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坐与幸福感

 诗书之华 2011-05-19

“静坐”(通常也叫打坐、静心或冥想)是我们的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中国传统养生学认为通过静坐,可使人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气血顺畅,从而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如今,静坐正备受西方一些知识界和艺术界精英人士的关注,他们通过练习静坐来达到强身健体、保健心理的作用。静坐这古老的东方文化已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在风靡全球。

中国现代史中练习静坐的名人,当推我国文坛巨匠郭沫若。郭老1914年留学日本,由于学习紧张,用脑过度,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彻夜不眠,整天没精打采,多方医治无效。19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旧书店中购得我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王阳明全集》,内有“静坐”一章。郭老便每天照本练习,两周后便出现奇迹:整夜酣然入睡,头晕心悸消失,记忆力恢复正常,顽疾竟获痊愈。于是,年轻的郭沫若便对静坐做了一番考证研究。追溯历史,他认为静坐来源于东方两大古国――中国和印度。

2006年哈佛大学排名第一位的选修课是本.沙哈尔.泰勒教授讲授的“幸福课”(积极心理学)。本.沙哈尔.泰勒教授在授课时把静坐(冥想)列为能增强人生“幸福感”的一种主要技术手段,并随堂带领850多名学生闭目打坐,那场面可谓让人匪夷所思。

在泰勒教授讲授的“幸福课”中还列举了相当多的冥想有特效的科学实验数据和案例。并详细谈到了心理家们最近对冥想的一个很有名的研究。

2003年,美国麦迪逊医学院的实验室中来自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们对藏传佛教高僧们进行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系统测试。被测试的高僧喇嘛们修行了十五至四十年、累计有一万到四万个小时的冥想修习时间。这些藏传佛教高僧们与各个领域的一流科学家、研究者们对话。

各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对这些高僧喇嘛们进行了EEG脑电波、fMRI功能核磁成像测试,发现这些高僧喇嘛们的大脑前额叶电波图形与之前在这个实验室中被测过的、所有来自不同背景的数百人的脑电波图对比时差别很大。科学家们在之前的测试中已发现,人的左前额叶能产生正面的、积极的情绪,右前额叶则产生负面的、消极的情绪。

这些科学家们在对一位来自欧洲的名叫维瑟的喇嘛的各种测试后,非常惊异地说:此人是他们发现的“最幸福的人”。这位喇嘛的前额叶与右前额叶脑电波活动之比呈现最高的表现,各种测试结果表示这位喇嘛:对他人情绪和意图最敏感的人、最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人、最不容易受惊吓的人,是最镇定的人。因为在现代心理学发现,一个人受到惊吓时产生的紧张反应越强烈,那么他在平时体验到的沮丧负面情绪就会越强烈。

这项测试研究向世人展示了一种非常诱人的前景:成年人的大脑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对大脑进行训练,使大脑在生理结构层面上发生改变。静坐的练习可以让人有意识地产生更多、更强的积极情绪,弱化及清除更多负面、消极的情绪和心理,让人能够体验到持久稳定的、更高水平的幸福感。因为幸福在本质上就是人的大脑的状态。

有人会说,喇嘛是出家人有时间整天去练习静坐,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短期的冥想练习是否也能产生明显的效果呢?

2003年,参加上述喇嘛测试的科学家和教授们对一家高科技公司的员工志愿者们进行了试验,让他们参加为期三个月、每天45分钟到一个小时的冥想练习。具体练习冥想时就听教授们自己录制的磁带指导录音。结果发现,这些员工在三个月结束后,焦虑的情绪大为改善、积极正面的情绪明显增加,而负面消极的情绪反应降低,身体的生理免疫系统也比那些没有参加冥想练习的员工的有明显增强。

静坐(冥想)是一种“缓和压力”的过程。减少压力可以增强我们的免疫力。让我们的身心放松下来。繁忙的都市生活让许多人疲于奔命,大多数人都忽略了对内心的呵护。我们需要每天让自己暂停一下匆忙的脚步,留出15分钟的时间送给自己,通过静坐与心灵对话,让自己整理纷乱的思绪,卸下身体的重负,暂时忘却工作、忘却烦恼,进入到一种全新的忘我境界中。

练习静坐的方法很简单:

1、空出一段时间,让自己完全独处15分钟。

2、双腿盘坐在垫子上,或是坐在椅子上、平躺都可以,放松身体。

3、保持放松和不动,闭上眼睛或者半睁半闭,保持清醒。

4、做3次深呼吸,从鼻孔吸气和呼气。大脑的意识只专注呼吸,排除杂念。

5、不要睁开眼睛,随时把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来,对自己温柔、耐心点。

在慢慢的练习中,你将习惯每天都要花点时间去静坐,静坐也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会在静坐中感受到精心养生中带来的积极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