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学设计

 兮兮來風 2011-05-08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学设计《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98——101,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20世纪中期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各国都清楚地认识到,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谁抓住了教育谁就抓住了在知识经济竞争中的制胜权。为此,各国纷纷制定新的教育发展规划,掀起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国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基础教育方面,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高等教育方面,启动了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若干所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工作。到2000年,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中小学发展水平已居于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前列。

【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的内容是学生熟悉而又知之不清的,指导学生在居住的乡镇或社区范围内对普及义务教育的情况进行调查,教会学生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学习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观看录像、阅读课文、观看图片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及其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邓小平“三个面向”;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学习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等项练习,培养阅读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求异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事业辉煌成就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所在村镇或社区学校普及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增强热爱家乡的观念,树立学好本领、建设美好家园的志向。

【教学重点】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措施,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可喜成就。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和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邓小平“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指导意义,展望我国教育发展的前景。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教师播放《教育是文化革命的重灾区》录像,学生观看录像,教师以此导入新课。

教师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98课文,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我国教育的发展情况。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学生观看图片,通过观看图片,了解中国教育的发展情况。教师播放《中国入世》录像,学生通过观看录像了解入世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教师出示邓小平给教育的题词。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98课文,学生明确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九年义务教育。

学生做P100练一练和P99

动脑筋:

你怎样理解上述法律条文中你所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教师播放《中国的211大学》录像,引出第二目“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教师出示“211大学名单”和“985大学名单”,让学生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99——100课文,了解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希望

工程

师播放《希望工程》录像片,学生观看录像。

帮助学生树立科教兴国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板书

设计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一、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九年义务教育

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