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腔] ZT-北京话(方言)诠释

 留住梦想 2011-05-04
 
说你一大老爷们儿家,一大早清儿的就站在当院满嘴跑火车,半点儿不着调我隔着窗户纸这都运一脑门子气了,您这是唱的哪出儿啊?对,没错,就说你呢。

  你还别跟我揣着明白装糊涂。原本一老实巴交的人,现在学会耍猫儿腻了,见天皆当街晃荡打油飞,时不时的整出点汤儿事,再不就是胡吃闷睡。你自个儿照照镜子去,好嘛,活的越大越抽抽儿,整个一嘎杂子琉璃球。成天逮谁跟谁扯皮不说吧,办事也没个准谱,交代你屁大点儿的事儿,你说你放了我几回鹰了?和着我那点儿吐沫星子全打了水漂儿了!你瞧你平时那个德行,样儿大了你!装的人五人六儿的,还挺象那么回事的。实际上满肚子的幺呃子,除了整天游手好闲,要嘛就是鼓捣点儿嘎七马八的事儿出来。要是结识了个有点儿来头的,好嘛,你拉多晚儿也得老着脸死命的巴结上。实在闲的发慌,也是跟那帮小混子起哄架秧子,打联联。走在街上看见个半老徐娘你都不错眼珠儿的盯着人家看。哪天遇上个满不吝的,给你一板儿砖,你就知道什么是肝儿颤了。你说你们家老爷子也怪不容易的,千倾地一根苗,还巴望着你能出息,平地扣饼呢。你不但一点长进没有,还成天让老爷子吃挂落儿,给老爷子折腾的五脊六兽的,跟着你转磨磨。一数落儿你几句,你就蹬鼻子上脸,长行市了你,嫌老爷子絮叨儿,车轱辘话来回说。现在塌实了吧?那点儿家底全让你攘秃噜了吧?蹦子儿没有看你还能鼓捣出什么花花肠子来。就欠让你见天皆吃棒子面勃勃,顶多白饶你一碗凉白开遛遛缝儿。还甭跟我耍哩格儿楞。敢情你也有脚底下拌蒜,掰不开镊子的时候儿,平时那大嘴叉子一张不挺能白活的吗?麻利儿着呀,怎么变没嘴儿葫芦儿了?费了半天的吐沫,我也不跟你嚼舌头了,借光儿,我找个豁亮的地儿焖得儿蜜去了。

[京腔] 年话儿

一:

      大布一拉,旧年的一切都隐在布那边,劳作一年的牛刚找个旮旯预备好好嚼嚼过去的日子——麦秸也好豆秧也罢——素食主义秉承的宗旨就是先吃饱,背风地儿作一番品咂;猛孤丁的,拉帘,演出结束了。催得挺急,据说候场的早已抓心挠肺大有将主持人一脚蹬下去自己报幕搞建设的架势。


      观众有点迷瞪,眼虽都睁着,心早顺着剧场门缝飘离出去。甭管主席台上坐的是谁,甭管对面撞过的蛊惑多么诱人,人在这儿坐着究竟算是给足了面子,心思中途不拿个弯儿,回家看看火上坐的窝头锅里的水够不够,根本不合国情——即使临出门时候,往锅里添了半口井的水。所以三过家门不入就是圣人。

      虎一上来,的确让一部分人心里一怔,倒嚼毕竟没大意思,除了嘴角白唾沫瞅不见一点血的刺激,而花钱进剧院愣看不到血,纯属滥投资,谁做,谁傻子!有钱烧的!!

      三个吊毛儿两个泼脚之后,老虎心安理得坐下来,擦汗,掏兜儿,找写好开幕词祖传的那张揉皱浸满惊艳的纸片儿。

      台底下人受不了老虎掀领口裤腰袜筒不太雅观的找寻方式,闺密,暧昧,浑身刺痒!

      老虎自己不觉着,十二年一轮回,干不干都有三百六十五天的椅子坐,瞎嗡嗡不管用,唯一要提防的是兔子,不能刚坐稳江山就放松警惕,须知兔子天不亮就搓手站边幕候着,且他的牙从开始就不自觉地“噌噌”长,椅子结实,椅子腿儿一准儿也结实?

      威风是有时效性的,宿命最终会拖着你往下场门去,豪横抵不过时间。

      甭管是谁,全是茶叶,轮着你进茶壶里,“呼啦”攘进去没商量。热水进不进来,啥时候进来大壶说了算。烫,难受,不喜欢,那也得忍着,呆不够时间想出去呢,不成,壶口有小箅子拦着。浸够时候,没了味儿,想呆着大概也不易。尘归尘土归土,没了味儿的茶叶归字纸篓子。


二:

      逛逛庙会吧,吃饱喝足糗屋里不去庙会上走走不合窑性。

      过年是个好事儿——天底下所有人的好事儿,有好事儿都要揣兜里回家独享,所以街上很静。

      静街上走容易有些孤单的诗意,大冬天的,有诗意的地界注定不暖和。老天爷多少都有悲悯之心,不会让这“静街诗意”的寒冷包裹你太久。从家出来,三五里之内,瞅不见几个人。罗盘嵌脑子里平放,人随指针摇摆跟着走。越走人越多,三五个,十三五个,二十三五个,五十三五个,黑压压。仿如脸上出痘,一个痘不叫痘,连了片才预示着青春来临。

      庙是早没了,会还有,并且颇合“人云”的传统。

      买门票是一大关,心气儿这时还挺高的,不会让人轻易压死,参与的乐趣在于默默体味一个挤字,挤老米的那个“挤”字。大清朝挤是为了早出城门逃开义和团神灯点起的天火,民国挤是为了躲枪子儿留青山好烧柴火,日本时期挤的是半口袋混合面孝顺老娘,改开之前挤是为了手里的肉票别过了期,现在挤,为张门票,干什么许的!!

      站高枝儿上的鸟儿可有了幸灾乐祸的理由,因它闹不清底下这些黑脑瓜子为何都要铅笔般削尖了往一个不大的小窗口上凑。蚂蚁们根本不敢再出门,据说左近已经踩死了好多同类,连德高望重、满腹经纶,在学校当老师,总被电台请去预测经济形势的二舅都没幸免。自行车占地不大的优势顿显,比起那些忙道似火汗流浃背咳嗽骂街等地儿停靠的小轿车,还真有股子自豪感自觉不自觉地悠然而生。

      戴红箍的工作人员手端小喇叭在人们耳根子边上喊炸了嗓子,人群蹭着走没听见一样,弯儿都不拿一下;警察不再冷脸子瞅人,时不常抚着撞过来各年岁的肩膀轻轻推开,碰上个大姑娘,大约多停留十分之几秒。清洁工人最威风,哪儿人多往哪儿扎,笤帚长了眼,专往腿缝儿中间搅和,越大小伙子,搅劲儿越大。

      举着门票让后边人拥着塞进大门。

      摩肩就是后头人刚理完的短发硬蹭你,不把你后脖颈子磨掉一层青皮见了血不算完;接踵就是你的脚抬起来专找前边一位的后脚跟儿,不踩上二十来回觉着不过瘾且对不住人。甭管高矮胖瘦,无关乎人种信仰,进了这个地界,只剩下收紧眼珠子碎步趟着走的份儿,男子大汉怎么啦,不留神,一样有被挤怀了孩子之风险。

      树上挂了些空心儿红灯笼,大门口堆了点儿塑料柱梁。

      卖吃食的,卖玩具的,套圈儿投球搞合法赌博的都有固定胎位,人再多也没有流产之虞;走会耍花腔耍狮子耍小车儿的没有固定场子,随走随演,打滚儿、翻跟斗、耍活宝——花活取舍依风大风小人多人少而定。

      油炒面卖到了十五块钱一碗,纸碗,比酒盅大点儿还给个免费勺子;糖葫芦秉承传统穿法,一根儿竹签子插七八个山里红,最低五块;羊肉串便宜,肉论钱儿,少十块钱别问,问准挨噎;至于灌肠、汤包、米粉;至于烤肉、大馕、豆面糕,害口都别打价,顶级的价钱比地皮儿低一级的味道,运气好的才能吃出砂子。

      卖玩具的左不过风车、空竹、噗噗登儿,有创意的弄些个苹果般大小的红珠子穿起来仿个糖葫芦概念,要不就是面盆相仿的布花,花蕊部分改成了老虎脑袋,还有胖人胳膊粗细肉墩墩的麦子穗儿,还有充了气、车轱辘样鼓溜花哩唿哨小磨盘,还有塑料“卤簿”——攥着拳头伸出大拇哥的是说“葳蕤雇的”;攥着拳头伸出食指叫做“一准儿成”;攥着拳头伸出食指和中指的意思代表“生理”,不攥拳头手指全伸开大概表示某种威风,换算成中国话就是“找抽现成儿的”,两个“找抽现成儿的”相加空中举着略微摊开表示一个成语“我也没辙”。没见攥着拳头单独伸出中指的,国人都很文明。

      有卖蝈蝈的,一个药瓶大小塑料瓶子里装着,盖儿上有气孔。

      有卖兔子的,比烟盒略大铁丝笼子里哆嗦的小兔子眼神浑散浊漫。

      有卖小鸟的,被从大笼子攥住捉出放进小手笼那一瞬,总让我想起妈妈卖闺女给人家做童养媳。

      有卖小鱼儿的,半盆冰碴下面的小鱼儿缓缓游动,抄子抄起,挣扎都不挣扎,就那样跟了外人走。

      套圈儿打气枪的生意很清淡,大多数全扯着嗓子招揽。国人对赌博失去耐心,大约要拜股市与彩票的恩赐。花钱买乐儿,癌症的刺激怎么说也比感冒好得多,当吃芥末成了常态,一两滴兑水的醋失势没了市场再正常不过。

      打把势走会的还没过来,锣鼓点儿先把人流劐开一个大口子。

      五虎棍头一名,一招一式僵硬可却认真,再笨,拿惯了筷子舞起棍子也不会手生到哪儿去。接着有耍狮子的,腿上套着黄色长毛裤,一抖一翻体现着狮子天然的威武,或许舞者已经十多年没进动物园看过真狮子,那不重要。小车会,京剧一般,糊一个两面画着轱辘带顶子防雨的小车——只能叫小车,说是轿子我怕轿行师傅抽我,中间站人,前有套纤拉袢的,边上跟着白脸上点了大黑痦子手持长烟袋一扭三晃悠的丑婆儿。旱船当间儿的人应该比较累,陆地上非要走出河面一荡一摇的左姿右彩,傍边助演的艄公空划船桨前后照应,改名萧恩的阮小七火爆脾气大约随着闺女萧桂英嫁人生子而逐渐萎缩,最终变成了个蔫不出火不进咋瞧咋可爱的和事佬儿!装毛驴的以强悍妇人居多,套一个驴腔在身上,下半盘紧忙乎脸上还得装出无限幸福让所有人都羡慕的陶醉模样,偶尔尥蹶子,小花鞋后踢硬笨,总与乡下生活差着一大节儿。高跷的特点在于走,要说跳槽呢,老人准定不大乐意,因这词多少沾点儿风花雪月,可,时代进步了,年轻人把这事儿当一美,这个槽头草料不大顺心,换一个照样还有的吃,并且横竖加了料豆儿,是不是值得庆贺?那些耍叉的好像不如平日卖力气,至少没脱光膀子,不知这与扫黄挨不挨边儿。中幡花棱棱照响,听着发闷没往日脆生,底下汉子的盘肘依旧像模像样,立定,多瞅几眼就会看出纰漏,肩轴子缺油,倒起来生涩。

      万幸没看见那些叫卖大王、叫卖小王们,这日子口,王们大约早已登堂入室上升为高雅艺术的代表躲啥地方苦练候着“春碗”召唤,盛碗里吃,总比撒地上平铺海漫毫无边际没法儿下嘴强。

      厂甸是个好地界,过年的厂甸被连锅儿端到了陶然亭里边儿,进了陶然亭的厂甸庙会有湖里的冰陪着,比较安全不会着了,因而火不到哪儿去!

      没了庙趣的庙会在庙拆平之后还挣扎到去年,真不容易。


三:


      年,是一道门槛,没迈过之前曾经多么多么期待,真一迈,远没有迈牢门那般大义凛然与豪迈不拘——即使你胸怀一颗欢天喜地救自己于水火的不死之心,一样没用!

      年味,是一朵石榴绢花,用不用的,拾翻出来头上插着,总祈望给这百花肃杀时候添点儿喜兴气儿。岁月久了还是咋的,这没褪过色的绢花也凋败了,抹布似的,有也成没有也成,唉~~


四:

      还得找庙,找那尊弥勒佛。

      眼瞧着他老人家的笑脸,手摸着他老人家的大肚。然后背背那幅九华山上的名联:



                                          非名山不留仙住
                                          是真佛只说家常


      低头琢磨。

                                          笑,

                                          容。
 
 
         一直以来,不少朋友觉得北京话和普通话是一回事,其实不然。这几年全国普通话大赛上,北京人的名次一直就不怎么好,最差的时候竟然排到了第七名。可见,京腔京韵其实只是一种繁华都会中的方言,自然是既有它底蕴深厚、幽默悦耳的一面,也有它土得掉渣儿的另一面。

  声发于闲散慵懒之间

  细品北京话,其实最大的特点在于懒洋洋。地道的北京话总像是在深秋午后的暖阳中,在轻摇的躺椅中,在有一搭无一搭的闲散中悠悠道来的。再大再急的事情也仿佛都变得无所谓了。

  北京人说话很快,但这“快”却全不似南方人嘴皮子上下翻飞的急急叨叨,也不似其他北方人斩钉截铁的干干脆脆,这“快”也是快在了“懒”上——懒得把音发全,懒得把话说完,懒得让你听明白。一句话本来十个字,北京人能趁你不注意只说了五六个就算把这话说完了(也就是语音学上说的“偷声”),你要是没听懂,他就再把那五六个字飞快得说一遍,你再不懂,对不起,他懒得再说了。

  最典型的就是北京人数数,从“一”数到“十”,这是谁小时侯都必须学必须数的,偷懒不得,可是北京人就连这也要偷个懒。有机会您找个北京朋友读给您听听,读起来只有“一”和“十”至多再加上个“二”和“五”是很清晰的重音,其他就都在轻且快的鼻音中一带而过了。数数再快到是也不误事,可是这样的发音以前还常常会出现在公共汽车上,售票员报站的时候,三个字以上的站名也往往会被“偷”走一个甚至两个音,比如“车公庄站到了”就被说成“车N庄到了”。住在沿线的北京乘客自然觉得无所谓,可能都没注意过其中的区别,但是这对外地乘客来说就简直太头疼了,只好一站一站的数清楚再不厌其烦地多问售票员几遍才能保证顺利地到站下车。还好,现在北京的公共汽车都已经改成电子系统报站了,用的是标准的普通话。

  有无“儿化音”天壤之别

  各地人一提到北京话,无不觉得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就是有大量的“儿化音”。别小看这小小的“儿化音”,它能把任何凝重消磨至轻松。比如普通话说的“做官、赚钱、娶亲”这样的大事正经事,在北京人嘴里就成了似乎可有可无的“当官儿、挣俩钱儿、娶媳妇儿”。

  "儿化音”的有无,在一些时候尤为重要,说不好还会闹笑话。比如“前门”是特指北京市中心正阳门南面的一座箭楼及其周围地区,而“前门儿”才是指“前面的那扇门”;还有“肉皮儿”是说人的皮肤,而“肉皮”就专指猪肉的皮了;再有“上眼药”是说眼睛不好点几滴药水,而“上眼药儿”就特指在领导面前说某个同事的坏话了。这里面的差别还真够来京的外地朋友慢慢体会一阵子的。

  除了有“儿化音”,北京话在语言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在最通俗不过的语言中加上文言古词,从那些目不识丁的老北京开始就这么说,可见是代代相传下来的,得算是文化遗产的一种了吧。例如,把“到头了”说成“至矣尽矣”、把“说话含糊”说成“含而忽之”、把“全是一家的孙子辈的”说成“一爷之孙”、把“遇到复杂事就糊涂”说成“沾事则迷”等等,如果不是经常听到,真是很难相信这些带有“转文”色彩的词汇会经常出现在每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口中。

  俚语黑话行话一锅烩

  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用老北京话写老北京人的生活,王朔的《顽主》用新北京话写新北京人的生活,这北京话和北京人一样,既有温文尔雅的,也有粗俗不堪的,这两种话在北京人嘴里十分自然的融合着。

  北京的俚语,或者直说是骂人话,无非就是国骂、京骂再加上个逢人便用的“丫”。北京人吵架是很少用骂人话的,但是朋友之间却常用的很。比如这个最有京味的“丫”,在北京话里本义是骂人家是丫鬟生的私生子,不知何时这骂法竟传便了全城,吵架时用自不必说,奇怪的是朋友之间往往用的频率更高,成了一种表示极为熟识和亲热的方式。最可笑的是听说有的为人父母的,在管教孩子时一不留神也会骂将出来,真不知是在骂那孩子,还是在骂了自己。

  说些以前旧社会流传下来的黑话或者一些行业的行话,在北京人看来也挺有意思,谁都会用几个黑话中的词。比如,把“打架”称为“练”、把“撬锁”称为“掰大闸”、把“公安人员”称为“雷子”等等;还有就是爱说些样板戏或者影片、评书中匪徒的黑话,像“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之类,明知说出来并无什么实际的意义,但是北京人却喜欢念叨念叨。

  至于行话就更多了,比如,把“出门办事穿的比较正式的服装”戏称为“行头”、把“做辅助工作”称为“跑龙套”等等,这些都本是京剧班子里的行话。

  庄作谐时自然谐亦庄

  北京人说话可谓亦庄亦谐,而且往往越是正经事越说得幽默诙谐,越是没谱的事越说的挺像真的。

  就拿老师批评学生来说吧,挺严肃的事儿,可是大多数在北京上过中小学的人回忆起来,脑子里尽是老师那“骂人不带脏字”却说得学生无地自容的语言技巧。比如有的孩子上课不听讲,凝望窗外,就会有老师叫他一声,然后说“别等了,今儿阴天。”这走神儿的孩子和其他同学都很奇怪“等”什么呀?老师慢条斯理地说了“今儿阴天,七仙女不下凡了,别等了,听课吧!”小男生被说的脸通红,乖乖地听讲了。办公室里就更逗了,经常能听见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很认真地说:“不不不,你没错,是老师错了,你就原谅老师一次吧,我再也不罚你抄一百遍了,就这一次,求你了,明天必须教!”老师用学生跟自己软磨硬泡的那套话“还至于其人之身”,学生只好无可奈何的“就范”了。

  再有就是“上电视”,老百姓在街上遇到记者的随机采访,常常能侃侃而谈,要是赶巧是位街道居委会口直心快的大妈,恨不能从国际大气侯谈到国内小气候最后在结合你的问题深入浅出的说个透彻。您问了,大妈怎么这么能说呀?那是,人家大妈天天早上听广播里的新闻,上午学《报日人民》里的新闻,下午读《北京晚报》里的新闻,晚上看新闻联播里的新闻,再加上把天下事全当自己家的事一样在意,对您问的那一个半个的小问题当然能从容应对了。

  北京人能把正经事说得诙谐,自然也能把闲事说得正经。总有些年轻人R20;大事做不来,小事不爱做”就会“说山”,似锦前程都是就着茶说出来的,茶叶根儿一倒,就又蹲院门口吃面条去了。我听一位出租车司机讲,有一天,两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一上车就开始聊,一会儿说在证券交易所R20;大户室”里怎么“翻手为云复手雨”,一会儿又说这几天晚上在哪几个酒楼吃饭吃得特没劲,足足说了一路。可是等到下车的时候,俩人凑半天连35元的打车钱都没凑齐,据说是因为“没带那么多现金,钱都在信用卡里呢”,最后司机师傅也懒得跟他们废话了,收了他们30元走了。北京这样只会说的年轻人一多,也就难怪许许多多的行业都被外地来京打工的人垄断了。

  贫嘴与幽默一步之遥

  北京人说话给人的好印象往往是幽默,而给人的坏印象往往是爱耍贫嘴,同样是爱说爱逗别人发笑,贫嘴与幽默一步之遥。

  不少北京人很贫,说起话来口沫横飞、手舞足蹈、云山雾罩再加上荤的素的全有,真能把人侃晕,但是听过之后的感觉只有一个——烦。本来每天就很累了,城市噪音就很多了,还要忍受这样的嘈杂,话不投机半句都多,更何况好几十分钟呢,可是许多车间、办公室里的“侃爷”根本就不考虑听众的感受。或者拿他家附近的家长里短如数家珍般日复一日的和你“清谈”;或者把他个人的苦大仇深如祥林嫂一般地屡次向你“倾诉”;或者无论别人在说什么他马上跑过来大发感慨大发议论;再或者无论你说了句什么他都能立刻联想到一个夫妻笑话并且执意要讲给你和大家听。

  北京人里幽默的也很多,机敏睿智、天真乐观,谁的朋友里都会有这么几个,大家欢聚一堂的时候说说笑笑的确是可以回肠荡气。他不一定总在说,但是总能恰倒好处的插上一句,往往是一些众所周知的典故尤其是朋友圈子里大家心照不宣的典故,众人马上就能会心一笑;他要是处境不好,就能如阿Q般说出些穷欢喜的话,不用你分担他半点忧伤;也有两三个这样的朋友遇到一起的时候,他们立刻能像即兴相声表演一样,有逗哏的有捧哏的整整说上一晚,也让你乐上一晚。

(北京文化网)
 

A

碍事儿:不方便
暗门子:暗*
熬鹰:也做熬大鹰,不得已而彻夜不能睡眠。主要跟当时人喜欢玩鹰有
关,因为鹰习性凶猛,刚捉回来后不让鹰睡觉,一连几天,鹰的野性被
消磨
B

拔塞子: 指放屁
白斋:白吃白喝的意思
不开面儿:不给人留情面
迸磁儿: 闹别扭
棒棰:外行
半熟脸儿:有些面熟
把得紧:控制的紧。 “谁的钱都把得特紧”
不老少:表示多 “还真不老少”
倍儿:特别、非常的意思。 “那楼倍儿高”
办:解决
不论(音lin :不管不顾
甭:不用
棒棰: 外行
闭了眼:死亡
拔谱儿:挺胸,扬眉吐气的样子,也表示强硬蛮横的态度
扳杠:固执己见,纠缠不清
拌蒜:因累或多饮,行走艰难
变着方儿:想尽各种办法 “变着方儿给我找事”
不得劲儿:不是滋味。得,dêi,三声 “这些天老觉着不得劲儿”
拔份儿:高人一筹
掰:断交 “那人是个二百五,我早就跟他掰了”
板儿爷:骑三轮车的人
傍:依* “傍大款”
暴:过量 “昨天有人请客,暴搓一顿”
倍儿:很,非常 “我们俩倍儿瓷”
不吝:不在乎 “这人什么都不吝”
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疏远 “我跟他八竿子打不着”
白霍:说话不着边际 “没事尽瞎白霍”
C

菜了:完了。 “死菜了”
慈悲 心地善良
搓火儿:生气、憋气。例:“今儿这事儿,真让人搓火儿。”
成心:存心,故意。 “你不是成心吗”
吃挂落儿:错误地受到牵连。“我也知道设若我不肯笑,她也得吃挂落”
处窝子:见人不敢说话
彩儿:精彩 “语言上得有彩儿”
残:残废 “手都写残了”
操蛋:没有起色、出息,没有良心
cei(左卒右瓦):打败 “还是不是让人给cei了”
蹭:不花钱的享受 “蹭饭、蹭吃蹭喝”
*:交通混乱堵塞 “路都*上了”
抄:碰巧 “你可算抄上了”
趁:拥有 “别看他不起眼,趁好几百万”
攒:编写 “刚攒了个本子”
撮:吃饭 “今天去撮海鲜”
车轱辘话:总是说重复的话 “你怎么老说车轱辘话”
吃心:多心 “人家说别的事儿,你吃什么心啊”
抽抽:缩短及收缩变小 “我的这件衣服已经洗得抽抽不能再穿了”
出溜:滑动,动作迅速 “这小孩真讨,跟地出溜似的”
呲人:斥责别人,而被别人训斥叫挨呲
迟累:负担
D

段子:一段故事或笑话的简称
大拿:某方面的专家
大马金刀:言其举止大方,不羞怯,不畏缩
打奔儿:奔儿是吻的意思,打奔儿指结吻
底儿掉:非常彻底
点儿背:运气不好的意思
点卯: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的意思。
逗闷子:寻开心
逗秧子:斗嘴
倒(音dáo)气儿:喘气 “躺在那倒气儿”
大法了:厉害了
打嗑呗儿:优柔寡断或说话含糊
颠儿:走跑。 “吃饱了,颠儿吧!”
断了念想儿:别再想了
大概齐:差不多
逗闷子:开玩笑。 “没事儿别在这儿逗闷子。”
抖搂:“搂”读轻声,一般此词叠用。(1)摆弄、抖动之意。例:“那几件皮衣服在箱子里放了好长时间了,拿出来抖搂抖搂吧,见见风。” 2)说一说,亮出来之意。“他那点儿事儿,给他抖搂抖搂。”
兜圈子:有话不直说,顾左右而言他,兜起圈子来
打这儿:从此之后 “打这儿起,他是他我是我”
打住:到此为止,别再说了。
抖机灵儿:显示自己,特指轻浮表现,含贬意。“你别在我这儿抖机灵了”
蹲班:留级
灯泡儿:借某人来当陪衬或作幌子,以达到某种目的。被借用的人就是“灯泡儿
? > 多新鲜呢:没什么可奇怪的
递牙签子:没话逗话
大老爷儿们儿:大男人。“你一个大老爷儿们儿,怎么这么小气呀!”
打联联:在一起瞎混 “你可少和吴先生在一块儿打联联”
打油飞:无目的的游荡
打水飘儿:行动没有回报的
底儿掉:彻底 “家里被翻了个底儿掉”
跌份:丢面子 “这都不知道,真跌份”
逗咳嗽:耍贫嘴 “没事少跟我这儿逗咳嗽”
捯饬:打扮,修饰 “都几点了,还捯饬”
大发:过分,过度。 “这次钱可花大发了”
得波:唠叨个没完 “少得波得波的”
点补:吃些零碎食品 “饭没好,先点补点”
掉金豆子:小孩儿哭
顶缸:代人受过
打喜儿:给对方好处费。一般是暗中相送,带有一定回扣的性质
打卦: 正琢磨这事儿的意思
打小鼓儿的 老北京沿街敲着小鼓吆喝,收购旧货的人
打狼:许多人积聚而行
E

二把刀:技术不过关,不熟练,北京话与之相对的是二把刷子
二百五:说话不当,行为不符合常规的人
二五眼:人的识别能力差
F

发小儿 也叫“发孩儿”,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
放鹰:钱财全部丧失
放话儿:声称,说明
犯牛脖子:犯牛脾气,使性子的意思
G

葛色:怪癖,不好相处
该干嘛干嘛去:对比较讨厌的人,想说滚蛋,语气稍轻
硌你脚了,耽误你脚落(lao)地了:别人无意踩着你而没有表示歉意,讽刺的说法
跟:在,多用在“哪儿”“那儿”之前。 “你跟哪儿发财呢?”
哥们儿:朋友亲近的称呼
得:行了,好了的意思。有时也做语气重词。 “这菜做得了。”
“得!你看这事儿怎么弄的。”
chi,chi:括的意思。 “用小勺挎chi玻璃,让人钻心的难受”
概搂:聚敛东西 “什么都往家里概搂”
骨(gu)碌儿:一节儿,一段的意思。“这杠子上添了一骨碌儿红颜色。”
过:过分 “这事儿,你可有点过了”
敢情:当然或原来如此 “敢情你还在呵”
搁着:处在某人的地位 “这事儿搁着我这儿,准没问题”
隔三差五:断断续续 “他总是隔三差五地送点东西”
硌应:厌恶、厌烦 “这人真让人硌应”
够瞧的:有威风或指脾气大 “这回可够瞧的”
过节儿:小的矛盾
裹乱:从中插入干扰的意思
H

花子 乞丐
盒儿钱:盒儿指骨灰盒,这个词的意思是养老送终的费用,犹如过去的一句土话:棺材板钱
回头:有机会。 例:回头我帮你理理发
后(一声):用于吃到嘴里的时的味道。很的意思,有时也指过甜或过咸的
腻。 “这糖后甜”
话密 话多
候着:等
毁:污蔑,损坏 “你就毁我吧”
海:音häi “人多得häi了去了”
忽音hú捋:拂去尘土
坏醋:也作坏菜,事情结局不好。北京还有句歇后语“老西儿《山西》跳脚----坏了醋了”
J

局子 北京土话,公安局
今儿,明儿,后儿,昨儿,前儿:指今天,明天,后天,昨天,前天,有时
也在后面加一“个”字。
挤兑:逼迫,有时叫“挤得”
见天儿,渐天儿:天天。
进去:进公安局,即蹲大狱
嚼谷:吃喝的意思
将将儿:刚才
叫板:挑战 “跟我叫板不是?”
急赤白脸:心急而脸色改变
假招子:虚情假意 “净来这假招子”
筋道:东西有咬劲 “这面真筋道”
京片子:指北京人。以前管北京无业游民叫京花子,管北京话叫京齿儿,管北京城区叫京门子,管北京官僚叫京僚子
京油子:京籍油滑的人
街上的舅舅 北京人过去常爱说的一名骂人的话,颇能代表北京人骂人不带脏字的语言“艺术”,它实际上包含:“我你舅舅”的意思
假科里:假模假式,虚伪的意思
K

抠门儿:小气,吝啬。例:“这人可抠门儿呢,跟他可借不出什么东西。”
裉节儿:关键时刻
块儿 身上的肌肉
侃,侃爷:吹牛。能吹牛的人,能说的人。例:(1)“你去跟他聊聊,他可能侃呢。”(2)“那主儿整个一个侃爷,没几句真的。”
溜溜儿:从始至终。 “我溜溜儿等了一下午”
开涮:开玩笑 “没事老拿我开涮”
侃大山:高谈阔论无所不谈
苦不英儿:略带苦味 “别看苦瓜,吃惯了,苦不英儿的还真好吃”
L

姥姥:相当于哼、胡说、你敢等 “就你也管我的事儿,姥姥”
老赶:对外地人的蔑视。但有时也含有诙谐的成份
遛弯儿:散步 “您老哪遛弯儿去”
露怯:丢脸的意思。 “得,露怯了吧”
老:总,如同南方人说“好”代替“很”。“老干这个也有烦的时候”
隋隋:看看。 “你那本书看完了,让咱也隋隋 ”。
遛儿早儿:早晨起来散步。“遛早儿去呀?”
撂挑子:扔下事情不管了。 “你又给我撂挑子”
老公母俩:夫妻俩
抡:神侃,胡说八道 “又在这胡抡呢吧”
拉和儿:拉关系
老家儿:老辈的人,多指父母 “老家儿挺好的吧?”
拉幌绳:借一些事由神说海说,然后达到自已的某种目的。有点儿像虚晃一枪的词意
 
 
门儿清:麻将术语演变而来,意为明白,清楚。 “这事我可门儿清.”
末了儿:最后。例:“末了儿,还挨了一顿批评。”
门脸儿:门脸有两种说法:一是商店的门窗等外貌。二是指人的脸面,如五官等,此处是后一种说法
嘛:干什么,用在句前 “嘛呢?” “嘛去?”
满世界(轻声):到处。“他一天到晚满世界瞎跑,不知他忙什么呢。”
念央儿:有求于人又不直接说出,一边自言自语让人听见
抹腻:细致
抹挲(音mäsä):轻轻拂衣服
码儿:多是指放在面条上的素菜 “这炸酱面不光面筋道,面码儿也多”
猫儿腻:隐私,私情 “就你们俩儿那点儿猫儿腻”
没溜儿:不着边际,没正经。
闷得儿密:保密不声张或背着人做事 “那一对在公园里闷得儿密”
面软:脸皮薄的意思
茅房:厕所,官茅房就是公共厕所
抹不丢的:形容不好意思的样子
N

牛:非常厉害的意思,带有贬意。 “你小子,别牛”
蔫儿坏:表面上没什么,心里特别坏
蔫有准:心里有数不说出来
蔫不唧:人不爱说话或精神不振
蔫土匪:不爱说话而心里有数的人
能个儿:厉害,长本事。
那(nei)主儿:指那个人,含贬意。例:“那主儿脾气可大呢,少招惹他。”
弄蹭了: 引起误会的话,导致双方不和
你们家人叫你呢:对比较讨厌的人,想说滚蛋,语气稍轻。
念秧儿:求别人,但又不直说,而是在闲聊时总提及某事,给人暗示。“他那是跟你念秧儿呢,想让你帮帮他。”
拧股:颠倒,相反
拿:要挟 “关键时候,就拿我一把”
拿搪:推脱刁难
腻味:厌烦、烦躁 “天天吃盒饭,早腻味了”
P

贫嘴:油嘴滑舌
批:声音嘶哑 “都唱批了”
屁颠儿屁颠儿:高兴得来回奔跑的样子 “听就这么点事儿,就美得屁颠儿屁颠儿的”
盘儿靓 原来是北京小流氓的黑话,盘儿即脸,靓,即漂亮,盘儿靓,就是长得漂亮。后来这个词儿成了北京人的流行语
Q

且:可得。 “这事,你且等吧”
起腻:男女之间亲热的样子。“你们俩甭在这儿起腻”。
怯勺:不懂事理,露怯
圈子:女流氓
勤行:指餐饮行业
R

肉:木讷、迟钝、慢性子,办事不利落
二忽:犹豫不决的意思,
弱了弦子:对半身不遂者的谑称
软底子:不光彩的经历
S

涮:骗,耍的意思。 “你小子,又涮我”
上了发条:形容说话的劲儿冲,不留情面
死旮旯儿:旮旯,角落。
死心眼儿:实心,老实。“死心眼儿不是”
顺:偷
事儿:麻烦,罗嗦的意思。 “嘿,你可真事儿”
说难听点儿,……:从坏的方面看此事,给个铺垫
死心眼儿:思维不灵活 “死心眼儿不是”
谁跟谁呀:表示关系特别好。“咱俩谁跟谁呀,不用这么客气。”
丧梆:说话不和气,脾气不好,带有怒气
傻冒儿:傻,也代指傻子。 “你别傻冒儿了”
折(念shë):事情坏了 “让他办事,准折”
撒鸭子:放开脚步跑 “一听这话,他撒鸭子就跑”
臊:害臊 “你说这话,我都替你臊得慌”
上脸:越说越不听 “你这孩子老是登鼻子上脸”
渗:休息一会 “渗渗他,看他自己急不急”
事儿:爱挑剔,麻烦事情多。 “让你拿你就拿着,别那么多事儿”
顺毛儿驴:喜欢听人赞美,不喜欢听批评的人
顺竿儿爬:迎合别人的话
四棱子:做事不灵活
酸不唧儿:有点酸,但不让人讨厌 “酸不唧儿的,味道正合适”
碎嘴子:话多。
碎催:指伺候人、为人奔走的人,带有贬意。
生簧:生事,惹是生非的意思
刷夜:即有家不回,夜里在外闲荡
撒癔症:夜间到处乱逛
T

塔儿哄 北京土话,混事儿的意思,塔儿读轻音
听蛐蛐儿叫 北京土话,死的意思
添堵 北京土话,找麻烦,让对方腻歪的意思
套瓷:拉近乎,搞好关系。例:“别跟我套瓷,没用。”
挑眼了:挑理,怨别人办事不合规矩
套磁:套近乎。
塔儿哄 北京土话,混事儿的意思,塔儿读轻音
挑眼了:挑理,怨别人办事不合规矩
塌了秧儿 倒闭,关张,事情不成功
听蛐蛐儿叫:死的意思
W

味儿:臭味道大。 “真味儿。”
X

歇:休息,完。 “你给我歇了吧”
鞋倍(轻声)儿:鞋子的意思。
瞎,抓瞎,没戏:不行。 “抓瞎了吧?
虾米了:傻了眼。弄明白了怎么回事儿,而束手无策
下套儿:下圈套的意思。
行头:衣服,装束,打扮的意思
下巴颏儿底下打滴溜儿:意有所仰求于某人
小妹妹儿的:老北京人的一句骂人话,即“小妹妹养的”简略。“小妹妹养的”也就是*子养的
消停:踏实、安静
Y

油儿:滑头。含贬意。例:“嘿,他可油儿着呢,你可斗不过他。”
玩幺蛾子:耍花招儿的意思, 例:你少给我~。
一绷子 北京土话,很长时间的意思。如同“一晃儿”,但比“一晃儿”的含义要时间和长
洋落儿:吃剩下或用剩下的东西。落,读烙。最初洋落儿指洋货,后来通用
眼毒:过去买卖人的术语,即独具慧眼的意思。别人没年来的东西,他能识别。毒眼,就是眼毒。也称作“眼独”
痒痒筋儿:也做痒痒肉儿,爱好的事情。“听说书是她的痒痒筋儿”
悠着:适当地 “干活悠着点儿”
要菜:摆谱、摆架子 “别在这儿跟我要菜啦”
Z

找抽:找打
挣脸:争气,争光
轴脾气:执拗、固执
嘴皮子:说话的功夫。 “磨嘴皮子”“耍嘴皮子”
走嘴:本来不想说,没留神说出来了。 “说走了嘴了,赶紧转舵。”
再说吧:指不了了之吧。 “咱们的事儿再说吧。”
这当儿:这时候,这个节骨
张儿:由一张R20;大团结”这个词引申来的。大团结即十元人民币,一张是十元。由此又引申到人的年龄,一张为十岁
支着儿:给人出主意 “没辙了,快给我支点着儿”
嘬瘪子:有苦说不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