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古学方法

 昵称5521474 2011-03-30
考古学方法论
考古类型学(Archaeological Typology)
1.定义与内容
-考古类型学是通过对遗存形态的分类排比,研究遗存演化序列的学说。也称标型学,是研究遗存相对年代早晚和文化传承、交流的重要途径。
-遗迹、遗物、花纹的外部形态是渐变的,而且有一定的规律。
-不同遗迹、遗物和花纹的演变规律不同。如耐用品与非耐用品之别、普通品与珍贵品之别。
2.排序-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基本手段
-把类型学分析的对象按照可能的演变规则进行排队称为排序。类型学分析就是通过反复排序来寻找器物的演变规律。
-排序必须借助地层或者纪年的证据,以确定相对早晚
-用来排序的标本要有代表性
例:辽瓷鸡冠壶的排序 
-首先分出提梁和穿孔两个系列
-再看系列内部细节的变化 
-通过纪年证据检验排序结果  
3.考古类型学的型式分析
类、型、式三级分类
-例:平底碗与圜底碗在同一地层单位中出,同时使用,则可称A、B型,如果上层仍为此二类,但有变化,则分式,如A型Ⅰ式碗。
如何确定型式
-按照单位的叠压或打破关系,以最早的、单纯的单位内器物为准;以较晚的(上层)单位器物来校正。
考古学文化
一、什么是考古学文化
1.定义:指在一定时期、分布于一定地区,具有一定特征的考古学遗存的共同体。
-某几类遗物以相对固定的组合,经常发现于某类遗址中,这样的遗物和遗迹之间形成共存关系。这样的共存关系就构成了“考古学文化”。
-考古学文化表现出的遗存共同体,应属于某一特点的社会集团(如部落或部落联盟)。
-考古学文化的形成原因:自然环境、经济文化水平、文化传统、人文环境等。
2.命名:
-以最初发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遗址小地名命名(如仰韶文化、石家河文化)。
-以最富特征的遗迹、遗物命名(如巨石文化、彩陶文化)。
-以族属命名(如楚文化、夏文化)。
二、考古学文化的基本结构
1.考古学文化的层次 -时间上、空间上。
2.考古学文化的成份
    -工具与武器(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活用具(反映日常生活状态)。
    -艺术与装饰品(反映宗教与精神生活)。
    -聚落形态(反映社会组织形式)。
    -埋葬方式(葬俗、信仰等)。
三、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研究
1.含义:通过考古学文化性质的分析,研究各个考古学文化在时空上的关系,从而建立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和谱系,为研究史前文明的起源与进程服务。
2.中国史前文化的区域性(地图)
3.通过区系类型研究文明起源的实例:
-西来说-东西二元对立说-中原中心论-多元说
【苏秉琦】中国史前文化6大区系:①陕豫晋邻近地区;②山东及邻省一部分地区;③湖北和邻近地区;④长江下游地区;⑤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地区;⑥以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地区。
【严文明】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为三大经济文化区:粟作农业经济文化区,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
旧石器时代
一、什么是旧石器时代
  1.旧石器:
-使用燧石、石英岩等坚硬矿物打制的石器,原料一般来自河滩上的砾石。
-制作方法:制作台面-剥落石片-修整石片-石器
2.旧石器时代的特点:
-使用打制石器为工具的时代。晚期发现骨器和木器。
-是人类起源的时代,又是社会文化产生的时代。
-以采集、狩猎为主,属攫取性经济。
旧石器时代:
太古代-原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早期 中期 晚期
贰、旧石器时代早期
一、最早的人类和文化
1.西侯度文化
    1961~1962年,山西芮城西侯度,180万年。
32件石制品,是我国最早的一批石器。打制方法多样,类型明确。有烧骨、碎骨(敲骨吸髓)现象。共存动物有剑齿虎、披毛犀等,灭绝种100%
2.元谋人及其文化
-石器、动物化石与人类化石共存。元谋直立人2颗人牙。170万年。中国最早的人类化石。
-动物群和植物孢粉分析,气候呈森林-草原景观。
二、晚期直立人及其文化
1.蓝田人及其文化
陕西蓝田陈家窝和公王岭。
 —人类化石:距今98万年(公王岭)和53万年(陈家窝)或110-115和65万年。
 —石制品。
 —动物化石:南方动物群色彩。中更新世早期。
2.匼河文化:1960,山西芮城匼河村。
3.周口店和北京人:周口店“北京人第一地点”。距今71-23万年。北京直立人(Homo Erectus Pekingnesis)
  -1918年,安特生(J.G.Anderson);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人头盖骨。
  -收获
  -体质特征
三、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特征及其分区
1.两大文化成就:
   -制造石器(石片石器、单面刮削器为主,不同于欧非州以石刻石器、砍砸器为主的技术系统)。
   -用火和管理火。
2.三大文化区
- 第一文化区,属旷野型遗址。“大石片砍砸器-大三棱尖状器系统”。以西侯度和匼河文化为代表。
-第二文化区,洞穴遗址发达,也有旷野遗址。“船头状刮削器-雕刻器传统”。以周口店第一地点为代表。
-第三文化区,以洞穴遗址为主。分布于西南,如黔县观音洞遗址。石器个体大小悬殊,类型多但不固定,且多数有较细的加工。
叁、旧石器时代中期
一、从直立人向早期智人的过渡
1.金牛山人:-1984年。辽宁营口永安乡金牛山。洞穴遗址。头骨基本完整,特征较北京人进步,属直立人向早期智人的过渡类型。发现大量烧骨与碎骨,伴出肿骨鹿、梅花犀等化石。
2.大荔人:-1978-1980年发掘。陕西大荔甜水沟。一个完整的头盖骨。脑容量1120。命名为大荔智人(Homo Sapiens Daliensis)。伴出石器个体较小,主要是刮削器。
3.许家窑人:-1974-75年,山西阳高许家窑。分属11个个体的头骨碎片及牙齿。较北京人进步。伴出石器3万余件,石球数量最多,还出少量骨、角器。
二、早期智人
1.早期智人化石
-1.马坝人:1958年发现于 广东曲江马坝狮子山。残存一头骨。
-长阳人:1956年,贾兰坡发掘,湖北长阳龙洞。仅存一上颌骨和牙。
2.早期智人体质特征:
-比直立人脑壁厚、脑容量大,动脉分支负责,说明智力发展。
-我国早期智人颧骨突出、眉脊平直而非前突弧状,已显示出蒙古人种的基本特征,但作为人种尚未最后形成。
三、丁村文化
-1953年,贾兰坡主持发掘。山西襄汾县丁村。石器、动物化石与人头盖骨、3枚牙齿共存。以石器最具特色。
-石片石器为主,个体较大,大三棱尖状器为其特色,制作规整、类型明确。
-丁村文化的范围:晋中南、豫西、陕东一带。
肆、旧石器时代晚期
晚更新世、晚期智人阶段。世界三大人种基本形成,中国境内人骨化石均属蒙古人种。
一、晚期智人的特征
1.山顶洞人
-1930年,裴文中主持,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
-3个完整头骨等,至少代表8个个体。头骨形态不完全一致。
-山顶洞由上洞和下洞组成。上洞为住宿之地,下洞较集中可能是墓地。
2、柳江人
-1958年发现。广西柳江通天岩洞穴。
-1头骨、2股骨等。已具现代人特征,与现代华南人和东南亚人接近(面部短宽、眼眶低平、鼻部宽敞)
3、资阳人
-1951年发现。四川资阳黄鳝溪。一老年女性的头骨。基本接近现代人。
4、晚期智人基本特点与蒙古人种的形成
-晚期智人还有:河套人(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安图人(吉林安图县明月镇)、新泰人(山东新泰)、丽江人(云南丽江)、左镇人(台湾台南左镇)等。
-共同特征:脑容量增加,1300-1500ml;脑动脉分支接近现代人;颅骨变高、颅壁变薄、头骨最大宽度上移、吻部后缩、牙齿变小。称为“原始蒙古人种”。
二、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
1.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基本特征
石器工艺的进步,反映狩猎经济的发展。
工具多样化,骨角品大大发展起来。
多种装饰品出现,原始审美观念产生。
分布范围大为扩展,人类开发自然能力增强。
2.区域差异
—华北:遗址多,尤以山西最为密集 。石器有普遍小型化的趋势,还发现石器制作场。
—东北:较多,主要有辽宁海城小孤山、黑龙江哈尔滨阎家岗等处。总特征近乎华北,一般个体较小,以刮削器为主。
—华中:湖南湖北一带。
—东南发现甚少。有江苏东海大贤庄、台湾长滨等。
—西南:较多。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总体上加工粗糙,类型复杂而不固定,并无华北那样普遍变小的趋势。
—西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等地。
—西藏旧石器晚期的地点主要是那曲地区、阿里地区。
新石器时代考古
各阶段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与仰韶时代、龙山文化与龙山时代)
肆、仰韶文化和仰韶时代
一、仰韶文化
1.概况
(1)仰韶遗址:
-1921年安特生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首次发掘,并提出“仰韶文化”。撰写《中华远古之文化》(刊登在1923年《地质汇报》第5号第1册)。
-1951年,社科院考古所发掘。1961年,国保单位。1994年,国博与英美日共同发掘附近的班村。
-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度2~4米。
(2)范围与年代:
-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横跨黄河上中游各省。
-遗址数千,许多经过重点发掘,是研究最为充分的文化之一。
-5000BC-2600BC,跨越了新石器晚期(5000-3500BC)和铜石并用时代早期(3500-2600BC)两大阶段。
(3)典型遗址与类型
-50年代,将仰韶文化分为半坡类型(西安)和庙底沟类型(陕县)。
-随着典型遗址的增多,现主要有半坡、史家(渭南)、后岗(安阳)、庙底沟、王湾(洛阳)、大河村(郑州)、下王岗(淅川)、大司空村(安阳)等几种主要类型。
2.前期(新石器时代晚期):
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为代表。
-半坡类型以西安半坡遗址的早期遗存为代表,集中分布在渭水中下游地区。
-庙底沟类型因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而得名,分布在晋南豫西。
(1)生产工具与经济:
-大量使用骨、陶器生产工具。应是以农业为主、兼有采集、捕鱼的经济形态。
-发现家畜(猪、狗、鸡、黄牛);大量的粮食遗存(粟壳、白菜子等)。
(2)生活用具:
-以陶器为主。普遍有陶窑,红陶多,彩陶发达,以黑彩为主,少量红彩。
-半坡类型流行几何纹样和仿生动物纹样;庙底沟类型流行圆点、勾叶、三角和鸟纹;后岗类型则仅有简单的几何形红彩。有的陶器上有刻划符号。
-夹砂陶多为炊器,泥质陶多为饮食器。典型器物有瓶、罐、瓮、钵、盆等,尤以小口尖底瓶最具特色。
(3)聚落和房屋建筑:
-已发现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秦安大地湾几处较完整的环壕聚落。
-均有成组的房子,分大中小,门向中央,为向心式。已有规划,几级社会组织。
-房子一般方形或圆形半地穴式,有门道和灶坑。
-具有凝聚、向心,具有所谓氏族社会的特点。
(4)埋葬习俗:
-流行合葬,为多人二次葬,也有一次葬。较著名的墓地如华县元君庙、渭南史家、华阴横阵遗址。
-一般长方形竖穴土坑,仰身直肢。婴儿施行瓮棺葬。
-随葬品包括陶、石器,有实用器和装饰品。
-总体上贫富分化不明显。
3.后期(铜石并用早期)
铜石并用时代:使用红铜工具,但主要的工具仍然是石器,属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过渡期。又分半坡晚期类型和庙底沟二期类型两个时期。
(1)生产工具:陶工具少用,石器多且磨制精致,代表性工具有石铲、石斧、石镰,农业又有所发展。
(2)生活用具
-以陶器为主。陶窑开始封顶,红陶减少而灰、黑陶增加,彩陶减少。
-代表性器型:凿形足鼎、小口瓮、带咀罐、镂空豆等。
(3)墓葬:多单人葬,很少见随葬品。婴儿葬具非专用品而多实用器,且形式多样而不固定,扣合而成。
(3)聚落:
-房子较分散,不向心,出现分间房。每间房的功能不同,可能家族的独立性加强。
-方形地面式建筑增多。
-出现中心聚落(如秦安大地湾)和最早期的“城”(郑州西山)。大地湾遗址面积有上百万平方米,发现殿堂式建筑。
二、仰韶时期诸文化
与仰韶文化大体同时、地域上相近、文化特征上相似的诸考古学文化称作仰韶时期诸文化,它们代表的时代称作仰韶时代。
-红陶、彩陶盛行,发展到灰、黑陶盛行。
-聚落由凝聚式向分散式转化。
-公共墓地的规模由大变小;二次多人合葬向单人葬转化。
-农业发达,南稻北粟。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
1.大汶口文化
(1)发现与分布
-1959年发掘。因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遗址而得名。
-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泰山周围地区,及苏北一带,安徽和河南省一部分。古为东夷之地。
-已发现的遗址200来处,已发掘十多处,多为墓地。
-碳14年代:4300-2500年BC。此后发展为山东龙山文化。
(2)陶器
-以红陶为主,少量灰陶、黑陶和硬质白陶。
-彩陶善用对比强烈的白红色。三足器、圈足器发达。
-器物上多见刻划符号。
(3)墓葬
-多墓群,为公共墓地。等级分化逐渐出现。
-早期:随葬品的数量、质量差别不甚 悬殊。多人合葬墓为主。
-中、晚期:出现贫富差别。表明私有制在逐渐形成。 
-特殊习俗:拔牙(“凿齿”);枕部变形;口含石子。
2.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
(1)发现与分布
-大溪文化首次发现于四川巫山大溪,50-70年代3次。
-屈家岭文化首次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50年代发掘。
-均分布在长江中游,即湖北、三峡地区、湘北、豫西南。
-二者有先后承继关系,从新石器晚期延至铜石并用石器。
(2)陶器
-大溪文化多红陶、彩陶,以釜、圈足器、杯等为主,陶土夹稻壳(夹炭陶)。
-屈家岭文化多红陶,以双腹器、彩陶杯、彩陶纺轮最具特色;彩陶多流行内外通体彩绘。
(3)房屋与聚落
- 流行方形地面式房屋,多红烧土地面。
-出现大型聚落和城。已发现湖北天门石家河、湖南澧县城头山等数个大型城址。
(4)墓葬
-流行单人屈肢葬,有含鱼、枕象牙、扣碗等特殊葬俗。
-有拔牙习俗。可能受到大汶口文化的影响,应与东夷南迁形成苗蛮族有关。
3.马家浜-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
长江下游三个前后相继的文化,分别因浙江嘉兴马家浜、上海青浦崧泽、浙江余姚良渚遗址得名。
马家浜-崧泽文化属新石器晚期,良渚文化属铜石并用时期。
(1)马家浜-崧泽文化
-红陶渐少、灰陶渐多,陶土多夹炭,少量彩陶,多为彩绘陶,多几何形花纹。
-石器用切割、管钻法,制作精美。
-马家浜骨器发达,有镞、鱼叉,捕鱼、狩猎经济占主要地位;崧泽农业占绝对地位。
-马家浜墓葬以俯身为主。
(2)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陶器以黑为主,有精美的红色彩绘,有鼎、壶等器形。
-良渚文化的玉器最具特色,有玉钺、琮、璧、玉璜、玉冠形器、玉三叉形器等,很多为礼器。
-发现中心聚落和多处祭坛,如余杭县良渚遗址、余杭市瑶山祭坛遗址。
-各类型墓葬在墓地规模、墓葬形制、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上,均存在明显的等级分界。如反山墓地。
4.红山文化
-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后,分布于辽西、内蒙古东部和燕山南北地区。属新石器晚期至铜石并用早期文化。
-应以农业为主,但狩猎采集占相当地位。
-陶器基本属筒形罐“之”字纹文化系统,但又受仰韶文化影响而有细泥彩陶。
-玉器文化发达。
5.马家窑文化
-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分布于黄河上游的甘青宁地区。
-分四个类型(阶段):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石岭下、马家窑属于铜石并用时代早期,半山、马厂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晚期。
-彩陶发达,占陶器的一半以上。以仿生动物纹为主。
-出现铜器。
-流行洞式墓和窑洞式房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