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黑眼圈”说再见

 daxiami001 2011-04-12

黑眼圈说再见

工作很忙,老是熬夜,眼睛乾涩,黑眼圈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最开始只有睡不好才出砚,后来发展到每天都会有。

这是肝肾阴虚。《素问》说:肝开窍于目。肝是藏血的,肝血充足,眼睛得到充分滋养,才能正常工作,也就是说,眼睛明亮全赖肝血滋养。用眼多了,肝血损耗自然多了,尤其是晚上,正是补阴血的时候,该补不补,反而变本加厉地过度使用,久而久之,肝血虚了。肝肾同源,从五行上是母子关系,肝血虚会连累肾,最后变成肝肾阴虚。

虽然大家都说是黑眼圈,仔细看看,其实是有些发青的黑。五色里青对应肝,黑对应肾,所以偏重青色的要着重补肝,偏重黑色的要着重补肾。

补肝血要用肝俞膈俞。肝俞和膈俞都是膀胱经上的穴位。膈俞又叫血会,是调阴血的要穴。这个穴位的找法很简单,先找肩胛骨,也就是平常说的翅膀骨,它的内下角跟第七胸椎在一条水平在线,这条线的中点就是膈俞穴。肝俞是肝的背俞穴,也就是肝在后背的反应点,跟现在比较火的耳穴足疗的反射区类似。背俞的作用偏补,相当于咱们身体里自带的燕窝、海参。肝俞在膈俞下面两个锥体,大约5公分。

这两个穴位都在后背,自己按揉有些费劲,可以在工作间隙朋友、同事之间相互按揉,按揉5分钟;也可以用类似擀面杖、棒球棒之类的东西,在后背上下滚动,这种方法可以刺激到所有背俞穴。如果能在后背拔罐、走罐或者艾灸,效果更好。

滋肾阴要用太溪。手指从内踝最高的地方向后捋,跟腱前的凹陷就是太溪穴。用手指按揉太溪穴,要有酸胀和窜向脚底的麻麻的感觉。

除了上面说的,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穴---三阴交。它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能同时调理肝脾肾。《红楼梦》里说,女子是水做的。这话不假,女子就要补,也就是中医里的阴。所以三阴交又叫女三里。它在内踝尖上三寸,也就是从内脚踝最高的地方起,向上量四指,在小腿内侧骨后缘的凹陷处。这儿比其它地方敏感,按下去有胀疼的感觉。

操作方法:每天刺激两侧肝俞、膈俞各35分钟,先重点点揉膈俞,然后沿著膀胱经向下按,到肝俞处再重点点揉。拔罐或者艾灸,然后手指点揉太溪穴35分钟。具体哪个长哪个短,要根据肾虚、肝虚的轻重。睡前按两侧三阴交穴3分钟即可。

最好以上操作都在睡觉前做,一气呵成,效果更佳。

饮食建议:多吃核桃仁、黑芝麻、黑豆、黑木耳等补肾之物,适当吃动物的肝脏或者血。多喝豆浆、牛奶,少喝浓茶、咖啡。

另外,还要保证充分的睡眠,给休养生息的时间;注意用眼,长时间看书或者看计算机要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