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吃什麼水果最養生?別只知道西瓜啦 7月正當夏,天氣炎熱,很多人都會食欲下降。這個時候,再多山珍海味,也比不上香甜多汁的水果來得有吸引力。俗話說:水果吃當季。7月養生水果大盤點↓↓別年年都只買西瓜啦,趕緊多嘗嘗吧! ![]() 夏季养生宜以热除热 面对骄阳似火的暑天,很多人都喜欢躲在空调房间里,偶尔出去一趟,回来也喜欢冲个冷水澡,让身体迅速凉爽下来。事实上,这种做法不可取。专家认为,在高温季节运动或劳动后头部易出汗,这时血管扩张,如果用冷水冲洗,有可能引起颅内血管功能异常,发作时会有头晕、眼发黑、呕吐的现象,严重可能会引发颅内大出血。夏天气温接近人体的温度,人体散热方式以汗蒸发为主,用热来除热才是比较好的养生方法。 夏季气温高,不少人觉得喝冷饮才解渴爽口,但是中华传统中医学认为,热茶才是最佳的解暑饮料。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营养科主任杜慧真告诉记者,溶在热茶中的咖啡碱、可可碱、茶碱和芳香物质,可兴奋大脑神经,有利于对体温中枢进行调控,并能强心利尿,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肾脏血流量,加快代谢,使体内多余热量随尿液排出体外。喝热茶可促进血液流向体表,汗孔洞开,汗腺舒张,促进汗液排出,散发热量。有人测定,喝热茶9分钟后可使皮肤温度降低1℃~2℃,降温可维持15分钟以上。患有肥胖症、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人,在三伏炎夏易发生中暑,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酯多糖等成分,具有保护心血管健康,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的作用,并能保护造血功能,升高白细胞,增强抗病能力,因而饮茶对强身防中暑极有裨益。 夏天不少人喜欢把脚直接放在水龙头下冲一冲,觉得凉爽、舒服又方便。更有人认为冷水洗脚还能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功能,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俗话说:“寒从脚底起。”因为人的脚部是血管分支的末梢部位,容易发生末梢血循环障碍,加上脚底缺少皮脂腺,因而对寒冷也就非常敏感。有人做过实验,若将双脚放在4℃的冷水中,可反射性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三分钟后就会出现流清涕和打喷嚏等症状。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要注意别让脚受凉,脚部保暖对预防感冒、流感、鼻炎、哮喘、心绞痛等诸病皆有良好功效。对于年老体弱者及小孩更应如此。每日晚睡前用热水洗脚,洗脚水温度高于体温,水量以齐踝关节为佳。如果坚持每天用温水洗脚,还可以起到调整气血、消除疲劳、增进食欲、舒筋活血的功效,对失眠、神经衰弱、关节酸痛、消化不良、腰痛、胃痛及冻疮等全身或局部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民谚中“热水泡脚,胜吃补药”亦是这个道理。 另外,暑天最好选择洗热水澡。西安交大二附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庆生说:人浸泡在温水里,毛孔会很快张开,体内的热量就能释放出来,通过反复的浸泡,可以完全消除身体的闷热,治标治本。相反,如果人直接泡在凉水里,毛孔受到刺激会马上闭合,尽管皮肤会感到凉爽,但体内的热无法完全排出,过一会儿依然会感觉很热,达不到真正降温的目的。这也是为什么夏天洗热水澡比洗凉水澡更能解暑的原因。专家还建议加强耐热锻炼,耐热锻炼能提高体温调节功能,使热适应能力增强,不但可增强体质,还可有效防止中暑和其他热证发生。 出汗是人体散热的方式。所以夏季不能一味贪凉。以热制热,出出汗才是凉爽的好方法。人的身体分布着300万左右的汗腺。汗液的排出,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同时也排出部分代谢废物。如今,空调的高度发展及其应用日益普及,长期处于温度稳定环境中的人群,汗腺几乎被闲置起来,即使到了该出汗的季节——— —— 夏季也不经常出汗,这对于健康是有害而无利的。按照我国古代名医张子和的学术见解:内毒外排,祛邪安正,疾病自愈。汗腺不畅就丧失了一条重要排毒管道,也就失去一道免疫防病的重要防线。从顺应四季节律和生命规律出发,该出汗时就出汗。济南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崔文成说,现在都市人群白天晚上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虽然享受到清凉却导致阳气发散受阻,阴阳失衡最终导致免疫力下降。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应该经常喝点姜汤,可有效防治空调病,而喝姜汤最好在早上服用。 摇扇电扇空调与空调病 ■环境的改变虽未入伏(今年是7月14日初伏),但全国各地已步入炎炎盛夏,此时,外面骄阳似火,而办公室、家里却冷如冰霜,如此大的温差,极易导致人生病,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空调病。那么,为什么现代人这么不扛热呢?过度使用空调和过食冷饮,为什么会导致空调病呢?今天我们分析一下。 ![]() 夏季当心空调病 记得我小时候,到了夏天,家里也没有冰箱,父母就给整个西瓜放到凉水里拔,然后,到了晚上就做一大锅的绿豆粥,再拌点凉菜,吃着很清爽可口。晚上,沏一大壶茶,大家在院子里坐在一起,摇着个扇子聊天。睡觉时,铺个席子摇着扇子就入睡了......这样不知不觉,一夏天也就过了。 慢慢的,到了80年代初,吃饭的时候,能整点冰镇啤酒才给力,因此,我和哥哥常常会抱着个暖瓶去小铺里打散装啤酒,虽然散啤味道很淡,但回想起老爸喝到啤酒时的美样,至今还沥沥在目。 再后来,家里有了冰箱,夏天就不是冷水泡西瓜了,也不再是散装啤酒了,而是各种冷饮、瓶啤、西瓜也是冰的。同时各种电扇也粉墨登场,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华生电扇,放在北京西单商场的橱窗里,一直开着,以此来证明其品质无敌,现在,这个牌子还在吗? 如今,扇子早已绝迹,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某人拿着个扇子不停地扇,你肯定觉得他很另类,同时,电扇也不常见了,只有家里才见到,但凡写字楼里,都是空调。 办公室是空调,车里是空调,家里是空调,似乎到了夏天,人们离不开空调就不能活。大碗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饮料。就这样,现代人一个个的都弱不禁风,动不动就感冒,这是为什么呢? ■何谓空调病是因为现在的环境比过去热了吗?全球工业化的结果,似乎地球在一天天变暖,这也印证了人们度夏的方式变化。但是,这几年调理客户时我发现,很多人不会出汗。究其原因,大量进食垃圾食品,导致人们的经络全被堵住了,从而人体内的热量无法通过汗毛孔正常排出,只能外靠降环境温度,内靠进食大量冷饮来降温。孰不知,危害由此造成。 有一个现象,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在夏天游泳之前,为什么一定要先在身上撩点水,然后再下水游泳?对,这是通过给你四肢撩点水,让你身上的汗毛孔先行关闭,以避免猛然入泳池后,大量的寒湿进入体内。 还有一个现象,如果我们穿的少,突遇冷风,我们会起鸡皮疙瘩,此时观察你会发现,汗毛都竖起来了,汗毛孔也都关闭了,以此来确保人体内的热量不会大量丢失。 而如今,很多人的汗毛孔已经不能正常的开合了,遇热不会出汗,遇冷不会起鸡皮疙瘩,只能靠大量吃冷饮、吹空调去内热,而这种做法是非常要命的。因为,人体靠的就是一身的阳气才能运动,而这种因阳气运动产生的热量,不是被正常的释放掉,而是被强行给憋回体内。打个比方,大家都有过这样一种经历,如果我们的汽车,在室外太阳下暴晒后,你即使马上启动空调,车内也不容易快速降下温来。正确的做法是,把车挪到阴凉处,把所有的车门都打开,等感觉不到车内热气扑面后,再行启动车里的空调,关闭窗户,这时车内的温度会快速降下来,既省能源,人也会感觉舒服。 其实,人体和车也是一样,如果人体有内热,应该让它把汗毛孔打开,多喝开水,通过出汗的方式来降温,而不是狂吹空调,导致汗毛孔闭合,形成皮肤腠理凉,而内脏热的冷热交织的情况。 那位看官说了,为什么内热了,要喝热水,而不是喝冷饮降温有效呢?打个比方,你把锅放在火上烧,锅里也不放水,等锅烧的通红了,你突然一瓢凉水浇下去,会发生什么?对,锅会炸的。而放热水就不会。 人其实也是一样,夏天,环境温度高,这个季节主心,人本身就容易上火,此时,正确的降温方式就是喝开水、绿豆汤、茶等,打开汗毛孔,适度吹电扇,通过汗液的正常排出,来把体内多余的热量和毒素排出体外。如果喝冷饮、吹空调,刚好如前文所述,是反其道行之,势必破坏了我们正常的散热通道,从而导致我们脏器运行功效的降低,久而久之,内热内毒排不出,就会在内脏积聚,心脑血管病、癌症的发生,谁能说和我们不良的生活方式无关呢? 其实,空调不仅是冷,还很脏,不信你就把你家里的空调滤网摘下来看看。写字楼的的空调,有人给你清理滤网吗?得螨虫病的人,不在少数。过去我们在写字楼里办公,员工经常的生病,而搬到没有中央空调的办公室后,生病的人大为减少。你说这是怎么一回事? ■如何度苦夏前文已经说了,人体通过开合汗毛孔,不仅可以调节人体的温度,而且,还会把人体的毒素通过汗液排出体外。因此,当有一天,你感觉你的皮肤变得粗糙,甚至摸起来像砂纸一样时;当有一天,你对环境温度感觉不敏感,冷了不会起鸡皮疙瘩,热了不会出汗时;当有一天,你必须要靠冷饮和空调才能度夏时,这说明你身体免疫系统已经变得迟钝了,要不不病,一病就是大病。 正确的度夏做法是,经常的刮痧,以使你的汗毛孔可以正常的开合,同时将皮肤腠理间的垃圾降到最低程度,天气热时,多喝茶水、白开水,多吃西瓜等水果,尽量不要喝冷饮,以确保当这些外来的食物进入时,你的身体的内脏不会“炸”了。同时,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不要吹空调,而是通过电扇的自然风模式,来缓慢地将体内汗液吹散,进而带走身体多余的热量。 有一些人吹了空调后,会出现全身肌肉酸痛,无力、咳嗽等症状,此时,你只要观察你是否在出汗,如果是在出汗,说明身体在往外排寒,而如果不出汗,就需要通过喝姜糖水、姜丝热汤面、姜丝醪糟蛋等方式,帮助身体将闭住的汗毛孔打开,通过出汗将寒排出来。 如果你不停地流凉凉的清涕时,恭喜你,闭在你体内的寒正在排出体外,当清涕不再流时,你的空调病就会好了。 摇扇,既活动了筋骨,又使体内的热量通过发汗缓缓排出,完全可控,是最顺应自然的排热方法,缺点就是人有点累,散热慢;自然风的电扇也不错,解决了摇扇效能低的问题,同时,也不会使寒气逼进人体;空调要慎用,切不可,在你出一身大汗时,马上进入温度很低的房间,因为,过不了几天,你就会得空调病,不信走着瞧。 顺便说一句,过度依赖空调和冷饮的人,你的身体已经是极不健康了,因为你身体的散热系统已经被破坏了!出问题,是早晚的事! 夏日炎炎 当心室内空调污染 炎炎夏日已到来,空调成为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伴侣。但空调本身的污染或不合理使用,也成了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空调污染可引起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空调污染是指空调内部生成或积聚的污染物通过空调通风系统送风进入室内环境,继而对室内人群造成健康危害。空调系统内污染物各种各样,按性质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性三种。生物性污染物(细菌、霉菌、致病菌、病毒、螨虫等)不仅可积聚在空调系统内部,而且能在适宜生长的某些部位(风机盘管、散热片等)大量繁殖,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一类污染物。 空调污染引起的人体健康损害和疾病种类达几十种,但主要有呼吸道感染(军团菌引起的军团病是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和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肺泡炎等)。 家用空调的滤网、散热片易堆积灰尘 2004年卫生部组织开展了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个城市937家公共场所的集中空调进行积尘检测,属于严重污染的441家,占抽检总数的47.1%;中等污染的占46.7%;合格率仅6.2%。可见我国集中空调污染十分严重。究其原因,主要与空调管理单位不重视,空调通风系统不清洗或清洗不彻底有关。家用空调虽然没有详细的抽样检测资料,但家用空调的滤网、散热片很容易堆积大量的灰尘。特别是散热片,处在冷热空气交换之处,空调运行时冷凝水造成的潮湿环境和适宜温度,加上黏附在散热片上的灰尘便为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成了微生物大量孳生繁殖的温床。当空调启用时,这些污染物通过送风进入室内,对人造成不良影响。在家用空调清洗时,人们往往只拆卸滤网,清洗滤网,而散热片隐藏在过滤网后面,也不可能拆卸,所以很容易被忽视,这也成了室内空气污染的隐患。
夏季养生梳“五经” 夏季天气炎热,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和生活节奏,适当地减缓速度,尤其是在回家之后也要记得保健。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副主任中医师戴奇斌介绍,很多读者有早上梳头的习惯,也许您不知道,晚上梳头保健作用更大。但这里教大家梳头可不是用梳子,是用我们的手指,而且不是普通的梳法,是“拿五经”。怎么做呢?先是用五指分别点按人头部中间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所以称之为“拿五经”。回家略作休息以后,梳3~5次,每次不少于3~5分钟,晚上睡前最好再做3次。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梳头“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功能,增强分泌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经常梳头,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此外,还能防治失眠、眩晕、心悸、中风等。 摘自当代健康报 夏辨体质 药膳养生(一) ![]()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施治、三因(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中医养生更讲究辨体施用、三因制宜。这就是说中医养生,不仅注重辨别人们的体质特点,而且还注重根据人们的体质特点、所处的地理环境特点、发病所处季节的气候特点,辨体用药调理。根据人体形体特征、心理特征、常见表现、发病倾向及对外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中国人的体质可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血虚质和特禀质等等,现就各种不同体质的常见表现及其相关养生药膳分别叙述如下: 平和体质常见表现:体型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口好,二便正常。 一般无需调理,但如果夏季气候炎热、干燥少雨、汗出较多,易耗气伤阴,可适当选用一些益气养阴的药膳,如沙参山药粥、沙参老鸭汤;如果是夏季梅雨季节,气候潮湿多雨,则可适当选用一些芳香祛湿的药膳,如袪湿消暑汤、绿豆薏苡仁粥等。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1.沙参山药粥 功效:益气养阴、健脾养胃,清心安神。 材料:沙参、山药、莲子、葡萄干各20克,糖适量,粳米50克。 制作:先将山药切成小片,与莲子、沙参一起泡透后,再加入所有材料,加水用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熬成粥。 2.沙参老鸭汤 功效:沙参气味微苦性寒无毒,益气养阴生津;鸭又名凫,气味甘“大寒无毒”,主治“气虚寒热水肿”。具有益气养阴、补中安脏、清火解热之效。 主料:老鸭1只,沙参50克。 制作:老鸭剁块,飞水,油锅爆炒入料酒,炒出香味,将浸泡好的沙参以净布包起,同老鸭一同小火微煲,直至酥软,加入调料即可食之。 3.绿豆薏苡仁粥 功效:具有清热祛湿解暑之功效。 材料:绿豆50克,薏苡仁50克,白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把绿豆、薏苡仁、白米洗净,煮粥,待熟后再加入冰糖,拌匀即可食用。 4.袪湿消暑汤 功效:祛暑、利湿、清热。 材料:白扁豆、赤小豆、生熟薏苡仁、苏叶、佛手、莲子各30克。 制作:将材料加入锅内,加开水10碗慢火煲约2小时,加瘦肉类煲亦宜,食时用盐调味食用。 夏辨体质 药膳养生(二)
夏辨体质 药膳养生(三)
夏辨体质 药膳养生(四)
入夏养生 重在养“心”,多吃瓜果 常备“三宝” 立夏后气温急升,记者从广州几家中医院的门诊部了解到,近来不少患者出现口干舌燥、口腔溃疡,小便赤黄、大便干结,甚至心慌胸闷、睡眠不佳等症状。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王清海教授指出这些多属于心火亢旺症状。他建议人们应及时调整起居作息,可适当夜卧早起,早晚宜延长户外活动时间;饮食方面应适量吃些清火祛湿的食物,并戒躁制怒,保持平和的心态准备安然度夏。 天热易耗心阳伤阴液 古人为何将入夏养“心”看得那么重要? 王清海分析道,一方面,夏天“壮火食气”,易消耗心脏阳气;另一方面,天热人易出汗,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自然易消耗心脏阴液。根据他多年的临床经验,心脏阴阳损伤,确实是夏季心脏病多发的重要原因。另外,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易下移小肠,可引起尿黄、尿少、尿急、尿痛等。更重要的是,心还是“精神之所舍”,主宰着人的情志和思维意识活动,心火旺自然易出现烦躁不安、心神不宁并影响到睡眠。 夏养“心”要诀:清火祛湿 戒躁制怒 夏天养“心”到底有何秘诀? 王清海说: “浅显一点,就是要根据夏天天地阴阳相交、万物生长茂盛、代谢健旺的特点,适当地调整自己的饮食起居以及情志。”王清海将之归纳为以下几点: 作息:夜卧早起——宜比春日稍晚点睡、早点起;结合夏天白昼长的特点,中午有条件的尽量小睡片刻,养足心脏阳气,有助缓解疲劳; 活动:无厌于日——早晚有风,空气相对好些,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可适当延长一些,切忌早早关进空调房里不出汗,久而寒气太盛更伤身;但午间天气炎热,容易中暑,尽量减少烈日下活动时间太久或者烈日下暴晒; 心态:戒躁制怒——火夏伤心,人的情绪波动大,要戒躁制怒,心静自然凉。以平和的心气,无郁无怒,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 饮食:清火祛湿——夏季人们普遍易出汗,对心脏阴液消耗大,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流汗过多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可适当喝点淡盐水或糖水以解“体渴”;夏天雨水相对多,湿气也重些,因此还要及时清火祛湿,可适当喝些凉茶以清心火、利小便,带走体内湿热。 食养小贴士:多吃瓜果 常备“三宝” 饮食清淡自然是夏天食养的基本原则,王清海提醒说,其实像西瓜、冬瓜和香瓜等夏天的当令瓜果多含丰富水分,且有较好的清火润燥养阴功效,日常饮食中宜多选用。特别有“天然白虎汤”之称的西瓜,不仅能及时补水、解暑止渴,还有利尿解酒毒、降压治肾浮肿等多重功效,能明显地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平时除了吃瓜肉,还可切下瓜皮加适量冰糖水煮成汤常饮用。 王清海还特别推荐自己夏天必备的“三宝”:车前草、竹叶和白茅根,三者均有清热利尿、清心除烦的作用,而且价格低廉,服用方便,起效快而安全,可谓老少咸宜。下面几种做法可供参考: 白茅根冬瓜绿豆汤:冬瓜、绿豆各适量,白茅根30克,功效:清暑止渴,清心利尿。适合于防暑降温。 竹叶茶:新鲜竹叶若干,最好是竹叶心的嫩叶,泡水代茶饮;功效:清热利尿,清心除烦。适合于心火亢盛,心烦气躁、尿赤尿痛者。 白茅根冰糖茶:白茅根一扎,冰糖适量,泡水代茶饮;功效:清心除烦,利尿养阴,适合于心烦口渴,尿赤尿少者。 车前草茶:车前草一扎,洗净,泡水代茶饮;功效:清热利尿,适合于尿黄尿少,尿痛尿急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