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是“黄沙直上白去间”

 靜古齋 2011-03-28

应是“黄沙直上白去间”

高翔

近日偶读《乐府诗集》中的《凉州词》,发现与小学课本里的《凉州词》(选自《全唐诗》)第一句不同,《乐府诗集》中为“黄沙直上白云间”,同为王之涣的作品,为何会不同呢?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

《凉州词》唐代诗人王之涣到玉门关后写下的一首千古绝唱,“黄沙直上白云间,一句更能生动地写出了我国西北沙漠地区的自然景观。

玉门关外素有“风库“之称。那里不仅风大,而且持续时间长,加上地面多为松散的沙粒,缺乏植物覆盖,风起时沙尘直上云端,天昏地暗,伸手难见五指,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沙尘暴。如此的风沙,每年出现几十天,甚至上百天。像玉门关外的达板城,全年八级以上的大风有140天,大于十级的大风有40天,瞬间极大风可达40/秒。这样的大风能将直径23厘米的砾石吹积成道道小组浪状的石砾长堤,名曰“砾波”。(就在20072月?日?大风还将一列吹翻,造成2人死亡,多名旅客受伤。)诗人说的“黄沙直上白云间”,不是艺术的夸张,更非凭空臆造,而是对当地风沙的真实写照。《全唐诗》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流传甚广,且后人曾以大量的笔墨注释,说诗人立于玉门关下,“自近处眺望远方,只见黄河逐渐升高,一直高入云深处,意境无穷,具有雄伟的气势”,甚至还以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加以旁证。本人对此说法不敢苟同。首先,来到玉门关给人以深刻印象的绝非黄河,而是是黄沙,举目看去,茫茫黄沙一片橙黄,天地一色,视线朦胧,能见度极低,试问何以能远眺黄河?再者黄河自古未曾从玉门关一带流过,就最近黄河流经地----兰州,距玉门关也有1600里,诗人凭借肉眼,如何能见黄河?说是诗人的艺术夸张,未免有些牵强。所以,笔者认为,还是应以《乐府诗集》说的为准。

       通联:    灌南县第二实验小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