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动参与意识 培养自主能力

 天阔云美 2011-03-25

调动参与意识 培养自主能力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如何体现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因此,政治课老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应善于以多种形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激发进取的欲望,引起思考和探索。我通过用猜谜语、讲故事、编歌诀、创情境、做游戏、设悬念等途径,促成学生自主参与的兴趣,也借助于多媒体声形图文并茂的特点,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因素,它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感体验的色彩,随着这种情感体验的深化,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哪门课感兴趣,便会对该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并萌发积极的思维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政治课老师要科学地处理教材,善于发现突破口、找准聚集点,捕捉契机,灵活地变换角度,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活动,把学生引入情境,使学生进入一个豁然开朗、其乐融融的境界。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社会实践的限制,在观察和思考问题时,往往不是从事物的联系、发展中去作全面的分析权衡,而是独立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抓住这一点,不及其余,教师可采有反问式提问。为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教材中的众多概念,原理,还可设计比较式提问,这种提问方式,既有利于学生在此比较中理解和巩固知识,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提高明辨政治的是非能力。

二、设置质疑途径,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思维起始于问题,最鲜明的、能动的思维过程表现为人提出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生活。学生的学习是在思维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周围世界中的新东西, 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政治课教师应当经常给学生创设能引起观察,探索知识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直观的情境中,充分发挥想象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拓展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置学生于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明确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还可以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和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真实有效的教法和学法 ,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人文性与科学性、社会性相结合。

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学生的全员全程积极、有效参与。教师只有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获取知识,发展潜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三、注重全面评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新的评价方法改变了以前以分数为唯一标准,力求让学生在达到最基本的统一标准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得到发展,其目标包括文化科学素养,思想品德素养、身体心理素养、审美艺术素养、劳动技术素质和完善的人格。这说明了对一个人的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应该是客观的。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关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喜欢在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情境中学习,情绪越好,学习效果就越佳。在教学评价时,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评价中中既要有严谨的责任感,又要有充分的情感和思想交流,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以民主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允许学生质疑、发表与教材和任课教师不同的见解和观点,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励他们敢想、敢问、敢做,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