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韦斯 2011-05-20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参与情况有着直接关联。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接受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教师教学,这样就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觉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掌握独立获取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对此,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然而,学生之间总是有差异的,教育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预想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考方法及会遇到的种种困难,提供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场所,并获得相应的成功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除了用“小步子,多成功”的原则进行教学外,还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从而调动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习信心。


  在引导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以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是否充分来衡量。离开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没有了意义。


  就数学概念来看,教材上常隐去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对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这不仅可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数学公式定理形成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而学生对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也是很感兴趣的。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此外,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解决数学问题要指导学生按照四个步骤,即弄清问题、拟订计划、实现计划和回顾来进行。例题教学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应启发学生对每一个数学问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联想、思考、探索,这样既加强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当然,教师不能是“主演”,而应是“导演”,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给学生参与的时间、空间、氛围以及指导学生参与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