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抗衰保健品、、、
![]() 厨房里有许多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许多人认为仅仅可增加食品的味觉,提高食欲。殊不知,一些常用调味品能对机体起到不寻常的保健作用。
葱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胡萝卜素、钙、镁和铁等。有兴奋神经,增进食欲,刺激血液循环和促进发汗的作用。葱的辛辣气味有杀菌作用,生吃大葱,可促进消化,消毒杀菌,预防肠道传染病。对失眠、胃肠疾病、维生素C缺乏病、烫伤、烧伤都有一定作用。 葱还有抗过敏功效,吃鱼过敏者,可将洗净的大葱放入鱼腹中,煮食或煎食。食虾过敏者,可将虾与大葱一起炒食。 生姜还有抗衰老作用,其辛辣成分可抑制过氧化脂质产生,起到抗衰防老的效果。人体内的自由基是一种衰老因子,若其过度活跃,可致人早衰,姜中的姜辣素可有效控制自由基。生姜中大量的姜酚、姜辣素等成分,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胆汁中黏蛋白含量,保持胆汁中各种物质的平衡,不致因黏蛋白过多而与胆汁中钙离子和胆红素结合形成结石,还有利胆作用,阻止和预防胆结石形成,对胆囊炎患者有益。 除了含姜油酮、姜油酚和姜油醇外,还含有蛋白质、糖、脂肪和丰富的铁盐等。可用于伤风、头痛、鼻塞、呕吐等,还可祛胃中寒气。中医认为,姜味辛性温,有发表、止呕、祛痰、助消化、利分泌等功效,可防风寒感冒、呕吐、喘咳等。所以,伤风感冒时,吃几片生姜或煮生姜红糖水能促进血液循环,使全身发热出汗,减轻感冒症状。 蒜含有蛋白质、脂肪、糖、挥发油、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还含有大蒜素和大蒜辣素等,能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有助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对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等心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大蒜不仅可使动脉硬化斑减少,防止动脉硬化,对预防心肌梗死也有一定效果。大蒜还能溶解体内瘀血,可预防有害物质在血管内壁积聚,防止血栓形成。 蒜含有蛋白质、脂肪、糖、挥发油、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还含有大蒜素和大蒜辣素等,能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有助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对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等心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大蒜不仅可使动脉硬化斑减少,防止动脉硬化,对预防心肌梗死也有一定效果。大蒜还能溶解体内瘀血,可预防有害物质在血管内壁积聚,防止血栓形成。 辣椒含有蛋白质、糖、有机酸、维生素和钙、磷、铁、镁等无机盐。中医认为,辣椒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对畏寒、胃痛和食欲不振者有一定作用,可祛除胃中寒湿,制酸止痛。辣椒中含有辣椒素,可增加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对某些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如枯草杆菌等。辣椒外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对风湿痛、腰肌酸痛有明显作用。 酱油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氨基酸等。酱油中所含的氨基酸是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所含各种有益于身体的酶、酵母菌、乳酸菌有促进消化吸收的效果。炒菜适量放点酱油可增进铁质,有利于造血系统。酱油对伤寒杆菌、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致病菌等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酱油中含有300多种香气成分,其中部分有抗癌功效。 醋含有醋酸、水、碳水化合物、灰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和多种氨基酸。醋除有调味作用外,还有抑制、杀灭细菌的作用。中医认为,醋有散瘀、止血、解毒、杀虫作用。醋还可用来减肥,因含较多氨基酸,可促进体内脂肪分解,并加速糖类新陈代谢,从而减肥。将花生米浸泡于醋中,7天后食用,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0粒。长期食用,可降低血压,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有利于防止心脑血管病。用醋煮花生米或黄豆也有降压、降脂的作用。食醋和冰糖混合溶化后,饭后服用1汤匙,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肥胖者有一定预防和治疗效果。食醋还有抗衰老功效。醋中的氨基酸含量较高,可有效抑制人体老化及预防老年疾病,加速新陈代谢及抗衰老。(史志敏) 抗衰秘法让你50岁时仍有20岁肌肤
“抗衰老”是所有女人保持美丽的第一秘诀,别以为那只是有了一定年纪的女人的专利,随着环境污染、不良习惯、精神压力等因素的增加,尤其是那最最至老又恰恰最难以逃避的光老化--紫外线的侵袭,肌肤的衰老也在加速,所以,“抗衰老”是女人自20岁起就应该开始的毕生事业。
女人肌肤老化的“20,30,50” 一般人都以为,老化的信号出现在第一根鱼尾纹爬上眼角时,其实肌肤衰老的表现可能发生得更早:失去光泽、颜色暗淡、出现色斑;开始松弛、失去弹性、出现幼纹;皱纹加深、肌肤不再紧致、面部轮廓失去精致表现、颈部也开始松弛……这些都是肌肤衰老的表现。 要有效地预防和延缓皮肤的衰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维护角质细胞的活力,保证皮肤细胞正常新陈代谢的速度。 3、维护真皮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及基质中透明质酸的正常合成。 4、中和自由基,全面抗氧化。 5、高效保湿。 具体做法看下面-- 预防老化其实可以从20岁开始,这时的皮肤可能已经出现暗淡、活力及抵抗力下降的表现。 护肤原则: 1、有效的保湿和防晒。 2、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尤其是不要过度频繁更换护肤产品及使用成分不明的祛斑等产品,因为不良的美容习惯是造成皮肤敏感主要原因之一,而经常发生过敏现象和用药也会加速皮肤老化的发生。 3、晚间可以开始使用促进细胞代谢和中和自由基抗氧化的产品,会令皮肤重现光泽和恢复活力。 STEP2 护肤建议: 1、加强保湿护理。 2、注意防晒。 3、选择更有效的抗老化产品。可以促进真皮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及基质中透明质酸的合成,皮肤得到充分的滋养,令皮肤更饱满、紧致光滑,皱纹甚至深在纹都可以得到较明显的改善。 另外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在使用护肤品的同时,选择美容外科技术,如光子嫩肤是目前比较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STEP3 护肤建议: 1、此时保持同上所述的护肤原则外,可以选择注射胶原或透明质酸、肉毒素等美容外科技术针对顽固性深在皱纹。 2、当然,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和良好的心态、注意饮食营养及体育锻炼等,都是保持青春常驻的秘诀。
维生素A醛(RAL)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它在抵抗肌肤衰老方面的功效已被大量研究证实。维生素A醛能在肌肤需要时,通过生理作用转化为活性维生素A,具有双重抗衰老作用,不仅促进细胞代谢,更能提亮肤色--皮肤内部:维生素A醛(RAL)能刺激角化细胞,促进胶原蛋白和弹性硬蛋白的合成;皮肤表面:维生素A醛(RAL)能在表皮层中发挥作用,促进角化细胞的分化。 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是肌肤的主要成分,它由表皮细胞和真皮细胞合成。随着年龄的增长,合成速度放慢。然而,它对皮肤有基本的支撑作用:保证肌肤的柔韧、弹性,并为肌肤补充水分。如今,一些美容护理能有效缓和透明质酸的匮乏,提升肌肤中的透明质酸含量。 维生素A醛+透明质酸 根据维生素A醛和透明质酸微粒协同作用的最新研究发现,维生素A醛能成倍扩大透明质酸微粒的作用,从而加强抗衰老的功效。 以前,在许多抗衰老的产品中,会选用维生素A醇来转化成维生素A醛再转化成维生素A,从而起到抗衰老的作用,这种做法显然效率还不够高;同样的,在一些抗衰老的产品中,透明质酸也会被运用到,但是往往是大分子和小分子,最能够被肌肤吸收并发挥功效的中分子却没有。只有当温和、高效的维生素A醛与中分子的透明质酸相互结合,才可以将这两个抗衰老的元素的作用淋漓尽致地发挥。 Q&A Q:衰老是不可逆转的吗? A:显然,60岁的人不可能拥有20岁的肌肤。但是,我们的建议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衰老的后果,尤其是日照引起的衰老。 Q:肌肤补水为什么这么重要? A:随着时间的流逝,肌肤变得脆弱,肌肤结构发生变化。水分极易流失,肌肤变得敏感,不再能抵御外界的侵袭(气候,污染,灰尘……),从而加速了肌肤衰老的进程。这时就需要通过合适的美容护理,有规律地为肌肤补充水分,重建水脂膜。 Q: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何作用? A:许多营养添加物都含有丰富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对于抗衰老都有一定的功效。尤其在抵抗自由基方面,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Q:抽烟会加速肌肤衰老吗? A:经证实,烟民的肌肤有许多异化现象,肌肤衰老程度增加:皱纹产生,肤色暗黄。因而,这就更需要慎重考虑戒烟,或者减少抽烟。 常听人说,等到苹果绣掉之后再保护就没用了。所以还是在咱们真正老化之前就开始我们的护理工作吧。
抗衰老面部按摩手法女人一定要学
衰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怎么正确对待即将到来的衰老,在衰老面前,除了涂抹抗衰老护肤品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抗衰老方法呢?答案当然有,只要你去发现,按摩,就是实用的方法,今天,小编教你一套抗衰老面部按摩手法,让你快乐享受抗衰老的过程哦。 这套抗衰老面部按摩,不同于一般的脸部按摩哦,一般的脸部按摩是沿着脸部的经络进行按摩,而抗衰老按摩则是以对脸部进行垂直负荷的步骤。可见,有所不同,下面让我们来具体说说。 抗衰老面部按摩手法第一步:用两手手指从脊椎骨由下到上的顺序轻轻以按推的按摩手法直到如图发际的位置,你一定要记住,按摩的手法要轻按推,不要用力过重,不然会受伤哦。 抗衰老面部按摩手法第二步:将两手手杖掌心,呵呵,也就是肉比较多的那块,分别放在眉毛上方的位置,以打圈的方式轻按摩,要注意的是,你按摩的不是面部的肌肤,而是脸部骨骼,要有意识的去青年摸骨骼,进行3—4次即可。 抗衰老面部按摩手法第三步:接着两手手指如图一样在额头位置横放,进行横向按摩,不用说,这样能够有效改善和减少抬头纹哦,有抬头纹的MM还不赶快试试? 抗衰老面部按摩手法第四步:如图所示,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在颧骨稍下方的地方进行左右方向的按摩,按摩十次左右OK。 抗衰老面部按摩手法第五步:接下来要对付的就是下巴问题了,有双下巴也是衰老征兆,首先,我们将下巴的肌肉分两部分,先用右手的大拇指进行一部分的按摩,然后换手用左手大拇指进行左右按摩,这样做10次左右。
《中药防老歌》
中药养生自古传, 枸杞补身还童年。 五味提神又保肝, 健脾益气用怀山。 当归补血又通脉, 人参扶元把气转。 白术利湿脾胃健, 八仙长寿熟地填。 返老还童黄精见, 首乌黑发又延年。 滋补肝肾用川断, 灵芝能把寿命延。 泽泻能把血脂减 , 鹿茸又把精血添。 红枣益气脾胃健, 蜂蜜润肺气还原。 菊花明目治头眼, 红花丹参淤血散。 三七活血能扩冠, 女贞能把真阴还。 麦冬生津除虚烦, 山楂降脂血压减。 毛冬冠心脑血栓, 头痛天麻与蜜环。 杜仲强腰筋骨健, 阿胶止血补血源。 有刺五加扶正坚, 青木杏降血压显。 养生之经记心间, 抗衰防老寿延年。 ![]() ![]() ![]() 一、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另外木主仁,其性直,其情和,其味酸,其色青。木盛的人长得丰姿秀丽,骨骼修长,手足细腻,口尖发美,面色青白。为人有博爱恻隐之心,慈祥恺悌之意,清高慷慨,质朴无伪。木衰之人则个子瘦长,头发稀少,性格偏狭,嫉妒不仁。木气死绝之人则眉眼不正,项长喉结,肌肉干燥,为人鄙下吝啬。 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另外火主礼,其性急,其情恭,其味苦,其色赤。火盛之人头小脚长,上尖下阔,浓眉小耳,精神闪烁,为人谦和恭敬,纯朴急躁。火衰之人则黄瘦尖楞,语言妄诞,诡诈妒毒,做事有始无终。 土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有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另外土主信,其性重,其情厚,其味甘,其色黄。土盛之人圆腰廓鼻,眉清木秀,口才声重。为人忠孝至诚,度量宽厚,言必行,行必果。土气太过则头脑僵化,愚拙不明,内向好静。不及之人面色忧滞,面扁鼻低,为人狠毒乖戾,不讲信用,不通情理。 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有清洁、肃降、收敛等特性。另外金主义,其性刚,其情烈,其味辣,其色白。金盛之人骨肉相称,面方白净,眉高眼深,体健神清。为人刚毅果断,疏财仗义,深知廉耻。太过则有勇无谋,贪欲不仁。不及则身材瘦小,为人刻薄内毒,喜淫好杀,吝啬贪婪。 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特性。另外水主智,其性聪,其情善,其味咸,其色黑。水旺之人面黑有采,语言清和,为人深思熟虑,足智多谋,学识过人。太过则好说是非,飘荡贪淫。不及则人物短小,性情无常,胆小无略,行事反覆。 五行的性质应从“平气”、“不及”、“太过”三方面考虑。平气时,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不及: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太过: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从这三面考虑之后,才能体会出周易(中医)思维中对生命自我维护的理解。对人体能力的不同理解,正是中西医学的差别所在。 二、五行相生与相克
1: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生的含义: 木生火,是因为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是因为火灼热,所以能够焚烧木,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依附着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故土生金。 金生水,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金靠水生,销锻金也可变为水,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所以水生木。 2:五行相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克含义: 众胜寡,故水胜火。 精胜坚,故火胜金。 刚胜柔,故金胜木。 专胜散,故木胜土。 实胜虚,故土胜水。 3:五行生克的辩证关系: 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强金得水,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变。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强火得土,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木多水缩;强水得木,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不熄灭。 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变;强土得金,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木旺得金,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强木得火,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三、阴阳五行所对应的人体五脏六腑
木:肝与胆互为脏腑表里,又属筋骨和四肢。过旺或过衰,较宜患肝,胆,头,颈 , 四肢,关节,筋脉,眼,神经等方面的疾病。 火:心脏与小肠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小肠, 心脏,肩,血液,经血,脸部,牙齿,腹部,舌部等方面的疾病。 土:脾与胃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肠及整个消化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脾,胃,肋, 背,胸,肺,肚等方面的疾病。 金:肺与大肠互为脏腑表里,又属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大肠,肺, 脐,咳痰,肝,皮肤,痔疮,鼻气管等方面的疾病。 水:肾与膀胱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脑与泌尿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肾,膀胱,胫, 足,头,肝,泌尿,阴部,腰部,耳,子宫,疝气等方面的疾病。 ①肝与胆
肝属“木”:肝在生理上具有像“木性”那样生发、条达、柔和的特性,而在病理上则像木那样易于化火动风。 肝为五脏之一。主疏泄,疏泄是疏通畅达的意思。肝有升发疏泄的作用,以主管全身气机的舒畅条。肝主藏血。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胆为六腑之一,胆的主要作用是贮藏胆汁。胆汁为清净的液体,故胆被称为“中清之腑” 胆病主要表现为黄胆、肋痛、口苦、吐苦水等。肝与胆通过经络的联系构成表里 关系,而且肝胆相连,发生疾病时常互相影响。 肝开窍于目。肝与眼有密切关系,肝有病常影响到眼睛。肝虚则视力模糊,夜盲或迎风流泪,眼睛疲倦乏力,视力下降,贪睡而睡眠质量不高。肝火上升炎则目赤。肝循环系统不畅,表现为眼睛干涩,易经常眨巴眼。 肝主筋,其华在爪。肝主管筋的活动,支配全身肌肉关节的运动,而筋靠肝血来营养,若肝血不足,不能养筋,就可出现筋痛、麻木、屈身困难、痉挛抽搐;若热极引动肝风。也可发行抽搐。“爪为筋之余”,爪和肝也有密切联系。肝血充足,则指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若肝血不足,则指甲软薄,没有光泽,甚至变形脆裂。 在志为怒。若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气机不畅,就可造成肝气郁结,表现为易怒、头痛、胸肋胀痛。怒可使血气上逆,阳气升发,肝火太旺,则难于与人相处。肝功能不好的人,在饮食上通常偏爱吃酸味食物;面色通常暗青无光泽。 ②心与小肠
心属“火”:心在生理上具有像“火性”的温热作用,在病理上,心火易于炎上。 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其他脏腑都是在心的统一协调下进行活动的,所以说“心为五脏六腑之主”。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 心功能正常时,则舌体红润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心气不足,循环不畅时,则舌色紫暗无华。心火过旺,则舌尖红赤或口舌生疮;痰迷心窍时,可见舌强不语。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时,可见口吃甚至失语等。其华在面。心主血脉。心与脉相连,血液之所以能在血管内循环,全靠心气的推动。心气的强弱会直接影响血的运行。心血旺盛,血脉充盈,则面色红润有光泽;心气不足,循环不畅时,则面色发白或青紫无光泽。 在志为喜。心主神志。心气亢盛就会出现喜笑不止,有事没事都爱笑,属非正常的笑。心主管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如果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则人的精神振作,神志清楚;如果发生障碍,则可出现多种病症,如心悸、惊恐、健忘、失眠、发狂、昏迷、喜笑不休等症。心脏不好的人,在饮食上通常偏爱吃苦味的食物;面色有时会出现赤红色或紫红色。 小肠的功能主要是接受从胃、脾送来的食物,继续消化,吸收营养,分别清浊。小肠有病时,除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外,还会出现小便异常。 心与小肠通过经络的联系构成表里关系,如心火过旺,可见舌尖红痛,口腔糜烂,或发生溃疡,小便短赤,甚至出现血尿。这种现象,叫做“心热移于小肠 ”。 ③脾|胰与胃
脾主统摄血液,胰主统摄津液 脾属“土”: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具有“土性”,能化生万物。脾居中州,化生精微,以营养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像“土居中央,灌溉四旁”一样。在病理上,脾虚就会引起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也像土虚不能滋养万物一样。 脾主运化。脾主管食物的消化、吸收、运输。食物入胃经初步消化后,由脾进一步消化,若脾循环系统虚弱,则难以调节食物的消化和养分的吸收,易于造成肠胃功能混乱,表现为大便不成型,甚至泻肚不止。胃火过盛,表现为便秘、牙龈痛或口腔溃疡。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主四肢、肌肉。脾能正常的运化水谷精微,滋养全身,则食欲旺盛,肌肉丰满健壮,四肢有力,口唇红润。脾气虚弱,运化失常,则可出现口淡无味,口甜,口腻,口苦等异常感觉,甚至出现口臭。食欲不振,肌肉消瘦,四肢乏力,唇色淡白或萎黄无华。 在志为思。脾胃不好的人,有事没事易思虑,遇事易想不开,经常思虑过度,所思不遂。脾胃不好的人,在饮食上通常偏爱吃甜味食物;面色通常萎黄无光泽。 脾与胃通过经络的联系构成表里关系,胃有病可出现上腹胀满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的任务。脾胃的作用在人体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故有"脾为后天之本"说法。 脾为血液生化之源,胰为津液生化之源;胰脏有分泌津液,调节气血及促进消化和新陈代谢功能,有土之特性(土为万物之母,有生化、长养万物之特性),应归属五行土。胰主调和,主统摄,主通利,主滋养,在体为脂肪,在窍为咽,在志为疑,喜温,喜甘。 主调和:主要表现在调和阴阳,平衡分泌,同时具有一定的藏津功能,藏津功能主要体现在胰内必须贮藏一定的津液,以维护胰的调和及平衡功能。当身体内血糖过高时,胰脏为了保持身体内的血糖平衡,开始进行自我调节,自动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降低血糖;当出现低血糖的时候,胰脏就会自动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量,保持血糖的平衡,体内的血糖始终在胰脏的监控下处于平衡状态,以保证身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各器官功能正常发挥,而当胰脏受到损坏时,就会出现脏腑功能失常,内分泌紊乱,引发血糖升高等一系列病症。 主统摄:是指胰脏有化生和控制散布津液的功能,使津液在体内正常利用不致外泄。胰统津液的机理,即是胰气的固摄作用。胰脏是津液的化生之源,胰气旺盛,就能保证津液的充分布施,如果出现胰不化生和统摄布施,就会产生体内津液不足或流失,阳气随津液外泄而不固,造成消瘦、无力、神疲等阴阳两虚的症候。所以胰脏具有养阴固阳的作用。 主通利:主要表现在胰脏化生出胰液,注入肠道,有助于肠道的运化正常和排泄通畅。肠道缺少胰液的滋养,蛋白质等物质得不到正常分解,就会出现大便秘结,肠道不通等症候。 主滋养:主要表现在散射津液于脏腑、官窍、肌肤,使之保持阴阳平衡;脏腑不得津液滋养则内生燥热,官窍缺少津液则出现咽干、目涩、鼻热、耳聋耳鸣,肌肤失津液所养则粗糙、消瘦、少弹力。 在体为脂肪:胰脏维持体内糖、脂肪的代谢,将食物化生、吸收,保持体内有丰富的脂肪及糖分,以贮藏和调节体内必需的热能供求量。主要体现在葡萄类物质的化生及统摄作用,阻断糖分的流失,以维持脂肪的活性;脂肪的活性强,利于体内湿热之气的散发,脂肪的密闭性,可抵御风寒外袭进入体内;如果脏腑功能失常,体内津液得不到控制,而挟带糖分等营养物质外流,则出现脂肪松软无力,体内热量减少而畏寒怕冷、肢体酸楚无力等一系列病症。 ④肺与大肠
肺属“金”:肺气具有像“金性”那样清肃重降、鸣响的特点。在病理上,肺失肃降就会使气上逆、喘咳有声;肺气虚则气低息微,也好像金失肃降、不能鸣响那样。这种情况被形象地比喻为“金实不鸣,金破也不鸣”。 肺主气。肺司呼吸,进行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中医还认为肺主一身之气,五脏、六腑、经络之气的盛衰,均与肺有密切关系。肺主肃降。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若肺气上逆便可发生气喘、咳嗽等症状。 肺开窍于鼻。鼻与肺相通,是呼吸的门户,肺有病时,常表现有鼻塞、流鼻涕、呼吸困难,甚至鼻翼煽动。肺与声音有关,肺气足则声音宏亮,肺气虚则声音低微;风寒犯肺,肺气壅塞,则声音嘶哑,肺痨病是由于病邪的损害,或因肺气消耗过甚,可导致失音。 肺主皮毛。肺与皮肤肌表关系密切,肺卫之气充盛,则皮肤肌表固密,皮肤润泽,身体抵抗力强,不易受外邪的侵袭;反之,则毛孔疏松,易受外邪侵袭,可发生自汗、盗汗和风寒感冒。 在志为忧。肺功能不好,则易于产生悲忧型的情绪。(《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悲忧型情绪)。肺功能不好的人,在饮食上通常偏爱吃辛辣的食物;面色通常苍白无光泽。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送糟粕,排泄大便。大肠有病则影响排便,或燥结便秘 ,或腹痛腹泻,或下痢脓血。 肺与大肠通过经络的联系构成表里关系,肺气肃降则大肠功能正常,大便通 畅。若大肠积滞不通,也能反过来影响肺气的肃降。 ⑤肾与膀胱
肾属“水”:主水、藏精,具有“水性”那样润下、制火的特点。在病理上,肾精虚亏则水少不能滋润,从而虚火妄动。 肾是先天之根,主寿命,藏智。肾的强弱主要是父母遗传,但可改变。肾亏者只要坚持长期调整肾的循环功能和基础两部分,完全可以健康、长寿。 肾主藏精。一是藏先天生殖之"精",主管人的生育繁殖;二是藏后天五脏六腑之"精",来源于饮食的精微(营养)。肾脏有主持与调节人体水代谢的功能,故肾有水脏之称。 肾上开窍门于耳,下开窍门于二阴。耳与肾有关,为肾之上窍,肾气充足,则听觉正常;肾虚衰,则耳鸣耳聋。二阴指肛门与尿道,为肾之下窍,故大小便的排泄与肾有关,如肾气虚衰可导致小便失禁,或排尿淋沥不尽,尿频、尿急、遗尿、夜尿等症,肾阳不足可导致便秘;命门火衰可致黎明前腹泻等。 肾主骨,生骨髓,通于脑。肾藏精,精生髓;肾又与脑有关,肾精充足,则骨、髓、脑三者充实健壮,四肢经松有力,行动灵敏,精力充沛,耳聪目明。肾精不足,常出现动作缓、骨弱无力,贫血或眩晕、健忘以及小儿智力发育迟缓。另外,“齿为骨之余”牙齿与骨有关,肾气虚衰,则牙齿易松动而脱落。 其华在发。毛发的生长脱落,常能反映肾气的盛衰。肾气旺盛,则毛发茂密乌黑有光泽;肾气虚衰,则毛发稀疏易脱落或变白无光泽。 在志为恐。肾功能不好的人,通常胆怯怕事,易大惊小怪,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在饮食上通常偏爱吃咸味食物,也就是口重。面色通常暗黑无光泽。 膀胱。膀胱的功能主要是储存和排泄尿液,如膀胱有病,就会出现尿频,尿急或排尿疼痛等症。 肾与膀胱通过经络的联系构成表里关系,膀胱的排尿功能失常,有时与肾的疾病有关,如肾虚不能固摄,就会出现小便失禁或遗尿;肾虚气化不及,则可出现现尿闭或小便不畅。 ![]() 四:利用五行对应法则养五脏
一、养肺 脏腑:肺;属性:金;季节:秋;开窍:鼻;其表:皮;其华:毛;情志:忧;色:白;味:辛;谷:大米;音:商音。 肺开窍于鼻:鼻是肺气出入的门户,它的通气和嗅觉的功能,主要依赖于肺气的作用。一个人肺气和,体内呼吸通利,他的嗅觉才能正常。正因为如此,在临床中常把鼻的异常作为推断肺部病变的依据之一。肺气正常,则鼻窍通利,嗅觉灵敏;若肺有病,则可出现鼻塞、流涕、嗅觉异常,甚则鼻翼扇动、呼吸困难等。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是一身之表,我们的皮肤、汗腺、汗毛等都依赖于肺所散布的卫气和津液的温养。了解了这层关系,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皮毛”来判断其肺部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了。如果这个人面容光洁。 皮肤和毛发均有光泽,就说明他的肺脏功能平衡,生理活动井然有序。如果一个人皮肤色泽黯淡、肤质干燥,毛发脱落,就说明其肺脏阴阳不平衡。需要及时调理。 过忧伤肺:情绪对五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当一个人过度忧伤时,最容易伤及肺部。忧愁的情志会使肺气郁结、肃降失常,从而出现气机闭塞等证。正如《灵枢 本神》中说:“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因此。肺部不好的人切忌忧愁,要时时保持畅快的心情。 辛入肺:中医认为,辛入肺。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有发汗、理气之功效。当一个人患有感冒时。只要食用辛味药物或食品温通而宣肺,感冒就好了。但凡事都要掌握一个“度”的问题,如果过度食用辛味对肺就不好了,一是容易上火,引起肺胃蕴热,轻者长青春痘,重者口舌生疮、流鼻血等;二是耗气伤津,容易干燥,使皮肤粗糙,口干舌燥等。 秋季当养肺,多食白色食物: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重要的养生季节。秋季气候是由热转寒,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变为阴盛的过渡时期,人体阴阳也应随之由“长”到“收”。在这个季节里。养阴是养生的重要原则。而养阴的重点就是防燥润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让肺强健起来。如百合,可润肺止咳,对呼吸道的调养效果最好。此外。白萝卜、银耳、白芝麻等也有生津润肺的功效。 大米为肺之谷:大米包括稻米、薏米等,具有滋阴润肺的作用。因此,经常肺热、咳黄痰的人,以及一些想养颜的女性,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服用“米汤”,即大米熬饭时,凝聚在锅面上的那一层粥油,久喝必有功效,胜过任何药品和化妆品。 商音可疏导肺经:“五音”即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调。商音是其中一种。相当于音乐简谱中的“re”音。大多数商调式的音乐中都含有编钟、磬、锣鼓、铃钹、长号、三角铁等乐器,音乐风格高亢有力、悲壮雄伟,具有“金”的特性,因此可以入肺,调和肺气的黑皮肤宣发和肃降。商音的代表曲目有《阳关三叠》《阳春白雪》《黄河大合唱》等,肺部不好的人,可以欣赏这些曲目,并随着曲子的旋律轻松呼吸。 二、护肝
脏腑:肝;属性:木;季节:春;开窍:目;其表:筋;其华:爪;情志:怒;色:青;味:酸;谷:绿豆;音:角音; 肝开窍于目:我们都知道肝主藏血,它所提供的血液和阴津就是滋养眼睛的,因此可以说肝是明目的源泉。如果一个人肝不好。肝分泌的血液和阴津不足,就会使他的眼睛得不到滋养。感觉干涩。因此,保护眼睛要先从养“肝”开始。同理,养肝也可以从明目入手。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和眼睛一样,人体的筋也要依赖于肝血的滋养。肝的血液充盈,才能养筋;筋得其所养,才能使我们的运动灵活且富有力量。如果肝的气血衰少,则筋膜失养,表现为筋力不健,运动不利。此外,肝血的盛衰。还会影响到爪甲的荣枯,因为人的爪甲是筋的外延。若一个人肝血充足,则爪甲坚韧、富有光泽;若肝血不足。则爪甲软薄,容易变形、脆裂。因此。当一个人运动不利、肢体麻木,爪甲干枯时,应最先检视自己的肝脏功能是否正常。 大怒伤肝:肝脏不好的人千万不要生气,因为愤怒会导致肝气上逆,血随气而上溢。从而损伤肝脏功能。有些人一生气便常常面红耳赤、头晕、头痛、甚至出现吐血、昏倒、血压升高等现象,这都是因为肝气郁结所致。因此,我们要想强健肝脏,要学会制怒,尽力做全黑皮肤代码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 酸入肝:酸入肝是指食用酸味食物或药物可以养肝。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进食一些酸味食品,如山楂、橘子、葡萄等;在进餐或做某些菜肴时。依需要和习惯适当加点儿醋也可以起到适当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酸味食物并不是一年四季都适宜吃,比如春季肝气旺盛时,就不可以吃太多酸味食品,否则会造成肝气过盛,影响人体健康。 春季当养肝,多食青色食物:肝在五行属木,春季木旺,肝主春,因此春季护肝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养肝呢?首先,在饮食上要以清淡平和、营养丰富为宜。同时要避免多吃油腻、油炸、辛辣食物,否则会导致肝脏功能的失调。此外,青(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色食品是保肝、养肝的最佳选择,可以促进肝气循环,舒缓肝郁、保护视力。因此,春季应多食用一些青色食物,如黄瓜、芹菜、菠菜、花椰菜、海带等。 绿豆为肝之谷:《黄帝内经》说,肝居东方,其色青。主升发。现代人工作压力过大。生活没有规律,经常熬夜。喝酒、吃肉过多。因此肝易犯升发太过之病,也常犯肝火过旺之玻这时。可以常常服用绿豆粥,便能起到清肝火、抑肝升发的作用。绿豆又名青小豆,其性凉味甘,当你中暑、心烦气躁、咽喉肿痛、大便燥结时,都可以以绿豆汤为保健饮料。若想增强口感,还可以在绿豆汤中放入适量冰糖。常服具有清热解暑、清肝降火之功效。 角音可疏导肝经:角调式音乐。相当于简谱中的“mi”。由箫、竹笛、木鱼等演奏。其风格舒展、悠扬、深远,好似枯木逢春,万物萌生。具有“木”的特性。因此可以入肝胆之经。角调式音乐代表曲目有《胡笳十八拍》《草木青春》等。 三、补肾
脏腑:肾;属性:水;季节:冬;开窍:耳;其表:骨;其华:发;情志:恐;色:黑;味:咸;谷:黑豆;音:羽音。 肾开窍于耳:耳为肾之官,耳的听觉依赖于肾的精气充养,只有一个人的肾气充足,他的听觉才能灵敏。若肾精虚,则会出现耳鸣、耳聋等症状。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听觉的变化,推断出一个人肾气的盛衰情况。 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主骨,若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得到骨髓的充分滋养,则坚固有力。如果肾精虚少,骨髓不足,不能营养骨骼,便会出现骨骼软弱无力,甚至发育不良。此外,头发与肾的关系也很密切。头发的生长与脱落过程反映了肾中精气的盛衰。肾气盛的人头发茂密有光泽。肾气不足的人头发易脱落、干枯、变白。 过恐伤肾,表现为烦乱:中医认为,当一个人过度惊骇时,就会扰乱其心神,最终导致肾虚。因此,肾脏不好的人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心中不要有太多杂念。 咸入肾:“咸”为五味之冠,盐、海带、紫菜、海蜇等都是咸味食物,适量食用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如发生呕吐、腹泻、大汗等症状时,喝适量的淡盐水就可以使人体恢复正常代谢。需要注意的是,咸味适度可以养肾,过咸则伤肾。尤其在冬天时,肾气最容易消耗,饮食要尽量少食用咸味食物。 冬季当养肾:冬季气候寒冷,寒气通于肾,就是说寒邪首先侵袭人的肾。冬季为肾主令,人体五脏中,肾为阴脏,寒气又通于肾气,所以冬季要养肾。冬季养肾,在饮食上要少食咸、硬、生冷的食物。此外,黑色入肾,即黑芝麻、黑豆等食物。能够在冬季滋补肾气,帮助你健体强身。 黑豆为肾之谷:黑豆味甘性平。中医认为它具有补肾、利水、活血、解毒、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者服用。因此,肾脏功能不好的人在平时应多多食用黑豆。黑豆可煮、可炒,可做豆腐、也可制成黑豆粉,你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方式食用。 羽音可疏导肾经:羽音相当于简谱中的“la”音,其风格清纯、柔润,有行云流水的感觉,具有“水”的特性,可入肾。你可以欣赏《昭君怨》《梅花三弄》《塞上曲》等曲目,其舒缓合宜的五音搭配,能振奋先天肾脏之气,产生源源不断的能量。从而疏通肾经,强壮你的肾脏。 四、养心
脏腑:心;属性:火;季节:夏;开窍:舌;其表:脉;其华:面;情志:喜;色:红;味:苦;谷:小麦;徵音 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心的气血通过经脉的流注而上通于舌,以保持舌体的正常色泽、形态,并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观察一个人的舌头便可以测知其心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心功能正常时,人的舌体红润、柔软,其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反之,则有舌尖糜烂、舌质淡红或出现淤点等情况。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心气不仅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还充实于脉中,以使血脉充盈,血液流畅,故心之合为脉;“其华在面”是指心的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由于面部血脉特别丰富,所以从面部的色泽光彩,就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心脉的状态。 大喜伤心,表现为恨气大:喜乐过极会损伤心神。中医认为,心藏神,正常的喜乐,能使一个人精神愉快、心气舒畅;若狂喜极乐,则会使人心气弛缓,精神涣散,而产生喜笑不休、心悸、失眠等症,严重者还会出现死亡。因此,当大喜临门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要过分激动,不要放声大笑。 苦入心:中医认为“苦生心”,“苦味入心”。苦味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对心脏很有益处。 小麦为心之谷:《本草纲目》记载,小麦可以除烦、润燥、利小便、补心气。在五谷中,小麦是唯一得四时之气的。它秋种夏收,生长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如果你觉得心烦、心慌、失眠,就可以用小麦煮粥喝。记住一定要用带皮的全小麦,喝一个星期左右,大部分人都会见效。 夏季当养心,常吃红色食物:从立夏到小暑这段时间重在养心。夏季暑热使人汗流不止,容易烦躁伤心,因此在起居方面。要做到晚睡早起,晚睡以适应夏热的气候,早起以顺应昼长的规律;在饮食方面,要少吃热性的食物,平时多吃桑葚、枸杞、胡萝卜、番茄、苹果、牛肉等红色食物。 徵音可疏导心经:乐相当于简谱中的“sol”音,为古琴、小提琴等丝弦音乐。其风格热烈、活泼、欢畅。具有“火”的特性,可入心经,并疏导小肠经,使人血压平稳,心神和谐。调式音乐的代表曲目有《喜相逢》《百鸟朝凤》《紫竹调》等,可以改善神不守舍、心烦气躁等现象,让心处于沉稳、和谐的生理状态之中。 五、健脾
脏腑:脾;属性:土;季节:长夏;开窍:口;其表:肉;其华:唇;情志:思;色:黄;味:甘;谷:小米;音:宫音。 脾开窍于口:“脾开窍于口”出自《素问-金匮真言论》。因为脾主运化饮食水谷。所以它与口的功能是协调一致的。在中医临床上,脾的功能可以从“口”反映出来,一个人脾气健旺则知饥欲食;脾病则食欲不振;脾热则口有甜味;脾虚则口淡无味。 脾在体合肉,其华在唇:“脾在体合肉”意思就是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肌肉就依靠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的气血来营养。脾健则营养充足,肌肉发达、丰满,四肢灵活有力。另外,中医又有“其华在唇”的说法,意思说脾气的盛衰也可以从一个人口唇的色泽反映出来。若脾气健运,口唇红润而光泽;若脾气虚弱,则口唇苍白无华。 忧思伤脾,表现为怨恨人:抑郁、忧愁、悲伤等不良情绪,是诱发脾劳的重要诱因。因此。我们在平时要注意性格、情操的修养。做到心胸豁达,和善处事,不为琐事斤斤计较、大费qq空间全黑皮肤代码心思。 甘入脾:甘即甜味,中医认为,甘甜入脾。食用甜味的食物能够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缓解痉挛,甜味食物有红糖、桂圆、蜂蜜、米面食等,脾虚者,可适量食用。 长夏当养脾,多食黄色食物:长夏是指小暑到立秋这段时间。即暑热刚过去,刚开始下秋雨的时候。长夏主化,是人体脾胃消化、吸收营养的最佳时期。故此时最宜养脾。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黄色食物,黄属土,与脾相对,如黄豆、南瓜等都有健脾、增强胃肠功能的功效。 小米为脾之谷:小米是五谷之首,其营养价值在五谷中最高。小米性温,经常食用可以健胃补脾、补中益气、益寿延年,对孕妇、手术患者、病后体虚的人来说,小米粥无疑是最佳的健脾良药。 宫音可疏导脾经: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宫调式相当于简谱中的“do”音,其风格悠扬、庄重、肃穆、沉静,如“土”一样宽厚、结实,可入脾经。宫调式音乐包含笙、葫芦笙等乐器。代表曲目有《秋湖月夜》《鸟投林》《十面埋伏》等。能够很好地刺激我们的脾胃,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五、化解之法
五行相生关系对临床医学的应用: 木不及则肝病,以水生木; 火不及则心病,以木生火; 土不及则脾病,以火生土; 金不及则肺病,以土生金; 水不及则肾病,以金生水。 此谓以母生子治疗法。 五行相克关系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 木旺克土则脾病,以火泄木生土,佐以金克木; 火旺克金则肺病,以土泄火生金,佐以水克火; 土旺克水则肾病,以金泄土生水,佐以木克土; 金旺克木则肝病,以水泄金生木,佐以火克金; 水旺克火则心病,以木泄水生火,佐以土克水。 此谓以母泄敌生我,以子制敌救我治疗法。 五行反生为克对临床医学的应用: 木多火塞则心病,以重火补之,佐以金克木,辅以土克水。 火多土焦则脾病,以湿土补之,佐以水克火,辅以金克木。 土多金埋则肺病,以重金补之,佐以木克土,辅以水克火。 金多水浊则肾病,以重水补之,佐以火克金,辅以木克土。 水多木漂则肝病,以重木补之,佐以土克水,辅以火克金。 此谓兄弟相助,以敌制敌治疗法。 五行泄多为克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 火多木焚则肝病,以水克火,佐以金生水。 土多火晦则心病,以木克土,佐以水生木。 金多土虚则脾病,以火克金,佐以木生火。 水多金沉则肺病,以土克水,佐以火生土。 木旺水缩则肾病,以金克木,佐以土生金。 此谓母子平衡治疗法。 木坚金缺则肺病,补金为主,佐以土生金,辅以火生土。 土重木折则肝病,补木为主、佐以水生木,辅以金生水。 水多土荡则脾病,补土为主,佐以火生土,辅以木生火。 火旺水干则肾病,补水为主,佐以金生水,辅以土生金。 金多火熄则心病,补火为主,佐以木生火,辅以水生木。 此谓祖孙三代抗敌治疗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