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塞外雄关玉门关之谜--陈令申的博客

 xxcd 2011-03-14
塞外雄关玉门关之谜
[ 2011-3-3 8:53:00 | By: 陈令申 ]
 

      一提到玉门关,人们便会联想起大漠孤烟、缭绕烽火和离愁哀怨的画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唐代诗人王之涣那句“春风不度玉门关”给我们的印象太深刻了。

      其实,一千多年前,玉门关是一个繁华的边关。那里万里晴空鸿雁高飞,茫茫旷野驼铃急促,商队络绎不绝,旅客川流不息。沿着这条道路,中国把美丽的丝绸,精致的瓷器,特产的茶叶,独到的中草药,率先发明的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通过这条“丝绸之路”运到世界各地。同时,中国又从“丝绸之路”上学习和输入了不少有用的东西,例如苜蓿、菠菜、葡萄、石榴、胡麻、胡萝卜、大蒜,无花果等等原来没有的作物,渐渐从西域到内陆落地生根。汉朝时,从伊犁河流域引进乌孙马,从大宛引进汗血马。从丝绸之路还传来了西域各地和国外的音乐、舞蹈和宗教,使中华文化艺术吸取了新的养料。玉门关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控制着河西走廊迤
西的北线。翻开地图,在甘肃西部边陲地区不难找到“玉门关”。然而,这是现代的玉门关市,它与历史上的玉门关名同实异。现在的玉门关市,是祖国大西北的一座石油城。

      在较为详细的地图上,还可以找到玉门关市郊的一个“玉门关镇”,然而,这是唐代的玉门关旧地,还是汉代始建的玉门关城?玉门关在哪里呢?岁月沧桑又把它打扮成什么模样?近百年来,中外热衷“丝绸之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纷纷驰骋于大漠之中,对这千古之谜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根据史籍记载,玉门关在敦煌西北约八十公里的地方,人们在这一带的荒漠之中发现了一个名叫小方盘的土城堡,它曾经被认为是汉代玉门关遗址。登上古堡远眺,它的北面有北山横亘天际,山前有疏勒河流过。残存的汉长城由北向南,连贯阳关。在这里还发现过写着“玉门关都尉”的木简。看起来像是“铁证如山”,小方盘定是玉门关无疑。

      然而,对这座里面仅有几间土房,大小与北京的四合院相差无几的古堡,今天也有人提出了质疑:难道当年设有重兵守备的、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孔道,竟是这样的一个小据点?

      虽然,人们对于汉代玉门关的故址莫衷一是,但是,人们宁愿把这仅存的古堡视为玉门关的遗迹。千百年来,多少人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瞻拜,登上古堡,遥望大漠,追忆祖先的光辉业绩。在古炮台上,人们会思念起汉朝大将李广利挥动旌旗浴血奋战的壮烈场面,可以“听到”唐朝诗人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歌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