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以无弦为高
----学佛人生感悟杂谈 明朝有一高人,叫洪应明。洪老先生有话在先:幽人清事总在自适,故酒以不劝为欢,棋以不争为胜,笛以无腔为适,琴以无弦为高,会以不期约为真率,客以不迎送为坦夷。若一牵文泥迹,便落尘世苦海矣。 这段话告诉我们,一切皆以顺其自然为妙,以顺着人的本心为高。任何牵强皆为不适。 盘山和尚问众弟子:“这世界上一无所有,你们到那里去又以什么求心呢?”原文为:“三界无法,何处求心”。三界就是我们 凡人居住的地方。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法界即存在的意思。对这个公案的注释,雪窦和尚的偈颂当属最为高妙:“三界无法,何处求心。白云为盖,流泉作琴。一曲两曲人不会,雨过夜塘秋水深。”这里,所谓三界无法,实际上是讲,三界都是“无”之法,这也正是“我们的心”之法。当我们俯仰之际,抬头是白云悠悠,低头是流水潺潺。这无弦琴奏出的美妙乐章又有谁人听得懂?又有谁人品得明白?也许真的没有吧。 下了一场夜雨,鱼塘里,水,涨高了,春,更浓了。这就是无之法,就是心的本来面目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