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教养生方法

 犀道 2011-03-28

    道教养生方法是本书主要论述的内容,道教养生方法是道教徒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过程中形成的养生方法体系。道教养生方法在历史上流派和类别甚多,但其行功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气功,二是服食,三是房中,四是摄养。这四个方面构成道教养生方法的核心内容。
    1.道教药饵服食与饮食养生
    1)道教药饵服食
    服食是道教养生术中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服用特定的食物和药物,来达到长生久驻的目的。
    道教服食,包含养生和成仙两大内涵,照葛洪的看法,服食药物分草木之药和金石之药。草木之药的功效在于“救亏缺”,亦即治病补养,而金石之药的功效在于不死成仙。又照《抱朴子》和《博物志》所引《神农四经》的说法,服食的药饵分为上、中、下三等,上药令人身安命延,中药养性,下药治病。所谓“救亏缺”,意在补养元气、滋阴壮阳、调利五脏、和荣精血以及治病疗疾。所谓服食金丹羽化登仙是早期道教的炼养之术,在实践中逐渐被道教养生家所抛弃。
    道教养生家着重研究那些有明显补养功效的药物,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道教服食养生学。如《太玄宝典》论茯苓之制法服法:“服之得法,能生神明,轻便四肢。茯苓末之烂,研青松叶水和煮之,惟茯苓碧绿色透为度,暴干以末,蜜和丸,日三服如橡子大,清旦水下。通神不老不饥,辟谷去五味。服之三百日,体生青毛,无寒暑。更加梨子,无暑,加浮萍,无寒矣。”该书还指出:柏木仁可以秘精不泄,椒子可以通神明目,甘菊可以生精益髓,地黄可以荣血脉泽肢体。并皆有配方与服法。
    2)道教饮食养生
    俗语云:“药补不如食补。”说明饮食营养是身健体康的根本。在古代养生家看来:“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这是说,药物的作用只在“攻邪”,而人的机体要得到补益,精气要获得充实,必须服用“五谷”(粳米、麦、小豆、大豆、黄黍)、“五果”(桃、李、杏、栗、枣)“五畜”(牛、羊、豕、鸡、犬)、“五菜”(葵、藿、薤、葱、韭)。金元时期的医学家李东垣认为,人的健康长寿全在脾胃健旺,元气没有损耗,而达到这一点的根本就在于胃对饮食进行消化、吸收,把营养物补充进人体。
    所以,人们必须不断地摄取营养以求健康长寿。孙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
    中国饮食养生术首先要求饮食的清淡。《黄帝内经》中就说过:“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持虚。”意思是那些长期以鱼肉荤腥为食者、贪图膏粱厚味者,足以在身上发出大疔疮来。他们生病就好像用空的容器接受东西一样十分容易。古代帝王多沉迷于山珍海味、花天酒地的生活,但长寿者又有几人?倒是深山古刹修炼的道士、幽静村庄里勤奋的农夫多获高寿。古代养生家指出:“人们嗜食肥美厚味,容易产生半身不遂、痿厥、气精喘逆、痈疮等疾病。”孙思邈指出:“老人所以多疾者,皆由少时春夏取凉过度,饮食太冷,故其鱼脍、生菜、生肉、腥冷物多损于人,宜常断之。”所以,粗菜淡饮实际上就是最好的养生食谱。古代养生家告诫人们,日常饮食安排主食宜用五谷杂粮,副食则以豆类、蔬菜、植物油为主。此外,饮食不仅要“素”,还要“淡”,滋味不要太过、太猛,喜食味道浓烈的食物容易诱发多种疾病,于养生不利。清代养生家陆以恬从对人身体的好处和害处着眼,分析了各种食物的利弊,值得人们注意。他说:“医家谓枣百益一损,梨百损一益,韭与茶亦然。余谓人所常食之物,凡和平之物,如参、苓、莲子、龙眼等,皆百益一损也;凡峻削之品,如槟榔、豆蔻仁、烟草、酒等,皆百损一益也;有益无损者惟五谷。”
    道家饮食养生还推崇食而有节。饮食不仅要清淡,而且要节制,暴饮暴食,对人体害莫大焉。金元时的李东垣深刻地指出:“饮食自掊,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由生也。”
    明代何良俊承继孙思邈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食后将思法”,云:“平旦点心讫,即自以手摩腹,出门庭缓行五六十步,消息之。中食后,还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行讫,还床偃卧。”“食饮不宜急行走,不宜大语唤远人、嗔喜、卧觉。食散后,随其所业,不宜劳心力。”
    道教饮食养生术还要求人们应该定时进餐,养成习惯,是十分有道理的。古人还十分强调烹调食物要得法,注意调和五味、阴阳、寒热等。古人将食物按味分为酸、苦、甘、辛、咸五种,它们又都有着阴阳的属性,叫做“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掌握食物的这些性质,加以适当的调配,就能够达到养生的目的。因为它们对人体会产生各种影响,人们在烹调过程中若能做到阴阳相配,就不会或阴凝腻滞,或过于辛热燥烈。但究竟应该吃何种性质的食物,则需按自己的体质而定。中医常把人分为四种类型:正常健康型、阴虚型、阳虚型、阴阳两虚型。
    阴虚型体质的人,常出现手足心热、烦心、口干、便秘、舌质红等症状,故宜食性甘寒、甘凉或甘平之物,具体说来有:小米、小麦、大麦、玉米、大白菜、菠菜、冬瓜、黄瓜、扁豆、白木耳、紫菜、豆腐。水果方面,可选择鸭梨、香蕉、柿子、大枣、青果、西瓜、莲子、百合、猕猴桃。肉类可用白鸭肉、鹅肉、鸡蛋、鲫鱼、青鱼、黄花鱼、龟肉、甲鱼、蛤蜊等。此外,常食白木耳、黑木耳、莲子、大枣等亦有效果。
  
  ------------
  道教养生方法(2)
  ------------
  
    阳虚型体质的人,往往表露出面色苍白、怕冷、小便清长、便溏薄、脉沉细、身体白胖,故应食些益气助阳的食物,具体说来有:羊肉、狗肉、鹿肉、麻雀肉、麻雀蛋、虾等。而水果不能吃得太多,尤其是水分多的水果要少吃,但可食用鲜荔枝、杨梅、桃、樱桃、杏、葡萄、菠萝、石榴、椰子、桂圆、桔子、苹果等。这类体质的人特别要忌食生冷及属寒性的食品。
    阴阳两虚型体质的人有的以阴虚为主,兼见阳虚;有的人则以阳虚为主,兼见阴虚;还有的人会同时出现阴虚或阳虚的征候。这类体质的人宜选用奶制品、蛋类、肉类、骨髓等。水果、蔬菜合口味能吸收且无害的都可以食用。
    中国饮食养生术还包括有丰富的食物疗法,许多方法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有奇效。清代养生家曹庭栋云:“以方药治已病,不若以起居饮食调摄于未病。”认为用药物治病,不如在起居饮食上加以调理,使病无从生,何须用药物?这种观点是极其正确的。中国古代的食疗强调按人体质的性质不同,进食相应的食物,一可补充营养,二能调整体内的阴阳,从而增强脾胃功能,既强身健体又可治病。这就需要人们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掌握食物的不同属性,根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来指导进食,就能获得养生的效果。
    2.道教房中养生
    道教房中术是在神仙方术及医学成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黄帝内经》从医学和养生学角度论证了“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户太甚”以及“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的危害,设计了一套以节欲、恬淡、守静等为主的养生原则。
    晋代葛洪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房中术的有关理论和问题。《抱朴子内篇微旨篇》指出:“夫阴阳之术,高可以治小疾,次可以逸虚熬而已。……人不可阴阳不交,坐致疾患。若纵情恣欲,不能节宣,刚伐年命。善其术者,则能却走马以补脑,还阴丹以朱阳,采玉液于金池,引三五于华梁,令人老有美色,终有所禀之天年……玄素谕之水火,水火煞人,而又生人,在于能用与不能耳,大都知其要法。”
    葛洪从阴阳调和平衡的角度出发,认为人既不能完全绝欲,也不能恣情纵欲,否则对于人体健康长寿都不利。他在《释滞篇》又反复指出“人复不可都绝阴阳。阴阳不交,则坐致壅阏之病,故幽闭怨旷,多病而不寿也。任情肆意,又损年命。惟有得节宣之和,可以不损。若不得口诀之术,万无一人为之而不以此自伤煞者也”。也就是说房事不可杜绝,否则有可能发生生殖系统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只有用一定的方法,才能达到养生目的。这种看法基本上代表了道教房中养生术的特点。
    道教房中术是一个较完整的体系。道教房中养生学主要包括房中养生、房中疗疾、优生优育三个方面。道教房中养生学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反对禁欲
    道教房中养生否定那种禁欲的做法,认为这不合乎自然之道。葛洪认为人不可阴阳不变,否则要产生疾患。《素女经》载素女回答黄帝“今欲长不交接,为之奈何”这一问题时说:“不可。天地有开阖,阴阳有施化。人法阴阳,随四时。今欲不交接,神气不宣布,阴阳闭隔,何以自补?”陶弘景《养性延年录》载彭祖语云:“凡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若孤独而思交接者,损人寿、生百病。鬼魅因之,共交失精,而一当百。”这种反对禁欲,从阴阳学说角度肯定男女性关系的合理性的观点,是道教房中养生学的基本前提。
    2)反对纵欲
    这是道教,也是中国传统房中养生术的基本原则。《黄庭经》云:“玄膺气管受精府,急固子精以自固。”又云:“长生要慎房中急,弃捐淫俗专子精。”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御女损益篇》云:“道以精为宝,施之则生人,留之则生身。生身则求度在仙位,生人则功遂而身退。功遂而身退,则陷欲以为剧,何况妄施而废弃?损不觉多,故疲劳而命堕。天地有阴阳,阴阳人所贵,但当慎无费。”值得注意的是,在道教养生学中,反对禁欲和主张宝精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性就表现在承认和肯定男女性关系的前提下,主张必须有所节制,反对无节制地纵欲。
    中国古代的养生家认为,合理有节的性生活可以保精养神,有益于健康;反之,若毫无节制地纵欲,则必伤身害体,折寿损命。这就叫:“房中之事,能杀人,能生人,故知能用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致死。”
    3)房中要“适时”
    《黄帝内经》指出,人体内有一种由“肾精”衍化而成的与人生殖机能密切相关的物质,叫“天癸”,它是随着人体的不断发育而日趋盈满的,人若“天癸”未满就早行“房事”,就会伤身害体。《上古天真论》认为:女子“二七”即14岁左右有了月经的周期变化;男子“二八”即16岁前后“天癸”成熟。而男子64岁、女子49岁以后,则“天癸”竭,渐渐丧失了性功能和生育机制。
    这种说法与现代科学对人类性生理的研究结果颇为契合。当然,“天癸”满盈,并不意味着就应该马上婚配,人们若想由“房中术”达到养生的目的,还必须讲究“以时婚配”。南齐时著名中医褚澄指出:“合男女必当其年。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阴阳之气完实而交合。”否则,过早地婚配交合,对男子而言就是破阳太早,此会伤精气。对女子来说就是破阴太早,会损伤血脉,从而影响到身体健康。
    在“房中养生术”看来,人们须到一定的年龄再婚配,才能达到性生活的和谐,并因性交时的分泌盈溢而相互受益,并享受到性快感,这就能够有益人的身心健康。《坚瓠七集》云:“女子十五至二十五,补阳和血,美颜色,悦精神,节而行之,能成地仙。二十五至三十五,我施彼爱,虽无裨亦无大损耗。四十已上,能致疾。若天癸既绝,如枯枝吸水,不异鬼交,杀身而已。男子精血,少如膏雨,壮如露零,枯嫩含滋,春芽吐润,老大如霜雪,使红颜萎黄凋谢耳。”
    《广嗣纪要协期篇》云:“男女未交合之时,……男有三至者,谓阳道(即阴茎)奋昂而振者,肝气至也;壮大而热者,心气至也;坚劲而久者,肾气至也。三至俱足,女心之所悦也。若萎而不举者,肝气未至也,肝气未至而强合则伤其筋,其精流滴而不射矣。壮而不热者,心气未至也,心气未至而强合则伤其血,其精清冷而不暖也。坚而不久者,肾气未至也,肾气未至而强合则伤其骨,其精不出,虽出亦少矣。此男子之所以求子,贵清心寡欲,以养肝、心、肾之气也。”这段描述把性心理、性生理和病理现象联系起来,具有极高的养生价值。《广嗣纪要》又写女子的性兴奋状态:“若夫女子有五至者,面上赤起,眉靥乍生,心气至也;眼光涎沥,斜视送情,肝气至也;低头不语,鼻中涕出,肺气至也;交颈相偎,其身自动,脾气至也;至户开张,琼液浑润,肾气至也。”房中养生术指出,人们须把握性欲的时机,使神和意感,既能由快乐达到身心健康,又可益寿延年。为此,《养生方》提出了所谓“十修”,即性生活要注意的十条准则:“一是房事既要养肾气,又应维护精气;二是夫妇有性交兴趣时才进行交合;三是性交要有节制;四是房事一定要避免过劳、过频;五是性交双方要掌握性兴奋的恰当时机;六是要互通情志,叙绸谬,申缱绻;七是男女交合时宜轻徐缓动;八是性交双方都应保持精力旺盛;九是夫妇应达到两精互养,齐求长生健乐;十是性交事后宜静息以养神全形。”
  
  
  
  道教养生方法(3)
  ------------
    4)讲究阴阳法度
    所谓“法度”,就是指合乎养生规范。《素女经》云:“黄帝问玄女曰:‘吾受素女阴阳之术,自有法矣。愿复命以悉道。’玄女曰:‘天地之间,动须阴阳。阳得阴而化,阴得阳而通。一阴一阳,相须而行。故男感坚强,女动辟张。二气交精,交液相通。男有八节,女有九宫。用之失度,男发痈疽,女害月经。百病生长,寿命消亡。能知其道,乐而且强,寿即增延,色如英华。’”所谓房中养生术,主要就是指这样一些旨在达到养生目的的“法度”。《素女经》又称之为阴阳交接之“道”:“素女曰:交接之道,固有形状。男以致气,女以除病。心意娱乐,气力益壮。不知道者,则浸以衰,欲知其道,在安心和志,精神统归,不寒不暑,不饱不饥,定身正意,性必舒迟。深内徐动,出入欲稀。以是为节,慎无敢违。女既喜欢,男则不衰。”
    5)宝精不泄的炼养术
    近代的道教房中养生与气功是密不可分的。在养生流派中,传统房中术重视“精”的炼养,而气功(行气)则一般较重“气”的炼养。
    内丹养生家们将“重精”视为气功的基本内容和步骤,养生家们认为:保精固精是气功产气的物质基础,“气由精生”。因而《黄庭经》主张炼气的同时“急固子精以自固”,“闭子精门可长活”,葛洪认为“不知阴阳之术,屡为劳损,则行气难得力也”。宋元时期的内丹术,以“炼精化气”为基本炼养方法,对于人的性生活独特的严格要求,养生家们直接将气功与房中术融为一体,使房事的过程也融入气功练功的过程,其目的是宝精不泄、阴阳调合而养生。
    活了134岁的医学家兼养生学家孙思邈认为:“凡人习交合之时,常以鼻多内(纳)气,口微吐气,自然益矣。”又说“凡欲施泻者,当闭口张目,闭气握固,两手左右上下,缩鼻取气。又缩下部及吸腹,十偃脊膂,急以左手中指掩抑屏翳穴,长吐气,并琢齿千遍,则精上补脑,使人长生,若精妄出,则损神气也。”他还引《仙经》之说,谓“男女俱仙之道,深内勿动,精思脐中赤色大如鸡子形,乃徐徐出入,情动乃退。一日一夕可数十为定,令人益寿。”在此之前,齐梁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也有同样记载。
    3.道教的日常起居摄养之道
    起居养生是道教养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道教的摄养之道范围很广,几乎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坐、卧、社交,从身体到精神等各个方面。其包含的内容可以分为避免伤害身体、摄养形神、生活保健、坚持炼养等几方面。
    1)避免各种伤生害身之事,是道教日常养生之道的基本原则。
    道教养生家们认为,人若想要健康长寿以至长生不死,要避免各种有可能伤身害生之事。葛洪所谓“不伤”,孙思邈强调“自慎”,都是在阐述这一养生原则。葛洪在《抱朴子极言》中引《仙经》云“养生以不伤为本”,并认为“此要言也”。孙思邈说:“故养生之士,不知自慎之方,未足与论养生之道也。故以自慎为首焉。”葛洪还列举了一系列伤生之事以警世人:“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悲哀憔悴,伤也;喜乐过差,伤也;汲汲所欲,伤也;寝息失时,伤也;挽弓引驽,伤也;沉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跳走喘乏,伤也;欢呼哭泣,伤也;阴阳之交,伤也。积伤至尽则早亡,早亡非道也。”在道教养生家眼中,这些都不是空乏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行为原则和实践准则。
    2)摄养形神是道教日常起居养生中的主要内容,亦即从身体到精神两个方面去积极养生。
    道教所流传的摄养形神方法很多,诸如导引、行气、按摩、养神、饮食、散步等皆是。道教养生学主张以静养神,以动养形,并且往往是以养神统御养形,以静为主,以动为辅。这种养生原则是受先秦道家无为尚静思想的影响。道教养神的方法很多,诸如静坐、行气、存神、诵经等等,最关键还是辟除声色名利等外界欲望的干扰,使魂神安静,精神恬淡。古代道教养生家们认为,如此便能促使形体安康。孙思邈说:“夫身为神气之窟宅,神气若存,身康力健;神气若散,身乃死焉。若欲存身,先安神气,即气为神母,神为气子。神气若俱,长生不死。若欲安神,须炼元气。气在身内,神安气海。气海充盈,心安神定。定若不散,身心凝静。静至定俱,身存年永。”至于养形之法,道教养生家一方面继承道家“抱神以静,形将自正”的思想,另一方面亦主张一定量的体力活动和运动。青牛道士封君达曾指出:“能从朝至暮,常有所为,使之不息,乃快。但觉极当息,息复为之。此与导引无异也。夫流水不腐,户枢不朽者,以其劳动数故也。”道教养生的日常运动包括行气导引、按摩、散步、登涉等。总体看来,都是相当科学合理的。
    3)生活卫生保健亦是道教日常养生的重要内容。
    《养性延命录》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又指出:“沐浴无常,不吉。夫妇同沐浴,不吉。新沐浴及醉饱远行归还大疲倦,并不可行房室之事,生病,切慎之。……凡大汗忽脱衣,不慎,多患偏风、半身不遂。新沐浴了,不得露头当风,不幸得大风刺骨;疾触寒来,勿临面火上,成癫起风眩。”对于睡觉:“凡人睡欲得屈膝侧卧,益人气力。凡卧欲得数转侧。……大春欲得瞑卧早起,夏秋欲得侵夜卧早起,冬欲得早卧晏起,皆有所益。虽云早起,莫在鸡鸣前,晏起莫在日出后。”类似的研究著述,在道教养生著作中占很大分量,反映了道教对古代日常养生的研究成果。
    4)坚持炼养就是坚待气功导引等术的积极锻炼。
    欲想炼气,进行导引按摩,以及养成良好的养生习惯,都需要长期坚持,方能奏效,因而,道教养生家们很强调长期坚持炼养的重要性。葛洪认为“勤能致寿”,指出:“仙之可学致,如黍稷之可播种得,甚炳然耳。然未有不耕而获嘉禾,未有不勤而获长生度世也。”
    道教日常养生之道的方法十分繁多,诸如叩齿、梳发等等,难以一一详述。然而道教养生学中关于日常起居养生保健的内容是十分合理的和科学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