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醫名詞術語(21)

 幸运草wrh 2011-03-17
臌脹 即“臌脹”。是以腹部脹大如鼓,皮色萎黃、脈絡暴露為特徵的病症。致病原因有:因於情志鬱結,氣失調達,肝脾受傷者;有因於飲食不節,嗜酒過度,脾胃受傷,運化失職者;有因蟲積或其他傳染病損仍肝脾,阻礙 氣血者。病變多在肝、脾、腎三臟,而且互相影響,以致氣血,水濁瘀積腹內,故腹部日漸脹大而成臌脹,如患者頭面四肢消瘦,只腹部脹大的, 稱為“單腹臌”;因其形狀類似蜘蛛,故又稱蜘蛛臌。
氣臌 臌脹類型之一。?因於脾虛氣滯者,症見胸腹脹滿不適,按之仍覺柔軟, 伴有氣逆,噯氣等症狀。?因於七情鬱結、氣機壅寒者。症見腹大、青筋顯露,膚色蒼黃,四肢消瘦等。
血臌 臌脹類型之一。亦稱“蓄血臌”。主要症狀有吐血、衄血、便血或大便色 黑、小便赤、身發瘀斑等,腹內可摸到腫塊,並逐漸增大。病因主要由於 瘀塊阻滯,影響水濕的運行。本症可見於肝硬化,亦見於子宮或卵巢腫瘤 等病。
蟲臌 由寄生蟲如血吸蟲等引起臌脹稱“蟲臌”又稱“蠱脹”,或簡稱“蠱”。臨床表現;初起時腹部脹滿,脅下有痞塊,以後腹水逐漸增加時,面色蒼白或萎黃或晦黑,肌肉消瘦,食量減少,倦怠無力。病因是蟲毒結聚於內 ,肝脾受傷,脈絡瘀寒,升降失常,清濁相混所致。
水臌 臌脹類型之一。主要症狀有腹脹大,皮薄而緊,色蒼小便難,兩脅痛。多數患者面色萎黃,或伴黃疸,身上有時可見紅點(蜘蛛痣)。此由肝鬱傷脾,肝失疏泄,脾不運化,水毒結聚所致。
腫脹 全身水腫謂之“腫”,腹部脹滿謂之“脹”。前人有分頭面四肢先腫而後腹脹的屬水,先腹脹而後四肢腫的屬脹。但是,水亦有兼脹的,脹亦有兼水的,一般把水腫腹脹滿的症狀,統稱之為“腫脹”。
膚脹 語出《靈樞.水脹篇》。是寒氣留滯在皮膚之內而出現腫脹的病症。其臨床特點是腹部膨大,叩之中空不實,身腫,用指按壓腹部,被壓處凹陷不應手而起,皮厚而色澤無異常變化等。
氣脹 腹部脹滿的症狀,叫做“脹”,因氣滯而引起腹部脹滿叫“氣脹”,病因多與肝失疏泄,脾失健運,氣機阻滯有關。參閱“氣臌條”。
酒脹 脹之因於酒積所傷而得病,故名。主要症狀為腹脹如斗,或見便血,尿血,脈數或澀。病由酒毒所傷,濕熱蘊結肝脾,氣血逆阻,肝不藏血,脾不統血所致。
中滿 指腹中脹滿的症狀。可因氣虛、食滯、寒濁上壅、濕熱困阻等原因,使脾胃運化失常,氣機痞塞而致。
五積 “積”是指胸腹腔有形塊的一類病證。《難經.五十六難》就它的發病病機、部位、形態等用五臟來區分,如心之積叫“伏梁”,肝之積叫“肥氣,脾之積叫“痞氣”,肺之積叫“息賁”,腎之積叫“奔豚”,合稱為 “五積”。原文對五積所描述的各種症狀,可能包括肝脾腫大,以及胸腹腔的腫塊、積液、膿腫等病變。由於缺乏具體而實用的治法,故五積這類 名稱,現已少用,參見各條。
伏梁 古病名。主要是指心下至臍部周圍有包塊(或氣塊)形成的病證,大多由於氣血結滯所致。古代文獻描述本病症狀主要有三種說法:?五積病之一,屬心之積。症見臍上至心下部位有包塊,大如手臂,久不癒,令人心煩 ,睡眠不安。(《難經.五十六難》)?下腹部堅硬脹滿,有包塊在腹腔腸胃的外面,推之不移,內有膿血瘀積,臍周圍疼痛,身腫,下肢浮腫, 忌切按。(《素問.腹中論》)?在心胸之下的部位,能升能降,有時唾血(《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
肥氣 古病名。五積病之一,屬肝之積(《難經.五十六難》)。左脅下有腫塊突起,狀如覆杯,久則咳嗽嘔逆,脈弦細。本病多由肝氣鬱結,瘀血停聚所致。類於脾臟腫大等疾病。
痞氣 五積病之一,屬脾之積(《難經.五十六難》)。右胃脘部位有腫塊突起,形狀像覆著的盤子一樣,日久不癒,會使人發黃疸,營養不能吸收而使肌肉消瘦,四肢無力等。多因脾虛氣鬱,痞塞不通,積氣留結所致。
息賁 古病名,見《靈樞.經筋篇》;《難經.五十六難》等。五積病之一,屬肺之積。症見右脅下有包塊,形狀如履著的杯子,呈急迫感,有見胸背痛、吐血、伴有寒熱、咳嗽、嘔逆、呼吸迫促等症狀,這是肺氣鬱結,痰熱 壅遏所致。
息積 古病名。語出《素問.奇病論》。病因肺失肅降,肺氣長期鬱積所致。症見胸脅脹滿,呼吸氣逆,但不妨礙飲食。類於肺氣腫等病。
奔豚 古病名,見《靈樞》、《難經》、《金匱要略》等,為五積之一,屬腎之積。《金匱要略》稱之為“奔豚氣”。豚,即小豬。奔豚一由於腎臟寒氣上衝,一由於肝臟氣火上逆,臨床特點為發作性下腹氣上衝胸,直達咽喉 ,腹部絞痛,胸悶氣急,頭昏目眩,心悸易涼,煩躁不安,發作過後如常,有的夾雜寒熱往來或吐膿症狀。因其發作時胸腹如有小豚奔闖,故名。 從證候表現看,類於胃腸神經官能症,而出現腸道積氣和蠕動亢進或痙攣狀態。
肝著 古病名。見《金匱要略》。著,邪氣留著之意。由於肝臟氣血鬱滯,出現胸脅痞悶不舒,甚或脹痛,經過摸按後才覺得舒服,並喜歡熱飲的病證。
蟲積 是指寄生於腹腔臟腑(以胃腸道為主)的寄生蟲病,以兒童為多見。主要症狀有“嘈雜”腹痛,時發時止,久則面色萎黃,消瘦或腹部膨大等。
癥瘕積聚 癥瘕和積聚,都是腹內積塊,或脹或痛的一種病症。癥和積是有形的,而且固定不移,痛有定處,病在臟,屬血分,瘕和聚是無形的,聚散無常,痛無定處,病在腑,屬氣分。積聚中焦病變為多,癥瘕下焦病變及婦科疾患為多,因而有不同名稱。癥瘕積聚的發生,多因情志抑鬱,飲食內傷等,致使肝脾受傷,臟腑失調,氣機阻滯,瘀血內停 ,日久漸積而成。而正氣不足,更是本病發生的主要原因。
瘕聚 婦女任脈受病的證候。主要症狀為腹部臍下有硬塊,推之可移,痛無定處 。
血瘕 ?屬婦女癥瘕一類疾病。多因月經期間,邪氣與血結聚,阻於經絡而成。主要症狀:少腹有積氣包塊,急痛,陰道內有冷感,或見背脊痛,腰痛不能俯仰等。?血瘕在少腹及在脅下,假物成形,無常處。
石瘕 語出《靈樞.水脹篇》。本病多因月經期間,寒氣入侵,惡血停積所致。主要症狀為子宮內有塊狀物形成,日漸增大;如懷孕狀,並有閉經等,以包塊堅硬如石,故名。類於子宮腫瘤。
血癥 由血瘀積滯,逐漸形成,主要症狀,胸腹肋間疼痛,按之覺硬,推之不移,身體日漸消瘦,體倦乏力,飲食減少,婦女患者可有經閉。
痞塊 指腹腔內的積塊。
伏瘕(虙瘕) 古病名。語出《素問.氣厥論》。“虙”與“伏”音義相通。指一種邪氣伏於大腸的瘕證。下腹部有時鼓起塊狀,但有時消散,可伴有腹痛,便秘等症狀。多因大腸熱氣鬱積所致。
固瘕 語出《傷寒論.辨陽明病脈症並治法》,它是胃腸病的一種。主要症狀為大便先硬後溏,或硬糞和稀糞夾雜而下,這是因腸間寒氣結聚所致。
痃癖 古病名。“痃”與“癖”是兩種證候,但習慣上通稱為“痃癖”。“痃”是形容臍的兩旁有條狀筋塊扛起,狀如弓弦,大小不一,或痛或不痛;“癖”是指潛匿於兩脅之間的積塊,平時尋摸不 見,痛時摸之才覺有物。前人分為食癖、飲癖、寒癖、痰癖、血癖等多種,其病因多由於飲食失節、脾胃受傷、寒痰結聚,氣血搏結而成 。
腸覃 古病名。語出《靈樞.水脹篇》。主要表現,初起時腹內有塊狀物如雞蛋大,以後逐漸增大,腹脹如懷孕狀,塊狀物堅硬,推之可移,月經照常來潮。是由於氣阻血瘀,癖積留滯所致。類於婦女卵巢腫瘤。
水氣 即“水腫”。水氣是從病理而言,水腫是從症狀而言。體內水份的運行,主要依靠肺氣的通調肅降,腎氣的開闔調節,脾氣的運化轉輸,其中一臟的功能失常,都能導致水不化氣,水分停留而發生水腫。《金匱要略》分 為“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黃汗”等類型,又按五臟證候分“五水”。 但臨床上一般分為“陰水”、“陽水”兩大類。參見有關各條。
水脹 語出《靈樞.五癃津液別篇》。?水腫的別稱。以水溢於肌膚而腫脹,故名。多因脾腎陽虛不能運化水濕所致。?認為水脹有別於水腫。汪必昌《 醫階辨證》:「水腫之狀,或先足跗腫而上,或先眼窠腫而下,或面目足附一時並腫,漸至於胸腹,甚者外腫而內脹。」「水脹之狀,先腹內脹,而後外亦大,漸至四肢亦腫」。
虛腫 指水腫的虛證,多屬於陰水,有由於脾陽虛的,有由於腎陽虛的,主要表現為腫勢緩慢,氣弱聲低,面色暗淡,倦怠泄瀉、畏寒肢冷、脈沉細無力等。
胕腫 “胕”一說與“膚“字通。全身肌膚浮腫叫“胕腫”。參見“陰水”、“陽水”條。
跗腫 跗,部足背,跗腫乃指足背浮腫。
五水 語出《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水腫病因五臟受水氣的影響,出現 不同的證候,分為心水,肝水、脾水、肺水、腎水。其主要症狀為,“心水”,身重而少氣,煩躁不得臥,下陰腫;“肝水”,脅下腹部脹滿而痛 ,不能轉側,尿量時多時少;“脾水”,腹大而小便難,少氣,四肢困重;“肺水”,呼吸不利,身腫而小便難,大便鴨溏;“腎水”,腰痛,排 尿困難,腹大而臍腫,下陰常有水濕滲出,足冷,面形消瘦。
陰水 水腫病兩大類型之一。凡因脾腎虛弱,不能化水制水而成的水腫,稱為“陰水”。臨床表現多見下肢先腫,皮色淡白或晦暗,口淡,便溏,脈沉遲 。一般多屬慢性、虛證。
陽水 水腫病兩大類型之一。凡因肺失宣降,水不下行而引起的呈熱象的水腫,稱為“陽水”。臨床表現多見上部先腫,皮色黃赤,便秘口渴,脈沉數。一般多屬急性、實證。
正水 水腫證候類型之一。主要表現為全身浮腫,腹滿而喘,脈象沉遲。多由於脾腎陽虛,水氣不能輸化,瀦留胸腹,迫及肺臟所致。其標在肺,其本仍在於脾腎。
皮水 水腫證候類型之一。主要表現為發病緩慢,全身性浮腫,肢體疼痛沉重,無汗,皮膚冷,四肢凹陷性水腫較重,脈浮。多由於脾虛濕盛、水溢皮膚 所致。
風水 水腫症候類型之一。主要表現為發病急驟、脈浮、骨節疼痛,發熱惡風,浮腫以頭面較甚,多由於風邪侵襲,脾腎氣虛,肺氣失於肅降,通調水道 的功能障礙,水氣不行所致。
石水 水腫證候類型之一。主要表現為腹滿而不喘,或引脅下脹痛,水腫偏於腹部,脈沉。多由於腎陽虛弱不能化水所致,但與肺脾也有一定關係。
蓄水症 指太陽膀胱腑之症。主要症狀有小便不利、小腹滿、睡眠不安,心煩,喝水仍覺口渴,微有惡熱,頭痛,脈浮。中醫認為是由於發汗後表邪未 淨而膀胱的氣化功能失職,水停下焦所致。
血症 指血液不循經脈運行而溢出的病症。如咳血、咯血、吐血、嘔血、衄血、便血、尿血、溲血、溢血、奪血、亡血、圊血、遠血、近血、皮下出血等 ,詳見各條。中醫認為凡外傷、飲食、情志、內傷虛損等均可引起。本症 有虛實之分。虛症為傷陰虛火妄動,或氣虛不攝;實症則為火盛氣逆,血熱妄行。
鼻衄 俗稱“流鼻血”。多由肺熱上壅,或胃熱熏蒸所致。也有因肝火偏旺或肺腎陰虛而引起的。因肺熱致衄的,症見鼻燥、咳嗆、痰少等。因胃熱致衄 的,症見鼻燥,煩渴引飲,口臭等。因肝火引起的,症見頭痛眩暈,目赤 ,善怒等。肺腎陰虛則虛火上升,血隨火升而衄血,常兼見咳嗽、盜汗、低燒、頭昏、耳鳴等。
咯血 指未經咳嗽而喉中咯出血塊或血點,或痰血一併咯出,因一咯即出,故名。如偶然咯血,或略有咳嗽,是肺有燥熱。若咯血頻頻,面赤心煩,咽喉乾燥,舌質紅,脈細數,是陰虛火亢,多屬肺腎陰虧,心肝火旺所致。咯血常見於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支氣管癌等病。
吐血 血液從口而出,包括嘔血和大量咯血。參見嘔血、咯血條。
嘔血 指血隨嘔吐而出、色紫暗、量較多,並常夾有食物殘渣。多因胃中積熱,或肝鬱化火,逆乘於胃,脈絡瘀滯,陽絡損傷所致。以門靜脈性肝硬化、胃與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病較為常見。
溢血 即出血。泛指血液外溢。?指咳血、咯血、吐血、衄血等由口鼻等上竅的出血。《張氏醫通》:「從上溢者,勢必假道肺胃;從下脫者,勢必由於二腸,及從膀胱下達耳。」
奪血 指血液喪失。?奪,劫奪之意。血和汗同來源於水谷之精氣,對於血虛患者,本來津液不足,若強發其汗,勢必傷營動血,稱為“奪血”。
咳血 指隨咳嗽唾痰而出的血。血液來自肺與氣管,往往色澤鮮紅,痰血相兼,或痰中帶有血絲,故稱“痰血”。因其隨唾而出,又叫“唾血”。多由於咳嗽損傷肺絡。因風熱燥邪的,見喉癢咳嗽、口乾鼻燥;因肝火犯肺的, 見胸脅牽痛,煩躁易怒;因陰虛內熱的,見骨萎潮熱,咳嗽氣短。
亡血 是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出血證的統稱。
血枯 古病名。語出《素問.腹中論》。主要症狀有胸脅脹滿,甚至妨礙飲食 ,發病時先聞到腥臭的氣味,鼻流清涕、唾血、四肢清冷、目眩、時常大小便出血,病名“血枯”。病因主要有二:一是少年時曾患大出血症,二是酒色過度,傷了肝腎精血,婦女則月經衰少或經閉。?指大失血後血液不足而引起的疾病。
便血 泛指血從肛門下泄,包括糞便帶血或單純下血的證候。本病有因脾虛不能統攝;有因濕熱下注大腸而損傷陰絡。血色紫暗的,多屬氣虛或濕毒;血色鮮紅的,多屬熱證。
腸風便血 因風熱客於腸胃或濕熱蘊積腸胃,久而損傷陰絡,致大便時出血,故名。臨床表現:大便前出血如注,血色鮮紅,肛門無腫痛,舌紅、脈數等。
臟毒便血 由腸胃積熱或濕熱鬱滯引起。臨床表現:下血多呈片塊狀,污濁色暗,大便溏而不暢,胃納不振,身體倦乏,舌紅,苔黃膩,脈濡數等。
圊血 又叫“清血”。清,古通“圊”,即廁所。上廁時即大便出血,故名。參見“便血”條。
遠血 指先排大便,後出血,血色暗黑的病症。因其是遠離直腸、肛門部位的出血,故名。多見於上消化道出血。
近血 指大便出血的部位接近直腸或肛門,血色鮮紅,大便時先有血液流出才排大便。為大腸熱毒引起。多見於痔瘡或直腸病變引起的出血。
溲血 即“尿血”,也叫“溺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血塊,排尿時無明顯疼痛,雖間有輕微的脹痛或熱痛,但不像血淋的小便艱澀,疼痛難忍。因此一般以有痛的叫“血淋”,不痛的叫“溲血”。臨床上分虛證和實證。實證多突然發作,尿血鮮紅,排尿時尿道有熱澀感覺,如兼見身熱面赤,心煩、口渴的為熱擾血分或下焦濕熱;兼見神疲,目眩耳鳴、腰腿酸軟的,為陰虛火動。虛證多屬久病,尿血淡紅,排尿時多無痛滯感,而食少神倦,面色萎黃,腰脊酸痛、頭暈耳鳴等,多因脾腎兩虛所致。
大衄 口鼻一起出血,甚至眼、耳、口、鼻、二陰同時出血的病症,有因血熱妄行,也有因氣虛不攝所致。
舌衄 即血液從舌體滲出。多因心火熾盛所致,也有因脾腎二經虛火上炎的。
牙衄 又稱“齒衄”。多由胃火上升,血隨火動,或肝腎陰虛,虛火上浮所致。齒齦紅腫疼痛,口腔發出臭味、大便秘結的,是胃火上升;齦浮齒搖而微痛的,是陰虛火炎。
血泄 即使血。血由大便泄出,故名。參見“便血”條。
血脫 指大出血而引起的虛脫。?指慢性出血病人而有面色蒼白無華、形體瘦弱、脈象虛的證侯。
陰斑 斑之屬於虛寒性的、或稱為“陰證發斑”。主要表現為胸腹部微見斑點,斑色淡紅,陰而不顯,伴有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脈虛大無力或沉微等 。? 皮下慢性出血而呈紫暗色的。
肌膚甲錯 又稱“肌若魚鱗”,乃形容皮膚粗糙、乾燥、角化過度,故外觀皮膚褐色,如鱗狀,通常是體內有瘀血的一種外候。臨床上常兼有身體羸瘦、鞏膜呈青暗色等病狀。亦見於菸酸缺乏病的皮炎等。
消渴病 含兩義:?指渴而飲多,食多而反消瘦,尿多和出現尿糖的一類病症,類似於西醫的糖尿病。本病多由於嗜酒和恣食甘肥,中焦積熱;或五志過極,鬱而化火;或因縱慾過度,虛火妄動,腎精耗損。陰虛和燥熱兩 者互為因果,消灼肺胃津液及腎的陰精。因為陰虛的重點在腎,陰傷及陽,病久往往導致腎陽亦虛。?泛指以渴飲多尿為主症的一類疾病,根 據病機、症狀和病情發展階段的不同,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別,常見於糖尿病,尿崩症,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等疾病。
三消 “上消”、“中消”、“下消”三種證型的合稱。是根據病機、症狀和病情發展階段的不同,對消渴病的三種分型,故名。
上消 又稱“肺消”或“鬲消”。以口渴多飲為主症,有偏熱偏寒的不同。如見口乾舌燥、小便多,舌紅苔黃的,是偏熱證,是因胃火或心火熏灼於肺,使肺陰耗傷所致。如見飲一溲二,迅速消瘦,倦怠無力,氣短、脈沉遲的,是偏寒證,是因氣津兩傷所致。
中消 又稱“消中”、“胃消”或“脾消”。以多食易飢而形體反見消瘦為主症,兼見大便秘結、小便黃赤頻數、舌苔黃燥等。多因胃火熾盛,消耗水谷精微而精血受傷所致。
下消 又稱“腎消”。以多尿小便如膚如脂為主症,常兼見煩躁,口乾引飲,舌紅,脈沉細而數。本病系因腎陰虧損、虛不固攝所致。也與脾失輸化有關。如小便頻多,面色暗黑,陽痿,脈沉細而弱,是陰陽兩虛之象。
消癉 原出《內經》,又名“熱癉”,即消渴病。“消”指消耗津液而見消瘦;“癉”指內熱。消癉就是邪熱內熾,消灼津液,而見多飲食而消瘦的證候。
消中 語出《素問.脈要精微論》等篇。指消食善飢的病症,即消渴病的“中消”症。參見該條。
食亦 古病名。語出《素問.氣厥論》。即“中消”症。“亦”作“[人亦]”解 ,怠惰之意。因善食易飢而身體反消瘦倦怠無力,故名。是中焦燥熱所致。
善食而瘦 “中消”證的主要臨床表現。是由於內熱消耗陰津所致。參閱“食亦 ”、“中消”條。
消谷善飢 消渴病主要症狀之一,“消谷”,指消化食物;“善飢”,即容易飢餓。是形容食慾過於旺盛,食後不久,即感飢餓。往往身體反見消瘦,這是胃火熾盛,胃陰損耗所致。
解[人亦] 語出《素問.平人氣象論》。“解”即懈怠;“[人亦]”即困倦。是指人體感覺困倦和肢體骨節懈怠的症狀。可見於虛損、消渴或熱性病後,是肝腎虛再、精血不足所致。
淋症 凡尿頻、尿急、排尿障礙或澀痛、淋瀝不斷的症候統稱“淋症”。分為“ 石淋”,“氣淋”,“膏淋”,“勞淋”,“血淋”等五種類型。包括泌尿系感染、結石、結核、乳糜尿、前列腺炎等多種疾病。多屬濕熱積於下 焦,滲入膀胱,或由於腎虛而濕濁下注,氣化不利所致。五淋中病因又各不同,詳見各條。
五淋 即石淋、氣淋、膏淋、勞淋、血淋的合稱。詳見各條。
石淋 亦稱“砂淋”。主要症狀有臍腹拘急,腰部一側疼痛,或有陣發性絞痛、痛連小腹及陰部、排尿不陽,或中斷,或頻急澀痛難出,有時尿中雜有砂石,尿色黃濁,或呈血尿,多因濕熱蘊結下焦,使尿中雜質凝結而成,屬於泌尿系結石。
氣淋 主要症狀見下腹至陰囊脹痛,小便澀滯或尿後疼痛,多因膀胱氣滯所致。若久病不癒,反見少腹墜脹急痛,排尿困難,尿有餘瀝,則是脾腎氣虛所致。
膏淋 主要症狀見小便混濁如米泔,或如脂膏之物,尿出不暢。尿道熱澀而痛的屬實證,不熱不痛的多屬虛證。實證多因濕熱下注,蘊結膀胱,以致氣化不行,不能約束脂液所致。虛證多因腎虛不能蒸化和制約脂液所致。
勞淋 淋症日久不癒,遇勞即發,故名。主要表硯:小便淋瀝,尿後下陰部隱痛,肢倦腰酸,纏綿難癒。此證多因淋症經久失治,或調治失宜,致脾腎兩虛而起。若面色[白光]白,少氣懶言的,為脾氣虛;形虛肢冷,脈虛弱的 ,為腎陽虛;手足心熱,舌紅,脈細數的,為腎陰虛。
血淋 指血尿而伴有尿道熱澀刺痛,下腹部疼痛脹急的病症。多因下焦濕熱蘊結、迫血妄行所致。若無熱微痛的,屬陰虛火動,不能攝血所致。
熱淋 淋證類型之一。臨床表現有小腹拘急疼痛,小便赤澀如血,尿時灼痛,或伴有寒熱、身酸等症狀。是由於下焦熱結所致。類於急性泌尿系感染。
癃閉 是尿閉或排尿困難,下腹脹滿的一種證候。“癃”是小便不暢,點滴而出,下腹緩緩脹滿;“閉”是小便不通,點滴不出,病勢較急,一般統稱為“癃閉”。本證包括由於膀胱、尿道的器質性或功能性疾病所造成的排尿困難和尿瀦留;或由於各種原因引起腎功能減退或衰竭而造成的尿量極度減少等。導致癃閉的原因很多,臨床所見則不外虛證和實證兩類。如因濕熱下注,或瘀血,結石阻塞的,多屬實證;如因腎陽不足、不能氣化,或腎陰虧損、津液內虛的,多屬虛證。
遺溺 即“遺尿”。?指經常夜間睡眠時不自覺的排尿,即俗稱“尿床”。多見於兒童。大都由於腎氣不足,以致膀胱之氣不固,屬虛證。偏寒的尿色清白;偏熱的尿黃而臭。?指小便失禁。
涇溲不利 即小便不利,也被用來形容大小便不通利。
不得前後 前指小便、後指大便,即二便不通。
失溲 即“小便失禁”。有因脾肺氣虛,腎氣不足,膀胱無力控制者,多見於老年人,病後體質虛弱病人,其症狀為少腹時覺墜脹,常有尿意、量少,滴瀝不禁等。有因於神志昏迷、膀胱失去控制者,可見於中風、熱性病邪陷心包的病人,病情多屬危重。
溲數 即小便頻數、排尿次數頻多。
小便淋瀝 即排尿次數多而短澀,滴瀝不盡。本證有虛有實。虛證多因腎氣不固,或脾腎兩虛所致;實證多因下焦濕熱,或尿路結石所致。
遺精 亦名“遺泄”或稱“失精”。有夢而遺精的,叫“夢遺”;白天精自滑出者,叫“滑精”。主要是“心腎不交”、“相火熾盛”、“腎氣不固”等所引起,也有少數由於濕熱下注的。心腎不交的,夢中遺精,頭暈,心悸 神倦,小便黃短有熱感;相火熾盛的,陰莖易舉。口乾舌紅,頭昏目眩,耳鳴腰酸;腎氣不固的,精易滑出,面色[白光]白,精神萎靡,頭眩腰酸 ,脈沉弱;若由於濕熱引起的,多有口苦,小便赤,苔黃膩等兼症。
早泄 指行性生活時排精過早的現象。多因腎虛,相火過盛所致。
精冷 男子因真陽不足而引起精氣清冷,無生育能力者。類於性神經衰弱,精子缺乏一類病症。
陰冷 即陰寒。指婦女陰戶有寒冷感,甚至腹內也覺冷,往往影響生育,多因下元虛寒所致(《金匱要略》)。?指陰莖或陰囊冷而不溫,多因命門火衰或寒氣凝滯干腎所致。
陰縮 亦叫“陽縮”,即陰莖痿軟上縮的症狀。多因腎陽虧虛所致。
陽痿 又稱“陽事不舉”。指陰莖不舉的病症。《內經》稱為“陰痿”。多由於性慾過度或誤犯手淫,致損傷精氣,命門火衰;或思慮憂鬱,損傷心脾;或恐懼過度損傷腎氣所致。命門火衰的,多見頭暈神倦、腰足酸軟。思慮損傷心脾或恐懼傷腎的,每見膽怯多疑、睡眠不安。
奪精 奪,耗損之意。即精氣嚴重耗損。主要表現為精神萎靡、耳聾、視物不明等。?指脈跳在一呼之間跳一次或四次者(《難經》)。
強中 指陰莖無故而堅硬勃起、久久不痿,精液自泄的證候。常伴有小便多,唇、口乾燥等,是一種陰虛陽亢、命火妄動之象。多因性慾過度,腎氣受傷所致。
不育 通常指男子無生育能力。可因先天性生殖器官發育不全,或後天病變引致腎氣虧損、精氣虛冷而致。
五不男 指男性的天、漏、腱、怯、變五種不育症。“天”即“天宦”,泛指男性先天性外生殖器或睾丸缺陷及第二性徵發育不全。“漏”即精液不固,常自遺泄。“腱”即陰莖或睪丸切除。“怯”即陽痿。“變”又稱“人痾 ”,類於兩性畸型,俗稱“陰陽人”。
泛指體腔內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症。多伴有氣痛的症狀,故稱為“疝氣”、“小腸氣”、“小腸氣痛”或“盤腸氣”。如突出於腹壁、腹股溝部位,或從腹腔下入陰囊的腸疝等。?指生殖器、睪丸、陰囊的部份病症。如男女外生殖器潰腫流膿,溺竅流出敗精濁物,睪丸或陰囊的腫大疼痛等病症,有的可兼有腹部症狀。?指腹部的劇烈疼痛,兼有二便不通的證候,如“病在少 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素問.長刺節論》)。「督脈為病‥ …‥從少腹上沖心而痛,不得前後(指大小便秘結),為沖疝」(《素問.骨空論》)。
七疝 古籍中把疝氣分為七種的合稱。?指厥疝、癥疝、寒疝、氣疝、盤疝、胕疝、狼疝(《諸病源候論》)。?指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氣疝、狐疝、頹疝。(《儒門事親》)指衝疝、狐疝、頹疝、厥疝、瘕疝、潰疝、疽癃疝(《醫宗必讀》)。
狐疝 古病名。或稱“狐疝風”。小腸墜入陰囊,時上時下,平臥或用手推時腫 物可縮入腹腔,站立時又墜入於陰囊,如狐之出入無常,故名。類於腹股溝疝。
寒疝 一種急性腹痛的病症。見《金匱要略》。由脾胃虛寒,或產後血虛,復感風寒外邪,結聚於腹中而致。症見臍周絞痛、冷汗、四肢厥逆、脈沉緊,甚則全身發冷,四肢脈木;見於血虛者,腹痛連及兩脅、小腹擊急。(指寒邪侵於厥陰經的痛證。症見陰囊冷痛腫硬、痛引睪丸、陰莖不舉、喜暖畏寒、形寒肢冷等。
水疝 症見陰囊腫痛,陰汗時出;或變腫狀如水晶(類於睪丸鞘膜積液等症); 或陰囊燥癢流黃水,或少腹部按之有水聲(《儒門事親》),多由腎虛、 復感風寒,濕流囊中所致。
臍疝 又稱“臍突”。多見於幼兒。主要症狀為臍中有包塊突出,皮包光亮。
頹疝 古病名。睪丸腫大堅硬,重墜脹痛或麻木不知痛癢。指婦女少腹腫的病症(《素問.脈解篇》)。
疳疝 陰囊腫大,疼痛或硬結麻木。?指男女外生殖器潰腫流膿的病症。?潰疝,是陽明筋病,內有膿血,即巢氏(指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之胕疝,子和(指張子和《儒門事親》)之血疝也”(《醫宗必讀》)。
氣疝 古病名。主要症狀為發作時陰囊偏墜腫痛,上連腰部(腎俞),每於惱怒過度或過勞時發作,氣平靜即逐漸緩解。
血疝 指陰囊部位的瘀血腫痛,痛如錐刺,痛處不移,又名“瘀血疝”。多平素有瘀血,因勞累過度或受寒而誘發。指小腹近外生殖器部位的癰踵。《儒門事親》:「其狀如黃瓜,在少腹兩旁,橫骨兩端約中,俗云便癰。 ……氣血流溢,滲入脬囊,留而不去,結成癰腫,膿少血多」。
筋疝 古病名。指陰莖疼痛急縮,或癢或腫,或潰破流膿,或兼陽萎,並有白色粘液隨小便排出的病症。多由肝經濕熱、房室勞傷所致。
胕疝 古病名,為臍下部有硬結腫塊的病症。
盤疝 古病名,指臍周絞痛的病症。
癥疝 古病名。主要症狀為腹中之氣驟然脹滿,胃腸膨脹隆起如手臂狀,胃脘部疼痛。
厥疝 指厥氣上逆的疝證。症見臍周絞痛,脅痛、惡心、吐冷涎,手足厥冷,脈大而虛等,多因寒氣積於腹中上逆所致。?《濟生方》:「厥疝則心痛(指胃脘部痛),足冷,食已則吐」。
疝瘕 見《素問.玉機真臟論》等篇,或稱“瘕疝”。是指小腹部熱痛,溺竅流出白色粘液的病症。
潰癃疝 指腹腔內包裹性化膿性的炎症腫塊,所謂“腹中裹大膿血,在腸胃之外。”(王肯堂《證治準繩》)常兼見小便不通的證候。
心疝 古病名。見《素問.脈要精微論》等。是因寒邪侵犯心經而致的一種急性痛證。症見下腹有形塊突起,氣上衝胸,心暴痛,脈弦急。
肺疝 古病名。因邪氣侵犯肺硜,肺氣不化,使水道不得通調,致熱鬱膀胱所形成的一種疝病。症見少腹興睪丸脹痛,小便不通。
狐惑 古病名,見《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主要症狀有咽喉部及前後陰潰瘍,因患者有神情惑亂不定,臥起不安,故名。病因傷寒失於發汗,濕毒無以排泄所致。
兩脅拘急 兩脅部牽引不舒的感覺。多因水飲聚結於兩脅,或肝氣鬱結所致。
戴陽 陽氣因下焦虛寒而浮越於上,出現下真寒而上假熱的證候,稱為“戴陽”。患者見氣短,呼吸迫促,倦怠懶言,勉強說話即感上氣不接下氣,頭暈心悸,足冷,小便清,大便稀溏,舌胖嫩,苔黑而潤。這些都是真寒的表現。但面色浮紅,口鼻有時出血,口燥齒浮,脈浮大,按之空虛無力。這些是假熱的症狀。“戴陽”與“格陽”都屬真寒假熱的病理變化。格陽證是內真寒而外假熱,戴陽證是下虛寒而上假熱。實際上病情發展到這種嚴重階段,兩者常可互見,不能截然分開。參閱“陰盛格陽”條。
陽旦 “陽旦”指陽旦湯所治的病證。陽旦湯即桂枝湯(見《金匱要略.婦人產後病脈證並治》)。後世醫家如孫思邈的《千金方》及王燾(音“桃”)《外台秘要》等,也有陽旦湯,乃桂枝湯加黃芩一味組成,治微惡寒、發熱、自汗、心煩、小便數、腳攣急等太陽表虛證夾陰虛內熱,雖名陽旦湯,但與《金匱要略》的陽旦湯略有出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