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教授、副教授和大学老师”做不出“幼儿园孩子考小学的题”
网上看到,3月12日在教育界别小组讨论结束时,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副局长孙惠玲给在座委员们出了一道孩子考小学试题:1、3、5、7、9;2、4、6、8是按照奇数、偶数来分。那1378、59、246是按什么分类的?结果在座身为教授、副教授和大学老师的委员们,没有一个人能给出所谓正确答案。 后来孙副局长告诉大家,这是北京市幼儿园孩子考小学的题。标准答案是按照拼音一声、二声、三声来分:1378都是一声,59都是三声,246都是四声。 委员们感叹这样的考题太可笑了。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顾也力认为:像上面的这个题,应该有很多答案,但现在只有一个答案。题目本身不科学,怎么成了标准试题?还给出了标准答案?现在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就是因为答案是唯一的。学前教育中的小孩,应该是天真活泼的,该开心去玩,玩的时候他们会有很多奇思妙想。现在这样的教育,小孩很痛苦。 顾副校长说的“现在这样的教育,小孩很痛苦”非常正确。但是,现在中国的教育造成孩子们的痛苦已经是举世皆知的事实,不需要再去发现了。当前最需要的是怎样尽快地把孩子们从这种错误的教育路线造成的痛苦中解放出来。 谁来解放孩子,老百姓有心无力,有苦难言。当然希望他们的代表代表他们拿出方案来。可是,从这则报道来看,我们出席国家最高会议的代表们,这些教育局长、教授、副教授和老师们好像和老百姓也差不多,也还是停留在“感叹太可笑”,“应该天真活泼”的无奈阶段和摇头叹气的水平。作为对教育立法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代表们都是这个状况这个水平,那么我们的教育方向究竟又是由什么人在决定着呢? |
|
来自: xiongmao007 >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