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托尔金:用一生锻造“魔戒”

 离离青草 2011-04-14
约翰·托尔金(John Tolkien)(1892-1973)是《魔戒》系列小说的作者,他的作品风靡世界,迄今已发行一亿六千余万册。不过他的传奇人生却鲜为人知。托尔金是一个学者,但除了学术研究外,他几乎将他一生的光阴都奉献在奇幻小说的创作上,长约六十年时光。其中最为杰出的就是史诗巨著——《魔戒》系列。

    “在地底洞穴里,住着一个霍比特人”——托尔金在批改毕业生考卷时,因为有学生交了白卷,让他可以信手涂鸦,写了这句话。正是这一时兴起的涂写开启了《魔戒》系列的大门。事实上,他从童年就孕育了锻造“魔戒”的种子。传记中展现了他是多么热爱英国乡村的风光,和大多数孩子一样,他从小爱幻想,爱做游戏。他长时间地想象着庞然怪物和猛兽徘徊于大地的情景……

    那么,又是什么动机直接促使托尔金创作《魔戒》系列的?托尔金对英国缺少像芬兰民族史诗《凯莱维拉》那样的神话很不满,他不喜欢莎士比亚,于是想自己创作神话和传奇。当“一战”到来时,他的好友吉尔森和史密斯先后去世,后者在临死前给他的信中说,那些活着走出战场的人,应该代表全体朋友继续烈焰般的激情,说出死者未能说出的话,创造使他们全体引以为自豪的成就。


难怪托尔金小说中融合了浪漫、英雄和悲剧,这些都是他心中的感情力量,浪漫的原动力来自妻子的爱情,英雄主义和悲剧则来自战争。紧接着“二战”爆发了,托尔金尽力忘记外界的纷扰,沉浸在创作的幻想中。因为纸张短缺,《魔戒》的部分草稿都写在考卷背面和办公室里零碎的纸片上。

    《魔戒》在1949年底就完成了,然而书在五年后才得以出版。延迟的原因在于误会和顽固,再加上托尔金的天真与不谙世事。当时纸价飞涨,出版社印刷这部砖头般厚的神话要冒很大的风险,便提议删改。但托尔金不能忍受《魔戒》被分割成零碎的片断,他为整部神话花了太多的心血,绝不允许编辑改动一个字。

    一直到1954年,一家出版公司才印刷了3500册,担心之余邀请了三位著名作家在封面上写赞美之词。其中一位是大文豪C·S·刘易斯,他的赞词如下:我们完全可以说,本书前无古人,即使阿里奥斯托(意大利大诗人)能写出这样的情节,也绝不能有这样磅礴的气势。

    J. R. R.托尔金于1892年出生在南非。他的弟弟出生后不久,父亲便去世了,养育两个孩子的重任全部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肩上。更糟糕的是,托尔金的母亲这时又改信了罗马天主教,使得大部份家庭成员都与他们断绝了关系,他们因此而失去了维持生计的资源。几年后,母亲也离开人世,把两个小孩留给了教区牧师抚养。 托尔金在学校里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但他的语言天赋在那时就已经开始显露,他并不善于言谈,却可以迅速理解并掌握不同的语言。
一些孩子们拥有自己的词汇,托尔金创造出自己的语言。

    他在牛津做学生时尽情发挥这种对词藻的喜爱,之后又回到那里教授语言学。他一直是牛津最著名的教授之一。虽然他研究的是语言,但对于世界上的神话也开始产生兴趣。按他后来的说法,他写《魔戒》是为了创造英格兰自己的神话。 这个神话的舞台是中土,这片大陆最先出现在托尔金的《魔戒前传》里,那是一本托尔金为自己的孩子写的书。它是一个关于比尔博巴金斯的故事,比尔博巴金斯是一位谦逊的哈比人,他无意中被卷进(这让他感到非常懊恼)了由十三个矮人和一个巫师组成的冒险小队。

    哈比人是一种和人类似的生物,但只有普通人的一半高。他们住在洞里,喜欢美食、园艺和赠送礼物。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非常恋家。在冒险途中,比尔博成为一只魔戒的主人,这就是托尔金这本著作的中心。《魔戒》是一个讲述魔戒和围绕着它的史诗般的故事。 托尔金的作品给予我独一无二的冲击。虽然许多人总是在讨论它对于世界的贡献,超凡脱俗的水平,但无却只想说一说他的生活和作品里对我很重要的一点事情。

    一件是托尔金对于神话的看法。大多数人把神话看作虚假的故事,托尔金的看法则与它们完全相反。他的挚友路易斯(C. S. Lewis)有一次反驳托尔金说:“……神话是谎言,虽然是美丽的谎言。”“不,”托尔金说:“它们不是。”

    真理就在其中,托尔金说,美、真实、荣誉……这些都是超越了凡人的真理。人们知道那里有真理,但他们看不见,这些真理是非实质的,但这并不影响它们对我们的真实性。只有通过神话的语言,我们才能说出这些真理。我们来自于上帝,托尔金说,只有通过神话,通过众口相传的故事,我们才能对来自上帝的生命产生期望。托尔金相信,撰写和阅读神话是对生命中最重要的真理的沉思。

    托尔金相信他在《魔戒》中写下的东西是真实的,并不是说这些事情曾经发生过,它们实际上通过一种日常生活中无法找到的路径为我们描绘了真理的存在。托尔金的一个朋友在读了一点《魔戒》之后问托尔金故事将如何结尾。托尔金回答;“我不知道,我会尽力把它找出来。”他觉得自己只是在发掘早已隐藏在那里的真理。

    托尔金对于神话的观点对路易斯(C. S. Lewis)接受基督教的历程起了很大作用。托尔金认为世界上所有其它的神话都混杂着真理和谬误,由上帝所造,为上帝而生的人记下了真理;疏远上帝的人写出了谬误。比尔博是一个真实的神话。真理确实存在,而我们每个人所做的只是把它模仿出来而已。正是这个观点使路易斯(Lewis)改信了基督教。

第二件值得注意的事是托尔金的友谊观。这是他的著作和生活中引人注目的一点。在《魔戒》中佛罗多和山姆,佛罗多和亚拉冈的友谊不知吸引了多少读者的目光。在托尔金的生活中,他与路易斯之间也辉映着同样的光芒。友谊是天赐的礼物,光凭人为之力是得不到的。当两个拥有共同看法、经历、见识、珍爱或负担的人见面时,友谊就由此产生了。仅仅是互相熟悉并不算是友谊,它需要超越这一点的连接。这样的友谊是需要珍惜的。

    托尔金和路易斯对他们的友谊无比珍爱。他们一个星期至少要见三次面,参加一次"Inklings"(一群对文学报有共同爱好的朋友)的聚会,还至少要共进一次午餐。托尔金曾写道:“同路易斯的友谊给了我很多东西,除了不断的欢乐和安慰之外,我还从这个诚实、勇敢、聪明的人身上获益良多,他是一个学者、诗人和哲人,更重要的是,经过长期的寻觅,他已经成为了我主的热爱者。”托尔金对朋友的看法不仅是要支持自己,一个朋友更要和自己有相通的思想。

    第三,托尔金在生活和作品中的价值观,它鼓励着我。除了体型以外,托尔金把自己视作完完全全的哈比人。他喜欢吃(哈比人一天要吃六顿饭)。他喜欢花园,树林和田野里的散步。他快活、热心而且慷慨。他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并不想改变这个世界,他只想善待上帝赐予自己的生命。

    同路易斯一样,托尔金相信故乡、家庭和劳动是我们生活的中心。对他来说,劳动包括所有的工作,并不只是能够挣钱的那一部份。他一般总和家人一起在家里共进三餐和下午茶。他很少旅行,但是喜欢多吃和抽很多烟。对于他来说,故乡、家庭和劳动是神圣的事,上帝喜爱它们远胜过那些“伟大的工作”。

    《魔戒》结束在一个哈比人的家里。有人认为这样的结局使壮丽的英雄故事显得虎头蛇尾。但托尔金认为这正是故事的亮点,所有那些战争、英雄和无所畏惧的行动并不比每天的平凡生活更具价值和值得称颂。我们正进行着令人兴奋的战争,它使我们脱离了枯燥的生活。

    最后,支配托尔金生活的是他对未来的预见,不是他应为上帝做些什么,而是上帝应为他做些什么。按照Calvin的说法,占据他思想的是“死后的冥思”。他清楚地知道并确信“这种轻微、短暂的苦恼只是我们在进入超越一切的永恒荣光前的准备。”

    像路易斯一样,他感到我们一直在渴望更多东西的事实正说明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东西。他曾写信给一个朋友:“我们出生在一个黑暗的时代,这并不是我们应该身处的时代。但我们还是有令人感到安慰的事情: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不会明白我们热爱的东西,至少不会知道得那么多。我想只有离水的鱼儿才能对水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基督徒是离水的鱼,与他们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我们是(1620年建立普利茅斯的)英国清教徒、异乡人、被放逐者,但我们很快就会回到家乡……”

稿件来源:国际在线综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