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清照《永遇乐》赏析_(摘自诗歌论坛)

 书香盈盈 2011-03-18
《素笔情深,百年落泪》
《一》
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
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
闺门多瑕,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齐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
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伤心往事,每个人都有过。这就像生活中的睡觉吃饭那么平常。有人多些,有人少些。而活着的人,都有着如梦般的往事。当打开往事的画卷时,才知道,酸楚的泪已流尽,年少时的欢笑,今只能感慨坦然之。生活并不是一味地沉重,当你所处的社会环境不要求你沉重时,故作深沉也难。一旦风雨交加扑面而来时,就不仅仅沉重能概括得了。一个女人,特别是古代的女人,不会指望苦难会降临。她们宁愿守着闺房,荡着秋千,或写点可人的诗词,弹着心曲过完一生。这仅指有地位有身份的女人,她们有的是好福气。可惜,好日子不会常有,明明可以幸福地活着,谁知无能的皇帝竟被人掳获,国破半壁,战火把所有的梦想都烧掉了。这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所遇的事。国破后,她随流人到了南方,途中丈夫赵明诚病亡,后来她一人定居在杭州终老。
  人老了,就喜欢想起年轻时的事来,况李清照的才气允许她大胆落笔,于是她的笔下多了抚今追昔的词章。这首被人传诵的《永遇乐》,是她晚年心灵世界重温年轻岁月时的一次冲撞后遗留下的伤痕。
  今天就以李清照晚年的这首元宵词来试解她晚年的心灵世界。
  元宵即上元。上元是我国传统盛重的节日之一。在宋代是官民重视、举国欢庆的节日。所以上元诗词基本是写其繁乐之浓烈。苏轼的《蝶恋花·密州上元》就是承“火树银花”下一篇上元词。中有“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之语,但没有翻出比苏味道更新的内容。词国格律大师周邦彦更有一篇上元力作《解语花》,不仅在章法上见长,而且在炼字煅句上显出极细致雕琢的本事。从“风销绛蜡,露浥红莲”到“桂花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复“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无不体现出他极度造作的姿态,下笔艳丽之极古今作家难以匹敌,读完通篇即可知其为颂德大作,内容更重复“火树银花”的盛况,可谓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在危危可岌的北宋末年时代,唱出这样的颂曲,实在是件很可叹的事。后随者也不得不叹乎“措辞精绝,却无歌者”。倒是辛弃疾的《青玉案》还算可观,应为苏味道之后上元诗词中又一名篇。“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姗澜处”的确写出一种新的意境。李清照笔下的上元词却以满目忧愁的调子出现在读者眼前,这与前人的上元词有所不同。一反常态的《永遇乐》凭什么挤入一流词篇之中呢?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起句十分工整。颜色是鲜明的,景致是壮观的。缓缓滑下的落日就像金子融化开耀眼夺目,天边的彩霞已被染成桔红一片,令人心思掩飞,留连忘返。东边一轮如明玉的圆月已从霭霭涯际边跃了上来,底下涌滚着遥遥的晚云,犹如镶佩在流彩绸带上的一颗绚丽明珠。何等的鲜明,何等的壮丽啊!区区八字就把杭州的上元黄昏写的如此奇美,而不失自然的纯美。四四开句的长调特别适合对仗。历来词手竟显慧心,大争其彩。“做冷欺花,将烟困柳”、“迭鼓夜寒,垂灯春浅”、“碧水惊秋,黄云凝暮”、“山抹微云,天连衰草”……不失其俊,但感到是砌琢出的,少了天簌的情趣。李清照这八字起句,用笔俊彩动人,既有诗的神韵而又不失自然神彩。
  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色描写后,女词人幽幽叹了一句“人在何处?”原来历经劫难的女词人还有没有忘记自己身处何方。这句反问句,实是她那不可忘怀的故国之思在悄然流露,一种强烈的思乡之情已开始浮出笔端。她当然明白今夜是在临安------杭州。可她不会、决不会忘了“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她又怎可能忘了青州故里赌书泼茶,怎可能忘了“灵光虽在应萧萧,草中翁仲今何若。遗民岂尚种桑麻,残虏如闻保城郭。”除非“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这一问句,透出李清照此时内心的迷惘,更揉捻着沧桑的幻灭感。没有真实生活感受的人们是不能写出来。升平之际,富贵人也许会吟唱着“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感叹年华易逝。官场失意人也许会说“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这都是特定环境下特定人物对自己心情的剖白。沉重在李清照晚年词中是主要的气氛。上述的晏殊、秦观这两位婉约派著名作家其词中多地是感伤,少了李清照词中的沉重。这是特定环境下的作家特定作品,别人是无法蓦仿。这里要指出,为什么周邦彦的词被后人激赏,却落个“却无歌者”的原因。就是他所处的北宋时代,已是危机四围,可这并不妨碍他创作歌功颂德的作品一一问世。所以周邦彦的词技巧一流,内容却空洞无物。确是件极为可惜的事。
  李清照与周邦彦最大不同之处,一个在词中出现了真实的自我,一个在词里出现了炫耀才学的自我。至于贴切生活的情感,在周词中,能见到的真是不多,就是有,也都得在他极其讲究的百转章节中细心寻找,往往还看不出所以然。当然,这也不妨碍周成为格律词的开山祖师。在漱玉集中你们读到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色,那就是语净言白,却情味深长。这首词当然更不会例外了。
  杭州的黄昏当然是美的,特别在有落日的时候。李清照笔下的杭州也是如此的奇美,当李清照无法忘却的故国之思在缓缓流出时,她那已苍凉至极的心灵世界中又如何面对接下的种种事事呢?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窗外是一片沉沉柳海,黄昏已临,炊烟正浓,垂下的暮霭正与飞拂的柳枝迷荡摇闹。初柳垂暮,轻烟均习,足令人心旌迷惑,渐觉不安,况一曲《梅花怨》的笛声正从幽幽的烟柳中传来,直到憔悴不堪的女词人心底。眼前的景色是令人迷惑不安的,那是一片不见明绿而显迷失的柳暮。可是迷乱心情的春色配着让人伤感的哀乐《梅花落》,把越发不适的心情更加打发到忧郁的边缘。于是春意就浅了一些,无心再关注眼前的春景。“春意知几许?”正是这种情景下的心情最恰当表达。总归一句话,由于没有心情,再好的景致都难以唤回衰飒的心。年轻时的李清照可不是这样,一场绵绵寒食雨就把她恼得半死,“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担心寒食节不能出来游玩,直到“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才舒了一口气,并喜乐迸发“多少游春意”!最后还不太放心“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末?”。经过家亡国破、文物流失、颁金改嫁,四处飘零的遭遇后,李清照不再年轻,至少在心情上她确实老了。柳色烟迷,笛声传耳都会打乱她欲想平静的心灵世界。赏春这等雅事,如今对她而言,已是一种奢求。人是不可回到从前,以前的欢声笑语,就把它留住吧,提及它便感怀触情,特别是像李清照这位一生变量极大的女人,比别人更不堪矣。
  远处的景色是壮美的,近处的景色带人进入到迷惘的色彩中。接下来,女词人就流露出世事难料,风雨突来的乱世心态来。“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这一真情告白,令人刺鼻。好好的天气怎一会儿就会有风雨呢?似乎李清照的担忧是多余的,而这恰恰是战乱后烙在人们心底的惧恐横祸的心态表现。这是特定的时代心理。靖康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深受战乱之苦,战争的阴影深深地打烙在见证过这场战乱的人们心底。而当权的人们早就忘了父兄被掳这一千古之耻的事实,皇帝心想的并不是一洗雪耻,他是怕父兄回来当不成皇帝。所以,南渡后的上元节依旧浓彩繁兴。及时行乐成为这些善忘的权贵最主要的人生追求。难怪后人云“直把杭州当汴州”。可以肯定,李清照此时流露出不仅仅是一己私情。人有时必须善于忘记,不能把太多的伤痛牢牢记住。这对自己的健康没有好处,而一个人的力量是拯救不了一个国家的衰败。应该负起责任的男人们都躲在一边去饮酒作乐,你一个妇道人家还发什么牢骚。李清照你行?打战你可以吗?所以,老实点才是正经事。不要去讽刺皇帝了,说什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种令男人愧颜的话了。李清照的悲剧在于她不善于忘记,不懂得“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鹧鸪天》)。这是一个人的性格,所以不能怪李清照。在这段词中,我们发现李清照难以痊愈的伤口,又被撕裂。正如精神恍惚的人,一会儿以为天晴,一会儿以为风雨将至。此时的李清照,在任何常人眼里,都应是这模样。而往事,会那么重要吗?这样,伤害的人终将是自己。李清照反复在渲染着,她那惊人的记性,以及她那千古无法消去的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