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酸碱平衡的维持 人血处于恒定的弱碱性状态,主要取决于结合和游离状态CO2的比例,一般维持在20/1,pH可为7.4 。 缓冲系统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包括血液缓冲系统作用及肺、肾、组织细胞的调节。 1. 血液缓冲体系及其作用 血液缓冲系统的缓冲作用是最快最直接的调节。 缓冲对:H2CO3/HCO3-、Na2HPO4/NaH2PO4、Hb/HbO2 。 血液缓冲作用只是初步作用,进一步的调节要靠肺和肾。 2. 肺的调节 延髓的呼吸中枢受PaCO2、pH的影响,调节呼吸的深度和速度以保持PCO2正常,故挥发酸的调节主要靠肺通气量来调节。 3. 肾的调节 调节非挥发酸排泄以保持pH正常。 排H+保HCO3- ,Na2HPO4转变为NaH2PO4排H+,通过肾脏分泌,与H+结合成NH4+排出。 肾的调节速度较慢。 4. 组织细胞的调节 细胞的缓冲作用通过离子交换进行的,如H+-Na+、H+-K+、Na+-K+、Cl--HCO2-等。 二、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指标:pH 【参考值】7.35~7.45 临床意义 1、pH值<7.35提示酸中毒,pH值>7.45提示碱中毒,可由代谢性和呼吸性疾病 引起。 2、pH值正常并不能排除酸碱失衡。 血气分析指标:PaO2 【参考值】60~90mmHg (7.98~11.97kPa) 临床意义 1、PaO2为溶解在血中的氧所产生的压力。常反映肺的换气功能。氧分压降低见于各种肺部疾病,如肺炎、MAS、肺透明膜病等。 2、PaO2<50mmHg为呼吸衰竭,严重影响生理及代谢功能;PaO2<30mmHg将危及生命。 血气分析指标:SaO2 【参考值】85%~95% 临床意义 1、SaO2反应Hb结合氧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氧分压,故间接反应PaO2的大小。 2、SaO2<85%表示呼吸衰竭,SaO2<80%(相当于PaO2<50mmHg)表示严重缺氧。 血气分析指标:PaCO2 【参考值】30~35mmHg (3.99~4.66kPa) 临床意义 1、反应体内酸碱平衡的呼吸因素。常反映肺的通气功能。 2、PaCO2增高,常见于MAS、肺透明膜病等,肺通气量减少,常造成呼吸性酸中毒。>50mmHg为呼吸衰竭,70~80mmHg引起肺性脑病。 3、PaCO2降低常见于机械通气过度,代谢性酸中毒所致通气过度产生的呼吸性碱中毒。 血气分析指标:BE 【参考值】+3~-7mmol/L 临床意义 1、BE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37℃,PaCO2为40mmHg,SaO2 100%条件下,将血液调整至Ph值7.4,即达到正常缓冲水平所需的酸或碱量,它表示血液碱储备增加或减少的情况。 2、BE为正值加大,称碱超,表示代谢性碱中毒,BE为负值加大,称碱缺,表示代谢性酸中毒。 血气分析指标:AB、SB 【参考值】21~26mmol/L;正常时,一般AB=SB,最多相差±1mmol/L 。 临床意义 1、实际碳酸氢盐,在实际的PaO2和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2CO3浓度,受呼吸及代谢两方面影响。 2、标准碳酸氢盐,在38℃,PaCO2为40mmHg,SaO2 100%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2CO3浓度,完全排除呼吸因素(不受呼吸因素影响),为反应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血气分析指标:CO2CP 【参考值】18~27mmol/L(40~62vol%) 临床意义 1、CO2CP是温度25℃,PaCO2为40mmHg, 100ml血浆中以H+形式存在的CO2量。 2、CO2CP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CO2CP升高,见于代谢性碱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的代偿。 血气分析指标: AG 1、AG:除Cl-和HCO3-外,用来平衡阳离子的阴离子(包括有机酸),AG=Na+ -(Cl-+ HCO3-),正常值为8~16mmol/L 。 2、临床分为高AG酸中毒和正常AG酸中毒。 3、高AG酸中毒:见于乳酸性中毒、休克、低氧血症和有机酸血症等。 4、正常AG酸中毒:见于胃肠道丢失HCO3-等。 5、计算AG值对鉴别不同类型的代谢性酸中毒,分析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中是否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了解呼吸性酸中毒是否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识别三重酸碱失衡等均有很大帮助。不少为重患者血Ph和HCO3- “正常”,但AG却明显增高,此时AG是诊断代谢性酸中毒的唯一依据。 6、治疗:正常AG酸中毒类用Na HCO3-疗效显著;高AG酸中毒类予改善微循环、给氧、保证呼吸道通畅或有机酸血症特异性干预。 血气分析其他指标: 1、BB:正常值46~52mmol/L,如HCO3-含量正常而BB含量低时需补充蛋白质和全血。 2、T CO2: 正常值23~27mmol/L,CO3-和HCO3-的总和。 3、BE:儿童±3mmol/L,新生儿为+3~-7mmol/L。 新生儿血气特点: 几乎所有的早产儿都有代谢性酸中毒,不仅多见于生后几天内,有些生后1~3 周的早产儿亦见表现为代酸(晚发性代酸),可持续数周。 新生儿存在呼吸性衰竭和低氧血症时,可出现呼吸性+代谢性(混合性)酸碱紊乱,常提示病情危重。 代碱合并呼酸在新生儿期常见,注意与代偿性呼酸鉴别(主要为Ph)。 三、血气结果判读 基本的酸碱失衡类型有四种:呼酸、代酸、呼碱、代碱。 当原发性代谢性或呼吸性酸碱失衡后,机体必然通过体内的调节使另一因素发生继发性改变,来代偿或部分代偿原发性酸碱失衡。 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抓住pH、PaCO2、HCO3-、BE这4项主要指标进行分析。 PaCO2作为判断呼吸性酸碱失衡的指标;而HCO3-及BE为代谢性酸碱失衡的指标。 结合临床资料,按疾病的一般规律判定原发性酸碱失衡的类型,有无混合型酸碱失衡的存在。原发性失衡决定了pH是偏酸还是偏碱。按照HCO3-/ PaCO2参数改变一致性原则,如果PaCO2和HCO3-呈相反变化,必有混合型酸碱失衡存在;如有PaCO2和HCO3-明显异常但pH正常,Y应考虑有混合型酸碱失衡存在。 HCO3-/ PaCO2参数改变一致时,应当计算酸碱失衡的代偿预计值,在公式代偿的允许范围内判断为单纯性酸碱失衡,否则,可能为混合型酸碱失衡。 如代碱时,PaCO2代偿性升高,但很少>55mmHg,如果>60mmHg,肯定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结合血电解质并测算AG,并应排除假性AG的升高,判断有无三重酸碱失衡,现认为可分为两型。①呼吸性酸中毒型: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②呼吸性碱中毒型: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
|
来自: 昵称7093470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