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采 薇

 天之阳光 2011-03-20

     

一、       导入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文学天地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洁、生动。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从诗经中走来的男子历经沧桑,豁达坚毅,从诗经中流传出的故事飘渺悠长,哀婉凄美。

今天,让我们用真挚的情、善感的心,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二、简介

相信各位同学已不是第一次翻阅《诗经》了,从雎鸠鸟鸣,窈窕淑女到藏在角落的静女再到伤心渡淇的氓之妻,《诗经》早已在我们心中扎根。关于《诗经》的介绍,在老师印发的资料中有详细内容。今天学到的这一篇选自《诗经•小雅》,是西周后期作品。当时诸侯相争,周室衰落,犬戎、猃狁等外族也经常入侵周疆,周亦兴师反击,造成连年战乱不止。人民特别是出征将士对战争有着复杂的多元感情。 今天我们就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

三、知识疏通(印发资料)

几千年前的文字,阻挡不住心灵的悸动与共鸣,先请同学借助老师印发的资料和课文的注释,初步领略这首诗的魅力吧。

(学生阅读5分钟)

    四、诵读课文

诵读提示:《诗经》基本上是四言诗,节奏为“二二”式。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家/靡室,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本诗创设氛围。

五、品味经典

(一)疏通文意、再现情景

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就在于它能有凝练的语言激发读者无限的想像力。而我们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的秘诀也就是要带着丰富的想象力,走进诗歌的“心”。在08年湖北高考试卷中有这样一个题目:

21.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

采莲子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游。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采莲妇,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从中划出,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

镜头三:姑娘抓起一把莲子,笑着朝少年抛去,正打在他身上,少年会心一笑。

镜头四:姑娘的举动被临舟的女伴看到,引起一阵嬉笑声。姑娘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半天都不好意思。

它用镜头的形式再现了诗歌的情境,让人感觉新颖之余也更深地领悟到了诗歌的意境及情感。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回导演,我们也来将《采薇》这首诗拍成一段儿小电影。这首诗一共有六个章节,我们把1-3段写成一个镜头,45段写成一个镜头,第6分单独写一个镜头,请用语言的形式把镜头的脚本写出来。(分小组分任务。)

学生回答……

镜头一:深秋,夕阳如血,一位满面尘土与愁容的士兵,坐在军营不远处的旷野中,远眺着故乡的方向,干裂的嘴唇喃喃地唱着故乡的小调,内心涌动着浓浓的乡愁。

画外音:又是一年岁末了,薇菜柔嫩的叶子也逐渐变得枯硬,家乡的柳树又长高了吧!战争何时才是个尽头?贪婪的猃狁何时才肯罢手?我的思念像一盆烈火,烧灼着五脏六腑。柳条新发之时,我能否嗅到故乡的气息呢?

感情----提问:如果你作为这部电影主角,你应该如何把握每个镜头的情感?

镜头一:忧伤(家园之思:军旅生活之劳苦,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艺术手法----提问:同学们的镜头设计很不错,有景物、有神态、有心理。几位同学的镜头设计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薇”,为什么大家都关注到了它?(都没有提到薇,是不是忽略了什么呢?)

,菜名,又名野豌豆; 又名“大巢菜”。指贫者所吃的食物。

1)比兴-----提问:三个小节的开头都是用了同样的话,这叫什么手法?

《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都是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氓》的比兴手法也是有声有色。“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来起兴 ,同时用来比喻氓之妻岁月容颜的改变。)

提问:用来起兴的事物往往跟下文的正题又有一定的联系,同学们请思考一下,三处采薇,略有变化,这有什么深意吗?

由“薇亦作止”采薇刚刚冒出薇芽,到“薇亦柔止”,薇菜长出柔软的茎叶。到“薇亦刚止”,薇菜长得高大坚硬。“采薇采薇”三次比兴,有一种时光流逝,戍期漫长、归家无期之悲。

所以此处的“薇”不仅是起兴,还有作比,因为叫作比兴。

2)重章叠唱----提问:同样的话在诗中重复出现,这又叫什么手法?

《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如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

《诗经》的这一突出特点,同样与音乐曲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镜头二:军旗在十月的风中猎猎飘扬,战场上烟尘滚滚。将帅乘着四匹高大雄壮的马驾着的马车,昂首而来,士兵们向着军旗的方向,呐喊着,奋勇杀敌。看!英勇的战马,整齐的军队,精良的武器,无不让猃狁人胆战心惊。敌营人叫马嘶,我们所向披靡!

感情----提问:这个镜头的情感应该如何把握?

镜头二:自豪(爱国之心: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

提示:(1)“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句中的叠词写战马的高大强壮,步伐整齐,加以精良的装备,显示出赫赫军威,“一日三捷”是用数字的对比,表现了战争的捷报频传。传达出抒情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

2)“象弭鱼服”这种精良的武器足以笑傲猃狁。这些游牧部落恐怕只有简陋的弯弓,而我们却有“象牙镶饰的弓和鲨鱼皮作的箭袋”,这是农耕文明的骄傲,也是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

艺术手法----提问:这两个章节中也有一处用到了比兴,请把它找出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这是指棠棣花,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队车马服饰之盛及声势之壮。

镜头三:冬雪霏霏,战士终于踏上了归途。风尘满面,又饥又渴。

画外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当年我离开故乡,杨柳依依惜别。“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现在我踏上归途,只有漫天的飞雪,青春不在,年华不在,爱情安在?家人安在?家园安在?

提问:这个镜头的情感应该如何把握?   

镜头三:悲痛(为什么回家途中还会悲伤呢?)

提示:(1)宋之问在《渡汉江》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一个怯字写出了归乡时的千万种感受和情感。

2)“古诗十九首”里的《十五从军征》是这样写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几十年的征战物是人非,几十年的征战沧海桑田,几十年的征战亲人还在,爱人还在吗?

3)“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归来时,还何乐而有呢?除了深深感慨,那从薇菜初生时节开始的归家向往,那一次次的念叨,每一个朝夕的苦苦盼望,都在这一归途中,因为对家人命运和自身前景的担忧都不得不沉重起来。

艺术手法----提问:最后一节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末章之美

清人方玉润在他的《诗经原始》中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伤时事,别有深意,不可言喻,故日‘莫知我哀’、不然,凯旋生还,乐矣,何哀之有邪?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晋人谢玄把这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好在哪里?

1.借景抒情。

诗含着两个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吹拂柳枝依依惜别的画面,一是寒冬季节雨雪纷飞的画面。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

2.以哀情写乐景。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以春风杨柳灿烂春光反衬离家之悲,以风雪交交严酷寒冬衬凯旋之乐。

3.对比:将时序之“今──昔”,景物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四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用柳代春,用雪代冬,含蓄内敛又有分量。春之柳,冬之雪,一个温柔地婀娜,一个飞扬着冰冷。

同一个“我”,但已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已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拳拳赤子心,悠悠故乡情。走过千山万水,走不出魂牵梦萦的故乡,故乡的种子埋藏在游子的心房。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缓缓的吟唱超越了时空的隧道,依旧向我们诉说着人类那亘古不变的思乡愁绪。

小结:《采薇》一诗,在题材上可称为边塞诗的鼻祖,征人思乡,是后代边塞诗的重要主题,这首诗能以最真实的词句、最自然的艺术,挑动了人们的某一根心弦,准准地说中了人们心里千变万化的情绪,历经数前千年而不倒,愈久弥芳。

(三)提问: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这首诗的写作顺序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刚才拍了三个场景,同学们推测一下这首诗是在哪个场景中写下的?)

这首诗是用兵士的口吻,在战后归家的途中,追述、倒叙戍边作战时的苦况,犹如电影中运用一连串的回忆镜头,再现从军生活的艰苦、悲伤,用痛定思痛的反思,多层次地表达了行役之苦。(投影小结图)

拓展阅读:《十五从军征》

《诗经》是我们祖先第一次深情的吟唱。诗三百,思无邪,是清明健朗的思念,是蓬勃有朝气的抒情,是生命最原初的呼唤。诗三百,不假藻饰,浑然天成。我们庆幸在这个时代,幸好我们还有诗经,让我们追忆曾经唱过的歌谣,让我们重返那纯真的净土。同学们,走进《诗经》吧!

参考资料:

一、《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于礼义。……305篇,孔子皆歌弦之。”一般认为,现存的《诗经》基本上经孔子删汰选编而成的。所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

  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160篇,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雅”乃宫廷之乐,多为京都一带朝廷官吏的作品,有“大雅”“小雅”之分,共105篇;“颂”乃庙堂之音,是王侯举行祭祀或者其它重大典礼时专用的乐歌,共40篇,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合称三颂。

“风”、“雅”、“颂”和《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合起来,被称为“《诗经》六义” “赋”: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风”的绝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诗经》的最高文学成就。

二、基础知识

1.字音

玁狁(xiǎn yǔn)不遑( huáng )不来( lài )孔疚( jiù

靡盬(mí gǔ )象弭( mǐ 归聘( pìn )四牡( mǔ

骙骙( kuí )小人所腓( féi 雨雪霏霏( yù fēi

载渴载饥( zài )整饬( chì

2.词类活用

 ⑴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yù),动词,雨雪犹“落雪”。

3.古今异义

 ⑴不遑启居:启,古意是跪,今意指开启;居,古意指安坐,今意指居住。

 ⑵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文中指主帅,今指有品德的人;小人,文中指士卒,今指品行差的人。

4. 通假字

 岁亦莫止(莫,通“暮”,傍晚) 维常之华(华,通“花”,花朵)

玁狁孔棘(棘,通“急”,紧急) 彼路斯何(路,通“辂”,大车)

 彼尔维何(尔,通“”,花盛开的样子) 象弭鱼服(服通“箙”,盛箭的器具)

译文参考: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刚刚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离了亲人没有家,为跟猃狁相厮杀。不得安宁无闲暇,为跟猃狁来厮杀。

 ⑵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没人把信捎回家!

 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长得很挺拔。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无闲暇。满怀忧愁真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⑷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

   驾起兵车要出征,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⑸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掩护兵士也靠它。

   四匹马儿齐步跨,鱼皮箭袋雕弓挂。没有一天不警惕,军情紧急不卸甲!

 ⑹ 回想当初上征途,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我心伤感满腔悲,其中哀痛谁体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