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晓苏:房地产调控已违背国四条和国十条精神

 昵称552741 2011-04-19

调控来调控去,一些主管部门已经违背了国四条、国十条增加供应量的基本精神,变成了打压供应量。

98年开始,保障房十年“旷课”。双轨房建设上,中国已3次矫枉过正,作为一个曾在国务院工作多年的人,我很着急。

我说的“保障房十年没建”,是指政府,不能说中国没建。谁建了呢?农民。“城中村”和“小产权”房。但伟大的农民被人骂,说他们是违法。

一些地方政府想方设法将农民的土地廉价收高价卖,为什么非得挣这个钱呢?农民是最穷困的群体。土地流转由政府单一征地的方式必须改变。

中央真的说了“房价回到合理水平”吗?这样说了肯定做不到。各地政府都不认为房价能下跌,他们明明白白地回了张帖子,对不起,我涨10%。这就是合理水平。

——万里副总理秘书、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副局长、98年房改课题组组长、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总裁。孟晓苏过往的身份,使其能站在一个相对于单纯政府立场或开发商立场之外更客观的立场上,来分析、看待中国房地产问题。“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进行到一周年之际,他接受了《财经网》独家专访,对这一年的房地产调控,坦率直言。

《财经网》:以2010年“国四条”、“国十条”为发起标志的,并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这轮房地产调控,已经整整一周年。您如何评价这一年来的调控?

孟晓苏:我今天重读国十条、国四条,感到很迷茫。因为调控来调控去,一些主管部门已经违背了国四条、国十条要增加供应量的基本精神,而变成了打压供应量。真理如果走过头,就成了谬误。

问题出在双轨房上。在双轨房两个体系建设方面,我们走过三次弯路,都矫枉过正。首先有一个错误的起点:即全民福利房。其结果就是全民蜗居,当时人均居住面积只有3.7平方米。从计划经济走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虽然是在逐渐改革开放,但是住房政策却是相对滞后的,这是一个走偏,没有认识到双轨。

98年的房改后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当时就提到了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包括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三类。后来各类房型的演变都万变不离其宗。房改初期,廉租房停建两年,是为了推动出售公房。但之后,建设部长一换人,思路全乱了。一停就一直停下来了,造成从1998年开始,保障房十年“旷课”

虽然经过房改,把过去严重忽略的商品房体系建立起来了,但却出了个大问题:把低收入家庭给忘了。这是又一次的矫枉过正。

第三次,就是现在。

去年的国十条、国四条强调了三个方面,第一是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第二是加大供地和普通商品房建设;第三是采取短期措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这说明当时,思路都是很清醒的。但到今年,执行开始走偏,加大普通商品房供应量变成了减少供应量,即减少了供给。本来应是短期实行的限购令被延期,又有人提出限购政策要常态化、长期化。调控力度越来越大,过了一定的度,超过了正常的市场调控界限,由理性走向非理性,就变成错误的了。

《财经网》:该怎样去理解您说的这个“度”?

孟晓苏:根据木桶原理,水会从短板流出来,我们应做的是把短板补长,现在却是再把长板锯短。国四条、国十条本来是要鼓励商品房供应量要增加、双轨房建设要加快,但现在却演变成了限制商品房生产与供应。这种局面,反过来,又会影响另一轨,保障房的建设与供给。

《财经网》:在您看来商品房与保障房建设应是怎样的关系呢?

孟晓苏:商品房是保障房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因为目前建保障房,土地是政府要白拿的,资金都指望着开发商买地,地方政府的正常财政税收不够支持。现在的调控局面已影响到地方财政收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一减少,对完成保障房任务就会有其心而无其力。

限购本来应是为争取时间,应利用限购争取到的时间加快商品房生产,加大商品房供应量。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商品房市场压力,通过提高供应量来抑制房价涨幅过大;同时又可以通过商品房市场快速回笼资金,用于加快保障房建设。但现在许多所谓控调措施,却是在限制房商品生产。比如一些地方出台资金监控制度,把开发商售房款都收至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扣留一部分,有的地方是40%左右,理由是怕开发商携款跑路。但这造成了开发商流动资金减少,只好减缓开发速度。而因此造成的资金截留,使成本加大近8%,这部分成本就又要加到购房者头上去。这就是一些相关部门的调控,其结果是既减少了供应量,又加大了开发成本和购房成本。

《财经网》:那在您看来,在实际调控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哪里?

孟晓苏:思想认识与实际执行上存在不协调,甚至南辕北辙。

中国经济改革已很多年了,但在住房问题上,我们到现在,仍没有走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影子。本来,商品房应是市场经济,保障房应是政府行为,两者配合、并存,且彼此间有严格界限,这是我们当年(1998年房改)设计双轨房的初衷。但在实际执行中,一直未按照这个初衷去执行。直到去年年底,提出要“逐步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保障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才算是对98年房改初衷有了重新认识与确认。

不是中国以前没认识到,也不是世界上没有成功经验----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都早已走出了成功的道路。但在中国,十多年来几次走偏,一直像新生儿走路,趔趔趄趄到现在。作为一个曾在国务院工作多年的人,我感到很着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