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游记:凌波不过横塘路

 苏迷 2011-04-01
1.
    中国的文字实在绝妙,经意或不经意间两三个字的拼凑,便组合出一串漂亮的地名。我喜欢追逐着这些美丽的名字到处游走,于是,在去年的秋天,我千里迢迢而去,找到了千灯,找到了锦溪,还有——横塘。
    在中国南方的水乡,“横塘”这个名字不过平常得很,恐怕没有一百,也有几十,但却让我醉心不已。中国历史上最美的横塘有两处,一处在金陵,一处在姑苏。而我所去的,正是苏州西南,盘门之外的横塘古镇。

    2.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作此诗的范成大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与陆游、杨万里、尤袤一起被后人称为南宋文坛的四大家。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正是宋金相峙的乱世,二十八岁中了进士,三十一岁开始任职,先后做过知州、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还作为南宋的使臣出使过金国。
    要知道宋孝宗派范成大那次出使的使命是什么?是决定废除南宋朝廷向金国皇帝跪拜受书这一耻辱性的礼仪!在蛮横的金国君臣面前,这个文弱的苏州人不畏强暴,据理力争,慷慨陈词,一度甚至差点被杀,但最终不辱使命,完节而归,为孱弱的南宋朝廷保住了仅有的一点尊严。
    后来在他五十二岁的时候,他坐到了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的位置。这是很难得的,在我的印象中,能够在文坛和政坛都达到很高位置的人是不多的,大抵就是唐朝的高适、南唐的冯延巳、北宋的范仲淹和王安石等区区几个人。然而,范成大的这个副宰相也并没有做多久便被撤了职,原因是和宋孝宗的政见相左。我不知道他们相左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因为毕竟孝宗皇帝是有宋一朝中少有的几位有魄力有作为的皇帝。大概只是性格不合吧,只是从此之后范成大的政坛之路便开始走了下坡。
    在最后十年里,心灰意冷的范成大拖病请辞,隐居在故乡苏州的石湖,号石湖居士,过起了参禅理佛田园隐逸的生活。每年都会有很多的朋友拎着美酒,带着诗作来看望他。范石湖本就是疏狂旷达之人,高唱着“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来迎接这些意气相投的朋友。一次次吟诗唱和,杯酒尽兴之后,他便亲自把这些朋友送到横塘的渡头,执手相别。
    就这样的十年,春去秋来,物是人非,只有横塘古镇上的石桥与朱塔依然未变。在这些所送客人的身影中,不乏陆放翁、辛稼轩、姜白石这些日后流传千古的大人物。都是性情中人,都过着郁郁不得志的落魄生活。到了渡头,轻叹一声,解开船绳,抱一抱拳,道一个珍重,水面上倒映出几张无奈的面容,船起时,波纹冲碎了苦笑,之后各奔天涯。
   
    3.
    横塘最美的一瞬发生在范成大出生前的二十年。
    那也是一个“细雨垂杨”的暮春时节,一位铅华褪尽的女子同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在横塘岸边蓦地相遇了……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这或许只是一场普普通通的邂逅罢了,甚至只是四目相对了一下,没有只言片语,便匆匆擦肩而过。九百年后,我们仍然同当年的词人一样,连这位姑娘姓甚名谁都不知晓,但这已并不重要,因为那一瞬已经深深刻在了词人的心间,刻在了横塘千年不息的流水之中。
    写这阕词的人叫贺铸,算起来他还是北宋皇族的后裔,是当年宋太祖贺皇后的族孙。有如此显赫的身份,又有这样不一般的才华,按说他的前程应该是一马平川,不可限量的。然而贺铸这个人,为人刚直,不附权贵,当时的人们都评他身上有一股侠气,不会察言观色,不会钻营取巧,甚至连官场上最基本的“忍气吞声”都做不到,如此这般,只有处处碰壁,事事排挤的份,做了几十年的小官,最后退隐苏州,史料上记载他是“贫穷以终”。
    据说贺铸人长得实在不太好看,身高马大,面色青黑,眉毛眼睛鼻子嘴唇似乎也搭配得不太合适,完全颠覆了中国传统文弱书生的形象,所以世人给了他一个浑名,叫做“贺鬼头”。但是谁又能想到如此的一个“粗”人竟然有这样缜密的心思,写出这样委婉的词句?大概只能用文人生性多情来解释罢。若干年后,不依然有诗人撑着一支油纸伞徘徊在江南雨巷中,渴望逢着那丁香一般的姑娘么?
    贺铸多情却不滥情。写这首词的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他的结发妻子赵氏夫人去世也已经多年了,但他每每想到,仍然泪洒衣襟。两个人少年夫妻,那赵氏夫人本也是宗室家族的千金小姐,但甘愿与夫君贫贱相守。贺铸一生不曾富贵,过着寒苦的生活,而妻子一直无怨无悔。每每衣服破了,没有余钱购买新衣,赵氏夫人便亲自在灯下一针一线的缝补,就这样患难与共了二十余年,直到她在苏州去世。多年以后,贺铸归隐苏州,故地重游,在妻子坟前长叹一声“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往事目目,泪下潸然。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我一直认为贺铸之所以选择退隐苏州,是因为他的妻子死在这里,他要一生相守。那一次横塘的美丽邂逅多半是他脑海里的一次时光倒流,从那位不曾相识的女子身上仿佛看到了妻子年轻时的影子。或许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但在那年如缕如烟的黄梅雨中,我确确实实读到了贺铸那一颗炽热的心。

    4.
    离横塘不远,还有一处孤寂的庭院,那里有唐伯虎的墓。
    中国人都喜欢唐伯虎,虽然他看上去有些狂妄,有些不羁,似乎颠覆了中国传统文人的作派,但他自封“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名号,几百年来,却从没有一个人试图去否定他。尽管他参加了科考,却因莫须有的“舞弊案”失去了乡试第一的功名(古代科举称乡试第一为解元),但苏州人不管这些,依然甜甜地叫他“唐解元”,还为他编出许多传奇的故事。
    先是冯梦龙在他的《警世通言》中收入了《唐解元一笑姻缘》,后来人们也许觉得“一笑”还不足以体现这位江南第一才子的风流,于是“一笑”变成了“三笑”,“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从此在大江南北传播开去。流传了四百年的故事让人拍案叫绝,但他的真实性也着实让人怀疑。秋香虽然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不过她并非什么无锡华府的丫鬟,而是与唐寅同拜沈周为师学画的师姐,而且她整整比唐伯虎大了二十四岁,这一段忘年的姐弟恋恐怕也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的乱点鸳鸯谱罢了。
    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又是什么样子呢?如果我用“悲情”二字来形容,又不知有多少人能够相信呢?
    唐伯虎也曾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父亲在苏州城内开一个小酒馆,也算是一个小康之家。妻子徐氏温存体贴,夫妻恩爱,下面还有弟弟妹妹一家和睦。然而在他二十五岁的那一年,父亲突然中风而亡,母亲因为悲伤过度也与世长辞,妻子生子时落下了产病,不久也离开了人世,而刚出生的儿子仅仅在人间流连了三天,便追随着母亲而去,而几乎同时,还传来了唐伯虎最疼爱的妹妹在夫家病故的消息……
    这一切似乎有些太戏剧化了,然而却实实在在地落在了唐伯虎的身上。一年之内,五位至亲相继离开,谁又能想像出唐寅在当时是怎样的感受?后来,在亲友们的安抚下,他用了两年的时间重新振作,续弦娶了一个乡绅的女儿何氏,并且开始发奋苦读,准备考取功名,出人头地,来告慰这些亲人的在天之灵。
    出众的天赋外加上这两年拼了命的苦读,唐寅轻松地考取了乡试第一。才高必然遭妒,自古从来如此。就在他志得意满地进京考取进士时,遭人诬陷,就是刚才提到的那场所谓的“舞弊案”。唐伯虎被稀里糊涂地打进了监牢,再出来的时候,他已经三十一岁了。功名没有了,落魄地回到家乡,等待他的是妻子弃他改嫁而去,是弟媳要求分家和他划清关系。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在欲哭无泪中,唐伯虎读懂了这世间的世态炎凉。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这是唐伯虎的《把酒对月歌》,我一直认为唐寅便是明朝的李白!两个人有太多的相似。李白仗剑游侠,唐伯虎在三十一的时候也开始了他的七省壮游,两个人都是喜诗爱酒,放荡不羁,视金银为粪土的人,甚至两个人在仕途上的波折都是惊人的一样。分别被当时的永王和宁王看中了他们的名声,招来做了幕僚,但同时,这两个藩王久已有了谋反之心。只是看来唐伯虎要比李白更聪明一些,及时地察觉到了隐情,于是装疯卖傻跑路回了苏州,不至于最后像诗仙那般一纸判书流放夜郎。
    回到苏州之后,他便一头扎进了那片桃园,再也不肯出来。“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没有银子了,便懒洋洋“闲来写幅青山卖”,而且还要自己挑买主,“不使人间造孽钱!”如此这般,年复一年,又怎么能不“笔砚生涯苦食艰”呢?终于在五十四岁的这一年上贫寒而终。世间从此少了一个唐伯虎,却多出来那些一丛一丛永远开不败的艳丽桃花。

    5.
    我走过横塘,久久地站在唐伯虎的墓前。
    墓碑的前面静悄悄放着一束鲜花,大概是之前的游人所致。这让我想起了明末书商毛晋的那句话“千载下读伯虎之文者皆其友,何必时与并乎?”是啊,读了你的诗文便就是你的朋友了,又何必与你生在同时呢!
    夕阳西下,我要走了。老朋友,不知道何年何月再回来探望你吧。
   
走出唐寅园的大门,蓦然回首,范成大的垂杨,贺方回的梅雨,唐伯虎的桃花,一时间都倒映在这横塘的流水之中,不由叹息一声“人生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这是三百年前满清公子纳兰容若的一句词,也是一位落寞的文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