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大社会保障学网上作业

 昵称6768758 2011-05-15
第三次作业
(第九章到第十二章)
第一题 填空题
1
、工伤保险的原则有:费用由企业一方负担(或强制性)原则;个人不缴费原则;“无过失补偿”原则;赔偿与补偿结合的原则;保险待遇从优的原则;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等。
2
、工伤保险的待遇主要有:医疗给付;工伤津贴;残疾补助金;遗属津贴等。
3
、中国企业工伤保险待遇的内容主要有:工资待遇;医疗待遇;残废待遇;和死亡待遇等。
第二题 名词解释
1
、 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所遭受的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的必要的物质补偿,以保证劳动者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以及为受伤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和康复服务的一种社会制度
2
、 工伤预防
工伤预防是现代工伤保险制度的第一个环节,它是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来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伤事故及其危害的后果,因其能够减少工伤事故并最终减少企业的事故损失,不仅消除了职工及家属的痛苦,而且也减轻了工伤保险基金的压力,进而更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3
、 工伤康复
工伤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职业的、社会的和其他一切措施,对工伤致残者进行治疗、训练,运用一切辅助手段,以达到尽可能的补偿、提高或者恢复其已丧失或削弱的功能,增强其能力,促使其适应或重新适应社会生活。
4
、 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面向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它通常被视为政府的当然责任或义务,采取的也是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目标是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保障其生存权。
5
、 最低生活保障
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生活在法定最低收入水平之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救助形式。其根本目标是克服现实中的贫困,帮助社会成员达到基本的生活水平。
6
、 贫困及其分类
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在长期内无法获得足够的劳动收入来维持一种生理上要求的、社会文化可接受的和社会公认的基本社会水准的状态。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可以把贫困分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狭义贫困与广义贫困;区域贫困与阶层贫困等类型。
7
、 灾害救助
灾害救助是社会救助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陷入困境的灾民获得衣、食、住、医疗等基本生活保障,以使其摆脱生存危机,同时使灾区社会发展尽快恢复正常化、秩序化的一项制度。
8
、 慈善事业
慈善事业是以社会成员的慈善心为道德基础,以社会成员的自愿捐献为经济基础,以民间公益事业团体根据捐献者的意愿对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进行物质帮助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社会互助事业,是现代社会救助体系的组成部分。
9
、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社会为增进与完善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者的社会生活而实施的一种社会制度,旨在通过提高资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10
、 员工福利
员工福利,在广义上包括法定的社会保险与非法定的员工福利;在狭义上,仅指非法定的员工福利。
11
、 非法定员工福利
是指企业自主建立的为满足职工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在工资收入之外,向雇员本人及其家属提供的一系列福利项目,包括货币津贴、实物和服务等形式。
12
、 法定员工福利
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对员工的福利保护政策,包括社会保险和各种休假制度
13
、 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是企业举办的一种养老保险计划,员工退休后可以获得的养老收入。在员工工作期间,通过缴纳一定的保险费和投资运营进行资金积累,直到老年时享用,因此,它是一笔延期支付的工资收入。它的提出早于社会养老保险,但现在被视为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支柱。
14
、 健康保险
健康保险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福利计划。在国外,有许多种健康保险计划供企业选择,如商业保险(团体保险)、内部资金(自我保险)、健康维持组织、选择服务提供组织和指定服务计划等。
第三题 简答题
1
、 工伤保险是如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现代意义上的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经历了由受害工人个人负责制、雇主过失赔偿制、雇主责任保险以及工伤社会保险等若干阶段。
2
、 在中国工伤保险制度中,《工伤保险条例》的特色是什么?
工伤保险条例》的特色在于:第一,是中央政府颁布的行政法规,仅次于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在国家没有对社会保险尤其是对工伤保险进行专门立法的条件下,它是中国实行工伤保险制度的基本依据,对适应范围的单位与个人均有很强的约束力与强制力。第二,扩大了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第三,工伤保险基金管理走向规范;第四,规范了工伤认定。
3
、 社会救助的特点
社会救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最低保障性;第二,按需分配;第三,权利义务单向性。
4
、 社会救助的功能
有:第一,最基本和最直接的功能是缓解贫困问题;第二,可以作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工具;第三,可以作为社会稳定的平衡机制。
5
、 社会救助的对象及标准
社会救助的对象各国有不同的划分和偏重,但在现代社会,就一般而言,凡生活水平等于或低于法定贫困线的个人和家庭,都是接受社会救助的主体或社会救助的对象。
在中国,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包括三部分人员:一是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公民;二是遭受天灾人祸而使生活一时陷入困难的公民,,主要是自然灾害中的受害者。三是生活水平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的公民。
社会救助的标准,各国一般是通过财力审查和就业审查来确认申请人领取救助金的资格。
6
、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应遵循的原则
有:第一,生存权保障原则;第二,普遍性原则;第三,保底原则;第四,法制化原则等。
7
、 依据救助的实际内容来划分,社会救助的分类。
依据救助的实际内容来划分,社会救助可以分为:生活救助;灾害救助;失业救助;住房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农村扶贫开发等。
8
、 如何理解广义和狭义的社会福利?
狭义的社会福利仅指由国家和社会出资兴办的、以低费或免费形式向一部分需要特殊照顾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社会政策,通常包括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的福利津贴或福利设施。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等相提并论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由国家举办的一切旨在满足社会成员生活需要、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卫生、教育等生活的社会政策,包括政府举办的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城市住房事业和各种服务事业,以及各种福利性补贴。它包含了文化、卫生、教育以及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
9
、 社会福利的特征
社会福利的特征有:政府的主导性;对象的全民性;目标的高层次性;实现形式的多样性;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性等。
10
、 社会福利的内容
社会福利的内容主要包括: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和妇女儿童福利等。
11
、 中国社会福利的内容
中国社会福利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全体社会成员实施的公共福利,以及专为特殊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妇女、军人及其家属提供的特殊社会福利。
12
、 按照享受对象,社会福利的分类
有:未成年人福利;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妇女福利等。
13
、 按照其内容,社会福利的分类
有:生活福利;教育福利;医疗卫生福利;文体娱乐福利;住房福利等。
14
、 按照设施的范围,社会福利的分类
有: 国家福利;地方福利;和职业福利等。
15
、 按照其形式,社会福利的分类
有:货币形式;实物形式和服务形式等。
16
、 员工福利包括哪些内容?
员工福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现实中,员工除了可以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外,还可以享受用人单位为职工自主举办的员工福利计划,这种与职业相关的福利主要包括:收入保障计划;健康保健计划;和员工服务计划等。
17
、 企业年金的主要内容
企业年金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年金的分类;覆盖范围;分配;投资运营;组织管理等。
18
、 企业年金的功能
有:保障功能;分配功能;激励功能;和理财功能等。
19
、 为什么企业要建立健康保险计划?
主要因为:健康保险可以处理;第一,职工医疗费用;第二,职工由于疾病和伤残引起不能工作的收入损失等问题,可以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减轻职工的经济负担,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
第四题 综述题
1
、 简述工伤保险的内容
工伤保险的主要内容有:工伤保险的范围;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保险待遇等。
2
、 简述工伤预防、工伤补偿与工伤康复的关系
其关系是:第一,简述三者的定义;第二,分析其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第三,分析其作用的时期的不同。
3
、 试述贫困标准的划定。
贫困标准可以从绝对意义和相对意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和界定。从绝对意义上讲,所谓最低生活标准就是保证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限度的饮食和居住条件,而不致受冻挨饿。也就是常说的绝对贫困。从相对意义上讲,所谓贫困标准,就是享有当时当地生产力水平下相对来将属于数量最少的消费和服务,也即只是相对于其他居民群体拥有的消费品和服务数量少才有的“贫困”之感。最低生活标准的确定,可以有市场菜篮子法、国际贫困标准法、生活形态法和恩格尔系数法等几种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