中凡是阳爻都用九来表示,凡是阴爻都用六来表示。卦的最下面一爻如果是阳爻,叫初九,依次往上叫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卦的最下面一爻如果是阴爻,则叫初六,依次往上叫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如一卦中既有阴爻又有阳爻,则在什么位置上就称什么。如最下一爻是阳爻叫初九,第二爻是阴爻则叫六二,第三爻是阳爻则叫九三。明白这个道理,各爻都能叫出来了。到了周公的时候,六十四卦有了,解释每卦的卦辞有了,解释每爻的爻辞有了,《易经》也就完成了。

 

 

    到了春秋时代,孔子又将《易经》中深邃博大的哲学内涵进行阐发,写了十篇文章叫十翼,分别是彖辞上下、象辞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翼就是翅膀的意思,有了解释《易经》思想的翅膀,《易经》这部诠释天道的经书就“飞龙在天”了。彖辞、象辞解释每一卦的深意,东汉末的大经学家郑玄将其附在每一卦中。文言是专门阐述乾坤二卦的精神的,只有两篇,各附在乾卦、坤卦后。系辞、说卦、序卦、杂卦是独立的文章,附在六十四卦后。彖辞主要是断定每一卦的基本观念和卦辞的基本观念。象辞分为大象辞与小象辞,大象辞解释每卦卦象的象征意义,小象辞解释每爻的象征意义。系辞是概论整个《易经》的思想及体系。说卦是谈八卦所象征的物象及其推衍成六十四卦的原理。序卦是说明六十四卦排列的次序。杂卦是讲卦与卦之间的关系。孔子著的这十翼又称“易传”,传即对经的解释。最开始《易经》和《易传》是分开的,到汉末合为一书,通称“易经”,共24707字。

 

 

    后世历朝历代对《易经》的研究、注释称易学,易学主要分为义理与象数两派。义理派主要研究《易经》的内容,象数派主要研究《易经》的形式。历朝注释《易经》的书,最有影响的有两部,一是魏晋朝王弼著的《周易注》,一是宋朝朱熹著的《周易本义》。王弼是以儒道结合的玄学思想解易,长于哲学思辨,其作收在《十三经注疏》中。朱熹是以理学解易,兼论义理象数,《周易本义》在明清时被朝廷列为法定标准注本。

 

 

    《易经》这部书的成书与内容清楚了,那作为占卜书我们该怎样读呢?占卦就是你心中想着你想问的事,然后抛铜钱画卦,以所得之卦来判断你所问事的吉凶祸福,当行或不当行。画卦是自下往上画,将最下面一爻画了,再依次向上。最古的占卜方法是用五十根蓍草分数次组合、推演以画卦,非常麻烦。唐以后用铜钱占卜就很容易了。取三枚铜钱,在手中抛六次,以所抛结果画卦。比如第一次抛铜钱是两个正面,一个反面,则画一根阳爻;第二次抛的是两个反面一个正面,则画一阴爻;第三次如果三面都是正的,物极必反,则画一阴爻;第四次如果三面都是反的,同理,画一阳爻……直抛到第六次,得六爻为一卦,再看你画出的是个什么卦,根据卦辞来判断是吉是凶,而所占事情的发展过程则以爻辞来判定。

 

 

    《易经》以其丰富的内容、深邃的思想、博大的智慧,在汉代就被尊为群经之首,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其所构建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更是我国一切学问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