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中满分消汤(丸):中满寒胀,脾肾虚寒,清浊不分,症见中

 闲品落花 2011-03-31
5.中满分消汤(丸) (李东垣) 中满寒胀。
  (《兰室秘藏》)
 【歌诀】
      中满分消汤朴乌   归萸麻夏荜升胡
      香姜草果参芪泽   连拍苓青益智需
      丸用芩连砂朴买   夏陈知泽草姜俱
      二苓参术姜黄合   丸热汤寒治各殊
 【组成】川乌 当归 麻黄 荜澄茄 柴胡生姜干
姜 人参 泽泻 黄连 青皮各二分(各 O.6g) 吴茱萸厚
朴 草果 黄芪 黄柏各五分(各1.5g升麻木香半夏
茯苓益智仁各三分(各O.9g)
 【用法】上21药水煎,食前热服。
 【功用】散寒利湿,消胀除满。
 【主治】脾肾虚寒,清浊不分。症见中满寒胀,大小便
不通,四肢厥逆,腹中寒,心下痞,食入反出,以及寒疝、
奔豚等证。
  【分析】脾(胃)肾虚寒,湿浊内郁为本方的主证。气
机阻滞、血行不畅及湿郁化热均为本方的兼证。故方中用辛
热之干姜温中散寒,以助脾运化水湿;吴茱萸味辛大热,入
肝脾肾经,散寒燥湿,温助脾肾之阳,二药共为君药。草豆
蔻(原书是草豆蔻,非草果)散寒燥湿,温中之呕;毕澄茄
既能暖脾胃而行滞气,又可温肾与膀胱;川乌散寒除湿;益
智仁温暖脾肾散寒;茯苓、泽泻渗利湿浊,使湿浊从小便而
去,俱为臣药。君臣相配,除湿散寒,暖脾胃温肾,利小便
作用尤强。青皮、陈皮、厚朴理气燥湿,消痞除满;人参、
黄芪补气健脾,以助脾运;升麻、柴胡升清气,清升则浊
降;麻黄开毛窍,使寒湿从汗而出;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
逆;当归和血;生姜温胃散寒,黄连、黄柏清热燥湿,以去
湿郁之热,共为佐药。诸药相配,使寒得散,虚得补,气得
顺,湿从上下分消,则中满寒胀自除。
  【附方】中满分消丸(《兰室秘藏》)炒黄连枳实半
夏各五钱(各15g)炒黄芩一两二钱(36g)砂仁干生姜白
茯苓各二钱(各6g) 厚朴—两(30g) 陈皮泽泻各二钱(各9g)
知母四钱(12g)炙甘草 猪苓 人参白术姜黄各一钱(各
3g)用法:共研细末,汤浸蒸饼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次
服100丸(6一9g)开水送下。功用:清热利湿,消胀除满。
主治:湿热内蕴而致中满热胀、二便不利及气胀、水胀
等。
  按:本方重用黄芩、黄连以清热泻火燥湿;猪茯、茯
苓、泽泻利湿清热,使湿热从小便而去;枳实、厚朴行气散
满除胀;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半夏燥湿化痰;干姜温脾助
运;知母清热泻火,且滋阴润燥;砂仁醒脾开胃,行气和
中;姜黄行气破血;人参、白术、甘草补脾益气,助脾健
运。诸药相配,标本兼顾。与前方比较,虽都治中满证,但
前者功偏散寒利湿,适用于中满寒胀之证。而后者功偏清热
利湿,对中满热胀更为适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