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如何进行血气分析

 杉儿de泡 2011-04-05

教你如何进行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是很多内科入门者都想学的东西,但往往不得要领,相信许多人都把教材相关内容处看过多遍,实际用起来还是头晕眼花,(个人认为,几个版本的诊断学教材上那段课文都写的不太好,重点不明确,各个指标的分类、彼此相似和区别等关系不明,绕来绕去,不知所云,等自己通过其他思考途径搞懂后再回头看有点误入歧途的感觉 ),我开始就这样,后来顿悟后总结了一下几点:
 
1.抓住主要的酸碱两大派指标,一定先搞清哪些是最根本的值,那些是派生的值
2.抓住基本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力量对比
3.PH值是氧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一番变化较量(气),造成机体(血)酸碱“两大派”变化,暂时达到某种平衡局面的一种总的数值体现
4.分清基本的呼吸性(始发)因素和代谢性(始发)因素                                                   点击进入>>
 
1、酸碱度(pH)
  参考值7.35~7.45。<7.35为酸血症,>7.45属碱血症。但pH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
  
2、二氧化碳分压(PCO2)
  参考值4.65~5.98kPa(35~45mmHg)乘0.03即为H2CO3含量。超出或低于参考值称高、低碳酸血症。>50mmHg有抑制呼吸中枢危险。是判断各型酸碱中毒主要指标。
  
3、二氧化碳总量(TCO2)
  参考值24~32mmHg,代表血中CO2和HCO3之和,在体内受呼吸和代谢二方面影响。代谢性酸中毒时明显下降,碱中毒时明显上升。                                                                                          点击进入>>
 
对动脉血气结果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多种疾病的快速识别和处理,然而,许多医生面对这些结果常感到困惑。因此,本文提供一个简单易记的三步血气分析法,使临床医生能快速地评估和处理病人。
 
        第一步:病人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
        第二步:酸/碱中毒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
        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酸/碱中毒,是单纯呼吸因素,还是存在代谢成份?具体方法如下:
 
也有的人把分析步骤分解为六步,看看跟三步法有什么异同,具体运用时,孰优孰劣?
 
[第一步]根据 Henderseon-Hasselbach公式评估血气数值的内在一致性
[H+]=24x(PaCO2)/[HCO3- ]
◇如果 pH 和 [ H+ ] 数值不一致,该血气结果可能是错误的
 
pH 7 7.1 7.1 7.2 7.2 7.25 7.3 7.35 7.4 7.45 7.5 7.55 7.6 7.65
估测[H+](mmol/L) 100 89 79 71 63 56 50 45 40 35 32 28 25 22

[ 第二步 ] 是否存在碱血症或酸血症?
pH < 7.35     酸血症
pH > 7.45     碱血症
◇通常这就是 原发异常
◇记住:即使pH值在正常范围(7.35-7.45 ),也可能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
◇你需要核对PaCO2,HCO3-  ,和阴离子间隙                                                        点击进入>>
 
 
    血气分析对于急诊的处理十分重要,同时血气分析比较复杂,需要深入掌握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综合各种指标变化诊断病情。通过此课件的学习,学员可以深入了解血气分析的概念,各项分析指标的变化机制、临床意义以及初步临床应用。
    急诊时应注意几个概念:①不是治病救人,而是救人治病。②不能进行病情诊断,而是判断病情的严重情况。③不应完全的相信或依赖检查,而是要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对病情进行分析。④抢救关键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维持病人的循环,进行循环支持;第二,维持呼吸,进行组织供氧。                                              点击进入>>

 
 
      血气分析指标很多,不能单独应用于临床,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分析。该课件讲述了酸碱平衡紊乱的评价原则,处理原则。并通过完整病例的分析,阐明血气分析在临床工作的应用和临床意义。
      拿到血气分析结果结果后不能马上做判断。首先应了解患者临床详细资料,血气分析结果不能在不结合临床的情况下来进行解释。没有疾病状态诊断也无法全面解释。血气分析结果的评价必须以患者具体的临床情况为基础,结合有关酸碱平衡的病理生理学理论进行分析。
      气的结果是病人错综复杂的病情变化的时间点的结果。这结果能持续多长时间,经过治疗以后有没有发生变化,需要给当前结果一个什么样的结论,这都是临床医生需要考虑和遵循的最基本原则。               点击进入>>
 
血气分析的一些基础知识
  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不断地从环境中摄入营养物、水、无机盐和氧气,同时又不断地排出废物、呼出二氧化碳。机体需要氧气,用于体内的氧化过程,并主要用于能量代谢。追索到上亿年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地适应了有氧的环境,高等生物在有氧环境下,才能让其体内代谢物释放出大量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有无氧或少氧状态下,能量释放不完全,O2被机体利用的过程中,产生了CO2并排出体外,这种消耗O2产生CO2的过程中,均有赖于机体的气体交换系统,血液在气体交换中起有重要的作用。
  一般而言,血气是指血液中所含的O2和CO2气体。血气分析是评价病人呼吸、氧化及酸碱平衡状态的必要指标。它包括血液的pH、PO2、PCO2的测定值,还包括经计算求得如TCO2、AB、BE、SatO2、ContO2等参数。血气分析的有关数据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点击进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