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颂

 观书吉祥 2011-03-25

 

扬州颂 
天上三分明月  二分独照佳人
天下三分明月  二分独照扬州

 

  古人曾给扬州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词句,为扬州这座古城名邑平添了的无限风韵。颂扬州、赞扬州、恋扬州、怜扬州,扬州已成为一个诗词的王国。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一代名胜黄鹤楼,“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的“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别画。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江南佳景无数,诗人记忆中最美的印象则是在扬州“月明桥上看神仙”的景致。岂不闻“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更何况当地名胜二十四桥上还有神仙般的美人可看呢?诗人本是问候友人近况,却故意用玩笑的口吻与韩绰调侃,问他当此秋尽之时,每夜在何处教妓女歌吹取乐。这样,不但韩绰风流倜傥的才貌依稀可见,两人亲昵深厚的友情得以重温,而且调笑之中还微微流露了诗人对自己“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的感喟,从而使此诗平添了许多风韵。这首诗巧妙地把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桥上的美丽传说与“月明桥上看神仙”的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表现对江南风光的无限向往:秋尽之后尚且如此美丽,当其春意方浓之时又将如何迷人?这种内蕴的情趣,微妙的思绪,“可言不可言之间”的寄托,“可解不可解之会”的指归,正是这首诗成功的奥秘。


 

忆扬州    唐•徐凝

萧娘脸上难胜泪  桃叶眉头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人徐凝的这首《忆扬州》使扬州有了“二分明月”、“月亮之城”的雅号,这是没有疑义的,有些疑义的倒是这首诗本身。一首怀念佳人的诗,会给一座古城的声名远播带来如此之大的影响,这在文学史上一定少之又少,而在现今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了。就诗说诗。萧娘、桃叶均代指佳人。诗人抬头望月,本欲解脱愁思,月光却又来缠人,故曰“明月无赖”;事实上,月光普照,遍及人寰,并不会偏宠扬州。李白说:“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本无情,千年一面,哪来的愁恨哀怨。皓皓明月不过是一个载体,一个诗人用以倾诉、发抒、寄托情怀的载体。

  到如今,许多人截取“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而忘却甚至不顾前两句,这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断章取义,而是世人对名句价值的彻底认可。本来,徐凝为怀念佳人而写诗,说到底是他的私事,但诗一经传世,他怀念的是谁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名句早已既不属于佳人,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扬州这一诗之城市,属于中国这一诗之王国。


 

扬州慢    宋•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是古代的江南名城,素以繁华富丽而著称,是士大夫文人风流俊赏之地,唐代许多著名诗人都曾有过游历扬州的经历,曾写下了许多歌咏扬州城市风物人情的佳作。然而到了宋代,自金兵数次南侵之后,扬州城便遭到了极其惨重的破坏。此词凭吊扬州荒凉,寄托黍离哀思。开篇擒题,扬州是淮南的著名都城,竹西亭是扬州的风景名胜,初次到扬州,在此解鞍下马,稍作停留。经过昔日春风骀荡的十里繁华旧境,到处长了青青野麦,自从金兵窥犯长江之后,毁废的城池和高大的树木,厌恶说到战火刀兵。天色渐渐黄昏,凄清的号角吹送着寒冷,传遍了整座空城。下片写对扬州的感受。料想杜牧重到扬州也会愕然震惊,纵有赞美“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的绝妙才能,也没有兴致表达当年的情思。以小杜诗境与扬州现境对比,自然高妙,浑化无迹。末言二十四桥依然完好,而只有一弯冷月寂寞无声,那桥边红芍药,年年花叶繁茂,而无人欣赏,充满时移景迁,物是人非之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