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苏州园林的造园立意读园名

 苏迷 2011-03-20

从苏州园林的造园立意读园名

   

历史悠久的苏州古典园林,  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形成了造园艺术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写意山水园的艺术体系,特别是与诗词、书画(山水画)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人对于诗画,讲究“以意为先”,“意犹帅也”,“贵先立意”。对于园林,古人将自己的“生活思想及传统文学和绘画所描写的意境溶贯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刘敦桢《中园古代建筑史》),以表现生活情趣、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所以,古典园林的造园命名总是具有某种立意的。众多的苏州园林无一雷同,其独特韵味很大程度上是与其命名立意有机关联,正因为有了“意”,园中各部景物设置就有一个主题明确的艺术灵魂统帅,成为情意贯通风格和谐的艺术整体,其动态序列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仰、扬、顿、挫无一不恰到好处。

    意在先,名在后。苏州的古典园林,绝大部分是封建士大夫为自己营建的、属于小型的私家园林,中国文人的处世思想,基本上是受儒家学说熏陶和老庄思想濡染、一贯有两重性,“达则兼济天下,不达则独善其身”。达,就是时代和社会赋予知识分子为社会和国家建功立业的机会和条件,此时儒家人生观的积极面——入世、进取,豪放占主导地位。不达,就是时代动乱,社会政治黑暗,仕途沉浮难测,人生如寄。这时,道家的退隐避世思想占主导地位。而这两方面,其实是相互补充而协调,“‘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以及其艺术意念”(李泽厚:《美的历程》),在艺术欣赏领域形成一种“追求幽深荫远的林下风流”的审美情趣。园林艺术基本上围绕这一设计思想发展。但是,苏州园林的“本地特色”却着重予建园立意在崇尚田园野致、追求自然风趣的同时,蕴含有较为强烈的避世退隐思想。读苏州各园林的命名即可感受到造园立意的深刻底蕴。

    先看拙政园,其名称一般都已知取自晋人潘岳《闲居赋》“灌园鬻蔬,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表现了园主王献臣罢职在野,一种很难叙说的心情,表达是贴切的,但如果再把它与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之一“开荒有野际,  守拙归田园”两句诗也联系起来认识,似乎更能准确地去理解造园主志在遂里归初,趣在草木田园的情怀,从而更全面地去深刻把握造园之“立意”。无独有偶,其东部由王心一构筑之园林,取名即为“归田园居”,不能不说是具有异曲同工的思维取向。

    沧浪亭建园年代较早,系北宋著名诗人苏舜钦流寓苏州时购置并题名。沧浪之名,有人认为取典于《孟子,离娄》,意思不错,但不很贴切。苏舜钦受“群小侧目”而废退,自题的《沧浪亭记》云:“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得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见于内外得失之源……”。显然,取名沧浪,其意当取于三闾大夫屈原的《渔父》诗中,其意思与渔父直言开导屈原“不凝枉与物,而能与世推移”这两句话一样充分表露了渔父处世无为,遁隐避世的思想,因此,苏舜钦筑亭沧浪,以亭名命园,并自亏沧浪叟,很显然寄托了他自比屈原,决意避世隐居的情绪,这在他的诗中也屡有反映,如“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吾甘老此境,无暇事机关”(《沧浪亭》)。又如:“二子逢时犹死饿,三闾遭逐便沉江。我今饱食高眠外,惟恨醇醪不满缸”(《沧浪静吟》)。

    网师园的立意命名和造园思想简直同沧浪亭如出一辙。  网师者,渔人也,  即屈原诗中之渔父,且园中特设“灌缨水阁”,“濯缨”一词,显然取自“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一语无疑,(尽管心存块磊,  当然不能也不敢真说“濯足”)。《苏州地名录》载:“时称‘渔隐”。古人常把渔樵作为隐居山林江湖的比喻。彭启丰《网师园说》说:“予妻弟鲁儒字宗元,筑园于沧浪亭之东,名网师园,……方其以养亲归也,有隐居自晦之志,予尝泛舟五湖之滨,见彼为网

师者,终其出没于风涛倾侧中而不知止,彼志在鱼而已矣。乃如古三闾大夫之所遇者,又何其超然志远也。”钱大晰《网师园记》也认为:“以网师自号,并颜其园,盖托于鱼隐之义。”可见,无论是当初修造网师园之人,还是以后沿袭而居于此园中主人,都不仅有置身自然之情,还有隐居自晦之志。以后李氏有园,曾名“苏邻小筑”,即指系沧浪亭之邻居,用意也十分明显。

    苏州园林就是这样的绝妙,一个园名可以读出纵横交错的历史人文典故。不妨再把视线沿着造园立意而展开,可以加深对园名的理解。三座园林的共同点是水景占了相当多的面积和空间景观。一泓清流,在意念中比作“江湖之思”,  水代表了圣洁和清静,有遗形忘忧,怡情悦性之感,水又阻隔了尘世间的恶浊,和造园主愤世嫉俗的心态相通契。拙政园面积冲旷,其中水面占三分之二,相当一部分园景清空廖廓,给人以悠然疏朗之感。尽管今日之拙政园已非当初旧貌,但从文征明《王氏拙政园记》中可见,拙政园初建时建筑不多,亦不高耸,且绝少雕缕,以似村里,园中设远香、飞虹、桃花●(三点水加片)等景观,给人以慕求农家恬乐自然野趣的观感,今园北部劝耕亭西面一带,遗痕仍似依稀可见,有置身村野远郊的清新气氛。

    苏舜钦建沧浪亭利用了旧有广陵王钱元liao颓败池馆,“构亭北qi(石奇),号沧浪焉”,其位置是“三面皆水”,竹为植物主景,而且是“无穷极”,房屋草木位于一泓清水环绕之间,进园先要过桥,产生“水绝阻隔”的意味。今天的园貌虽然和宋代已有很大的不同,但遗意尚存,水和竹仍是沧浪亭主景。本世纪五十年代,登临沧浪亭,放眼眺望,尚能看到墙外农田碧畦,牧童短笛的田园风光,远处一抹黛黑的古城墙炊烟袅袅,更远处西南诸峰斜阳云烟,直入眼底。可以说,苏予美不仅是取一个与水相关的园名,还在于要使它成为一个“有我之景”。

    而在网师园中,  园林要素则处处与水为邻,真切地表达了“渔隐”的诗情画意,成功地表达了造园立意的指导思想,园中亭阁房屋平朴简实,有如村舍,绝无富贵气,所有景物都依水而设,或和水沾一点边,所有建筑甚至植物配置,都以水池为中心,表现出水的向心引领状态。即使如单独小院殿春移,也以冷泉和主体水面相呼应,且东侧小门正对空旷的水空,  游人目不离水, 身随波行。真实体现了以水为“魂”的布局设计。孔子认为“知者乐水”,世人常说“渔者乐水”,  网师园就是一个主题明确,情景相谐的“网师”之园。

    园林是一种空间艺术、组群艺术。总之,在苏州古典园林中,都有一个园林立意的造园主题,起着控制园林全局景观的作用,各园的创作都在立意和置景之间既力求整体统一,情景交融,表现其共性,又刻意求取各自特色,得其所宜展示其独特韵味,这大约是苏州古典园林取得很高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