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间在这里停止-- 大秦帝國《第一部黑色裂變》觀後感

 qinhuanwei 2011-05-11

大秦帝國<<第一部黑色裂變>>觀後感

发表时间:2010年01月16日 17:18

本文地址:http://qzone.qq.com/blog/17774614-1263633490

自《江山風雨情》後,又見到一部令人熱血沸騰51集第一部的《大秦帝國》大陸劇。 

    主角圍繞在兩個人身上,一位是秦國君王嬴渠梁(秦孝公),一位是商君衛鞅。從以前國中時的歷史-成功的「商鞅變法」,看完時有一種感覺,那就是變法真是有夠給他艱難的,這也難怪中國歷朝變法成功的幾希矣! 如果變法家若不是意志堅定的人,是不可能會成功的。
   
    涇水清,渭水黃,是誰泛舟五湖上,挽起女兒一抹霞,挽不住西山墜斜陽;天蒼蒼,地茫茫,是誰暗夜唱秦腔,花旦跟著老生走,一半嫵媚一半悲涼;狼煙邊關起,上馬披戰衣,今生無緣今生變,來生老槐樹下還等你;大風起兮云飛揚,四海縱橫奔無疆;大風起兮云飛揚,四海縱橫奔無疆;懸崖勒馬的是將,懸崖不勒馬的是王! 
        
    這部劇,我相當喜歡衛鞅的對白,因為衛鞅每每分析一件事情,都讓人大感意外,也許也是演員演得相當的棒,總是把一些辯論的、說明的、以及分析的台詞,說得慷慨激昂。如12集和孟子的辯論,實在是,自看過三國演義的「諸葛亮舌戰群儒」之後,真是讓人醒腦的橋段。 這一段讓人瞭解「法家三篇-法術勢」及「人性本惡」之說。 
    中國自漢武帝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衍然成為中國二千多年來主流文化,戰國時代的秦國成了暴政的代表。 編劇孫皓暉寫了大秦帝國共六部,大陸預計每年一部的速度來拍攝,把過去我們對春秋戰國暴秦的印象,用另一個角度來呈現。其中提到的不只是法家-法、術、勢的比較;也提到了鬼谷子及墨家的學說。想一想這個時代實在是令人感到好奇,不單單中國各家各派的思想家全出籠了,西方也是出現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得。我想這幾年,戰國時代的大秦帝國會成為討論的熱潮。
 
    51集的大秦帝國,由秦獻公(嬴師隰)領政的窮秦,然後由秦孝公(嬴渠梁)立志圖強衛鞅變法,奠立了強秦的根基。其中秦孝公和衛鞅的見面的談話,真是令人感到精彩萬分,讓我不禁咀嚼了很久,看了好幾次,以下是他們變法前的談話:
 
    衛鞅:“關中土地平坦,沃野千里,為天下列強所無。可為何在秦這數百年,卻荒蕪薄收,人煙稀少?渭水蕩蕩,在秦無險,可謂天賜佳水。可為何秦據渭水數百年,卻坐失魚鹽航運之利?府庫財貨日見空空,老秦人樸實厚重,尚武之風深植朝野。可為何秦國沒有一支攻必克、戰必勝的強大新軍。”
    景監:“先生所言,正是君上所思啊!”
    衛鞅:“守富饒土地而貧窮,擁強悍之民而兵弱,據山川形勝而淪喪,就在於沒有綜合混一的強大國力?何謂綜合國力? 人口眾多,農工興旺,府庫充盈,甲兵強盛,民勇公戰,有此五者,堪稱強國。而眼下秦國,五無其一。地小民少,工田不振,府庫空空,甲兵老舊,私鬥成風。”
    秦公:“然而如何啊? 王道、仁政、還是無為啊?”(衛鞅曾耍秦公二次,讓秦公有點不爽。)
    衛鞅:“君上洞若觀火,三道玄談俱往矣。”
    秦公:“渠梁願聞先生新論。”
    衛鞅:“強國之道乃法家精義之學,與前述三道天壤之別。法家強國,務求國家實力增長,務求激勵朝野士氣。”
    秦公:“渠梁願聞強國之道啊!”
    衛鞅:“強國範式不同,魏齊楚三強範式,君上有何評判?”
    秦公:“強國範式不同…,尚未想過,請先生指教。”
    衛鞅:“魏國範式,甲兵財貨之強;齊國範式,明君吏治之強;楚國範式,山河廣袤之強,而這三強皆非根本之強,不足效法。”
    秦公:“魏齊楚三國之強,還不足以效法?”
    衛鞅:“三強之不足效法,原因在於只強一時,不強長遠。遇明君則強,遇常君則弱,遇昏君則亡。根本原因便在於三國變法只走半途,法令半新半舊,名為法治,實為人治。如此邦國,起伏震盪不定,無法長期聚集國力而穩定強大。秦國要崛起,就要走根本強大之路。”
    秦公:“先生終顯大才本色呀!”
    衛鞅:“國有明君如公,秦國必能起步。”
    秦公:“起步最難,渠梁期盼管仲複生啊!”
    衛鞅:“茫茫中國,代代有人才,強國何需借代而生。”
    景監:“管仲強齊半代,先生要強秦於一世,大氣魄啊!”
    秦公:“說的有理啊!”
    衛鞅:“君上,這便是衛鞅的強秦九論。”(衛鞅拿出了一卷自己擬好的策略。)
    秦公:“敢請先生與渠梁一起回宮,一抒胸中塊壘。”
    衛鞅:“君上嘔心瀝血,衛鞅披肝瀝膽。”
    秦公:“強秦九論,字字千鈞啊,請先生拆解。”
    衛鞅:“這強秦九論只是變法大綱,其一變田論,其二賦稅論,其三農爵論,其四運功論,其五郡縣論,其六連坐論,其七度量衡論,其八官制論,其九齊俗論。若變法開始,尚須逐一制定法令,分步實施。”
    秦公:“綱舉目張,有此九論,秦國曙光依稀就在眼前哪!”
    衛鞅:“只要君上有強國之心,就無愧於秦國民眾,無愧於祖宗社稷。”
    秦公流著淚,拍著桌子說:“嬴渠梁決意變法!”
    秦公:“請先生擔此大任。”
    衛鞅:“變法越深徹,道路越艱難。”
    秦公:“變法何難,先生但講。”
    衛鞅:“有三難:第一難,須有一批竭誠擁戴變法的新銳骨幹,居於樞要職位。”
    秦公:“起新黜舊,嬴渠梁當全力為變法凝聚力量。”
    衛鞅:“第二難,法治不避權貴,宮室宗親違法,與庶民同罪。”
    秦公:“六親不認是難,但嬴渠梁能做到。”
    衛鞅:“第三難,國君須對變法大臣堅信不移,不受挑撥,不中離間。”
    秦公:“為秦國富強,嬴渠梁九死無悔,萬難不足以擾亂我心。百年以來,變法強臣死於非命者不知多少,首要之罪,在於國君根基太軟。今日,嬴渠梁對天明誓,信君如信我,終我一生,絕不負君。”
    衛鞅:“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負!” 
       
    這一段的對話道出了變法成功的最重要的一步,可以看出衛鞅力主變法的努力,和秦孝公決定變法的決心。之後,兩個人成為一體,完成了二十年的秦國深徹變法,讓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之首。變法大成後,秦孝公驟然而逝,衛鞅最後也遭受秦惠王車裂之刑(五馬分屍之刑),而進入了下一個強秦的階段。
       
    兩位主角,秦孝公(嬴渠梁)和衛鞅有如魚和水一樣,魚幫水,水幫魚。可以看到秦孝公深思熟慮的政治手段,將對變法的阻力轉為最小,為衛鞅鋪變法之路;還有衛鞅從熟知的「徒木立信」,然後到立法而遇到的種種困難,如渭水決刑七百一十二人、刑上大夫、對犯錯太子的兩個老師處以劓刑(割鼻子)和黥刑(烙印臉)等等,也讓衛鞅樹立了很多的政敵。最讓我覺得精彩的地方,面對這麼大的壓力,他對太后的說法是:「變法之難在野,變法之險在朝,有史以來,變法家無不死於世族政變,要深徹變法,便不能畏難畏險。老子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臣借老子之言:『變法不畏死難,奈何以死難懼之』」。        
       
    想一想世上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寧為追求理想而死,而不願百無聊籟而生。」政治家若有此膽魄,那國家怎能不強呢? 人也是在變,隨著時間在變,但是何嘗仔細深思,讓自己徹頭徹尾的改變,有如衛鞅的「深徹變法」一樣。只是一般人還是意志薄弱,連養成好習慣都覺得難,這也是為什麼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小人恆立志,君子立恆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