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福在哪里?科学啊告诉你

 诗书之华 2011-04-14
 

心理现代化

 

第一部分 谁偷走了你的幸福?

 

一、那些奴役你的心理

 

1.      幸福在哪里?科学啊告诉你

 

幸福在哪里?

 

这大概是人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也有无数哲人、先知汲汲以求于解答这个问题,并确实也给出了很多种答案,但是,这些答案似乎都要么虚无缥缈得近于骗人,要么深奥曲邃得等于没说,几乎没有哪一家能够完全解决我们心中的困惑。也许,象郑钧的一首歌中唱的那样,其实幸福总是可望不可及?

 

根据江苏卫视和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调查后得出的《2009幸福指数调查报告》,幸福其实很简单,大部分人的回答是“赚到钱才能幸福”。这个回答,也如同大部分民间智慧一样,似乎比那些专家学者的复杂解答更符合我们的直觉。

 

可是,我们现在赚的钱比以前多多了,可为什么却没有感到更幸福了呢?

 

有个冷笑话说,“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可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 三十年前,能坐在一辆永久牌、凤凰牌自行车上,很多人就已经觉得幸福了,而现在,不说宝马吧,至少坐在捷达车里的人,又有多少觉得幸福呢?对于很多人,这句话似乎可以改为,“以前坐在自行车上笑,现在坐在小轿车里哭。”

 

也许你会回答说:那是因为对比。三十年前,永久、凤凰都是稀罕货,而现在,捷达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因此还得是宝马,总得是坐上宝马才能笑。

 

可现实其实并非如此。《2009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显示,收入太高的人反而没有中等收入的人幸福。从数据上看,在家庭月收入过了15000元后,幸福感不升反降。

 

他们为什么坐在宝马车里也笑不出来呢?

 

也许你没有宝马,但你恐怕也有类似的疑惑:为什么我为了赚钱,整日忙碌,内心却还总觉得是一片空虚?

为什么我泡吧、上网、打麻将、打游戏,每一件事都很快乐,可却还是不能带来幸福感?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我觉得活着毫无意义?

日子似乎越过越好,可为什么我却反而觉得毫无希望,甚至得了忧郁症?

 

这本书就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而写的。

 

当然,这远不是第一本讲这些问题的书。但是,这很可能是你读过的第一本试图用科学来回答这些问题的书。自有人类文明以来,幸福这个话题就被哲学、宗教乃至自助书籍、心灵鸡汤垄断了【1】。它们提供的答案自然也有其价值,但就象几乎其他一切领域一样,我们也该听听科学对幸福的研究结论。

 

科学虽然不象其他说法那样天花乱坠,令人心驰神往、一见倾心,但它能保证说出来的东西一是一、二是二,说得到、做得到。以前的那些回答,经常摆出一副无所不能、不容置疑的态度,好像只要听了它们的,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如果竟然没有解决,那也一定是你心不诚、方法不对、时间未到,或者干脆根骨不足,总之不会是它们的错。

 

科学则不然。它踏踏实实地做实验、做研究,凡是未知的、有争论的,它都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但一旦它有结论了,那一般都是可靠可信,可以被其他人重复的,无论是谁,何时何地。

 

科学自然也经常修正自己,但那是认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螺旋式前进,本质上不同于其他方法的难以证伪、无从捉摸,错了你都不知道,还在替它们数钱。毕竟,科学方法是现在我们唯一掌握的可靠的研究世界的方法。

 

另外,我推崇科学对传统所谓人文领域的研究,也是因为我更偏爱科学堂堂之师、皇皇之阵的气质。也许这只是我一个人的情况,我发现我越年长,就越不喜欢顿悟、灵机一动乃至神秘体验之类的东西【2】。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3】,我觉得科学研究方法中就有这种浩然之气。在人文领域中引入科学研究方法,不是某些人惊呼的“侵蚀”,而是新鲜源头来的活水。

 

当然,强调科学,不等于就要全面否定其他答案。这些答案或者从古流传至今,或者盛传于当世,自然都有其道理,科学的研究结果,也往往和它们不谋而合,证明了它们是对的(虽然它们的理由不一定经得住严格考察)。更不用说,科学目前不能回答的问题数也数不清,有很多问题在科学看来,简直如同狗眼看刺猬,连下嘴的地方都找不到。这时,那些传统方法就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工具和思路,不能轻易丢弃。

 

最重要的是,科学是描述性(descriptive)的,而非指令性(prescriptive)的。科学告诉你,如果你种瓜就会得到瓜,种草就会得到草,但不会强迫你把田里的草拔掉去种瓜。科学仅仅提供参考,选择还得你自己来做。

 

因此,这本书会告诉你现代人不幸福的原因,以及怎样才能幸福的科学方法,但我完全无意于鼓吹某种生活或者思想就是最好的。你会在后文里一再看到,个人的选择、自主和独立,是现代心理的基石。

 

在我们展开本书,深入讨论这些问题之前——不仅是 “为什么”,还有“怎么办”,比如:怎样才能找到幸福?幸福感怎样才能持久?怎样才能坐在自行车上笑?那是不是傻瓜?怎样才能坐在宝马车里笑,幸福金钱两不误?——请允许我先浅出一下科学对它们的简短回答:

 

幸福如此难以到达,是因为我们人类的设计图纸里,从来就没有幸福这一个目标。我们的全部身体和心理,都是为传递基因服务的,都是环绕着如何在人类进化的远古时期繁衍基因这一中心目标而设计的。因此,幸福不是我们天生就能拥有的状态,也不是我们天然就能达到的彼岸,而是必须经过奋斗,摆脱基因的奴役,适应现代的环境,长期努力才能争取得来。

 

笑还是哭,与坐在宝马车里还是自行车上没有太大的关系。笑的本领是可以学来的,幸福是可以“锻炼”到的,它比挣宝马容易,也比挣宝马难——端看你打算怎样挣宝马(或者你的宝马是怎样挣来的)——因为它要求恒心,但也只要求恒心,没有捷径,也拒绝投机取巧。

 

注释

 

第一章

1.          我完全清楚这本书多半会被归在自助类,左手一只鸡汤,右手一只励志,头上还堆着一坨成功学啊,咿呀咿得儿喂。

2.          当然,科学对此也有解释。进化心理学认为,男人在青春期时倾向于暴力、灵感和冲动。

3.          孟子·公孙丑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