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扶贫”在中国西北农村日益流行

 晓苦 2011-03-19

  记者近期在宁夏西海固山区走访发现,不少地方实行了从免费分娩到免费接种疫苗的农民健康计划。持续多年的扶贫模式正从经济型的脱贫致富,扩展到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保障农民身心健康领域。

  春寒料峭时分,宁夏明长城脚下的同心县下马关镇平远村卫生站门前停满了摩托车,20多位村民带着孩子准备接种疫苗。乡村医生马世登为孩子们注射破伤风、流行性脑炎等疫苗。他一边逗哇哇大哭的孩子笑,一边在登记册上注明注射时间和疫苗名称。

  “接种疫苗不收钱,全部由政府出资。”他说,每个月中旬,卫生站都要为村里的孩子们接种疫苗。在卫生站的一张纸上接种的疫苗有10多种。

  “疫苗不要钱,就连生娃娃也是免费的。”平远村村民马宗云说,3个多月前,他的妻子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从孕检到分娩都没有花钱。

  固原市卫生局局长童全成说,从免费孕检、免费分娩到免费接种疫苗,越来越多的健康“扶贫”计划,旨在改变农民的生活习惯,让他们生活更健康。

  记者了解到,免费孕检、免费分娩等计划,旨在吸引农民到医院、卫生院分娩,传统的产婆接生方式并不卫生,极易让产妇们患上各种妇科病。而免费孕检、免费疫苗则可降低新生婴儿的致畸、缺陷率。

  这种健康“扶贫”的方式也反映在当地农村标语的变迁上。在同心县下马关镇,随处可见“生孩子,有风险,住院分娩最安全”、“不干不净、吃了得病”等标语。

  “单纯解决困难的扶贫模式正在扩展为提升生活质量的扶助模式。”同心县水务局总工程师马旭说。西海固苦旱无雨的村落饮水极为困难,大旱之年麻雀都绕着运水车飞。过去,当地政府为这些地区钻井修窖,解决饮水困难的问题。而现在,他们开始注意水质安全的问题,对水进行净化。

  在宁夏最大的生态移民点吴忠市红寺堡区,当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农村移民们喝到的水,与城市居民的水质是一样的。

  自治区卫生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去4年,宁夏农民群众的健康行为形成率从26.3%提高到72.09%。农村传染病、慢性病发病率明显下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