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教育辞典(2):“教育的非系统性”

 一笑看天下 2011-04-12
我的教育辞典(2):“教育的非系统性”

作者:郭元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66    更新时间:2006-7-20

 

    20世纪70、80年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和使用,教育界也言必称系统,教育的系统性得到普遍认可,但忽视了对“教育的非系统性”的理解和把握。在我的处女作《论教育的非系统性》(原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第2期)中,我提出了“教育的非系统性”的概念,论及了教育非系统性存在的缘由及其特征。

    教育活动是一个系统,具有整体性、稳定性、规则性、有序性、合理智性、线性、预成性、科学性等基本的系统性特征。但教育活动还具有与系统性相对应的另一面,那就是非系统性。教育的非系统性,即教育活动的过程性、变化性、不规则性、无序性、非理智性、曲折性、生成性、情感性等特征。如果只强调教育活动的系统性及其特征,而忽视教育的非系统性,则往往会忽视教育活动的动态变化、复杂无序,往往会无视教育活动的过程性。

    强调教育活动的系统性,是对正规教育(formal education)的重视与肯定,而强调教育活动的非系统性,则是对非正规教育(informal education)的重视与肯定。教育活动的非系统性与教育活动中的经验意义、生活要素、动态生成、情感因素、复杂的人际关系等问题直接相关。关于教育的非系统性,17年前我已经作过论述在此不再重复,我想在此补充两个与此有关的命题:

    1.教育过程是“单行道”,是不可逆的、不可重演的过程。现在有许多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是经过反复演练的结果,一遍又一遍地重演“过去的故事”,我分明看得出学生在这种课堂中的无奈、无趣和无味的感受。教育活动的过程一旦逝去,便不可重复,这也许是教育过程的非系统性。用系统的观点重演非系统性的东西,其局限可想而知了。

    2.教育中的知识、命运与幸福是交织于一体的。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关于知识教学的争论还在继续。我觉得仅仅关注知识教学的观点,也许仅仅是看到了教育活动的系统性的一种表现。其实,教育过程的知识问题不仅仅是个真理问题,更是与学生的命运和幸福相关联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