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养生精髓

 消闲 2011-03-22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养生长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养生著作、长寿诗词、保健谚语,可谓浩如烟海,内容宏富,立论精湛,堪称世界之最。不仅在祖国医学著作里有,就是在儒家、佛家、道家的著作里也不乏其词,现摘其精华,阐古鉴今,荟萃成集。
  这里所选用的名著上至先秦,下迄清代,以尽量反映出中国历代养生之要领。
 
       一、《黄帝内经》的养生篇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系统结构,反映出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黄帝内经》一书,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而且也是一部光辉的养生学:康复学著作。因为它全面地反映了、吸取了秦汉以前的养生学、康复学成就,对于中医养生学、康复学的有关理论、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从而奠定了我国养生学、康复学的理论基础,是学习中医养生学、康复学的必读之书。

  《黄帝内经》是战国秦汉以来名医家的论文汇编,其汇编成书的时间约在西汉。然自成编以后,直至唐代,仍有增损。因此,《内经》这部著作,并不是出自一人的手笔,也不是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医学成就,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各医家的经验总结汇编。所谓黄帝著《内经》,亦仅是托名而已。

  《内经》中所阐述的养生学思想如下

  第一,正确地回答了“生命的起源是什么”。《内经》认为生命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如《素问·宝命全形论》里指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灵枢·本神篇》亦曰:“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即认为自然界的阴阳精气是生命之源,这种认识是符合实际的。

  第二,认为“天人相应”,养生学、康复学的根本点在于“顺应自然”。《内经》把人与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自然界的种种变化,都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即天有所变,人有所应,因而,强调要适应自然变化,避免外邪侵袭。如《灵枢·本神篇》指出:“要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则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又明确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从而开辟了中医防病养生的先河。

  第三,清楚地阐明了生命的发展规律。《内经》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精妙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不仅注意到年龄阶段的变化,也注意了性别上的生理差异,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男子8岁为一生理阶段,女子7岁为一生理阶段的递变规津,《灵枢。天年篇》以10岁为一阶段的递变规律,分别详细阐述了人的生理变化特点。

  第四,对衰老的认识是正确的。《内经》详细论述了衰老的变化过程及衰老表现,并指出情志、起居、饮食、纵欲、过劳等诸方面若调节失当,是导致早衰的重要原因,并提出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初步建立了抗老防衰及老年病防治的理论基础。

  以下从《内经》原文出发,分三个方面讨论其中的养生思想、原则和方法。

  (1)养生之道与健康长寿

  影响健康长寿的因素很多,诸如先天遗传、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营养状况、个人职业等等。但能否讲究养生之道,也很重要。《内经》中已把“治未病”的预防为主的思想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并提出能否抗衰老的关键是实行正确的养生之道。疾病是健康的大敌。但《内经》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养生之道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补人体正气,增强抵抗力,从而不得病或少得病。

  ①早衰的原因在于不知养生。

  (原文)余闻上古之人,春秋(1)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2)失之耶?歧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3)者,法于阴阳,和以术数(4),食饮有节,起居有常(5),不妄作劳(6),故能形与神俱(7),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8),以妄为常,醉以入房(9)。以欲竭其精,以耗(10)散其真,不知持满(11)、不时御神(12)。务快其心,逆于生乐(13),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

  (注释)
  (1)春秋:指年龄。(2)人将:当作“将人”。将,选择连词,同抑,即还是的意思。(3)道:这里指养生之道。(4)法:效法,仿效;阴阳:即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法于阴阳,即仿效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以行养生之道。和,即调和;术数,指导引、按跷、吐纳等养生方法。和以术数,即运用各种养生方法,以调摄精神,锻炼身体。(5)起:活动;居:息止。有常,指生活、作息有规律。起居有常,是说人们的日常生活要有一定的规律。(6)妄,为上文“常”之反,过分、无规律的意思。作劳,即劳作、操劳,包括形劳、心劳、房劳等。不妄作劳,是说不要过分地操劳。(7)形,指形体;神,指精神。俱,偕也,有共存协调之意。形与神俱,姚止庵注:“形者神所依,神者形所根。形神相离,行尸而已,故惟知道者,为能形与神俱”。(8)浆:泛指饮料。以酒为浆,即把酒当作一般饮料来饮,是形容嗜酒无度。(9)入房,即房事。醉以入房,是指酒醉后肆行房事。(10)耗,胡澍说:“读嗜好之好。好,亦欲也。”(11)持,即保持;满,为盈满。不知持满,是说人们不懂得保持精气充满。(12)时:善也;御:统摄、治理的意思。不时御神,即不善于统摄自己的精神。(13)生乐,即养生的乐趣。
  (按语)
  借用古今寿命不同的对比方法,说明养生之道对于延年益寿的重要性。“上古之人”,由于遵循养生的法则,故能度百岁乃去;而“今时之人”违背养生法则,则半百而衰。以此来说明人寿命的长短,不在于时世之异,而在于人之是否善于养生,从而突出了养生对于却病延年的重要意义。
  本节原文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学原则,如“法于阴阳,和以术数”,“食欲有节,起居有常”,“形与神俱”,节制房事,劳逸适度,保精宁神等,为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②防重于治。
  (原文)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1)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2),斗而铸锥(3),不亦晚乎。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注释)
  (1)药: 此处作“治疗”解。(2)穿井:即凿井。(3)锥:《太素》作“兵”,兵即兵器。
  (按语)
  本节以疾病与战乱相比拟,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学思想。这种未病先防的思想和现代“预防为主”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③养生的目的在于培补正气。
  (原文)
  风雨寒热,不得虚(1),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2),与其身形。两虚相得(3),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4)。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5),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6),上下中外,分为三员(7)。
                             ——《灵枢·百病始生篇》
  (注释)
  (1)虚,这里指人体正气虚弱。不得虚,指邪气如果不遇到正气虚弱的人。(2)虚邪之风,泛指一切不正常的气候,即一切外来的致病因素。《灵枢·九宫八风篇》称,一切正常的气候变化为“实风”,一切不正常的而能引起人体生病的气候变化为“虚风”,与此意同。(3)两虚相得、指外界的虚邪和人体正气的虚弱。相得,即相结合。(4)两实;指实风与人体正气充实。实风,即正常的自然气候,能生养万物。肉坚,指抗病能力强。两实相逢,众人肉坚:此言人的正气充实,“又逢自然界气候正常,人们的抗病能力强大,不受邪气的侵害。(5)虚实,指人体正气的虚实和四时气候的虚实。参以虚实,即人体正气的虚实和四时气候的虚实相互参合。(6)气:邪气;舍:留止之处,即病邪所在的部位。气有定舍,因处为名:病邪伤人有一定的部位,根据部位的不同而决定病名。(7)三员,即上、中(内)、下三部。
  (按语)
  本段提出“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的理论,深刻地阐明了外感者的发病机理,关系到邪气和正气两个方面。“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指出正气充盛,外邪就无从侵入,疾病也就无从发生。“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说明邪气只有在正气虚弱的情况下,才能乘虚侵袭人体而致病。因此,正气虚弱是疾病发生的决定因素,外来邪气是构成疾病的条件,这就是《内经》一再强调的内因为主的发病学理论。因此,中医养生学特别注重培补人体正气。因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然,尽管疾病的发生以内因为主,但并不否定外邪在疾病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特别是疫疠邪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在疫病发生中的重要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因此,预防疾病,除了充实正气外,还要注意“避其毒气”。
  上述思想,在《内经》其他篇章中也有不少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意思是尽管风邪是各种疾病发生的始因,但是只要人的神志安静而无妄念,则腠理固密,虽有很厉害的邪气侵犯,也不能为害,这是因为人体的阳气能循着时序变化以卫外的原故。
  ④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病邪深入。
  (原文)
  故邪风之至(1),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2),其次治筋脉(3),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4)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5),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6),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注释)
   (1) 邪风,泛指六淫外感之邪。至,入侵的意思。王冰注:“至,谓至于身形。”(2)其次治肌肤:邪气在皮毛留而不去,则内传入于肌肉,肌肉尚属外之气分,亦可使邪从外解。(3)筋脉,此指经络。(4)半死半生,指预时较差。(5)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这里是根据五气入通五脏而立论的。风热湿燥寒,不当其位,是为天之邪气。风气通于肝,热气通 于心,湿气通于脾,燥气通于肺,寒气通于肾,所以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6)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水谷之寒热,泛指饮食失节。饮食失节,病生于六腑,所以说感则害于六腑。(7)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阴湿之邪,从外侵犯人体,所以感则害皮肉筋脉。
  (按语)
  本节主要说明三个问题:
  第一,感受外邪,必须早期治疗,否则病邪会由浅入深,由轻而转重,终至不可医疗的境地。
  第二,指出了外感病的一般规律,是由皮毛而肌肤,由肌肤而筋脉,由筋脉而六腑,由六腑而五脏,所谓“从外到内,由浅而入深”。
  第三,对外感致病因素传入途径作了进一步分析,无非是三个途径:一般天气之温热阳邪,多从鼻喉入肺,传变较快,易伤五脏;地之寒湿等阴邪,多从皮毛传入肌肉筋脉,传变较慢,主要伤害形体;水谷之寒热不适,清浊不分,饥饱无节,从口嗌而入肠胃,伤害六腑。掌握这三条途径及邪气致病的特点,治疗就能有的放矢。

  (2)养生、康复学的原则和方法
  《内经》里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学、康复学原则和方法,至今仍有效地指导人们的预防保健和康复实践。现分述如下:
  ①协调阴阳。
  疾病是健康的大敌,而一切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内经》都认为是由于阴阳失调,故主张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阴阳。因此,要想不得或少得疾病,就必须注意协调阴阳,切实做到“法于阴阳”,补其不足,纠其偏胜,自可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首先,阴阳协调,是健康的保证。
  (原文)
  阴者,藏精而起亟(1)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2)。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3),并乃狂(4);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5),九窍不通(6)。是以圣人陈阴阳(7),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人。
                             ——《素问·生气通天论》
  (注释)

  (1)起亟:起,扶持、支援的意思。亟,同极。阴精为阳气的物质基础,阴精不断充养表阳,是谓阴者藏精而起亟。(2)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言阳气护卫于外,起着固护内在阴精的作用。(3)脉流薄疾:薄,迫也;疾,速也。意谓脉中气血流通加速。(4)并乃狂:并,合也。这里指病本阳盛,又受阳邪侵袭而言。(5)争,彼此不和也。五脏气争:即五脏功能失调。(6)九窍,指上五官之七窍与下二阴窍也。由于阴盛阳微,浊阴填塞,清阳不升,五脏之气不和,致使上窍不通,而下窍亦塞。如目视不明,耳闭不闻,二便癃闭之类。(7)陈阴阳:陈,谓布陈、摆设也,可引申为顺应、调和的意思。意谓使阴阳相等,各无偏胜。(8)气立如故:气立,即真气独立。如故,为如常的意思。

  (按语)

  本节原文指出了阴为阳之基,阳为阴之用。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精与阳气是处在不停地相互消长而又相互制约的状态中。阴精与阳气如果因某种原因出现一方的偏盛或偏衰,即成为病理状态。因此,阴阳协调,内外和调是使人“气立如故”的基本条件。

  其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原文)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1)。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2),是谓圣度(3)。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4);阴阳离决,精气乃绝(5)。因于露风(6),乃生寒热(7)。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8)。夏伤于暑,秋为痎疟(9)。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10)。冬伤于寒,春必温病(11)。四时之气,更伤五脏(12)。

                             ——《素问·生气通天论》

  (注释)

  (1)阳密乃固:阳气致密,无所妄耗,才能使阴精固守于内。以此说明阴阳的协调,关键在于阳气的固密。(2)因而和之:即因不和而和之。(3)度,即法度;圣度,即圣人养阴阳之法度。(4)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平,和也;秘;密也。平秘,即平和协调的意思。精神乃治,就是精神活动正常。(5)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离决,意为分离决绝。阴阳的协调破坏,达到分离决绝的地步,则精气竭绝,生命终结。(6)露风:泛指一切外感病的致病因素。(7)寒热:指感受外邪时病变的总称,如下文的洞泄、疟疾、咳嗽诸病。(8)洞泄:水谷不化,利下无度,胃肠如空洞无底,故称洞泄。(9)痎疟:即疟疾的总称。(10)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秋气通于肺,湿郁成热,上乘肺金,故气逆而咳。痿厥,病名;即一般所说的痿症。这里,痿症的成因是因为湿气在下。(11)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张志聪注:“冬伤于寒,邪不即发,寒气伏藏,春时阳气外出,邪随气而化热,发为温病。”(12)四时之气,更伤五脏:更,即变更、更换之意。吴鹤皋注:“寒暑温凉,递相胜负,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之和也。”

  (按语)

  本节原文在论述阳气为主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阴阳协调,在养生和防止疾病发生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指出阴阳离决,人的生命也就停止。最后所论阴阳不能固密引起的四时病变,不仅说明了季节的多发病与上一季节的养生有关,而且还提示出外邪致病有潜伏期的论点。

  本文提出阴阳二气处在平衡状态,是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这一理论既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中医临床诊治疾病的根本准则。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早就指出:”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主要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主要条件”。

  ②保阳气,益阴精。

  保养阳气和补益阴精,这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所以,“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养阳。但善养生者,又必须宝其精。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

  首先,阳气是生命的根本。

  (原文)

  阳气者,若天与日(1),失其所(2),则折寿而不彰(3)。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4)。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5)。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6),平旦人气生(7),日中而阳气隆,日西阳气已虚,气门(8)乃闭。是故暮而收拒(9),无扰筋骨,无见雾露,仅此三时(10),形乃困薄(11)。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

  (注释)

  (1)若天与日:与,《玉篇》:“用也”。此句指人体的阳气好比天空中太阳的作用一样。(2)失其所:所,处所或场所。失其所;即指人体阳气运行规律失常。(3)彰:明显、显著。不彰,即不显著。人体阳气失常,则非病即亡。故云其生命不彰著于人世。(4)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因,即依、顺着的意思。此句承上文阳气作用强大而言。言阳气作用强大,向上向外起着卫外的作用。(5)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精,即神志爽慧的意思。本文为倒装句,即阳气养神则精,养筋则柔。张景岳注:“神之灵通变化,阳气之精明也,筋之运动便利,阳气之柔和也。”(6)一日而主外:卫气一日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阳二十五度,夜行阴亦二十五度。一日而主外,即卫气昼行于阳。(7)人气:这里指卫气。(8)气门:即汗孔,又名玄府。“因为汗孔是阳气宣泄的门户,所以称为气门。(9)暮而收拒:暮,日落之时。暮则阳气内藏,故人亦应之,将阳气收敛于内,以抗拒外邪的侵袭。(10)三时:指平旦、日中、日西,(11)形乃困薄:即形体被邪气所困迫。

  (按语) 、

  本节原文重点阐发了阳气的功能,有“因上”、“卫外”的作用。其于人体,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说明保养人身的阳气,是协调阴阳,保证人体腱康,抗御病邪侵袭的关键。最后,强调阳气的消长进退与昼夜晨昏的变化相应,人的生理机能应当顺应天的阴阳变化,否则即产生病态。

  其次,阴精是生命的基础。

  (原文)

  人始生,先成精(1),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2),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3)。

                              ——《灵枢·经脉篇》

  (注释)

  (1) 人始生,先成精:人在孕育初期,是由父母之精所媾成。(2)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指骨、脉、筋、肉的功能。骨胳能支撑人体故为干;脉能营运气血以灌溉周身故为营;筋能约束骨胳,使人刚劲有力故为刚;肉能保护内脏组织,如同墙垣故为墙。(3)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张景岳注:“前言成形始于精,此言养形在于谷。如《营卫生会》篇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故脉道通,血气行。”

  (按语)

  本节原文论述了人的生命起始于先大之精,男女两精相合而形成胚胎,逐渐发育而形成五脏六腑、筋、骨、脉、皮毛、肌肉,成为新的生命。人体出生之后,必赖水谷之精的营养,才能化生气血,流通于经脉。经脉具有依次内行于五脏、外行六腑的功能。

 (原文)

  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1)?何立以为楯(2)?……以母为基,以父为楯(2)……。

                              ——《灵枢·天年篇幅》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3)。

                              ——《素间·五脏别论篇》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4)。

                             ——《素问·金匮真言论篇》

  (注释)

  (1)基:基础。(2)楯(shun音吮):《说文》曰“阑栏也。”《康熙字典》引王逸语:“纵曰栏,横曰楯”。又楯音义同“盾”,为古时战斗中起保护作用的兵器。综上二说,楯在此处引申为卫护解。(2)以母为基,以父为楯:人体胚胎的形成,全赖父精母血,阴阳两性结合而成。由于阴主内,阳主外,所以认为母之阴血在内为基础,父之精化为阳气、为外卫,阴阳互根,从而促成了胚胎的发育生长。(3)满而不能实:满,指精气盈满。实,指水谷充实;意谓五脏贮藏的都是精气,而不是水谷或废料。(4)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张景岳注:“人身之精真阴也,为元气之本。耗精则阴虚,阴虚则阳邪易犯,故善温病。”

  (按语)

  本节原文共分三小节:第一小节是论人形成的基础,说明父精母血是生命形成的物质基础。人能否长寿,与父母的素质、遗传特性以及胎孕等情况有关。第二小节指出五脏总的功能是“藏精气而不泻”;具有“满而不实”;的特点。说明了五脏所藏精气,是全身营养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精气不足,不仅五脏本身将会虚弱,而且可影响到六腑以及与之联系的组织器官。第三小节明确指出,精是生命的基础,是人身之根本,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和机体正常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精足则生命力强,并且能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和抵御致病因子而不易受病。

  ③顺应自然。

  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运动,影响着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人体必须适应大自然的阴阳消长变化,才能维持生命活动。如果不能适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因此,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养生,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此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还提出了四时“养生”、“养长”、“养收”、“养藏”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具体方法,来抗御外邪的侵袭,预防疾病的发生,保持机体阴阳平衡,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昼夜交替也是自然界阴阳变化的重要方面,如《灵枢·一日分为四时篇》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因此,人们也要根据这种规律,调节自己的起居作息。

  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养生的目的,实际上也就是充盛人体真元之气,增强调节生命节律的能力,从而保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正如张景岳说:“元气者,即化生精气之元神也,生气通天惟赖于此”。元气充盛,生气不竭,是却病延年的重要保证。

  四时阴阳,从之则生,逆之则死。

  (原文)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1);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2);逆秋气,则太阴(3不收,肺气焦满(4);逆冬气,则少阴(5)不藏,肾气独沉(6)。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7)。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8),以从其根(9),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10)。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11)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12),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13)不起,是谓得道(14)。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15)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注释)

  (1)变,指病变。肝气”内变,即肝气被郁,内变为病。这是由于春令属木,肝胆应之,违逆了春生之气,则少阳之气不能生发,就要发生肝气内郁的病变。(2)洞,空虚的意思。内洞,即内虚。心气内洞:是言逆夏长之气,则太阳之气不能长养,就要发生心气内虚的病变。(3)太阴:秋为阴气初生,故太阴当作“少阴”。(4)焦满:即肺热而胀满。肺气焦满:是言违逆了秋收之气,则少阴之气不能收敛,就要发生肺热胀满喘息的病变。(5)少阴:冬为太盛之阴,故少阴当作“太阴”。(6)独,当作“乃”字解。沉,即消沉,这里可引申为虚惫不足的意思。肾气独沉:即肾气失藏而下泄为病。(7)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一年四时寒热温凉的气候变化,是由于一年中阴阳气消长所形成的,故称“四时阴阳”。由于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所以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物生长发展变化的规律,因而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根本;即指万物生和死的本源。(8)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高士宗注:“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此即:春夏养生长之气,为养阳;秋冬养收藏之气,为养阴。(9)其根:这里指阴阳之根。阳为阴之根,阴为阳之根。从其根:指顺从四时阴阳变化这个万物的根本。(10)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沉浮,犹言降升,意为运动。门,门径、道路之谓。此句意为圣人能同自然界其他生物一样,在生命的道路上运动不息。(11)逆其根:谓逆四时阴阳,即上文逆春气、逆夏气之类。伐其本:谓伐生长收藏之气;坏其真:指真气绝灭。意谓:逆四时阴阳变化这个根本。就会伤伐生命的本元,败坏人体的真气。(12)终:死;始:生。万物之终始,指四时阴阳变化,影响万物生长的全过程,故与下文“死生之本”是互词。(13)苛,细也。苛疾:指细小的疾病。(14)道:指养生之道。(15)佩:通背。即违背的意思。

  (按语)

  本节原文论述了四时阴阳的概念及其重要作用,提出了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从之则生、逆之则死的理论观点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客观规律养生的原则,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论的学术思想及其实际应用。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顺应四时养生的基本原则。对此,注家有所争论,但基本看法是,春夏养生气、养长气,以适应自然界阳气渐生而旺的规律,即所谓养阳,从而为阳气潜藏、阴气盛打基础、而不应宣泄太过或内寒太甚,而伤阳气;秋冬养收气、养藏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所谓养阴,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而不应耗精而伤阴气。但若是阴阳偏盛偏衰之体,则应分别对待。如素体阳虚,侧要“冬病夏养”,于春夏之时注意调养阳气,给予培补,且不可食冷食凉,较于冬季病发再用热药效果好。素体阴虚,则要“夏病冬养”,于秋冬时即以滋补肝肾,多可减轻春夏发病程度;但若属阳旺或阴盛体质,则春夏宜寒凉,或秋冬宜温热,即王冰所谓“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

  顺四时调养的具体方法。

  (原文)

  春三月(1),此谓发陈(2),天地俱生,万物以荣(3)。夜卧早起,广步于庭(4),被发缓形(5),以使志生(6),生而勿杀(7),予而勿夺(8),赏而勿罚(9),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10)。逆之侧伤肝(11),夏为寒变,奉长者少(12)。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注释)

  (1)春三月,是指正月、二月、三月。马元台注:“正、二、三月,春之三月也”。然按节气,春季当从立春日始,至立夏前一日止。正如王冰所说:“所谓春三月者,皆因节候而命之,夏、秋、冬亦然”。所以春三月实指立春以后的三个月。(2)发,即发散;陈,为敷陈、敷布、陈列。发陈,即是春生之气勃发,敷枝布叶的意思。(3)生,即生发;天地,指自然界;荣,为欣欣向荣之意。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意谓春季少阳之气主令,天气温,地气发,自然界生机盎然,故万物欣欣向荣。(4)夜卧:迟睡的意思;此时人们应当晚睡早起、以适应春阳生阴退之象。广,宽阔也。广步于庭,即阔步于庭院,以助阳气之生。李念茂注:“广步者,动而不休,养阳之道也。”(5)被,为通披;缓形,即不整肃衣冠,使形体宽缓。马元台注:“被发而无所束,缓形而无所拘。”(6)以使志生:指精神意志充满生机,以应春天生发之气。(7)生而勿杀:使思想意识活泼地充满生机,以适应培养春生之气,而不要遏制它。(8)予而勿夺,当给的不要剥夺它。(9)赏而勿罚:当赏的不要刑罚它。(10)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应,谓顺应、协调的意思;生,指春生之气。养生,即保养生发之气,以应春之令,下文夏、秋、冬气之应,养长、养收、养藏之道,义类此。(11)逆之,谓逆春阳生发之气,肝属木,王于春,主生发之气,故逆之则伤肝。(12)寒变,变寒而生寒症。奉,供给的意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张志聪注:“盖木伤而不能生火,故于夏日火令之时,反变而为寒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春时逆养生之气。

  (原文)

  夏三月(1),此谓蕃秀(2),天地气交,万物华实(3)。夜卧早起(4),无厌于日(5),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6),使气得泄(7),若所爱在外(8),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9),秋为痎疟,奉收者少(10),冬至重病(11)。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注释)

  (1)夏三月,即夏季四、五、六月,然按节气,夏季当从立夏日起,至立秋前一日止,亦即立夏以后的三个月。(2)蕃,即茂盛;秀,华丽也。蕃秀,指万物得夏长之气,生长茂盛华丽之气象。正如王冰所说:“阳自春生,至夏洪盛,”物生以长,故蕃秀也”。(3)华,古花字;实,即果实。万物华实,犹言万物开花结果。(4)夜卧早起:即晚睡早起。(5)厌,即厌恶、厌倦。无厌于日,谓夏日昼长,人易厌倦,狙夏主长气,人气不宜情。(6)华英,张景岳注:“言神气也”。秀,即秀丽,此处有旺盛之意。使华英成秀,意指使精神充满得好像花朵一样秀丽,以适应夏季“养长”的规律。(7)泄,宣通,使气得泄。谓夏主长气,人体阳气亦应宣泄于外。(8)若所爱在外:是说夏主长气,人体必须精神外向,意志舒畅,心怀畅达,像有所爱在外一样,气机宣通而不抑郁。(9)逆之则伤心:心属火,王于夏,所以逆夏长之气则伤心。(10)秋为痎疟,奉收者少:痎疟,疟之统称。心伤则暑气乘虚入侵,至秋,金气收敛,而暑郁于内,于是阴邪入而阳拒之,则为寒,火欲出而阴束之,则为热,金火相争,寒热往来而为疟疾。(11)冬至重病:据前后文例,四字为衍文,宜删。

  (原文)

  秋三月(1),此谓容平(2),天气以急,地气以明(3)。早卧晚起,与鸡俱兴(4);使志安宁,以缓秋形(5);收敛神气,使秋气平(6);无外其志,使肺气清(7);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8),奉藏者少(9)。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注释)

  (1)秋三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2)容:指生物的形态;平,平定也。容平:谓秋季万物状态平定的气象。(3)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指在大的秋风劲急,在地的物色清明。(4)与鸡惧兴:兴,起也,意谓人之起居时间与鸡之起居时间一致。(5)秋形:秋气肃杀,万物凋谢,谓之“秋形”。(6)收敛神气,使秋气平:秋季人体应神气内敛,使之与自然肃杀之气取得平调。(7)无外其志,使肺气清:不让自己的意志外驰,从而使肺气清肃。(8)飧泄:即完谷不化的泄泻,这是由于秋季阳气未收,至冬则阳虚于下而为飧泄。(9)奉藏者少:藏,即冬季闭藏之气。由于秋季养“收气不足”,使奉养冬季闭藏之气的能力减弱,称为奉藏者少。

  (原文)

  冬三月(1),此谓闭藏(2),水冰地坼(3),无扰乎阳(4)。早卧晚起,必待日光(5);使志若伏若匿(6),若有私意,若已有得(7);去寒就温(8),无泄皮肤,使气亟夺(9),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10),春为痿厥(11),奉生者少(12)。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注释)

  (1)冬三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2)闭藏:闭,闭塞也;藏,潜藏。冬时气候严寒,万物生机潜伏,故自然界呈现一派闭藏的气象。(3)水冰:指水变为冰;坼,裂也。地坼,即地面裂开。水冰地坼:形容冬季严寒貌。(4)无扰乎阳:指气象而言,谓万物的生机,没有受到干扰,都顺利地潜藏起来了。(5)必待日光:意谓待太阳升起时才起床。(6)匿、隐藏的意思。若伏若匿,这里是同义词,即人的意志内藏而不外驰的意思。(7)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此指像本人的私自意念和私人获得一样,收藏起来,不宜外露。(8)去,远也;就,近也。去寒就温:指应该避寒保温。李中梓注:“去寒就温,所以养阳。”(9)无泄皮肤,使气亟夺:亟,指频数,多次;夺,即耗夺、剥夺。意谓不要使皮肤过度出汗,导致阳气频频耗伤。(10)逆之则伤肾:肾属水,王于冬,故逆冬藏之气则伤肾。(11)痿,四肢萎弱不用之意。春为痿厥:肝主筋,旺于春需肾水之涵养,今违逆了冬藏之气,使肾水伤,肾伤肝失其所生,使筋失养而发为痿厥之病。(12)奉生者少:生,即春季生发之气,由于冬季养“闭藏”之气不足,使奉养春季“生发”之气的能力减弱,称为奉生者少。

  本段四节原文主要讨论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提出了顺应四时变化调养形体和精神意志的方法。四时气候变化是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体只有适应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养生,才能增强内在脏气的适应能力,取得内外环境的统一;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伤五脏之气,减弱人体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影响下一季节的身体健康,甚至发生疾病。

  本段在调养方法方面,强调了人体精神意志的调摄。如春三月中的“以使志生”,夏三月中的“使志无怒”,秋三月的“使志安宁……无外其志”,冬三月的“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等。这是因为精神意志能控制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主动适应四时节气变化的原故。所以,凡养生、养长、养收、养藏“四气调神”之道,除开生活起居必须适应时令外,特别强调精神意志的调镊,其道理就在于此。

  本段提出的在本季做好了调神养生之道,就能为下一季节防病打下基础的理论,阐明了中医养生学中“治未病”的预防思想。说明了祖国医学的预防思想是和养生方法密切联系着的。同时,也反映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天人相应”的学术观点。

  ④调摄精神。

  注重调摄精神,是促进人类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之一。《管子》:“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忧则失纪,怒则失端。忧悲喜怒,道乃无处。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催,福将自归。”指出忧、悲、喜、怒有失养生之道,强调安神定志,方增“福寿。精神意志活动,是五脏精气活动的体现,但反过来,意志在一走程度上又能控制自己的精神和脏腑的活动,正如《灵枢·本脏篇》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御”、“收”、“适”、“和”,都有主动的含义。所以,充分发挥人的意志作用,重视精神的调养,既是养生防病、预防早衰的重要原则,也是内因为主的学术思想在摄生学说中的体现。精神意志调摄的方法,有两个具体内容,一是养意志,二是调情志。摄养意志是为了加强脏腑气血的活动能力,调和情志则在于排除干扰脏腑气血活动的精神因素。第一,情志病证。

  (原文)

  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1),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2)。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3);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4);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5);盛怒者,迷惑而不治(6);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7)。

                               ——《灵枢·本神篇》

  (注释)

  (1)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怵,恐也;惕,惊也。惊恐伤肾,思虑伤脾。脾为后天之本,肾主先天之精。而两精相博谓之神,今脾肾受伤,先后天之精皆亏,故神受伤。(2)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心藏神,神伤则心气虚,肾水乘之,可出现肾脏所主的恐惧。肾伤,失于固摄而见遗精滑泄之类。(3)竭绝而失生:指脏气竭绝而丧失生命。(4)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惮,畏惧惊恐之意;散,即涣散不藏蓄。此言喜乐过极,神气耗散而不能藏含于心,以致心神无主,畏惧惊恐,茫然不知所措之状。(5)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愁忧伤脾,中焦气机滞塞不畅,升降失常,故云气闭塞而不行。临床可见脘腹胀满、胸闷不食以及失眠等症。(6)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怒则气上,血随气升,上扰清阳,因而出现眩晕,迷惑不清,心乱而不能有条理地思考和处理事物。(7)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荡惮,动荡恐惧之意;不收,不止也。因惧某未来之事,故神情动荡恐惧而不可稍安。

  (按语)情志,即七情五志,是精神活动的一部分,在正常情况下,不是致病因素,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刺激的能动反映,若外界刺激太强,超过人体机能调节的范围,就会造成疾病。情志致病所伤者,为人身的精、气、神三宝。按本段原文,伤神者三:“怵惕思虑者”、“喜乐者”、“恐惧者”。可见,七情五志皆可伤神,故在情志病中,伤神是主要的,因而在治疗时,也要首先治神。人类的疾病,有相当多是由精神因素所造成,所以调神、治神乃是防治疾病的重要环节。

  (原文)

  余知百病生于气(1)也,怒则气上(2)、喜则气缓(3)、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4)。炅则气泄(5)、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歧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6)。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7)。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8),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9)。恐则精却(10),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不焦胀,故气不行矣(11)。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12)。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13)。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走,故气乱矣(14)。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15),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16)。

                              ——《素问·举痛论篇》

  (注释)

  (1)百病生于气:张景岳注:“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故百病皆生于气。”(2)气上:即气上逆。(3)气缓:即气涣散不收之意。张琦注:“九言皆以病言,缓当为缓散不收之意。”(4)气收:收,收敛也,此指卫气不能宣达。(5)气泄:指阳气阴液皆随汗而耗泄。(6)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怒为肝之志,怒动于肝,则气逆而上,气逼血升,血随气出,故甚则呕血。肝木肆横,乘袭脾土,所以症见飧泄。(7)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心气和调,故志意畅达。荣卫通利,故心气徐缓。然喜太过则气过于缓,而渐至涣散。(8)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心系,指以心脏为中心与其它脏腑相联系的脉络。急,即拘急,与缓相对。肺布叶举:指肺脏布大,而肺叶上举。上焦不通:心肺共居上焦,心系之脉拘急,肺叶上举,所以使上焦之气不得宣通。(9)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消通销,销烁的意思。营卫不散,郁于中则内热,热伤气,所以气消。(10)恐则精却:却,退却也。恐则伤胃,所以精气退却而不得上行。(11)气不行:高世宗注:“恐伤肾而上下不交,故气不行。不行者,不行于上也。恐则气下,以此故也。”(12)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寒束于外,使汗孔闭密,致使阳气不能宣达,故而收敛于中而不得散。(13)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张景岳注:“热则流通,故腠理开,阳从汗泄,故气亦泄。”(14)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此句形容心神不能内守而动荡不宁。高世宗注:“惊则心气动而无所倚,神气越而所归,思虑惑而无所走。”张景岳也说:“大惊卒恐,则神志散失,血气分离,阴阳破散,故气乱矣。”(15)外内皆越:越,散越之意。喘则内气越,汗则外气越,所以说内外皆越。(16)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归,即归宿,有留止之意。结,即郁结不散。李中梓注:“思则志凝神聚,气乃留而不散,故名为结。”

  (按语)

  本节原文论述了情志过激、寒热偏盛、疲劳过度等因素,都能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机失调,从而发生多种疾病。如由于精神刺激太过引起的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等症;由气候因素引起的,寒则气收、热则气泄;由生活起居方面引起的,劳则气耗等。可见,许多内外因素,都可导致气机失调的病变,从而提出“百病生于气”的论点。

  以上三小节分别论述了情志过激所引起的种种病证。第一节讲的是七情过度伤人精气神,即人之三宝;第二节讲七情太过伤人的五脏,即人体的核心部分;第三节讲七情持久的刺激,会使人体气机运行紊乱。从而说明了情志致病的危害性,人们要想长寿,必须注意调和情志。

  第二,调养精神的具体方法。

  (原文)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1)虚邪贼风(2),避之有时,恬淡虚无(3),真气从之(4),精神内守,病安从来(5)。是以志闲而少欲(6),心安而不惧(7),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8),各从其欲,皆得所愿(9)。故美其食、任其服(10),乐其俗(11),高下不相慕(12),其民故曰朴(13)。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14),淫邪不能惑其心(15),愚智贤不肖(16),不惧于物(17),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18)也。

                             ——《素间·上古天真论》

  (注释)

  (1)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新校正》云:“全元起注本云:‘上古圣人之教也,下皆为之’”。意为对于上古圣人的教诲,人们都遵照执行。圣人,此处指对养生之道有高度修养的人。(2)虚邪贼风:贼,伤害的意思;贼风,即能使人体致病的风邪。虚邪,是四时不正之气。意谓能伤害人体的外来致病因素。(3)恬(tian)淡(dan),是安静的意思。虚无,是无杂念。恬淡虚无:即思想安闲清静,没有一切杂念。(4)真气,即正气;从,即顺从,有调和之意。真气从之:是说正气顺调畅通。(5)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守,即守持于内。精神守持于内而不使外耗,病情又怎么发生呢?(6)志闲而少欲:闲,即栅栏,引申为限制、控制的意思。意谓控制自己的意志、嗜欲,以保持思想清静,张景岳说:“志闲而无贪,何欲之有。”(7)心安而不惧:即心境安静而不为外物所动。此承上文,志闲故而心安,少欲故而不惧。(8)气从以顺:气,即真气;以,而也。意为真气调顺。(9)各从其欲,皆得所愿:都能顺其所欲,达其所愿。(10)任,随便的意思;眼,指衣服。任其服,即是衣着很随便。(11)俗,习也。《释名》:“俗,欲也,俗人所欲也”。乐其俗:以自己所处的习俗为乐。(12)高下不相慕:是说人们社会地位有高低,但都不相倾慕,而各安于本位。高下,指社会地位高低而言。高,指贵族,统治者;下,为奴隶、百姓。(13)曰朴:曰,语助词。朴,即质朴。也就是朴实敦厚的意思。(14)嗜欲不能劳其目:嗜,为嗜好;欲,即欲望。张景岳注:“嗜欲,人欲也;目者,精神之所注也。心神既朴,则嗜欲不能劳其目。”(15)淫邪不能惑其心:淫乱之事,不能烦劳他的视觉。(16)不肖:肖,似也,如也。贤人:为有能力的人;不肖,即不如人,与贤人相对,指无能的人。(17)不惧于物:不为外物所惊忧。(18)德,得也,修养而有得于心也;危,害也。德全不危;马元台注:“盖修道者有得于心,则德全矣。危者,即动作之衰也。”

  (按语)

  防止疾病的发生,是延年益寿的一个重要方面。原文指出,要达到“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要求人们既要对外来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又要对内在的精神情志做到“恬淡虚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防病延年的目的。从上述的“恬淡虚无”,使精神境界处于一种安静状态来看,这是古代养生家认识到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是导致人体发病和影响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养生原则。又如何做到“精神内守”呢?原文提出了许多至今仍行之有效的措施:第一,少私寡欲,即原文所说:“志闲而少欲”。私心、嗜欲出于心,私心太重,嗜欲不止,则会扰动神气,破坏神气的清静,而减少私心、降低嗜欲,就会减轻思想上不必要的负担,有助于神气的清静内守。第二,恬淡虚无,即静可以养神,而神气清静,则可长生。这是因为神主持生命,有任万物而理万机的作用,故神气在人体常处于易动而难静的状态。老子《道德经》说:“清静为天下正。”人体之神亦不例外,只有清静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这是中华养生学“静神学派”的核心思想。除此之外,原文还提出了不少养神的方法,如“高下不相慕”、“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心安而不惧”等等,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⑤饮食有节。

  《内经》十分重视饮食调理,认为饮食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饮食调理得当,不仅可以保持人体的正常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以治疗某些疾病,饮食不足或调理不当,则可诱发某些疾病。因此,《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食饮有节”的养生方法、维护脾胃化源。其内容包括节饮食、忌偏嗜、适寒温诸方面。

  第一,全面配伍。

  (原文)

  五谷为养(1),五果为助(2),五畜为益(3),五菜为充(4),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5)。

                             ——《素问·脏气法时论》

  (注释)

  (1)五谷:这里指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五谷为养:高士宗注:“五谷所以养五脏者也,故五谷为养。”(2)五果:这里指桃、李、杏、栗、枣。桃子具有益气血、生津液的作用,是理想的滋补果品。李子有清虚热、生津液的作用,为辅助医疗果品。栗子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可做为辅助医疗果品。大枣养脾和胃,益气生津,为常用的营养辅助食品。杏子能生律止渴,润肺定喘,是咳喘病者的辅助医疗果品。(3)五畜:这里指牛、羊、豕、犬、鸡。牛肉能补气健身,古有“牛肉补气,功同黄芪”之说。羊肉补气养血,温中暖下,为营养食疗之佳品。豕肉,即猪肉,能补肾益血,滋阴润燥,可为补益食疗之品。犬肉,即狗肉,能补中益气,温肾助阳,平人食之,增力健身。鸡肉温中、益气、补精、添髓,为补益食疗佳品。(4)五菜:这里指葵、藿、薤、葱、韭。五菜为充:是说蔬菜具有充养人体的作用。(5)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张志聪注:“此总结上文,而言谷肉果菜皆有五气五味,宜合和而食之,无使偏盛,以补益精气。”

  (按语)

  本节原文说明了古人早就认识到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不同,只有做到使各种食物合理搭配,才能使人体得到各种不同的营养素,满足各种生理功能的基本要求。同时,概述了粮谷、肉类、蔬菜、果品等几个方面,是饮食主要的组成内容,并且指出了它们在体内有补益精气的主要作用。人们必须根据需要,兼而取之。只有主食与副食的全面搭配,才能称之为合理的营养,有益于人体健康。由于人体需要多方面的营养,偏食则会导致气血阴阳的平衡失调。因此,合理的调配,首先要做到食品的多样化与合理的全面的配伍。

  第二,饮食在康复中的作用。

  (原文)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1),固宜常制(2)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3)。谷肉果菜,食养尽之(4),无使过之,伤其正也(5)。不尽,行复如法(6)。

                            ——《素问·五常政大论篇》

  (注释)

  (1)有毒无毒:均指药性而言。有毒,指药性峻烈的药物;无毒,指性味平和的药物。(2)常制:即眼药的一般常规。张景岳注:“病重者宜大,病轻者宜小,无毒者宜多,有毒者宜小,皆常制之约也。”(3)大毒治病……十去其九:张景岳注:“药性有大毒。常毒、小毒、无毒之分,去病有六分、七分、八分、九分之约者,盖以治病之法。药不及病,则无济于事,药过于病,则反伤其正而生他思矣,故当知约制,而进止有度也。”王冰注:“大毒之性烈,其为伤也多。小毒之性和,其为伤也少。常毒之性,减大毒之性一等,加小毒之性一等,所伤可知也。故至约必止之,以待来证尔。然无毒之药,药虽平和,久而多之,则气有偏胜,则有偏绝,久攻之则脏气偏弱,既弱且困,不可长也,故十去其九而止。”(4)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意思是在疾病时期,对余留的病邪,从饮食上增加营养,来恢复正气,以驱余邪。这里提出了食养的重要原则,从而成为后世食养学派的重要理论根据。(5)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病时饮食调理固然非常需要,但也不能太过,在开始时只宜淡稀粥渐为调养,果菜也应选择新鲜而易消化之品。否则,由于五味的偏嗜,或长期服用而发生偏胜,从而使五脏之间失却平衡,产生疾病。(6)行复如法:言病邪尚未尽者,仍重复上法治疗。

  (按语)

  本节原文论述用药治病的法度与饮食调养的作用。病有新旧之异,方有大小之别,药有峻缓之分,故指出药虽能治病,但对人体正气也会带来一定损害。因此,应根据药性的峻缓和毒性的有无或大小,而决定治病用药程度及饮食调养。本节原文还提出了“食养”的重要原则。食养,古称食治,即今所说饮食康复法,又可分食疗、食补、食养三类。食疗,是指以食物作治疗疾病之用;食补,是指应用富有营养的食品,以补脏腑精血不足之用;食养,是指用较为清淡的谷肉果菜以滋养人体,适于虚不受补者。饮食康复法,实际上是利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正常因素而起康复治疗作用,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而且疗效卓著,当今,饮食疗法盛行于全世界,不论防病治病,常人保健,增强体质,人们都注意从饮食中探寻规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