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

 静 亚 2011-04-24

[基础知识] 中药方剂精要

本贴收到11鲜花
评分
内  容  提  要

本书共分三章。第一章重点介绍了中药学、方剂学常识及学习方法,谈常识简洁明了,教方法循循善诱,立足于“授人以渔”;第二章收载了近150味中药,常用药物归类述要,重点药物详分缕析,有“纲举目张”之妙;第三章收载代表方剂100多首,主要方剂择要释义,常用方剂分类明晰,学一方而明理法,可收“举一反三”之功。本书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明扼要,诚为广大基层医生、医药院校医学生和众多中医药爱好者自学中医的良师益友。

目录
第一章 中药方剂入门之道
中药学初识
中药与“本草”释义
中医眼中的“地道药材”
病有阴阳,药分温凉
巧辨五味,各寻所归
用药有禁忌,三思再下笔
生病用药时,饮食重忌口
煎药器皿哪种最好
煎药用水与煎药“火候”
区别药材质地,掌握不同煎法
用药剂量——中医治病的“不传之秘”
服药方法——中医疗效的“决胜之机”
如何学好中药学
中药记忆妙法多
方剂学初识
制方如治国——处方也有君臣序
变不离宗——浅议方剂的变化
法“制”方剂——谈治法与方剂的关系
选贵的不如选对的——选对剂型能增效
方药界的“向导”——谈谈“药引”的作用
学习方剂学的四个要素
方剂记忆有诀窍
第二章 常用中药选议
解表药
麻黄——外感第一药
趣说紫苏的由来
白芷止痛又美容
幸得辛夷鼻病瘥
清热药
石膏与清代名医张锡纯
滋阴润燥“知母”情
巧得黄连救父命
黄芩——良药苦口救时珍
清凉解毒金银花
肺痈要药鱼腥草
蒲公英——内服外用治痈灵
泻下药
大黄——推陈致新猛将军
芒硝与玄明粉
祛风湿药
威灵仙——灵验赛神仙
桑寄生——擅治风湿瘫
芳香化湿药
苍术——祛湿明目消毒灵
砂仁——化湿行气安胎良药
利水渗湿药
茯苓——苏辙疗疾重茯苓
金钱草——利胆排石是良药
利尿通淋话车前

茵陈——三月茵陈治病神
温里药
附子——药虽有毒疗效好
吴茱萸——令楚王垂青的中药
理气药
陈皮——化痰理气功效良
佛手——理气良药仙女赐
消食药
山楂消积又降脂
神曲治愈光绪宿疾
止血药
三七止血效如神
血证良药仙鹤草
端午时节艾飘香
活血化瘀药
川芎——化瘀祛风善止痛
丹参——心血管病人的守护神
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奇
妇科良药益母草
神农奇遇骨碎补
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止呕半夏良
亦药亦食话桔梗
贝母家族成员多
杏仁——止咳平喘更美容
安神药
远志成就功名,妙得枣仁安神
安神良药柏子仁
平肝息风药
天麻——天赐圣物药神奇
治“龙体”之疾的地龙
补虚药
从“人参状元”,翁同口谈人参功用
山药——转败为胜输者遇
常服刺五加,强壮有寿加
甘草——本草王国中之“国老”
杜仲原来是人名
淫羊藿——中药中的“伟哥”
熟地黄——难民获救遇名医
何首乌——乌发养颜益精血
益肾延年话枸杞
收涩药
桑螵蛸与海螵蛸
五味子与五倍子
第三章 代表方剂节说
解表剂
麻黄汤——天然绝配之“经方”
“和方之祖”的桂枝汤
温散肺饮小青龙
“辛凉平剂”银翘散

益气解表败毒散
附:解表剂类方
泻下剂
峻下热结的大承气汤
麻子仁丸以润求通
温阳通下的温脾汤
逐水峻剂十枣汤
附:泻下剂类方
和解剂
和谐表里保平安——小柴胡汤
肝气舒畅心也开——逍遥散
调和肠胃的半夏泻心汤
附:和解剂类方
清热剂
清气分热剂——白虎汤
清营凉血剂——清营汤
清热解毒剂——黄连解毒汤
外科痈肿良方——五味消毒饮
热毒血痢要方——白头翁汤
清肝火湿热剂——龙胆泻肝汤
清虚热代表方——青蒿鳖甲汤
附:清热剂类方
温里剂
理中汤——疗中焦脾胃虚寒
小建中汤——“治腹痛如神”
四逆汤力专救逆扶危
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
黄芪桂枝五物汤,血虚风痹用之良E
附:温里剂类方
补益剂
益气升提除大热——补中益气汤
补益心脾治血虚——归脾汤
补阴基础方——六味地黄丸
补肾之祖方——肾气丸
附:补益剂类方
固涩剂
涩肠固脱治久痢——真人养脏汤
补肾涩精用金锁——金锁固精丸
附:固涩剂类方
安神剂
天王补心丹何以冠“天王”
治脏躁良方——甘麦大枣汤
附:安神剂类方
开窍剂
“凉开三宝”之一的安宫牛黄丸
苏合香丸——温开代表方
附:开窍剂类方
理气剂
半夏厚朴汤,专治“梅核气”
苏子降气汤——上实下虚喘咳方

旋复代赭汤治胃虚痰阻
附:理气剂类方
理血剂
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治偏瘫
生化汤宜产后尝,恶露腹痛服之良
小蓟饮子治尿血
附:理血剂类方
治风剂
川芎茶调散——风邪头痛服之良
消风散——风湿痒疹用之康
镇肝熄风汤,功专制亢阳
附:治风剂类方
治燥剂
杏苏散——轻宣凉燥方
百合固金汤——肺燥咳血保安康
附:治燥剂类方
祛湿剂
燥湿健脾的平胃散
治黄疸良方——茵陈蒿汤
独活寄生汤,久痹服之康
附:祛湿剂类方
祛痰剂
二陈汤——治痰通用之方
仲龄止嗽散,救其一条命
附:祛痰剂类方
消导剂
保和丸——保“胃”和平
附:消食剂类方
驱虫剂
乌梅丸治胆道蛔虫症
附:驱虫剂类方
附表常用中药性味组合与功用
附表中医临床新方选录
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治偏瘫
生化汤宜产后尝,恶露腹痛服之良
小蓟饮子治尿血
附:理血剂类方
治风剂
川芎茶调散——风邪头痛服之良
消风散——风湿痒疹用之康
镇肝熄风汤,功专制亢阳
附:治风剂类方
治燥剂
杏苏散——轻宣凉燥方
百合固金汤——肺燥咳血保安康
附:治燥剂类方
祛湿剂
燥湿健脾的平胃散
治黄疸良方——茵陈蒿汤
独活寄生汤,久痹服之康

附:祛湿剂类方
祛痰剂
二陈汤——治痰通用之方
仲龄止嗽散,救其一条命
附:祛痰剂类方
消导剂
保和丸——保“胃”和平
附:消食剂类方
驱虫剂
乌梅丸治胆道蛔虫症
附:驱虫剂类方
附表1 常用中药性味组合与功用
附表2 中医临床新方选录



一、 中药学常识及学习方法
(一)中药与“本草”释义
从中药房抓的、需要熬的药是不是就叫做中药呢?或者中国从古到今都在用的药就叫中药?这都还不够准确。我们也无需多加深究,只讲中药最为重要的一个特性——中药指是的在中医中药基本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比如,植物药五味子,中药理论认为它味酸,具收敛之性,可以止咳,各种寒、热、虚、实咳嗽都可以用。如果一个医生用它治肺气虚的咳喘无力,它就是中药,因为它是在中医、中药理论的指导下使用的。如果另一个医生用它来治肝炎,目的是降低一种肝脏中转氨酶的释放量,那是在西医和药理理论的指导下使用,它便不是作为中药来使用了。
中药在古代称为“本草”,是因为中药中草类植物最多,也因为这个缘故,《说文解字》把“药”解释为“治病草”。自从西药传入我国以后,人们为了表示区别,便将我国传统应用的药物称之为“中药”。
  中药一般包括植物、动物药、矿物药三大类。其中植物类中药又可分为草类、木类、果类、菜类、谷类等多种类别。动物类中药也有虫类、鱼类、贝类、鸟类、禽类、兽类等之分。矿物类中药则包括可供药用的天然矿物、矿物原料的加工品及动物化石等。
  如果按照药材的生产来源区分,中药又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之别。还有一些中药属天然药物的加工品,如神曲、阿胶、枯矾就是分别用植物、动物、矿物原料加工制成的药物。
  我国传统药物除了有“中药”、“本草”的名称之外,近二、三十年来,“草药”或“中草药”的名称也流行一时。但实际上,草药也是中药的一部分,它一般指广泛流传于民间,而医者应用较少,文献资料比较简略,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天然药。应该说,现在的中药也是来源于以前的草药的。对某草药很熟悉、并规范使用以后,就叫中药了。现在的草药,终有一天也会变成中药的。还有民族药,如藏药、蒙药、维药、傣药、苗药、彝药等,是与中药完全对等的,甚至药材都有部份重叠,只不过指导理论不同罢了,各有所长。
(二)中医眼中的“地道药材”
天然的药材是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的。我国疆域广阔,自然地理环境,如水土、日照、气候、生物分布等,南北迥异,差别极大。各种药材的出产,都或多或少的带有一定的地域性。于是就产生了“道地药材”(习惯上不叫“地道药材”),如四大怀药、浙八味等均属此。
  所谓道地药材,是优质正宗中药的专用名词。它是指产地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疗效突出的药材。如宁夏的枸杞,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河南的地黄,云南的三七,四川的川芎,山东阿胶,浙江贝母,江苏薄荷,广东陈皮等等,自古以来都是道地药材。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的。如,云南的三七就一定是最好?再好的产区,它也有几等的出产质量。难道道地药材产区最差的药都比其他产区最好的药更好不成?当然不是。所以,“品种优良、疗效突出”才是最最重要的标准。然而,道地药材往往地域狭小局限,产量岂能满足全国需要?在不十分地影响疗效的情况下,不可过于拘泥道地药材。为了进一步发展优质高效的道地药材生产,国家正在实施标准化的各个新药材生产基地,深信其必为推动我国道地药材生产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中药小辞典】
●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菊花、怀牛膝。“怀”指由明代 “怀庆府”( 河南省温县、武陟、博爱沁阳等地)所产之道地药材。
●浙八味:浙江的道地药材。指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这八味中药材,由于其质量好、应用范围广及疗效佳而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三)病有阴阳,药分温凉
    中药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显然不是指药物的温度,而是它的秉性。“寒凉”的药物,是指它能治热性病;“温热”的药物,是指它能治有冷的表现的病。所以说药物具有四性的哪一种,是在看病的实践中发现的。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而寒与凉、温与热之间仅程度上的不同,大体上其实只有寒热两种药性。此外,还有所谓的不寒也不热的“平性”药,实际上也稍稍偏温、偏凉,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没有绝对的平性。
    具体来说,温热性的药多用治风寒痹证、中寒腹痛、寒疝作痛、血寒经闭、阳痿不举、宫冷不孕、亡阳虚脱等一系列阴寒证;而寒凉性的药则主要用于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等一系列阳热证。
寒药治热证,热药治寒证,不能搞反,否则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提醒这一点主要是怕碰到真寒假热、真热假寒这样极端的现象。真寒假热的人看似热得病人烦躁受不了,却喝水量很少;真热假寒的人手脚摸过去冰凉,胸腹部摸一会儿却烫手。真寒假热因为是真寒,自然要选大热药;真热假寒因为是真热,自然要选大寒药。不过如果热毒或寒毒太厉害时,哪怕开药方向是对的,有时会一喝药就呕掉,叫做“邪气太甚,拒不受药”。这时候可在大寒的药中加很少一点热性药,或大热的药中配一点点寒性药,就不会呕药了。很有点象古代打仗的时候找个内奸喊开城门,然后一举而攻入。
(四)巧辨五味  各寻所归
    所谓五味,原来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所谓“打翻了五味瓶”,其实味道何止五种?只不过习惯上以常见的、易于分辨的五种味道作为标准而已。
    五味的产生,开始是指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后来发现,在很多时候,同一种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会产生一些相似的反应,而不同味道的药物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如此便总结归纳出有关药物五味的理论。自从五味作为归纳药物作用的理论出现后,五味的“味”也就超出了味觉的范围,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础之上了。因此,中药书的记载中有时会出现与实际口尝味道不相符的地方。现将五味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及主治病证分述如下:
    辛味:往往具有发散表邪、畅行气血的作用,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
    甘味:往往具有补身体、舒肠胃、调药性和止痛的作用,多用治正气虚弱、肠胃难受、身体疼痛等方面。
    酸味:往往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不止等方面。
    苦味:往往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多用于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方面。
    咸味:往往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方面。
    五味有时可与五脏联系起来。如苦味药多能入心,甘味药多能入脾,咸味药多能入肾。当然这只是相对的,如辛味药按一般推理来说以入肺为主,可是辛散的行气药大多是入肝,这样的例外很不少,所以五味理论也只能作为参考。
(五)用药有禁忌  三思再下笔
1.配伍禁忌  有些药物共用时,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者消减原有药效,因而应该避免共用,最典型的莫过于“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楼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即: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不能与贝母、栝楼(含天花粉)、半夏、白及、白蔹等同用;甘草不能与甘遂、大戟、海藻、芫花等同用;藜芦不能与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等同用。
【十九畏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 炙煿莫相依。
即: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子,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肉桂、桂皮、桂心)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中国药典》1963年版“凡例”中明确规定:“注明畏、恶、反,系指一般情况下不宜同用。”若是违反药典规定而出问题的,可是要负法律责任的。虽然古代也有不少反药同用的文献记载,认为反药同用可起到相反相成、反抗夺积的效能。但在目前尚未搞清反药是否能同用的情况下,临床用药应采取慎重从事的态度,最好不使用,以免发生意外。
2.病证禁忌  药物的作用有它的适应范围,不能越轨。如麻黄是发汗猛药,对本就在出汗的病就不能用它;熟地很腻,乳香有怪味,脾胃不好的人就要注意了。
3,妊娠禁忌  有些药易伤胎,所以应列为怀孕禁忌的药物。慎用的药物有桃仁、红花、牛膝、大黄、枳实、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禁用的药物有巴豆、牵牛、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蝥、雄黄、砒霜等。一句话,给孕妇用药,要慎之又慎。
(六)生病用药时  饮食重忌口
    俗话说:“生病不忌嘴,跑断郎中腿”。故病人应重视忌口。如发热疾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性食物;寒性病,应忌食生冷食物、清凉饮料等;冠心病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等;高血压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肝炎应少食动物脂肪及忌食辛辣、烟、酒及其他刺激食品;脾胃弱者应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胃炎者别吃芋,易诱发;肾病少吃一点含盐、碱过多或酸辣太过的刺激食品;皮肤病或皮肤红肿化脓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尤其不能吃干燥的小虾米,少吃鹅肉(比如徐达与朱元璋的传说,以“蒸鹅”间接赐死)。
服某些中药时的特殊忌口,虽不是百分之百的严格,能做到当然最好,如:甘草(炙~)、黄连(酒连)、桔梗、乌梅忌猪肉;鳖甲忌苋菜;常山忌葱;地黄(生地、熟地)、(何)首乌忌葱、蒜、萝卜;丹参、茯苓、茯神忌醋;土茯苓、使君子忌茶;薄荷忌蟹肉;蜜反生葱,柿反蟹。总的说,不管何病、何药,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七)煎药器皿哪种最好
    以砂锅、瓦罐为好,搪瓷罐次之,沉沉的不锈钢小锅亦佳。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有人曾用铜锅熬药,熬出来的药竟然是绿色的。切忌铜、铁、铝锅。笔者推荐不锈钢锅,第一次用的时候只需要荡干净一下就可以了,以后也便于清洁护理,加水多少也可以比较自由。若用砂锅、瓦罐,容易烫到手,且大都容积偏小,而且第一次使用要用开水熬三次,不够方便。
(八)煎药用水与煎药“火候”
    古时曾用长流水、井水、雨水、泉水、米泔水等煎煮中药。现在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但总以水质洁净新鲜为好。有川乌、草乌的方子可用蜜水煎煮以减毒。治疗头面部疾病的方子,煎煮时可略加一点白酒,引药上行。治疗气滞的方子,煎煮时可略加一点白醋,加强理气疏通作用。
    先将药放水中浸泡20分钟~1小时(夏天不宜超过半小时)。用多少水泡呢?打算用多少水熬,就用多少水泡,泡着的药直接上火熬,不再换水了。泡的水量要考虑一下煎煮的时间。煮感冒药的水少放一点,手掌压住药放水,超过药面1公分,或正好漫过压药的手掌背,煮的时候火可以大一点(武火),水开后4~6分钟起锅;煮补药的水就要多放,因为要熬久一点,怕熬干。先用大火熬开,再用小火(文火)维持沸腾30~60分钟。不管加水量、火大小、时间长短,最后都殊途同归,所熬得药汁量以一大半饭碗量为宜,便于病人坚持。太多喝不下,太少则很多都粘到药渣上去了,浪费了。我们还提倡榨渣取汁呢,不过条件所限,一般做不到罢了(韩国国内的中药煎药机却有此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包中药(又叫一副、一贴、一剂),煎煮两次(又叫两道),第二道的加水量为第一道的2/3。两次药汁混匀后分2次服用。若怕麻烦,煎一道立刻喝一道亦可。
(九)区别药材质地  掌握不同煎法
    某些药物因其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需加以注明,归纳起来包括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
    (1)先煎:一些矿石、贝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比别的药提前煮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便于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如磁石、代赭石、生石膏、龙骨、牡蛎、海蛤壳、海螵蛸、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龟板、鳖甲等。此外,附子、川乌、草乌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他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药。
    (2)后下:某些气味芳香的药物,或部份感冒药,久煎则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再放入,如麻黄、薄荷、香薷、木香、砂仁、青蒿、沉香、白豆蔻、草豆蔻等。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环其有效成分,如钩藤、雷丸、番泻叶。还有,大黄煎煮太久的活,妨碍通便的鞣质成份也煎出来了,会引起便秘的反跳甚至加重,所以也应后下,或用泡服法。
    (3)包煎:有些粘性强、粉末状或带有绒毛的药物,宜用纱布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或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如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辛夷、车前子、蒲黄、灶心土等。
    (4)另煎:又称另炖,主要是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还应单独另煎,即另炖2~3小时。煎好后可以单独服,也可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麝香、鹿茸、海马等。
    (5)烊化:又称溶化。如某些胶类药物及粘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水煎粘锅或粘附住其他药材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稍稍浸泡,然后隔水加热融化,再用其他药煎好的药液搅匀冲服。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鳖甲胶等。蜂蜜、饴糖可直接融入煮好的药汁中。
    (6)泡服: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其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开水,或滚烫的其他药材煎出液趁热浸泡,最好加盖闷一闷,10~15分钟后即可服用。如大黄、番泻叶、胖大海等。
(7)冲服:如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子,直接用温开水或其他药物的药汁冲服。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猴枣、马宝、西洋参、鹿茸、蛤蚧等;某些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效,也常研成散剂冲服。如用于止血的三七、花蕊石、白及、紫珠草、血余炭、棕榈炭,用于息风止痉的蜈蚣、全蝎、僵蚕、地龙,用于制酸止痛的乌贼骨、瓦楞子、海蛤壳、延胡索,用于消食健胃的鸡内金等等;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经高温会发生有毒转化,那也只能做散剂冲服。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还有一些液体药物如竹沥汁、姜汁、藕汁、荸荠汁、鲜地黄汁等也须冲服为佳。
    (8)煎汤代水:些药物为了防止与其他药物同煎时,煎液混浊不堪,难于服用,宜大量水先煎好,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药物,如灶心土、赤石脂等。赤石脂的一半用量一般还直接用水搅匀冲服,止泻更佳。此外,某些药物疏松,体积大,吸水量也大,如丝瓜络,也须煎汤代水用,否则把其他的药汁都吸到它的药渣里去了。
(十)用药剂量—中医治病的“不传之秘”
据说在解放以前,成都有一姓雷的中医,每每用药,以两而论(相当于31克),就连干姜、附片,也敢开上半斤,人称“雷胆大”。吃他开的药,要专门用一大砂锅煎熬,但看病者络绎不绝。而在近郊小镇一姓李的名医,处方中每味中药,不超过一钱(相当于3.1克),一剂中药用茶盅即可熬煮。人称“胆小李”,就诊者也门庭若市。再说儿科的名医“小儿王”,擅长用银翘散治病,子承父业,也用银翘散。一天,一位服了儿子的银翘散无效的患儿家长来求其父,小儿王拿着儿子的处方,一味药未改,只是调整了药物剂量,却立竿见影。所以有人说:“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物的用量上”。
中医治病的灵魂在辨证施治,其用药剂量的大小是因人、因时、因证而定,同时药量也决定了它的功效。比如,龙胆草少用健胃,促进食欲,多用则清泻肝胆之火;三七小剂量止血,中剂量活血,大剂量则破血;薄荷在逍遥散中只用3克,能疏肝理气,而治风热感冒时,可用到10克,以发散风热;桂枝在桂枝汤中用9克,取其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而在五苓散中桂枝用量不到5克,则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之作用。由此可见,中药的用量非常灵活,必须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具体确定。
中药用量多少直接影响药效发挥、效果好坏。药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而贻误病情(驱虫药这样用还会帮倒忙,导致虫子不安份而发作起来);药量过大又容易伤身体,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处方中各药物相对用量比例的把握也很重要,可以影响到整个处方的功效。因此,对于中药剂量的使用应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一般来讲,应考虑如下几方面的因素:
1.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加量,一旦病情好转后,应当立即减量或停服,防止过量或蓄积中毒。如附子,病情不急时用制附片6~10克,可以连用好几天(要注意先煎);用于急救亡阳时,可用生附子15~30克,且只能用1~2包药,当天抢救时用。此外,轻飘飘的药用量应偏小,如蝉蜕(要不然一大锅);矿物介壳质重沉坠及作用温和的药物用量宜大,如石膏、山药等;鲜品用量一般为干品的2~4倍。
2.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要大些(3 :1)。自制丸、散剂省药材又经济实惠,但效果更慢;仅用单味药治病,这味药的量当然要大一些;在复方配伍使用时,主打药物比辅助药物的量又要大一些。
3.年龄、体质与剂量的关系  一般老人、小孩、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的病人,都要用小量,成人及平素体质壮实的患者用量宜重。5岁以下的小儿用成人药量的l/4,5岁以上的儿童按成人半量服用。
4.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  夏季发汗解表药及辛温大热药不宜多用;冬季发汗解表药及辛热大热药可以多用。
(十一)服药方法—中医疗效的“决胜之机”
1.服药时间
汤剂的煎两道药,两次服药间隔时间为6~8小时左右。临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如急恶疾病,每剂药煎为两道,以20~30分钟为间隔,一道一道药下去,直至确信遏制住了病情为止。另外,有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如马钱子、鸦胆子;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的两小时服用;安神药宜睡前1~2小时服;突发病均可尽快服;石淋作痛、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不定时饮服。其余皆饭前半小时~1小时服用为佳。
2.服药方法
    (1) 汤剂:解表药要趁热服,服后还须温覆盖好衣被,或进热粥,以助汗出;热证用寒药宜冷服。如出现真热假寒者当寒药温服,真寒假热者则当热药冷服,这是除了前面“三、病有阴阳,药分温凉”部份,提到的反佐用药法以外,另一种反佐防呕的方法。
    (2) 丸剂:温开水送服即可。
    (3) 粉末剂:可用蜂蜜加以调和送服,或装入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咽时,药末子粘在喉咙上,导致想咳。
    (4) 膏剂:每一口应少量,慢慢咽下。也可用开水冲服。
    (5) 冲剂、糖浆剂:冲剂本为开水冲服而设;糖浆剂也是直接吞服。
此外,危重病人宜少量频服,避免呛入气管中;呕吐患者亦是少量频服;还有些搐鼻取嚏的,粉末吹喉以消咽喉肿痛的,等等方法。有些比较猛的攻逐药,要见好就收,不可以痛打落水狗,对于孕妇尤以以七分攻为尺度,否则可能“玉石俱焚”。
(十二)如何学好中药学
中药学是中医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中药品种极多,容易混淆,不易记住,自学者往往不容易抓住重点。如何学习《中药学》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抓重点,明功效
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具体药物的功效、应用是学习的重点,掌握功效又是学好中药学的关键。掌握功效不是简单地背诵功效术语。功效与药性主治证是密切相关的,学习时一方面要运用性味归经等药性理论分析功效,理解其含义,同时要以功效联系主治证,使功效落到实处。以黄连泻火功效为例,它的泻火功效与苦寒性味密切相关,苦泄降,寒清热,能清泄火邪,由于它归心经、胃经、肝经故以清心火、胃火,肝火见长,适用于心火亢盛的热病神昏,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胃火所致的脘痞呕吐及肝火目赤等。这样以泻火功效为中心将性味,归经和主治证联系起来,既加深了对黄连泻火功效的理解,又突出了重点。切不可孤立地死记硬背一些性味、归经和主治证。
掌握功效还须理解其所具功效之含义,例如:肉桂有引火归原之功效,引火归原即温肾阳使虚火下归于肾,治命门火衰虚阳浮越之证。其次要明确功效范围,如泻火与泻心火,前者包括泻各脏腑之火,含义广,后者是泻火功效的一个方面,含义狭。
2.识共性,重特性
中药学按药物的功用分类,同一章节的药物既具有共同的功效主治范围,又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学习时只要掌握本章节总的功能、主治,则本章节所含药物的主要功效和主治证就把握住了,然后再分别记忆每味药各自所具有的其他方面的作用。这样既容易记忆,又不易混淆。
对性味归经、用量用法、配伍等内容也同样要区别对待。如理气药大多辛温芳香,这是普遍性,而苦楝子却苦寒,属特殊性要特别注意。再如矿物药由于质地重,一般可用30克左右,而朱砂虽是矿物药,但是毒只可用0.3~1.5克。再以用法为例,大多数药物可以入煎剂,但逐水药甘遂有效成份不溶于水,驱虫药雷丸受热后有效成份破坏,均不宜入汤剂。
至于配伍,学习时可有个一般性的了解就可以了,不必把过多精力放在方剂的组成和运用上,因为这不是本课程重点,应与方剂学有所区别。
学习中药学,既不要毫无区别地逐条硬记,也不要把特殊内容作一般普遍性对特轻易滑过。而特别要注重掌握其特殊性。
3.善归纳,辨异同
学习时将有可比性的药物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其异同点,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中药的性能、功效及适应证等内容。
首先是将功效相近的药物进行对比,比较其异同点,如麻黄与桂枝,石膏与知母,半夏与南星等。通过分析对比加深印象,便于理解掌握。
其次是将主治证相近的药物进行比较,有利于全面理解功效,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如黄连、干姜、党参均能治泄泻,麻黄、黄芩、北沙参、五味子等均治咳喘,生姜、半夏、竹茹、藿香等均治呕吐,但其功效有异,主治有别。
再者,同一药物因品种不同、炮制不同及药用部位不同其性味功效主治也有差别,通过比较可加以区别,避免混淆,如川贝母与浙贝母,生地与熟地,生大黄与制大黄,附子与乌头等。
总之,自学过程中注意掌握应用以上学习方法,可以综观中药学的全貌,从纵横两方面掌握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所学中药学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提纲挈领,执简驭繁地学好中药学。
(十三)中药记忆妙法多
1.五行配属记中药  
五行配属记忆中药是通过五行配属的五色、五味的关系来记取中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等的一种记忆中药的方法。
(1)五色记忆中药:利用药物的青、赤、黄、白、黑的五种颜色,按照五色入五脏的关系来记忆药物的功效、主治。如:
青色入肝,青色药物多治肝经疾病。如青皮入肝经,能疏肝破气,散积化滞,善治肝气不疏而致肋肋疼痛或乳房胀痛之证;青蒿清泄肝胆之功,善治湿热黄疸;青箱子清肝明目退翳,善治肝热目赤之证。
赤色入心,赤色药物多治心经疾病。如丹皮入心经,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之功,善治热入血分之出血证;丹参为植物丹参的根,色红紫入心经,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之功,善治瘀血证。
黄色入脾,黄色药物多治脾经疾病。如:黄芪色黄而柔软,能健脾益气、固表升阳,善治脾虚气弱,中气下陷之证;黄精色黄而带黑,有补脾润肺之功,善治脾虚食少或少气无力之证。
白色入肺,白色药物多治肺经疾病。如石膏清肺泄热,除烦止渴,善治肺热咳喘之证;贝母止咳化痰,清热散结,善治痰热壅肺之咳嗽痰稠之证。
黑色入肾,黑色药物多治肾经疾病。如熟地为地黄反复蒸晒后呈黑色之饮片,有滋补肾阴之功,善治肝肾阴虚而致腰膝酸软、眩晕盗汗、消渴、遗精之证。制首乌是何首乌的块根经加黑豆煮汁蒸晒而成,色黑入肾经,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善治阴虚血枯,须发早白之证。补骨脂为补骨脂的黑色种子,功能补肾壮阳,善治下元虚冷所致的阳痿、腰痛、早泄、遗尿等证。
(2)五味记忆中药:利用药物的辛、甘、苦、酸、咸的五种味道,按照五味入五脏的关系来记忆药物的功效、主治。如:
辛味的药入肺(卫)经,善治肺卫之表证。如: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善治风寒外束,肺气不宣所致恶寒发热,无汗而喘之表证。荆芥辛温解表,善治肺卫表证,感冒头痛。薄荷辛凉,疏散风热、清喉利咽,善治风热外感或温病初起,病在肺卫之表证。
甘味的药入脾(肉)经,善治脾胃病变。如:白术甘苦性温,能补脾益气、燥湿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所致纳少便溏、气短、倦怠之证;甘草甘平,补中益气、缓急止痛,主治脾胃气虚,倦怠乏力及胃腹疼痛等证;山药味甘性平,补脾益胃、养肺固肾,主治脾胃虚弱,食少倦怠,便溏久泻等证。
苦味药入心(血)经,善治心经病变。如:黄连味苦性寒,清心除烦,又泻火解毒,主治心火亢盛,烦躁不眠等证;牛黄味苦性凉,清心解毒,主治温病逆传心包,高热谵语,痉挛抽搐,神昏等热闭之证;莲子心苦寒之品,清心除热而治温热病烦热神昏。
酸味的药入肝(筋)经,善治肝经病变。如:木瓜为酸温,舒筋活络,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急,不能转侧之证;白芍酸苦微寒,有养血柔肝,平肝抑阳,缓急止痛之功。
咸味药入肾(骨)经,善治肾经病变。如龟板味咸、性平,能滋阴潜阳、补肾健骨,主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盗汗遗精,或阴虚阳亢,眩晕耳鸣等证;鹿茸咸温,有补肾壮阳,生精补血,强筋健骨之功;蛤蚧咸平,有补肾益肺,纳气定喘之功。
2.异部擅长记中药
清代张仁安在《本草诗解药性注》载歌赋云:
质轻上行入心肺,质重下行入肝肾,
中空发汗内攻实,枝达四肢皮行皮,
为心为干走脏腑,枯燥入卫润入营,
上下内外以此分,气血亦以类相从。
我们从这首歌赋中可以体会到,中药药用部位的不同,其功效会有差异,而利用其不同药用部分的擅长功效,可以帮助我们记取中药药性。
(1)以皮行皮:动、植物的表皮入药,其药性擅长作用于人体皮肤或皮里膜外、肌肉部位,常用于治疗皮肤病及水肿病。如:冬瓜皮、茯苓皮、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利水消肿;槟榔的果皮,有下气宽中,利水消肿之功。再如动物药蝉蜕为蚱蝉羽化后脱落的皮壳,能疏散卫表风热,透疹止痒,治外感风热表证、麻疹初期,疹出不畅常用;蛇蜕(皮)善于疏风,可治皮肤瘙痒。
(2)以枝达肢:植物的枝、枝梢、根尖入药,其药性擅长作用于人体四肢及人体末梢部位,常用于治疗四肢、手指、足趾及阴茎等病证。如:桑枝祛风湿利关节,主治风湿痹痛,四肢酸痛,麻木拘挛;桂枝发汗解表,又温经通络,主治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
(3)以仁润肠:植物的果仁入药,由于果仁多含润质的油脂,多有润肠通便之功,可治疗便秘等证。如: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益脾,主治老人虚秘;火麻仁润燥滑肠,主治肠胃躁热,大便秘结;郁李仁润肠缓下,主治气血虚弱,津枯便秘;松子仁润肠益脾,主治老性习惯性便秘;决明子祛风明目、润肠通便,主治肠道积热,大便不畅。
(4)以藤通络(筋):缠绕性藤本植物入药,其药性擅长作用于人体之筋络部位,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急等病变。如:络石藤祛风通络、化瘀止血,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筋骨疼痛之证;鸡血藤活血、通络、补血,主治风湿痹痛,关节酸痛,手足麻木等证;海风藤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主治风寒湿痹,筋骨酸痛,手足拘挛等证;千年健祛风湿、健筋骨,主治风湿痹痛,肢节酸痛,筋骨痿软等证。
  (5)中空发汗:用植物呈中空的梗、茎入药,其药性擅长作用于人体上部或肌表部位,具有发汗解表,疏散风邪的作用,常用治疗表证、痘疹等。如: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升麻发表透疹。
(6)根多补益:用植物的根部入药,其药性擅长滋补人体之不足,治疗人体虚证。由于植物根植深土中,营养物质丰富,故有“根多补益”之说。如:人参补气救脱、补益脾肺,主治气虚欲脱或脾肺气虚证;党参补中益气主治脾盛气弱,纳少便溏等证;山药补脾益胃、养肺固肾,主治脾胃虚弱、肺虚喘咳等证;黄精补牌润肺、生津养液,主治阴虚肺燥、阴血不足、脾胃虚弱等证;何首乌补血益精、滋补肝肾、乌须发,主治肝肾两虚、精亏血虚证。
    (7)以脏补脏(以腑补腑):是依照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与动物的脏腑组织器官对应关系,通过进食对应动物的脏腑组织器官,达到以脏补脏(以腑补腑)的目的。如:鸡肝、羊肝、鱼肝等补肝明目,主治目盲;猪腰、羊腰等补肾壮腰,主治肾虚腰痛;猪肚(猪胃)、 鸡内金等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猪心、牛心等补心安神;鱼脑、猴脑、猪脑等补髓养脑,主治髓海不足,健忘失眠等。再如牛蹄、猪蹄、熊掌、鸭掌等有补益足力之功,主治脚跟疼痛等;虎骨、牛骨、猪骨、狗骨能补髓壮骨,主治小儿先天不足,足软无力等证。
3.顾名思义记中药
通过从药物的名称理解和记忆药物的药性、功效,顾其名而思其义,正是记忆中药的常用方法之一。如:益母草是妇科经产要药,有活血调经之功,故名为益母之草。番泻叶是泻下药物,产于“番”而药用“叶”,“泻”即通便泻下。续断补肝肾,强筋骨,有筋骨折断可以续之,故治挫伤骨折等。寒水石有寒水如冰之意,足显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通草寓有“通利”之意,能通络下乳,通利水道。接骨木有寓接骨续筋之意,有理伤接骨之功。断血流之药名有阻断血流之意,因而可治各种出血证。骨碎补即骨碎能补,肾主骨,故能补肾强骨,活血祛风。
4.音同(近)义通记中药
由于中医药知识的传承是由汉字作为工具的,在汉字的使用上也和汉字的发展变化一脉相承,尤其是古今字和通借字使用频繁,其中通借字尤为多见,即两个字的形体和意义本不相同,由于读音一样或比较接近,甲字被借作乙字,而甲字与乙字意义就相通了。如“藏府”通“脏腑”、“鞠华”通“菊花”、“蚤”通“早”、“利”通“痢”等。在中药药名上也常常使用这种音同(近)义通的通借字。利用这种音同(近)义通来记忆中药也是记忆法中经常应用的。如:泽泻通“择泻”,具有选择性地泻邪作用,故泻浊而不泻清,利水而不伤津;藁本通“高本”,人之高本在巅顶,故善治巅顶之头痛;磁石通“滋石”,石,五行属水,与肾配属,故有滋肾之功,主治肾虚之耳鸣。萆薢通“痹解”,即能解除风湿之痹痛;破故纸通“补骨脂”,即能补骨强筋、补养肝肾,主治下元虚损、手足沉重。
5.形态象征记中药
    把药物的形态与人体及病证的征象进行抽象联系,以达到记取中药药性的目的。如:人参其形态似人形,人以气为本,故人参为大补元气之要药;钩藤形态似四肢抽搐,故有平肝熄风之功;怀牛膝其形态如牛之膝关节,故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主治腰膝关节疼痛,曲伸不利等;狗脊其形似狗脊椎,故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胡桃仁其形如人之脑,脑为髓之海,故有补肾助阳之功;海狗肾其形若男子外阴,故常能补肾益精,壮阳起痿。
6.因地取效记中药
药物的产地、生长环境对药物的功效有影响。因地取效记忆中药就是通过对药物的产地、生长环境有共同特点的加以归类并记取药性的一种方法。
生于背阳阴寒之地的药物多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如:黄连生于高山荫蔽的草丛中,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龙胆草生于山坡阴湿地和灌木丛中,有清热泻火,清泄肝胆湿热之功;鱼腥草常生于阴湿的沟、塘边,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水通淋之功;凤尾草又名井边草,生于井边(内侧)、山石背阴处,有清热解毒、利尿止血之功;垂盆草生长在阴湿的岩石、山沟、溪边,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之功;夏枯草常生于竹林、树木阴湿之地,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之功。
长于水泽湖沼之地的药物多有利水渗湿之用。如:车前子生于路边低洼积水处,有利水通淋,清肝明目之功;瞿麦生于山脚、溪坑、湿地之处,能利水通淋,治小便淋漓涩痛;川木通生于山沟、溪边半阴湿地,有清热利尿、通经下乳之功;泽泻为沼泽植物,有利小便,清湿热之功;萹蓄生于路边低佳积水处,有利水通淋、杀虫止痒之功。
    成于海滨大洋之中的药物多有软坚散结之性。昆布、海藻软结散结,消痰利水;海蛤壳、浮海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主治由肺热咳喘;牡砺平肝潜阳,软坚散结,主治阴虚阳亢,烦躁失眠,痰火郁结,痰核累疬。
7.因质取效记中药
中药来源于不同的植物、动物、矿石,又有根、茎、叶、种子、花卉之别,故中药质地有轻重之分。根据药物质地而分为不同的类别,同一质地的药物其药性有相同之处,通过药物质地来分类记取忆中药的药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质取效中药。
    (1)质重多降,镇逆潜阳:如代赭石平肝降逆,既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又疗肺胃气逆之咳喘、呃逆等;磁石镇惊安神、潜阳纳气,治阳亢之耳鸣;龙骨、龙齿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治神志不安,心悸失眠等;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诸证。
(2)质轻多升,升浮发散:如马勃质轻如粉末,清热解毒又利咽,主治热邪火毒上攻所致的咽喉肿痛火失音;薄荷叶芳香清凉,疏散风热,清理头目;桑叶祛风清热,治头目之疾。
(3)子类多降,泄降下气:如苏子下气消痰、止咳平瑞,治咳逆痰喘之证;莱菔子消食导滞、降气祛痰,治食滞胃院、嗳气吞酸;白芥子豁痰除饮、散结止痛,治痰饮壅滞,胸胁胀满,咳嗽上气等;葶苈子泻肺行水、祛痰定喘;治咳逆上气、一身浮肿之证;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治肺气上逆咳嗽气喘。
(4)花类升散,舒心解郁:合欢花宁神解郁,治情志不遂,忧郁忿怒、虚烦不眠;玫瑰花行气解郁、和血止痛,治肝胃不和,胸胁胀满,月经不调;绿萼梅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治肝胃郁滞,胸胁胀满,嗳气纳差;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治外感风热表证及肝阳上亢所致头目眩晕,目疾等。
(5)虫蚁搜风,解痉止痛:如蜈蚣熄风止痉、通络止痛,治急慢惊风、破伤风、痉挛抽搐等;全蝎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治急惊风及中风所致口眼歪斜;僵蚕熄风止痉,治惊风、癫痫;地龙(蚯蚓)清热止痉、通经活络,治高热惊痫及中风后半身不遂;水蛭(蚂蟥)破血、逐瘀、通经,治瘀血阻滞的经闭,癥瘕。
(6)血肉补益,填补精血:动物类药物多为血肉有情之品,能填补精血。如:龟板滋阴潜阳、补肾健骨;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羊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鹿茸补肾壮阳,益精补血,强筋健骨。猪脊髓有补阴益髓之功;鸡子黄有滋阴润澡之效。阿胶补血止血,治血虚眩晕及出血证;紫河车补肾益精,益气养血。
(7)炭类药物,止血止泻:血余炭止血化瘀,治尿血、吐血、便血等;侧柏炭凉血止血,治血热妄行的各种出血证;藕节炭止血消瘀,治各种出血证;棕榈炭收敛止血,治无瘀滞的各种出血证;地愉炭,凉血止血,治各种出血,尤适宜于便血、崩漏等。再如:大黄生用泻下,炒炭则可止泻。
8.背诵歌诀记中药
把中药的药性,编成歌诀诗赋加以背诵,是中医传统的一种记忆方法。由于中药歌诀编排的内容紧凑,朗朗上口,只要熟读顺口,背至滚瓜烂熟时,定能永久不忘。较早的如《药性赋》,文字简练,但不便理解,故1962年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又编辑了《药性赋四百味白话解》,更适合初学者背记和理解。书中还附录了“十八反药歌”、“十九畏药歌”、“妊娠禁忌药歌”等。
9.巧用联想记中药
《中药学》每一章节中含有多种药物,要想记住所有药名,必须要动一番脑筋。如解表风寒药,可以通过联想编成歌诀,如:“苏麻藁桂细白薷,生活夷耳荆防风”。——含中药紫苏、麻黄、藁本、桂枝、细辛、白芷、香薷、生姜、羌活、辛夷、苍耳子、荆芥、防风等。
此为联想记忆法,谐音寓意可读作:“苏麻高贵细白濡,生活宜耳谨防风”。你可以想像为:在《康熙王朝》中有一位苏(紫苏)麻(麻黄)喇姑,她倍受康熙垂爱,其高(藁本)贵(桂枝)之处是有着细(细辛)嫩洁白(白芷)而濡(香薷)润的肌肤。要保持美白高洁之态,生(生姜)活(羌活)中何法最宜(辛夷)耳(苍耳子)?那就是谨(荆芥)防风寒伤体。根据这种想象法,你便在趣味联想、谐音寓意之中记住了13味辛温解表药。



(选读二)
(五)方药界的“向导”—谈谈“药引” 的作用
    “药引”是中药学名词,指引经药。方药中的“药引”,有“引经报使”之功,能起到引药入经、直达病所、提高药效、照顾兼症、调和药性、降低毒性等作用。“药引”,有人喻之为汤剂中的“向导”,即使是配伍精当的中成药,服药时也要求有“向导”。
    早在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应用药引,就有甘草、生姜、大枣、粳米、胆汁、白蜜、酒、醋和童便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涉及药引达90多种,如八正散用灯芯导热下行;失笑散用醋调服,引药入肝经;凉膈散用白蜜,缓硝黄之竣下,存胃津润燥结等。
    据说,药引子的来历还与朱元璋有关:
    明朝洪武年间,浙江萧山有个名医叫楼英。楼英医术高明,有起死回生之术,方圆百里无人不知他的医名,人们都叫他“神仙太公”。
    这年,当朝马皇后得了重病,御医百般诊治,人参、灵芝等名贵药物吃了不少,病体仍未见好,朱元璋心急如焚,颁旨遍请天下名医给皇后治病。因访得楼英医术精湛,朱元璋忙传旨宣楼英进宫。
    自古“伴君如伴虎”,给皇后治病半点闪失不得。楼英一入宫,便顾不得路途劳累,先行拜见太医院的御医,打听马皇后的病情,所用何药。看太医院的御医们所用之药,都是些人参、鹿茸、灵芝,不由暗自思量:这马皇后必定已是病入膏肓,难以救治,御医们才用上珍贵药材。等到第二天,楼英跟着太监来到马皇后病榻前,经一番仔细诊察,皱着的眉头渐渐舒展开了。原来,马皇后看着脸色青黄,得的却不是疑难杂症,以楼英看来,只不过是多食引起脾胃不和,痰浊阴滞而已,只要用大黄、莱菔子一类极普通的药就可治愈。
    楼英给马皇后诊过脉,心里有点糊涂了:这么个小病,堂堂太医院御医如云,怎会束手无策呢?想到这,他又将在太医院看过的药方拿出来,仔细斟酌起来。突然他小有所悟:这些药治病无益无害,但恰合皇后凤体之贵,若用些低廉药物,皇后若有闪失,一命归天,必是药石无力,追究下来,定将满门抄斩,大祸临头,难怪御医们一个个束手无策。
    领悟了其中利害,楼英左思右想,也不敢贸然下笔了。正在磨蹭之时,皇上驾到。楼英拜过皇上,忽悠眼前一亮:只见朱元璋皇袍上,一块玉珮晶莹剔透,闪闪发光!楼英当即提笔写道:莱菔子三钱,皇上随身玉珮做“药引”。朱元璋看了,马上解下玉珮,连同药方一起递给太监,吩咐如法用药。马皇后服药后,当晚腹内“咕咕”作响,大便通畅,安稳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楼英又让她只少许进些淡粥素菜,几日之后竟霍然而愈。
    “药引”用玉佩,奇玉为引,何等珍贵?然玉石也确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古代医药名著中都有记载:玉石咸寒,有“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疗效,马皇后积滞必生内热,用之为引,正合病机。
“药引”在方剂汤剂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气血通过全身经络,通达表里、脏腑,营养四肢百骸、筋骨皮毛。经络使人体内外表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药引”犹如向导,它将诸药引向某经络脏腑及身体部位进行针对性治疗。也就是说“药引”的特殊作用,是引导药力直达病所,有向导之妙用。
药引的种类繁多,但以单味药为多。例如桔梗开宣肺气,引药上行,上焦病变多用;牛膝补肾强筋,引药下行,下焦病证可投;治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少阳经病用柴胡;喉咽病用桔梗;上肢病用桑枝;下肢病用牛膝;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用淡盐水送服,取其咸入肾经之意。
再如生姜有发汗解表、温中、温肺止咳之效,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时,常用生姜2~3片为引。葱白能散寒通阳、解毒散结,治疗感冒风寒、小便闭塞不通时,常用葱白5~7根为引。而在辛温解表药中,同时加入生姜、葱白,可更增强发汗解表作用。大枣能益气补中、养血安神、调和药性,使用甘遂、芫花、大戟等峻烈药时,常取大枣缓和药性,以防中毒。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温淡盐开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食醋能散瘀止痛、收敛固涩,治疗妇女带下、血热崩漏、蛔虫腹痛病症时,常取食醋1汤匙作药引。红糖能补血、祛瘀,治疗产妇恶露不畅、小腹冷痛等症时,常取红糖为引。
医生在处方用药时,若能正确应用药引,有事半功倍,药入病所,“药到病除”之妙。
(六)学习方剂学的四个要素
如何学好方剂学,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学习的,都要抓住四个要素。
一是要掌握中医的医理。学习方剂学首先要有坚实的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习并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中医的基本原理。
二是要掌握中药的药理。通过学习中药学相关的基础知识,熟悉并记忆一定数量的中药,掌握中药学的基本原理。
三是要掌握方剂学的学科特点,抓住方剂学最重要的学术特征,即方证。在全面掌握方证病机、理解方中药物间的配伍关系的基础上,深刻体会方药配伍与方证病机之间的关系。
四是要整体理解,注重记忆,参与实践。在学习方剂学时要注意在了解学科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将同章与跨章内容联系起来学习,运用类比方法,分析相关方剂在辨证、立法、组方配伍等方面的异同,以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要重视重点内容和基本功的训练,方剂的药物组成、功效和主治是方剂的基本内容,要熟记药物组成,深刻理解功效,牢固掌握主治病证是学习方剂学的基本要求。方歌背诵是帮助记忆和加强理解的一种有效手段,初学者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方歌。同时还要注重实践,随师从诊、研读医案等。总之,在学习中必须处理好理解和记忆的关系,培养较强的辨证、立法、组方的能力,为顺利学习临床各科奠定基础。
(七)方剂记忆有诀窍
1.通过方名记忆方剂
中医方剂的命名古无定法,方法很多。如从《内经》所记载的十三方来看,以主药命名的为多,像生铁落饮、泽泻饮。“方书之祖”《伤寒论》的方剂,既有以主药命名的方剂,又有以功效、主治命名的方剂,也有比类取象法命名的方剂等。通过对方剂命名的分析和归纳,掌握方剂命名的规律,对于我们记忆和理解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很有益处。
(1)以药物命名的方剂:主要有主药命名、组方药物命名、药物味数命名等形式。主药命名是指以方剂中主要药物名为方剂名称。方中主药有一味,也有二味,甚至三味者。按一味主药命名的方剂有:麻黄汤、桂枝汤、吴茱萸汤、白头翁汤等;按二味主药命名的方剂有:竹叶石膏汤、大黄附子汤、当归芍药散,青蒿鳖甲汤等;按三味主药命名的方剂有:参苓白术散、半夏天麻白术汤、三仁汤等。
(2)以组方药物命名的方剂:是指以方剂组成中的全部药物名为方剂名称。如麻杏石甘汤,即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四药组成;麻黄附子细辛汤、苓桂术甘汤、苓甘五味姜辛汤;葱豉汤、参附汤、良附丸、枳术丸等。
(3)以药物味数命名的方剂:是指以方剂药物组成时所具有的药物味数来命名方剂的。如四物汤、四君子汤即四味药,八珍汤即四物汤合四君子汤即八味药;还有独参汤、二至丸、三子养亲汤、四磨饮子、五皮饮、六味地黄丸、七味白术散、八正散、九味羌活汤、十灰散等。
    (4)以功效命名的方剂:是指以方剂的主要功效和主治病证来命名方剂的。如大承气汤具有峻下热结顺承胃气下行之功。主治阳明腑实,热结便秘证;济川煎具有润肠通便之功,“济川”乃资助河川以行舟车之意,主治肾虚便秘;败毒散具有益气解表,散寒祛湿功效,扶其正气,败其邪气。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逍遥散逍遥自在,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功。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清营汤清营凉血,主治热在营血之证;清宫汤清心安神之剂;清暑益气汤有清暑益气之功;清骨散善清骨蒸劳热;金锁固精丸实为固精止遗之丸;消瘰丸为消瘰软坚之方等。
2.以类归从记方剂
方剂的分类方法上,历代医家见仁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对众多的方剂进行归类,其中按主方(祖方)归类是其分类的方法之一。以类归从正是按主方(祖方)归类的记忆方法,即以某一代表方为主方,在记忆此方的基础上,来记忆衍生出来一类附方、变方。如仲景伤寒论的方剂,经后人归纳后类方很多,有桂枝汤类方,即以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为主方,类方有桂技加芍药汤、桂技加大黄汤、桂枝加黄芪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杏朴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去芍药汤、新加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等二十余首;麻黄汤类方,即以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为主方,类方有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葛根汤、麻黄升麻汤等十余首;柴胡汤类方,即以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为主方,类方有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泻心汤类方、白虎汤类、承气汤类、四逆汤类等。总之,我们若能记忆几十首类方,依次推演,这样可记忆的方剂将是十分可观的。同时以类归从记忆方剂还能对病机、治法共性的类方研究具有较好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深刻理解主方(祖方)的理法证治,并推其演变,求其法度,掌握类方的配伍变化规律。无论是对于我们记取方剂,还是全面掌握方剂大有裨益。
3.背诵歌诀记方剂
背诵歌诀记忆方剂是学习中医的基本功之一。从古至今学习中医的大多要经历背诵汤头歌诀的过程,为了便于学习,我们的前人编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方歌,如清•汪昂《汤头歌诀》、北京中医学院编写的《汤头歌诀白话解》等。作为初学者大多选择一种现成的汤头歌诀来背诵,只要“歌不离口”,坚持背诵,日积月月,直到滚瓜烂熟,脱口而出的程度,定能在临床上自如地运用成方。在背诵方歌专著或背别人已编成的方歌时,一般要自己读一下,如不顺口,还可以自编。凡是自编自背又叫自编背诀法,自己编写方歌,就得有编诀的方法,常见的编诀法有:
(1)一条鞭:是根据方剂药味,不按平仄声音韵,用一句不拘长短的字句来编写的方法。常用于简单的、药味不多的方剂,编写时以顺口为度。即一方一句成一个整体。如五仁丸:五仁桃杏松柏郁(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止嗽散:前部荆桔甘皮菀〔白前、百部、荆芥、桔梗、甘草、陈皮、紫菀〕。如四物汤:芎归芍地(当归、白芍、川芎、熟地)等。
(2)三字经:三字经是古人用于各种启蒙教育便于记忆最常用的形式之一。在中医的启蒙教育中影响较大的是清代陈修园编写的《医学三字经》,它颇受广大初学者欢迎。用三字经的形式编写中医药教本是有很多优点,它字数少,内容精,读之顺口,容易记忆。在方剂记忆编诀也有同样的作用。如银翘散:银翘散,荆豉蒡,薄甘桔,苇竹汤。桑菊饮:桑菊饮,翅杏仁,薄甘桔,芦苇根。
(3)四言体:四言体文字少而精,四字成句,朗朗上口。如十全大补汤:八珍芪桂,十全十美。四君子汤:四君子汤,白老茯人。小承气汤,大黄厚实。玉屏风散:玉屏风散,黄芪术防。也可以对于药味组成较多或几首类似方剂用四言体的编诀方法编在一起。如毓麟珠、赞育丹:两性不育,赞育毓麟,基本八珍;菟杜椒鹿,寒去温存,毓麟如此,赞育问津,赞育良剂,下列药味,苁蓉仙茅,桂附萸杞,蛇韭淫羊,巴杜归地,白术健脾,相须有利,炼蜜为丸,阳萎可饵。
(5)五言体:五字成句,较四言体更为活泼。五言体,一般四句成一首,但在实际运用中,也可以根据情况二句成一首或六句成一首。如六味地黄丸:
六味益肝肾,阴虚火旺餐,
地八淮萸四,丹苓泽泻三。
再如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二陈半夏陈,甘草与茯苓。
(6)七言体:方剂的汤头歌诀采用七言体形式的较多,如汪昂编写的《汤头歌诀》就是按七字成句,用声韵进行编写。虽然现在流行的一些汤头歌诀专著,多按七言体编写,但编写时声韵要求比较严格,要真正编写好亦比较难。如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
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5.细评趣味记方剂
趣味记忆方剂就将比较枯燥而难于记忆的方剂,通过比类象征联想到平日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人或事物,或取同音同义、近音近义的方法,使的方剂记忆变成有趣的记忆。如:“三仁汤”有人就把它编成了“三人爬竹竿,扑通滑下来”一句话,仅十个字,就把方中的杏仁、蔻仁、薏苡仁、竹叶、厚朴、通草、滑石、半夏牢牢记住了。只要一提起三仁汤,我们就可以有趣的联想到:有三个人争着去爬竹竿,互不相让,结果“扑通”、“扑通”地都滑下来了。这样生动有趣的联象,会留下深刻的记忆,显然要比平淡乏味的“方歌”来得快、记得牢。如导赤散由生地、木通、竹叶、甘草四药组成,可趣记为成:“竹杆通地”。龙胆泻肝汤有龙胆草、车前子、木通、黄芩、山栀子、当归、生地、泽泻、柴胡、甘草组成,可趣记为“龙车通黄山,当地卸柴草”。生化汤由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组成,可趣记为“曹刿兄掏姜(即草归芎桃姜)”……等等。总之,在不违背辨证论治的精神与准确用药原则下,以音、义或巧妙记法为基础进行趣味性编诀,是一种记忆方剂的好方法。但在编排时不可牵强附会,生硬地拉扯在一起而曲解了方剂的原义;还要避免低级庸俗,不能上口;尽量做到浅显而不俗,富有高稚之感。近年来,趣味记忆方剂的书籍很多,如《360首方剂速成趣记》等。
6.字头合并记方剂
在学习《方剂学》中,我们都积累过一些记忆的经验。比如:清热解毒剂中的“五味消毒饮”,由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组成。我们把每个药名拆出一个字,组成“花”、“花”、“公”、“紫”、“紫”,再利用谐音关系,只取“花花公子(紫)”四字,这样就好记多了。
再如:滋阴润燥剂中的“麦门冬汤”,由麦冬、大枣、人参、半夏、甘草、粳米组成。我们在每一味药中拆一个字,组成“麦大人半草米”。辅以谐音,就是“麦大人拌炒米”。如果你再想象一下“麦大人”拌炒米时把脸弄满煤烟时的尊容,一定忍俊不禁,印象就更深了。
又如:清脏腑热剂中的“芍药汤”,由黄芩、木香、黄连、当归、槟榔、白芍、甘草、官桂、大黄(别名“将军”)。如加以拆字并谐音,可成为:“秦香莲当兵,索草跪将军”(秦香连当槟芍草桂将军)。如果再想象一下“秦香莲”想当兵而要来草垫,跪在上面求将军的迫切情形,你就更容易记住了。
以上例子,说明我们平时就已经不自觉地掌握了“字头合并法”的初级技能。为了完善这一技能,我们有必要将它深化、系统化。这里先下两个定义:将大量需要记忆的药物名称,合并成少量内容再加以记忆,这种方法叫做合并法。在合并法的基础上,最后将二级联想后所剩下的药名各取其字头(或其中一个重要的字),简化成一句诗或一句话再加以记忆,达到以少记多、以简记繁的目的,这样的记忆方法叫做字头合并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