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高中新课改今秋试行:毕业须修满144学分 - 贤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法兰西 2011-05-03

四川高中新课改今秋试行:毕业须修满144学分

新课改考纲颁发时 2010-04-12 13:15:27 阅读0 评论0   字号: 订阅

四川高中新课改今秋试行:毕业须修满144学分

http://cd.qq.com  2010年03月1606:28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肖笛王迪  评论205

|解读|

  专家谈:新课改重有效教学

  上周末,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等4名专家专门到四川与教育界人士就有效教学、学校课改的模式和学生评价方式等进行了交流。

  他们提炼了各省市实行新课改后的经验:有效教学。余文森认为:有效教学即是要将过去强调考试分数转变为现在强调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将过去以为主的教学方式转为以为主,老师尽量少教或者不教,待学生自学不懂、组合讨论不懂后再做知识讲解。”“新课改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更加重视教学有效果,对学业成绩提高有帮助;有效用,有助于学生增强生活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后续学习能力等;有效率,真正实现减负增效。他结合自己省份学校的课改经验说。

  校长说:新课改有三大挑战

 

导读:四川高中新课改今秋将试行,在公布的课程设置中有几项显著变化:修满144学分就可毕业、学生至少要参加10天社区服务,一学期将有两次期末考试你怎么看待这些变化?>>点击参与讨论

  相关报道:

四川新课改:一学期分两段 将有两次期末考试

四川高中新课改:学生至少参加10天社区服务

四川省选定新课改教材 将以“人教版”为主

四川高中新课改启动 成都启动校长培训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出台,今秋在全省高一新生中试行

  修满144学分就可毕业

 

 

  新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在普通高中引入全新课程——“通用技术,教学生如何学以致用。三年中,每位同学都必须完成必修(116)、选修I(至少22)和选修II(至少6)的课程,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的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

  课程涉猎音乐美术

  选修课设置了模块。其中,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选修I分为选修IA和选修IB。文、理科的学生都必须在音乐、美术、体育方面有所涉猎。在艺术音乐鉴赏中任选1个模块,在美术鉴赏中任选2个模块,在健康教育、田径系列中,各选1个模块;在体操、田径、球类等系列中,选修9个模块。

  须为社区服务10

  新的课程最核心的转变,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占了很大的比重,三年共计270学时: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学生三年中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然后逐步增设选修课程;高中三年级下学期应保证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

  高考政策将随之改变

  新的高考政策也会随之面世。一考定终身将被多元化的学生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取代。因此,目前川内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制度将产生历史性变革。今年秋季,各学校开始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教育行政部门将对高中教育质量进行检测。

  今秋高一新生修学分 满144分毕业

  高中三年须为社区服务10

  学生可以跨班级选修

  学校将建立学生动态成长记录

  昨日,我省的新课改方案(试行)终于出台。该方案根据教育部印发通知、结合我省高中实际情况,由四川省教育厅、财政厅、人事厅、四川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共同制定,主要内容是制定了高中学分制度,更加注重综合素质、体现学生的学习意愿。有校长用几近颠覆性来形容课程改革内容。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计划,从今年秋季起,四川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

 课程设置:修学分

  144分方能毕业 新增通用技术课

 

 

 

 

  根据新课改方案(试行),新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分别是语文、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

  三年中,每位同学都必须完成必修(116)、选修I(至少22)和选修II(至少6)的课程,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的学分,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每个模块1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

  亮点: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性更强的内容等将首次进入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分模块

  选修模块分文理 时事历史结合强

  据了解,选修课设置了模块,有利于杜绝学生会考不会干

  其中,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选修I分为选修IA和选修IB。选修IA为学校必须开设的、修习人文方向或理工方向的学生按各科目要求必须修习的模块;选修IB为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供学生进一步发展、自主选择修习的模块。

  选修IA中有不少需要文科或理科方向学生学习的时事、历史以及生活常识等内容。例如在选修IA内容中,人文类有传记选读、语言文字应用、经济学常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自然灾害、化学与生活、防治化学反应原理等。

  同时文、理科的学生都必须在音乐、美术、体育方面有所涉猎。在艺术音乐鉴赏类的歌唱、演奏、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创作中任选1个模块,在美术鉴赏中绘画、雕塑、设计、电脑绘画/电脑设计、书法、篆刻、摄影/摄像、工艺中任选2个模块,在健康教育、田径系列中,各选1个模块;在体操、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新兴运动、水上项目、田径、球类等系列中,选修9个模块。

  亮点:学校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

  学时划分:重实践

  社会实践比重大 3年共270学时

  根据新课改方案(试行),普通高中学制仍为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和过去一样,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学期分两学段安排课程。一般情况下每学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原则上每周按35学时安排教学,每学时为45分钟。

  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占了很大的比重,三年共计270学时: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学生三年中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同时语文、外语、数学、思想政治等每个模块教学时间通常为36学时,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科目的1个模块教学时间通常为18学时,选修至少需要108学时,内容由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安排。

  学校合理安排课程变得非常重要,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然后逐步增设选修课程;高中三年级下学期,学校应保证每个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获得一定学分,也可以安排总复习。学生可跨班级选修。

  亮点:与以往相比,新的高中课程最核心的转变,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即力求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

  |解读|

  专家谈:新课改重有效教学

  上周末,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等4名专家专门到四川与教育界人士就有效教学、学校课改的模式和学生评价方式等进行了交流。

  他们提炼了各省市实行新课改后的经验:有效教学。余文森认为:有效教学即是要将过去强调考试分数转变为现在强调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将过去以为主的教学方式转为以为主,老师尽量少教或者不教,待学生自学不懂、组合讨论不懂后再做知识讲解。”“新课改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更加重视教学有效果,对学业成绩提高有帮助;有效用,有助于学生增强生活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后续学习能力等;有效率,真正实现减负增效。他结合自己省份学校的课改经验说。

  校长说:新课改有三大挑战

  谈到新课改,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肖明华校长告诉记者,以后不能再将学生作为灌输知识的容器,而必须尊重他们情感和价值取向,这样才能做到有效教学。课改前,我们教学要求注重双基即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课改后增加到三基,还包括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在谈及新教材将换为人教版教材、开设新课程后有什么挑战时,校长们共有三点担忧:

  一是担忧资金投入,新建实验室等各种设施、设备需要大量资金,希望各级政府提供大力支持。二是担忧师资资源,目前的教师都是教数理化的针对考试的教师,师范院校也还没有专门针对通用技术课等培养的毕业老师,因此希望对在校教师加大培训力度。三是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观念,新课改启动后就请不要再只盯住分数看了,老百姓对子女的短期培养目标和国家对人才的长远培养目标中存在的暂时矛盾必须解决。

  其他观点

  通用技术让学生能学汽车修理

  川内校长们还认为,新课改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在普通高中引入这门全新课程——“通用技术,教学生如何学以致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提高综合能力。据了解,通用技术课程其实在部分学校都已经在开展,但多停留于兴趣课的状态,有学分要求后,将更易于让学生真正接受相关知识。

  新课改要求每一所学校都必须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结合自身特色开展课程。龙泉中学校长王洪斌谈到了本校的选修IB课程,学校因地处龙泉驿经济开发区,该区致力于打造汽车城,学校会结合特色在校内开设汽车修理等课程,让学生学到生活常识。

  学校需建立选课指导制度

  学校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例如,编制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并在选课前及时提供给学生。班主任和学科教师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要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

  家长也需要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鼓励学生选修更多的模块,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进 展|

  新高考政策随后面世

  新课改方案(试行)的正式出台标志着新的高考政策也会随之面世。一考定终身将被多元化的学生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取代。因此,目前川内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制度将产生历史性变革。

  8月底前完成两实验室建设

  按计划,成都市普通高中将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全新的通用技术课程2个必修模块实验室建设,并陆续建设部分通用技术实验室确保通用技术课顺利开展。

  学校开始实行成长记录手册

  据悉,今年秋季,各学校开始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教育行政部门要对高中教育质量进行检测。

  华西都市报记者 肖笛 王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