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黄帝姓氏和熊姓得姓考证

 冰雪雅阁 2011-05-08

论黄帝姓氏和熊姓得姓考证

熊建荣

  据西汉著名只史家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崆峒,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策。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契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顼为族子。

  “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帝尧者,放勋。”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崆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这篇明确说明,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上古之姓是区分家族(历史学家有称部落)的标志,而氏则是区分贵贱的标志,所以,一般普通百姓只有姓,没有氏,只有帝王将相及子孙有氏。这方面在近年出土的文物中也这样标明。值得注意的是:

一、熊姓族人在修族谱时,一定按照历史去写,黄帝,幼儿时代,名曰轩辕氏,姓公孙或者姬姓,成人后为有熊国国君,故又名曰有熊氏,为何?何故?上古只有国君可以以国为氏。有熊国国民统姓姬,炎帝国民统姓姜。黄帝不姓熊,熊是汉代时,黄帝后裔龙部落首领“熊”(熊是上今下酉的一个字,是龙部落首领的称谓,相当于后来大家使用的‘帝’的意思,伏羲氏,在上古文献中称大熊)的后裔姓熊。

二、熊姓是汉代才开始使用,春秋战国时,只有楚王才称熊某某,在《史记-楚世家》中,有记载,未称王时,不叫熊某某,称王时就开始称熊某某,这样可以分析,在真正淹没了的上古中国历史中,龙部落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主流,到孔子时,孔子篡改了历史——《史记-孔子世家》中有明确的记载,细节是他把写好了的《春秋》传给他精通上古文化的子夏,子夏不接,孔子自己也说,他篡改历史复辟会受到后人唾骂的。有趣的是,周王之后毛泽东主席,批判了他。

三、特别注意《史记》司马迁对上古姓氏没有研究,把姓氏名没有分清,这点是《史记》的缺陷。

     四、熊姓是黄帝和元妃嫘祖儿子昌意侯王的儿子颛顼帝的后裔,《史记-楚世家》记载很清楚,明白:《史记·楚世家》记载: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火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其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亡。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早卒。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

  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比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

  熊绎生熊艾,熊艾生熊,熊生熊胜。熊胜以弟杨为后。熊杨生熊渠。熊渠生三人。

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乃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

  “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早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子文王熊赀立,始都郢”。

  “灭夔,夔不祀祝融,鬻熊故也。”

  这几段可以证实我的看法,除《史记》外,《世本》、《山海经》、《竹书记年》、《尚书》、《梼杌》、《国语》、《战国策》、《春秋》、《左传》、《汉书》、《路史》、《内经》、《楚辞》、《东周列国传》皆记载有有熊氏—黄帝和他直系后裔熊姓楚王的事迹。

  “熊”姓始祖可远推到“大熊伏羲”和其后裔 “有熊氏黄帝”(即帝之后),得姓始祖是“鬻熊”,鬻熊著有《鬻子》,他曾是周文王、周武王的老师,也在纣王时赎过周文王。后来周文王演八卦为八八六十四卦,共演易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策,相当于万物之数。因是周代之《易》,故名《周易》,今流行《易经》,即是《周易》,上古易有《归藏》、《连山》、《河图洛书》;在《周易》中蕴藏着从伏羲、黄帝、鬻熊的智慧。从鬻熊起,其后裔为纪念他的贤德,而源用熊氏。至楚王熊渠,才更芈姓为熊姓,这是春秋时代楚三王之时,楚王熊渠封其三子为三王,得封后,又以邑都为姓,后来也有为避难而更姓,或避讳而更姓。芈姓熊渠氏起,以氏为姓,以标明始祖为有熊氏、嫘祖——先祖帝颛顼——祝融——鬻熊——楚王熊绎之直系苗裔。

  五,熊姓得姓始祖只能是鬻熊,这是古代公认的。黄帝不姓熊,但是熊姓的老祖宗,熊姓是黄帝家族直系后裔,且是龙部落首领,也就是国王。真正中国龙的传人,历史尽管淹没了,但近代、当代和现代发掘的文物可以证实,比如龙袍、编钟、《楚辞》、《内经》、人体天官图等等。

六、《史记》中的《五帝本纪》、《楚世家》、《西南夷列传》,三篇合一就是上古《熊姓统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