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议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失衡与协调

 senlin637 2011-04-18
 摘要: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两者综合是优化资源配置和发展教育与科技的最佳选择。那些认为教学和科研是对立的、矛盾的、甚至是不可调和的观点,至少对于我国高校来讲,都是不可取的。高校各级领导及教师应该在制度框架内,正确对待教学和科研,真正建立起二者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机制。

   

关键词:高校教学,科研,失衡与协调

 

    1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失调现象

    1.1重科研轻教学

    随着科研地位的强化,以及对科研功能价值的高度倾斜,使得重科研、轻教学的状况在高校普遍存在。许多高校认为,科研水平是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反映,只有重视科研,做出重大科研成果,才能更快、更好地为学校带来声誉,而学术声誉在一定条件下会带来更多的资源,如更易获得科研课题、经费资助等。当前有部分高校口号上大力倡导要重视教学,要把教学放在第一位,可实际行动中却一切以科研为重,对科研成绩好的的教师或院系领导给予高度重视,资金倾斜,政策倾向,重点发展;而对教学只是一味地严格要求,却在政策和资金上不予重视,这势必挫伤部分教学一线的教师的积极性,致使其弃教学从科研。

    近几年,大多数高校在评定职称和对教师进行奖励时,采用量化考核的办法,分别对科研工作量和教学工作量制定了考核细则。由于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性质不同,科研成果很容易量化,而教学效果相对较难测量。因此,教师的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很难在价值评价上达到平衡,这样导致科研成果的价值比重被夸大了,有的教师凭借获奖的论文就可获得职称晋升及其相应荣誉,这种导向使得许多教师在现实面前应付教学,对教学工作重视不够,而将大量时间与精力投入科研,从而使教学质量下降。这种仅为短期利益,为早出成果、获评职称而浮躁地进行科研,偏离了科研的最初目的,最终必将导致科研对教学失去促进作用,从长远看,对高校教学质量及教师个人的学术水平的提高也是有害无益的。

    1.2重教学轻科研

    传统的教育观往往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侧重于系统地讲授知识。有些地方院校科研基础较弱,办学思想和理念尚未完全转变,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教好书本知识才是他们的职责所在,教师的主要精力是上好课,科研只是“细技末节”的“额外”工作,可有可无;校领导没有认识到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重教学轻科研,从而导致部分教师科研观念淡薄,教师只满足于按教材上好每一节课,或仅在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下工夫,科研动力欠缺;还有些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时间严重挤占科研时间。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近年来,由于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大学多校区的建立等因素,高等学校普遍存在教师数量上的不够和质量上的不适应。[2]由于师生比过高,一些高校部分课程授课的班级规模越来越大,有的高校教师每周上课达到30多节(尤其是基础课,如公共英语、大学物理、高等数学、计算机等),几乎成了一架上课的机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哪里还有时间去搞科研。

    对于高校来说,重科研轻教学还是重教学轻科研,都是不可取的。教学和科研是高校两项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它们相互促进又互为依存。德国学者认为,高等学校好比一座拱门,教学和科研就是它的两根支柱,只有当两根支柱都强大时,拱门才能承受住张力,倘若一根支柱强,另一根支柱弱,拱门就会坍塌。[3]教师科研成果的取得,离不开长期教学实践、丰富的知识积累,而只有进行科学研究,才能总结出各种理论体系,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然而要真正意义上达到两者的协调发展并非易事。

    2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

    2.1以教学推动高校科研的发展

    现代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强调全面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使受教育者的文化知识、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都能得到全面地发展。而只有教师是创造性人才,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态势来看,大学的教学必须处在知识发展的前沿,否则人才培养质量便永远赶不上时代的步伐。而科研是获取学科前沿知识最为直接、迅速、有效的途径。应该说,高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任务推动着教师走向科学研究的阵地。

    在高校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对科研的推动作用主要从教学和课程两个角度体现出来。首先,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对教学目的的把握,对教学内容的谙熟、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等,无一不是教师科研活动的一部分。而教学作为师生的双边活动,本身就具有教学相长的作用。教师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多维思考又能反过来促发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反思与研究,从而在客观上促进大学科研的发展。其次,从课程的角度来看,当代大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是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即要强调课程的前沿性、综合性和系统性,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开展科研。而同时课程的综合化也能积极地促进各学科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产生新型的学科分支和交叉学科。这些新学科的建立,使得科研有了新的生长点。[4]此外,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还表现在教学为科研提供知识基础和人才资源。

    2.2以科研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科研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通过科研获取了丰富的学科前沿知识,掌握了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了解了专业发展方向与最新成果,从而能在教学中前瞻性地驾驭和把握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与时俱进地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及时将科研能力迁移为教学能力,将科研成果不断转化为教学成果。教师持续地、不断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能确保高校稳步、持续地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贯穿在科研中的创造精神,有利于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在具体的科研实践中,教师所发扬的勇于并善于创新的开拓进取精神、所养成的严谨缜密的治学态度与学风、所赖以成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方式,都能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过程中的不可低估的动力。

    2.3正确处理不同类型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应该是大学永远的主题,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都不应忽视教学。有人认为科研可以促进教学,而教学会妨碍科研,这是不正确的。洪堡认为:“大学教授正是通过本专业教学活动取得科研上巨大成就的,德国大学完成的科研并不少于科学院。”[5]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学校,科研占有的地位是有所不同__的。高校在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时,要根据情况的不同而采取灵活的办法。

    首先,基于大学具有不同的层次性。针对一些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水平较高的研究型大学来说,它们通常具有较优越的科研条件,人力资源丰富,可以在科研上投入较大的精力而不至于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因此在这些学校中可以对科研给予适度的重视,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协调发展。而对于一些普通高校来说,基于对大学基本任务的认识和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分析,把教学作为学校的主要工作来抓应是必然的选择。此外,对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各个学校自己也应把握好对科研要求的“度”的问题,按学科领域的特点,以保证教学质量为前提,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其次,基于高等教育的层次性。在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中,科研所占的比重应有所不同。在本专科阶段,由于主要任务是传授给学生从事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因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在科研上不必花费过多的精力。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教学的特点、教学的内容、教学的任务都发生了改变,适当的科研将对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高校还要进行积极的宏观管理与政策调控。高校应建立并全面实施一系列科学、规范、有效的教学和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双向积极性,增加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的热情。如制定一些有利于教学与科研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建立各类优秀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科研基金及人才培养基金制度、教学优化导向性政策等等,努力创造优越的科研环境和教学环境。高校还应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师教学质量和科研质量的科学评价机制。教学质量与科研质量应有各自合理而规范的评价方式和衡量标准,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学科的科研与教学的评价方式与标准也应不尽相同,以确保评定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公正性。[6]由于个人时间与精力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上常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教师要自觉、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学与科研活动。为了缓和教学与科研时间上的冲突,高校应采取校内分工合作的方式,即根据大学的类型合理确立以教学为主的教师、以研究为主的教师以及其他教学人员的比例。

    3结束语

    科研与教学是高校发展永恒的主题,也可以说是高校发展的两条腿,不能长短不一,否则不但影响学校的发展,可能还会摔跟斗。教学与研究结合是大学办学的有效机制。没有教学,学校名不副实,不能称其为学校;没有科研,学校品质不高,不能称其为高校。如果教师不从事科学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他对学生就缺乏足够的感召力,更谈不上引领学生进入专业领域的前沿阵地。因此,仅仅靠教学育人很难实现我们提出的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叶茂林,肖念.中国高等教育热点问题述评.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