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教学中的史学观点

 hdw2010 2011-03-20

历史教学中的史学观点

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反映了我国历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新课标历史教材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观点。三个必修模块,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六个选修模块也主要是针对文明史相关问题的。教材的一些具体内容,也都不同程度的渗透了这一史观。随着史学研究的进展,文明史观日益受到重视。对这一史观的理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     文明史观的基本观点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最初产生于启蒙运动时期,国际上系统阐释这一史观的是汤因比和布罗代尔,汤因比于上世纪初发表的《历史研究》是研究文明史观的代表作。

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马克尧(三个土)是我国文明史观的主要倡导者。他所主编的《世界文明史》(2004年出版)是我国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他在该书导言中,集中阐释了文明史观:文明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史也是世界通史,但另一方面,文明史又不同于世界史,它是以各个文明作为自己的研究单位以及反映各个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变迁和磨合过程的。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史学研究必须要区分不同的文明,划分不同类型的的文明,明确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在《世界文明史》中,作者把世界文明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从横向角度又可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由此可见,这种划分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同时也参照了历史学界的习惯做法。

二、文明史观的特点及运用

首先、文明史观把人类文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分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要掌握文明史的基本线索、基本史实,了解中外文明史的重要人物、事件和重要制度、优秀成果的基本内容,并简单解释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过程和成果。

其次,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的,把历史与现实予以结合。比如要理解中国传统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历史上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形成的民主的运作方式和法律的现实意义,等等。从而感悟历史的时代特征,运用各种方法,比较、概括主要文明的重要特征和现实意义。

第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和代价的关系。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都须付出代价,如战争、浩劫、争权夺利和历史暂时的倒退。。。。。。这些代价与文明进步所带来的成果相比是次要的,我们不能过多地讲代价,从而忽略了人类坚韧不拨的追求文明的诚恳的步伐。

第四、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要看到各个文明的独特性,同时还应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

第五、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中国文明的演进,同时又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

第六、处理好文明史观与现代史观、全球史观的关系,三种史观都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也是相互联系和包容的。文明史观更具有宏观性,现代史观和全球史观主要着眼于近现代,强调的是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和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

二、     在教学和高考复习中应渗透文明史观

第一、运用文明史观,审慎的看待新课标教材的变化。新的历史教科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明史观,淡化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不再过多涉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概念。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也多是运用文明史观来阐释的,如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理解上,新教材摒弃了封建社会由胜转衰的说法,而认为这是农业文明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夜。将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 改革置于工业文明下来认识,关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也多从近代国家政体和民主制度的建立方面阐释。因此在教学中,要按照人类文明史进程,根据人类历史的发展,并适当按照文明史的观点来评价、认识相关历史事件。

第二、依据考纲,构建文明史观的通史体系。新课标教材创立了模块专题体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初、高中教材的重复问题,但也一定程度破坏了学科自身整体性,弱化了综合性。针对课标在体系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国家考试中心颁布的新课标考刚,在尊重课标精神的前提下,按照文明史观,对课标内容进行整合,构建起了体现历史发展进程的通史体系。在复习中,可依据考纲要求,依据文明史观,打破必修模块的划分,按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兴起、工业文明的扩展顺序,对课标和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从而构建起体现时序特点的通史体系。

     第三、关注文明史观在高考中的体现。早在20世纪90年代,著名高考命题专家刘宗绪先生就反复提出,要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审视历史,并将其确定为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适应学科发展趋势和高考研究进展,这一观点又被命题专家强调,高考命题专家明确提出:要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考试测量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穆易宁《历史教学》20054月第38页)近年来的文综命题已明显受文明史观的影响,文明史观成为文综历史命题的主导思想。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新课标历史),也是按照文明史观,重新构建了学科体系和考试内容。有鉴于此,在高考复习中,应按照文明史观,来确定考点和重点,并按照文明史观来审视、阐释、说明相关的重大历史问题。

 

 

如何理解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是一种全新的史学理念,这种史观已被我国学术界所认可。在新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这种史观也得到了充分阐发和体现,在高考试题中更是频频显现。如何理解并运用这种史观评价历史事物、进行科学有效地备考,是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全球史观形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早提出这种史观的是欧美学者,其中以美国历史学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著者)最具代表性。在我国最早阐发这一史观的是著名历史学家吴于廑教授,由他和齐世荣教授主编的高校历史通用教材六卷本《世界史》,即是按照这种观点编写的。在长期的探讨过程中,这种观念已被多数学者接受,并成为世界史研究的主导理论之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先前使用的大纲版教材就是采用了阶级斗争史观加全球史观的体系,在新课程历史教科书中这一观点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认识全球史观的基本内涵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所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全球史观认为,在近代以前,世界上各民族各国家处于封闭发展状态,亚非欧三大洲存在地区性局部交流,而美洲几乎处于隔绝状态。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世界终于形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现了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转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世界变成一个密切联系的地球村,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世界整体化进程加快。国家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多层次地发展着,整个人类社会正在形成一个相互感应、相互制约的整体,整个人类面临着共同的命运和考验。

二、如何运用全球史观

新课程教科书对全球史观的阐发,不仅体现在知识点的设置和分布方式上,而且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定位和阐释上也有明确的表述。譬如在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全球化趋势等具体问题中,也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与高中有密切联系的初中新课标在阐释世界近代化等问题时,更是直接运用了这一观点: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广阔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此类充分体现全球史观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出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和备考复习中,要指导学生运用全球史观评价分析历史问题和认识历史现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评价历史事物和认识世界史特征时,应适度渗透这一观点。如在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时,不仅要看到殖民者掠夺的一面,更应看到世界联系的加强和对人类历史进程促进的一面。再如对殖民主义的认识问题,全球史观认为,在世界由分散向整体过渡的历史过程中,殖民主义扮演了开路先锋的角色。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可以按照马克思双重使命的观点,论证殖民主义历史作用具有明显的两重性。再如对全球化的认识,也应看到其双重性。

此外,在高考复习指导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引入典型题目,适度渗透全球史观,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事物。如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2007年新课程山东文综卷1516题前的引导材料在人类历史由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即有助于帮助学生从全球史观角度认识到明清时期中国的封闭和当代世界的开放。再如一直为人称道的2004年全国文综卷Ⅰ37题,第(1)题要求根据《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示意图》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第(2)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第(4)题要求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全球化的两重性。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全球史观的运用问题。复习备考过程中,可以此作为典型题目培养学生如何运用全球史观分析评价历史事物。在回答第(1)题时,应按照全球史观进行阐述;在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时,既要考虑到其给美洲人民带来灾难的同时,更应该肯定其在推动历史进步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评价全球化的两重性时,也应进行全面、辩证的分析。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分析、解决问题的的同时,也应学会运用全球史观科学备考,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评价及论证、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这既是新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学的需要,也是新课程高考考核目标的基本要求。

现代化史观

关于现代化的研究,以往主要出自西方学者之手,且大多是从发展经济学或发展社会学入手,又多是微观的或政策性个案研究,很少从历史学的角度去进行。罗荣渠先生的《现代化新论》则从宏观史学视角,把现代化作为全球性大转变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并把中国的现代化放到近代整个人类文明的演进中去考察,从而突破了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架构。
  首先,作者用生产力标准代替生产关系标准,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客观主导标志,提出了一元多线论的新历史发展观;同时,按照大生产力演进形态的主线,论证了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内涵,并阐述了现代工业生产力的特性和发展机制,以及由它引发的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大变革的伟大意义。这就不仅对现代化这一世界历史范畴作出了唯物的解释,而且重申了以生产力为社会发展主轴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从而赋予此新发展观以强烈的时代感。
  其次,作者运用社会学的方法,把社会变迁归纳为微变和巨变两大类型,指出现代化是突破原有农业生产力形态转向工业大生产力形态引起的社会巨变,但视内因还是外因为主导致了现代化,又可把它们分为内源型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作者在揭示现代化梯形升进的大趋势时指出,现代化世界进程中存在着三次大推进:即由英国工业革命开端,向欧陆和北美扩散,到世界大批国家卷入工业化。他认为,第三世界卷入现代化进程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最大课题,并从东西方社会经济结构和历史传统之不同入手,分析了历史和文化传统对这些国家启动、规模及战略选择的制约性影响。作者对东亚的崛起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在理论上对它们的经验进行了新的概括,指出它们已通过后进的赶超型现代化创造了自工业革命以来最高的经济增长,其经验既是对西方自由派发展理论的挑战,也不符合各种激进派依附论的估计。
  最后,作者对中国现代化问题做了新的诠释,也是从世界的角度对中国现代化做的个案研究。与以往以反帝反封两个过程作为基本线索和理论框架不同,作者把近代中国的社会巨变放到世界大变动的总趋势中观察,提出以衰败化、半边缘化、革命化和现代化这四大过程作为近代中国变革的基本线索的新观点。这不仅印证了上述关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整体性的论点,而且拓宽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领域,显示了宏观史学研究对于国别史研究的意义。作者认为,在人类第三次大转变中,中国也曾有过一个现代化经济依附性增长阶段,后来虽然被战争打断而成为被延误的现代化,但它也促成了民族精神的新觉醒。作者以现代化进程的线索,在重新清理近代中国思想史资料,特别是三十年代有关工业化与农业化的论争时,不仅对一些历史人物如胡适、梁漱溟、杨明斋等人的思想从现代化的视角做了新的评述,还发现现代化概念之形成与探讨在中国学术界比欧洲早三十年。作者对中国现代化延误所进行的反思,以及由此提出的许多新观点,开拓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新视野。

《现代化新论》这一宏观史学研究,使我们清楚地看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乃是十六世纪以来

人类文明演进的主旋律。我们正在全力以赴为之奋斗的现代化大事,本是整个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它

与西方的原生型现代有着共同的客观内涵,但它又是一个发生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

被延误的现代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