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冷冷:北大中文硕士丨哈工大化学本科 在有些人天生就比较容易焦虑丨三个降低焦虑水平的方法中,我谈到冥想对缓解焦虑特别有效。但很多胖友在问,具体怎么做?Emm……还有一些胖友,会觉得冥想很麻烦,以及看起来像玄学,而不去做。 所以我今天必须详细介绍冥想的强大之处,以及冥想到底有多简单易操作。相信我,坚持冥想,它会改变你的人生,不是指你的人生轨迹,而是你的心理状态、幸福水平。 冥想包治百病:失眠、焦虑、疲惫、抑郁等 冥想包治百病:失眠、精力不足、情绪低落、压力太大,甚至包括抑郁(只是作为方法之一,并非唯一)。 大致来说,冥想有以下功效: 1、让我们的大脑更冷静,冷静的状态有益于身心健康; 2、更容易感受到积极情绪,也就是说:更容易快乐; 3、更不容易焦虑:当听到突然传来的声音时,越容易受惊吓的人,焦虑程度越高。但研究表明,经常冥想的人,几乎不会受到惊吓; 4、如果把冥想10分钟作为学习1小时之后的休息手段,这种休息是非常高效的,头脑会更清晰; 5、让我们更容易专注。 为什么起作用?研究表明:冥想可以改变大脑里的神经通道。就大脑中的左前额皮层和右前额皮层来说,那些快乐的人,其左前额皮层更活跃。而冥想会让左侧更活跃。 (以上综述自“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实际上也是每本冥想相关书籍——比如《自控力》、《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都会谈到的,不必重复阅读。) 冥想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简单易操作,物美价廉 接下来说怎么做,这是重中之重。首先需要明确,冥想一点都不复杂,一点都不难,只需要一点点时间,而且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并不需要专门的时间、地点、仪式。 先说静坐冥想。 可以靠在椅背上,保持身姿挺拔(严重怀疑坐直的另一个用处是:防止睡着 慢慢地、深深地呼吸,并且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呼吸上面,感受你的一呼一吸。 冥想时,大脑是放空的,你的注意力只放在你的呼吸上面。但是注意,这并不意味着过程中你不会胡思乱想。事实上,过程中你一定会冒出很多很多念头——这也正是我们的大脑一贯的状态,所以会如此疲惫。 冒出某种念头、想法、情绪时,不用着急,这并不是说这次冥想是失败的。你觉察到了这个念头,把注意力重新拉回来即可。某种程度上,冥想就是在训练我们重新拉回注意力的能力。 这一过程,会不断循环。在一开始的几次,可能会经常冒出各种念头。继续坚持,熟练了之后,你会越来越能够专注于呼吸上面。 听起来很麻烦,还需要坐在那里像是打坐一样。实则不然。 吃饭、走路、睡觉,随时都可以冥想 结合《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中对正念的介绍,以及我个人的理解,冥想并不需要每次都如此庄重地进行。 它可以在你吃饭、刷牙、走路、站着、躺着等任何状态下进行。比如瑜伽,需要关注呼吸,和冥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就是在一个运动的状态中进行的。 接下来以吃饭为例,重要的是,你只关注五官带来的信息:眼睛看到的食物的颜色、鼻子感受到的气息、口中食物的味道、牙齿的咀嚼感等等。完全沉浸于食物本身,关注身体的感受。 而我们平常吃饭时是什么样的?脑子一直在想:待会我还有个邮件需要发一下;下午1点上课,快点吃;这个复习进度太慢了;我今天还有哪些哪些事没做…… 日常生活的每一处,我们几乎都是如此。我考研时候,甚至规划好,待会去食堂吃饭的路上,要好好思索赵树理的农村题材小说 事实上,这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或者只会很低效地解决问题),没有给大脑任何休息的机会,而且会更焦虑。 走路的时候,就好好走路,用深呼吸、关注左脚右脚迈步的方式,来获得冥想的效果。重要的是关注当前的行为本身,关注呼吸、关注身体的感受。 再谈一下躺着冥想。睡前脑袋中有很多念头,这时越急着劝自己睡着,越会适得其反。冥想可以帮助舒缓身心、平静入睡。不妨一试。 冥想的时间,以及其它 关于冥想的时间:每天冥想10分钟左右即可。一开始先从5分钟着手,熟练后可以每天15分钟。最好是每天冥想,把它培养成习惯。 它不会立竿见影,如果你坚持了一周没看到效果,我建议你再坚持一周。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叔本华说: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冥想的过程,也是我们关注当下、无欲无求的过程。哇哦,感觉冥想的功效,用哲学也解释得通。 世纪珍爱百合佳缘:每天冥想10分钟,给幸福一个机会。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