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甘露饮 胃中湿热。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 甘露两地与茵陈 芩枳枇杷石斛伦 甘草二冬平胃热 桂苓犀角可加均
【组成】生地 熟地 茵陈 黄芩 枳壳 枇杷叶 石 斛 炙甘草 天冬 麦冬各等分 【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阴降火,清热利湿。 【主治】胃中湿热上蒸,口臭喉疮,齿根宣露,及吐衄 齿龈出血等。 【方析】胃肾二经虚热为本方主证。湿热上蒸为兼证。 方中生地、熟地补益胃肾之阴为君。天冬、麦冬、甘草、石 斛滋阴清虚热为臣。佐以茵陈、黄芩清热去湿,平肝泄热; 枇杷叶、枳壳降上行之气火。本方加肉桂、茯苓、增强利尿 作用,导湿热从下而去,名“桂苓甘露饮”;加犀角凉心泻 肝,增强清热解毒作用(《普济本事方》)。 【附方】(1)河间桂苓甘露饮(《宣明论方》)滑石四 两(24g)石膏 寒水石 甘草各二两(各12g)白术 茯苓 泽泻各一两(各6g) 猪苓 肉桂各五钱(各3g),为末,每服五 钱(3g),姜汤或温汤蜜汤调下。 功用:清热镇逆,化气利水。 主治:中暑受湿,烦渴引饮,头痛,湿热便秘。 (2)子和桂苓甘露饮((儒门事亲))滑石石膏寒 水石白术茯苓泽泻人参干葛各-两(各15g)甘草 二两(30g)藿香五钱(7g) 木香一分(3g),为末,每服三钱 (3g)。 功用:清热降逆,化气利水。 主治:伏暑烦渴,脉虚水逆。 按:《局方》甘露饮用二地二冬四味润药培育阴液以治 阴虚失润;河间桂苓甘露饮用滑石、石膏、寒水石三味石药 清热镇逆以治火气燔蒸,并用茯苓、猪苓、泽泻等利水,肉 桂、白术化气,镇、清、通、化合而为方;子和桂苓甘露饮
去猪苓,减三石一半,加人参、干葛、藿香、木香,加强补 虚降逆以治伏暑脉虚水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