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活动中扬起自信的风帆----谈“空间与图形”的提差补缺

 『上善若水』 2011-05-02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在“空间与图形”内容上做了大幅的变革,尤其是在第一学段,增加了“图形的变换”,“位置确定”等内容。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来进行认识和感知,那么,如何在活动中兼顾学生的差异,做到提差,补缺呢?我在教学中对活动进行了一些探究。

一、在活动中把握好后进学生体验学习的兴奋点,使其不偏离数学思考的轨道。

新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体验,为了能给学生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老师们煞费苦心,但是,后进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正确地分辨出到底这些活动是“玩”还是“学”,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在进行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兴奋点,那么对于后进生来讲,产生的效果可能仅仅只是觉得“数学有意思,很好玩”,并不能很好地进行“数学思考”。比如,有这样一次活动,在小学一年级第一册数学教材中,这节课的知识重点是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四种立体图形,了解它们的相关特征。教师课前请每个学习小组搜集了很多的实物,如:牙膏盒、可乐罐、魔方、乒乓球等。上课时教师请学生仔细地观察这些实物,并摸一摸,滚一滚,说说有什么发现。一部分同学在按老师的要求那样进行观察,但一些后进学生,都是在自顾自兴奋地进行“搭积木”游戏,根本完全不顾老师的要求。当然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目标也没有达成,那么如何使那些后进同学能不偏离“数学思考”的轨道呢?老师在发现学生在玩这一情况后,不妨做这样的调整,就请学生搭,看谁搭得稳,搭得漂亮,然后进行小组比较,问:“为什么没有把球放在最底层?把可乐罐放在底层要注意怎么放?它们滚动的方向是否一样?牙膏盒为什么可以斜着放?四种立体图形有什么不一样?……”这样就不再需要老师来一步步地牵引,而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都将成为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

二、活动的设计要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给后进学生探究的空间,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天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很多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给后进学生自由思考、独立探索的空间,使后进生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获得主动探索数学的快乐。比如:在《角的认识》一课中,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角以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活动:钟表大探密。请同学找出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在什么特殊时刻形成什么类型的角?课一结束,同学们便聚在一起,研究对策,有人提议仔细观察钟表,做一个实地勘察,也有人说查资料或问家长,也有人说用量角器量一下。在这种氛围下,几个后进同学也积极投入,找来了钟表,认真拔弄,看他们投入的样子,俨然象一个个小发明家,真没想到,一个探究作业,却引发了学生无尽的乐趣。在接下来的汇报交流中,后进学生的发言也很多,在老师的帮助下,还汇总成了一张表格。列举出了许多的特殊时刻:如930时并非成直角,这是很容易上当的,一些较优秀的同学煞有介事的小结让许多同学顿悟,原来,时针与分针都是在运动的,只是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而已。在探究活动中,即使是后进的同学,也形成了初步的信息搜集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切身体会到自己探究成果的乐趣,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大千世界的欲望。

三、活动中充分发挥信息媒体的优势,满足后进学生多种感官的需求。

后进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接受能力要慢一拍,这时我们可以适当地多运用一些信息媒体,通过这一新的现代化工具,满足他们多种感官的需求,既能看,又能听,还能动手动脑,这样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一课教学时,设计了一系列充分发挥信息媒体优势的活动。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优美的民族乐曲,展示漂亮的轴对称图形,除了直观演示外,更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使计算机的初级画图技术和数学知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教师是这样设计的活动:电脑制作轴对称图形,老师先带领学生用剪刀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小松树”,然而后,再带领学生按照步骤利用计算机中的画图软件制作轴对称图形。步骤:(1)先画出半棵小松树;(2)再复制;(3)把复制好的水平翻转;(4)组合成一棵完整的小松树。

这堂课既是民族的,又是现代的,有机整合信息技术,充分满足了后进学生的多感官需求,在这样的活动中,后进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由始至终,都积极投入学习活动。

四、在活动中充分预料后进学生可能遇到的学习障碍,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思考的时间,使他们对所承担的学习和活动有胜任感,能充分发挥潜力。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不能否认差异的存在,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在这种关系中,学生就会体验到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关爱,并受到激励、感化而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来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教学三年级平移这一概念时,对后进生普遍感觉比较困难,因为平移有二点特征:(1)平移时,平移物体各点相应的始、终点的连线是平行的;(2)平移时,平移物体各点的移动距离是相等的。那么怎样帮助后进的学生来发现并理解这些特征呢?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出示一个头像:    ,第一次让头像各部分笔直移动,但不是朝同一个方向移动,请学生判断是不是平移,学生很快说出不是,因为头像都散了,并且一致认为,应该朝同一方向移动。第二次让头像笔直地朝同一个方向移动,但各部分移动的距离不一样,再让学生判断是不是平移,学生又一次笑了,因为头像又散架了,并且得出要每一个部分移动的距离都相等时才是平移。然后出示小房图,并平移,让学生说出平移了几格?是怎么数的?话音刚落,就有几位同学举手示意,并嘴上喊着“我、我……”“知道,这太简单了……”等一些话,当时教师没有马上请这些同学发言,相反还等了好几分钟,“同学们慢慢想,别着急!如果已经想出来的同学请不要发出声音,以免影响其他同学的思考,你可以再想想还有其他方法吗?在此,教师留给每一位学生充分思考、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关注学生的差异,为推进教学的动态生成作好准备。在后面的交流活动中,虽然也有后进的学生把二个房子间的间隔数当成平移的格数,但后来,在同学和老师的共同帮助下,在多媒体的演示下,也明白了该怎样数平移的格数,并再一次认识到,平移时任何部分移动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这一本质特征。

对于小学生来说,“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知识是有趣而奇妙的,有了这样的先决条件,再加上教师在设计活动时的精心准备,就一定能使后进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感知中发展,在发展中扬起自信的风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